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也是一样。
唐朝开始贸易空前发达,很多人外出经商,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已经半荒废状态下的丝绸之路重新开始通行。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时期,那个时候开始,天朝就已经出现对外贸易活动了;张骞通西域不过是把所有通道连接成了一条。
虽然通行了,但是一直都不能算是主要的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真正繁荣开始于隋唐。
由于丝绸之路的繁荣,很多人外出经商的;每年一进腊月,外出经商的人就开始争相往家赶。
这应该算是最早的春运了。
我和杜煜留在本家张罗杜蘅的葬礼。
杜铃兰过来帮了一会儿忙,就赶回了郊区的别院。
他俩后妈因为流放一病不起,同父异母的两个弟弟留在那边照顾。
那俩孩子到现在才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二岁。
已经太早的接触过生离死别,我和杜煜的意见是,尽量也别告知他俩了。
杜蘅的葬礼在第二天旅行。
杜家信奉佛教、实行火葬,昨天夜里就把杜蘅的尸体焚化了。
葬礼上的杜蘅,是以骨灰盒的形式出现的。
这应该是最苍凉的葬礼了,列席的只有我,杜煜以及杜铃兰。
四娘还没来得及回来,杜楠、杜大娘和杜三爷已经死去,他们的子女也是死的死、伤的伤,有些还下落不明。
我看着躺在骨灰盒里的杜蘅,一时间百感交集;他的周围依旧摆放着玄色的阿修罗花。
葬礼是由杜煜主持的,一就是一样的程序;他最后把骨灰撒向花朵的时候,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当初给杜岘举行葬礼的时候。
在座的四个人,当日也都在;当然,今日也都在,只不过去其中要留在这里了。
葬礼很快结束,杜煜捧着杜蘅的灵位,走进杜家宗祠灵堂。
灵堂里乍一看,还是当初那些牌位,但是仔细看的话,发现上面已经多了大娘、三爷和二爷。
杜岘的直系长辈们,只剩下了还在路上的四娘。
我们队的牌位鞠躬,拜别那些先者。
“嗣业,”杜煜和我往外走,“今日就走吗?”
“嗯。”我应声,“原本昏假只给了月余,只能待到今日。”
我没说实话,其实我完全可以呆到正月十八再回去的;我只是没办法面对花桓。
昨天一整天,我都借口事物繁忙没出门。
我都快数不清我和她道过多少次别了,也说不清为啥我俩总是结不成婚。
也许我俩真的是有缘无份,既然这样,还不如断个干净。
我觉得自己是个渣男,这些事情早就该想明白的,我却直到现在才明白。
“是这样啊。”杜煜应声,“如此便没有办法了,原本想着带你一起去裴世伯和花世伯府上拜访的,看来只能下一次了。”
我一愣,得亏我说得提前走,不然的话,去花桓家这一趟是避免不了了。
“是呢。”我假装惋惜的说,“看来只能下一次了。”
“嗯。”杜煜没有看出我的虚情假意,应声。
“对了,阿兄可知道我房的心儿去哪儿了吗?”我忽然想起来已经两天没有看见她了,问道。
“她天天跟我说她要去街上,在那之后没回来吗?”杜铃兰C了一句,她一脸狐疑地自言自语,“她还能去哪儿呢,她在这边去目无亲……”
“昨日听说曲江池里打捞上了一具丫鬟遗骸。”一直没有说话的杜彻说,杜蘅没了之后,这个大管家也跟着苍老了许多,“各家都去认领,可是无人知道那人是谁。”
“你的意思是……”我说,声音颤着,“那个人……”
“郎君请恕老奴这两日府中事物太多、隐瞒了心儿已经失踪了的消息。”杜彻说,拱手鞠躬,“虽然老奴不曾去战场,但是老奴怀疑,那便是心儿。”
第292章 龟兹城内
“心儿……死了?”我错愕地问。
“老奴这就去确认一下。”杜彻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但是看这意思,十有**是了。
“不用了……”我开口喊住他,冲杜煜拱手,“烦请阿兄葬了吧,展回去收拾下细软,启程回安西了。”
“放心吧,如果是她的话,我一定帮你打理好。”杜煜说,“如若不是的话,我安排人去找她。”
“多谢阿兄。”我说,“那展就先告辞了。”
回到房间里,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来时的包袱压根儿就没拆,怎么背来的又怎么背回去了。
“嗣业,路上多加小心。”站在大门口,杜煜说,他看着我,满脸都是不舍;看的出来,他已经把我当成了亲弟弟,“不要图快、光顾着赶路,也要多注意休息才是。”
“展谨遵阿兄教诲。”我说,拱手行礼。
一个我看着眼熟、但是叫不上名字的家仆把手里牵着的缰绳递给我;我接过缰绳,“展出发了。”
“嗯。”杜煜应声。
我往后看了看,没能看着杜铃兰;婉儿嫁给阿皓之后,连个打听杜铃兰消息的人都没有了。
我叹了口气,估计又去哪里玩了吧?
拜别杜煜,我牵着马往长安街上走。
杜煜他们原本要送我出城,但是我坚持不让他们去送;我找了个借口,我说怕看到他们不忍心走。
杜煜拗不过我,只好同意。
我牵着马走出杜氏本家所在的巷子里,刚走到拐角,就看到了杜铃兰。
她正躲在旁边一个点心店的门后面,我刚要喊她,看她看到我之后缩了回去。
看样子是故意躲着我呢。
我没有继续喊她,牵着马往城门走去。
长途跋涉了半个多月,终于到了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龟兹城。
—
带着我的官印,一路上畅通无阻。我进入龟兹城的时候,天刚刚暗了下来。
城镇里的情形和我走之前差不多,来往的胡商在热闹的集市上买卖商品。
偶尔能看到一两个身穿军服的人。
从今年年初开始,玄宗下令,所有的士兵和官员一样,每月初一、十五都可以休沐。
休沐就是休息洗沐,这个词起源于秦朝,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在这一天里好好休息,顺便搞一下个人卫生。
现在已经延伸成了休假——这应该是最早的带薪休假了。
武将、武士之类的只有两天,一些谏臣、文官泽和皇帝一样是每月初一、十五和二十七日休沐。
因为这三天皇帝不上朝,他们就算去上班也没有地方去;这三天“会议室”都是不开门的,不过有些敬业的官员,这三天可能会窝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加班。
一般情况下,休沐的人大多会带着自己老婆孩子出门游玩。
一般情况下,官员早上要开晨会——上朝,中午要在公司吃午饭,晚上的时候多半要加班;忙的时候一连四五天都见不着人,每月休沐的这三天就成了,他们全家放松的日子。
春天的时候,带孩子老婆踏青;夏天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去赏荷花;秋天的时候带着孩子不去叫我去的,采摘果实;冬天基本上就只能带着他们逛街了。
而那些单身狗的人,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拉着自己的好哥们、好兄弟出去逛一逛了。
之前说到过,古代并非三妻四妾,而是一妻多妾;具体能娶几个妾,取决于他的官位、爵位。
是的,平头老百姓是没有资格纳妾的,想要纳妾最少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
也就是说,不努力的话,想多娶个老婆都不行;不符合礼制,国家会强制性干预,非法纳妾也是要被“判刑”的。
我牵着马往市中心走,最繁华的那条街的尽头就是安西大都护府。
走到街中间的时候,忽然从前方不远处的沿街店铺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人胡子剔的很干净、头发梳理得很整齐,他穿了一身素色的长袍,身上背着个竹筐;竹筐里堆满了各种树枝、干草,那些东西看起来很像是某种药材。
他此刻正在一个摆着各种药材的摊子门口流连忘返。
明明自己身上背得竹篓里面已经装的不下了。我忍不住腹诽。
我走近,听到他正跟卖药材的商贩讨价还价。
“这个就不能再便宜点儿吗?”他指着一堆看起来很想是蒲公英的干草说,“我要的量很大。”
“这位郎君,确实是不能再便宜了。”小贩一脸无奈,“这已经是我提货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