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长安城下-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皆劝她,她最终妥协,剩下了裴虚几的孩子独自抚养。

  除了裴虚几之外,万年尉刘庭琦、太祝张谔因为多次与岐王范饮酒赋诗,被贬成庭琦雅州司户、谔山茌丞。

  岐王又不傻,立刻看出来玄宗这是针对他,马上去跟玄宗道歉。

  岐王其实很遵纪守法,自打自己三哥成为皇帝之后,把名儿都改了。

  玄宗那只老狐狸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假装带他如故。

  还跟大臣们说:“我们兄弟之间本来没有隔陔,只怪阿谀小人趋炎附势而已。但我决不为此而责怪自己的兄弟。”

  漂亮话说的不要再好听。

  结果,没多久玄宗就生病了。

  薛王业正妃弟的老婆、内直郎韦宾和殿中监皇甫恂私议病情吉凶;韦宾和皇甫恂也是闲得皮儿疼。

  玄宗那么谨慎多疑的人,估计整个长安都是他的眼线。

  果不其然,事情被人捅了出来。

  韦宾被乱G活活打死,皇甫恂贬锦州刺史。

  李业直接蒙圈了,他拉着自己老婆赶紧去跟玄宗请罪。

  玄宗又开始装老好人了,他弯腰把跪在地上的李业拉起来,说:“我若有心猜疑自己的兄弟,愿遭天诛地灭!”

  然后还设宴款待李业,并劝慰李业的老婆。

  “你弟弟犯的错是他的责任,你们虽然为一母同胞,但是你已经进了李家大门,便是我李家人,这件事和你没什么关系,你不要放在心上。”

  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啊喂?

  这边儿皇室被弄的人心惶惶,那边儿百姓也恐惧不安。

  王晙那个倒霉孩子本来是谋袭突厥,结果不仅没把他们赶出去,还被人家打败了。

  朔方大总管王晙最开始是这么想的。

  奏请玄宗西发西突厥拔悉密,东发奚、契丹,相约秋天掩袭突厥毗伽可汗牙帐于稽落水上。

  毗伽闻之大惧,军师暾欲谷说:“不必怕。拔悉密与奚、契丹东西相距遥远,势不能同时到达。朔方兵如果来了,我们只须向北后撤三天,他们粮尽就得向南奔回。而且拔悉密轻而好利,一定提前赶到,那时王晙因与宰相张嘉贞不和,未必敢先出兵。晙兵不出而拔悉密先至,我们击而败之是很容易的。”

  后来拔悉密果然孤军先到,一见奚、契丹等都没有来,惧而西撤,毗伽欲乘机追击,暾欲谷说:“不可,此辈离家千里,必然拼命死战,不如尾随其后,等到距北庭二百里处,我们先分兵占领北庭,然后东西夹击,拔悉密无家可归,将全部为我们所俘。”

  毗伽照计而行,果然尽俘拔悉密兵,得胜东归。

  他们途经凉州,河西节度使杨敬以为对方只剩下残兵败将,于是派遣副将邀击,与暾欲谷军遇战于张掖,大败。

  突厥毗伽声势大振。

  这就是传说中的猪队友啊,别一个个儿的送,等团啊!

  

第312章 王晙生平

  时间一转眼到了第二年。

  公元七二一年,初春。

  去年的时候,王晙奏请偷袭突厥,结果输了。

  今年二月,毗伽可汗复遣使来求和。

  至于为什么他打赢了还来求和,是因为老臣暾欲谷认为“唐主英武,民和年丰”,不可为敌,毗伽遂在大胜之后向唐求和,“请父事天子”。

  玄宗这个老狐狸毕竟要宣扬国威——实际上就是端架子。

  他在回复毗伽的书信是这么写的:

  先追责已死之默啜的“口和心叛,数出盗兵,寇抄边鄙”;接着责怪毗伽可汗“复蹈前迹,掩袭甘凉。”

  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这个吧。

  装完了大尾巴狼,玄宗表示,既然毗伽“随遣使人,更来求好”,他则“如天之覆,如海之容,但取来情,不追往咎。”

  同时,特别强调毗伽“果有诚心,则共保遐福;否则无烦使者徒尔往来。”

  最后提醒毗伽:“若其侵边,亦有以待!”

  你要是敢入侵我边疆,我定不饶你!

  我不知道毗伽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估计肯定无奈了吧。

  但是,老臣的话不无道理,于是他还是硬着头皮跟玄宗说,“请让我做你儿子、跟着你姓李吧!”

  玄宗说:“看在你态度那么诚恳的份儿上,我收你为儿子吧。”

  于是,毗伽在位的几十年,突厥很强大但强大一直没有南下入侵,与和他叔默啜完全不一样。

  毗伽是后******创立者骨咄禄的大儿子,当时担任突厥左贤王;七一六年,默啜死后,毗伽之弟右贤王阙特勤起兵杀默啜之子,于七一九年奉兄长默棘连即位,称毗伽可汗。

  毗伽继位后,任用老臣暾欲谷为谋臣,招纳离散的部众,并于七二零年打败中国唐朝的征讨大军,重振突厥汗国。

  打完了之后,忽然反应过来,唐朝当时毕竟已经强大了很久,战胜唐朝也是因为用了小伎俩。

  所以才选择求和。

  没多久,不安分的吐蕃跟毗伽发去密函,他们想要联合突厥合攻唐朝;毗伽不但拒绝,还将这一情报及时通知唐朝,得到玄宗的赞赏,两国遂建立良好关系,互相开展贸易。

  二月里,兰池州降胡康待宾诱诸降胡同反;四月,攻陷六胡州。

  六胡州是高宗调露元年于宁、夏二州南境设置的鲁、丽,含、塞、依、契六州,用来安置归降的胡人;被称为六胡州。

  他们集结了七万余兵力,进*夏州。

  玄宗命朔方大总管王晙和陇右节度使郭知运联合抗击。

  不久,又让太仆卿王毛仲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与王晙及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互相知应,共讨康待宾。

  七月四日,王晙大破康待宾,生擒之,杀叛胡万五千人;十六日,集四夷酋长,腰斩康待宾于长安西市。

  算是杀J儆猴。

  王晙其实也算是一员猛将,不过他一直很倒霉;去年的生活,因为兵力没有及时跟上被打败,没多久又被队友坑了。

  征讨康待宾之战,他认为单凭朔方军便能平叛,因此奏请皇帝,要求让郭知运返回陇右;但是,奏疏未报,郭知运便已赶到,并因此对王晙不满。

  不久,王晙生擒康待宾,进爵清源县公。

  郭知运这个人小肚J肠,他觉得功劳有自己的一份,但是自己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于是九月份,纵兵攻打已经被王晙招降的叛军;投降的叛军以为被王晙出卖,纷纷逃走,再次反叛。

  玄宗听信谗言,认为王晙未能平定胡人叛乱,将他贬为梓州刺史。

  开元二年,王晙仅仅用二千兵马就袭破入侵的吐蕃军,因功加为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赐爵清源县男;大破突厥的故事在军营中广泛流传,这个等下细讲。

  开元四年,王晙平定突厥降户叛乱,升任左散骑常侍、朔方行军大总管,加封御史大夫。

  今年,他镇压胡人康待宾叛乱,进爵清源县公,但不久因胡人再叛,被贬为梓州刺史。后起复为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

  当初,朔方军元帅魏元忠出征失利,将罪责推给副将韩思忠,奏请将其诛杀。王晙却认为:“韩思忠是副将,兵权不在自己手里,而且他有勇有谋值得爱惜,不该单单处罚他一个人。”于是上表辩解。

  韩思忠因此得到释放,而王晙也被调任渭南县县令。

  景龙三年,王晙出任桂州都督。此前,桂州的驻军一直依靠衡州、永州等地提供粮饷。王晙到任后,修筑城郭,撤去驻军,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数千顷,使百姓丰衣足食。

  后来,王晙请求调回家乡,结果桂州百姓一起上书朝廷,请求让他留任。

  朝廷闻讯后,特下诏表彰王晙的功绩,让他留任一年。

  王晙离任时,桂州百姓又刻石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开元二年,王晙以鸿胪寺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之职兼任安北大都护、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统领丰安、定远、三受降城等地军队。他将安北大都护府治所迁到中受降城,并实行屯田之策。

  不久,改任太仆寺少卿、陇右群牧使。

  同年,吐蕃兴兵十万入侵临洮军,驻军于大来谷口。

  王晙率所部两千人与临洮军会师,又挑选精兵七百人换穿吐蕃服装,分为前后两队,乘夜偷袭吐蕃军营;在距离敌军五里时,王晙命前队大声呼喊,后队击鼓响应。

  吐蕃军以为唐军主力赶到,惊恐之中,自相残杀,死伤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