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长安城下-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宗立刻把北庭都护的将士调过来支援,把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默啜不死心,又举兵来犯,又被打了回去;往复几次,终于学聪明了,不再敢和唐朝硬碰硬。

  “不是已经镇压下去了吗?”我说。

  “虽然是镇压下去了,但是附近的番国依然不怎么安分。”姚旭说,“恭旻觉得,恐怕他们会联合起来攻打大唐。”

  我忽然想起来了,

  开元三年年末的时候,郭虔瓘同学兼任四镇经略大使。

  他向玄宗请奏,请求关中地区帮忙招募些新兵,输送到安西,以便给安西注入新的血Y。

  据说奏章是这么写得:

  “敌寇嚣张,安西兵老,欲一举讨击成功,宜自关中新募兵万人以益安西。为欲速达,请沿途州县递供马、牛、驴以代运,备熟食以饷士兵。”

  这段话的意思是,安西附近的敌寇过于嚣张跋扈,特别想去,把他们打一顿。

  可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安西原本的士兵大部分年纪已高,不足以支撑大战。

  如果想一次性把他们打败、一劳永逸的话,最好是能再有万余的兵力补充。

  所以希望陛下能在关中地区招募万余士兵支援安西。

  为了能让这些新兵尽快加入安西、以便快速打响战斗,还请陛下安排沿途的州县交通工具。

  牛车马车驴车均可,还得请他们帮忙准备些熟食犒劳这些士兵。

  好大喜功、个人英雄主义情节也挺严重的玄宗一听,哎呀,这个主意不错。

  把他们都打回去,让他们见识一下大唐的国威;他们就再也不敢来犯了。

  当即朱砂笔一挥,这旁边写了个“准”。

  韦凑一听,觉得郭虔瓘小题大做了,于是也递了奏章。

  他一口气列了三条反对的原因:

  “其一,今西域服从,虽或时有小盗窃,旧镇兵足以制之。不宜削弱关中以资荒远。

  “其二,一万征人行六千里,秦陇之西,户口渐少;凉州已往,沙漠迷漫,驮马熟食,州县将何以供?

  “其三,尧舜兼爱夷夏,而海内太平;汉武穷兵远征,而中国疲耗。今论帝王之盛德,皆称尧舜,不称汉武,况求功不成,得失相远乎!”

  这三条一条比一条说的重,打得玄宗的脸啪啪响。

  韦凑说,第一条,西域各国已经臣服,虽然确实是有些动乱,但都是些小打小闹,以前的兵力就足够压制。

  不应该从内地调兵到边远地区,这样会消弱关中地区战斗力。

  第二点,一万多人不是小数目,此去安西六千余里,秦陇两地人口势必减少。

  而且,凉州以西,原本就是戈壁滩,黄沙弥漫,生产力低下,经济本来就不怎么发达。

  提供马车等交通工具和食物,那些州县根本就拿不出来,这简直就是压榨老百姓。

  第三点,尧舜二帝兼爱天下,所以四海升平;汉武帝穷尽兵力远征,大大消耗国力,而且没什么实际的意义,只会增加国家的负担。

  现在说起来帝王的丰功伟绩,一般都会提到尧舜二帝,而不会说汉武帝。

  而且这个方法可行性还不高,付出和得到的太不成正比了。

  韦凑韦大叔也是京兆韦氏家族的,他可是一个出了名的刺儿头。

  玄宗老爹睿宗要给自家闺女修道观,韦大叔一纸奏章上去了;因为修道观不仅霸占民田、拆毁民房,而且耗费大量劳力和资财。

  韦大叔向向睿宗进谏说,“当前正是农耕时节,大兴土木,以高价雇人,使三辅农民耽误农耕,受庭筑观,这是‘弃本逐末’。”

  睿宗翻了白眼,心想,“道理我都懂,我就是不想听。”

  于是给韦大叔打回去了。

  韦大叔不死心,二次上奏,说:“春天正是万物更生之时,万物复苏,正是农耕的好时节,‘此时兴造,伤杀甚多,臣亦恐非仁圣本旨。’。”

  现在大兴土木,会导致农耕荒废,我觉得这肯定不是陛下的本意。

  睿宗一想,好像确实不大好。于是和大臣们商议。

  中书令崔湜等人对韦说:“公敢言此,大是难事。”

  韦不以为然,说:“叨食厚禄,死且不辞。”

  拿着国家丰厚的俸禄,就应该为百姓着想,就算是睿宗不高兴把我杀了,我也死得其所。

  睿宗并没有杀了韦大叔,但他商量了半天还是不采纳,继续施工,不久即建成二观。

  韦凑也因为和睿宗对着干被贬了官。

  不久,他因为帮助玄宗,而被玄宗赏识,又调回了长安。

  开元二年,玄宗想给定陵建个碑。韦大叔又不干了,他觉得“自古园陵无建碑之礼”,当时又赶上干旱,不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于是便上书进谏,玄宗当时还是个明君,立刻采纳了他的意见,停止这项工役。

  但是第二年的这一次进谏,玄宗并未立刻采纳。

  当时玄宗正处于贪功尚武的最高峰,天天想着和突厥、吐蕃争夺西域,一心拓宽疆土,压根儿不考虑民生。

  但是郭虔瓘的这个提议因为姚崇等众大臣集体反对,最终作罢。

  忠心可鉴的韦凑韦大叔~~

  

  

第250章 苏幕遮里

  “嗣业?”姚旭喊了我一声,我回神。

  “收拾下东西吧,明天一早就起程。”姚旭说,“今天下午自由活动,但是宵禁之前得回来。”

  “唯。”我应声。

  “那你帮我把衣服给她吧。”姚訚说,“不知道她穿什么尺寸,我拿着旧衣服去比量的。”

  “啊,哦。”我应声,接过姚訚递过来的衣服,他买了一件水绿色、绣着团花的裙子;裙腰的位置是鹅黄色。

  上身的短襦是纯白色的,上面绣着铃兰花。

  腰带是大红色的,姚訚还给买了一件深绿色的披帛。

  我又一次怀疑他对杜铃兰有意思,不然他一个丢三落四,怎么可能会准备的这么齐全呢?

  而且,他拿的那套衣服并没有带披帛。

  “阿訚。”我说,“要不你给她拿进去吧。”

  “啊?”他吓了一跳,“别别别,男女授受不亲。”

  他这么一说,我心里更有底儿了。

  “没事儿。”我说,“我现在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要去办,不然他们等下可能就走了。”

  “可是……”他皱眉,一脸纠结。

  “没事儿,没事儿,你去吧。”我说,把衣服又递给他,转身就跑,“那我也忙去了。”

  “诶?!”姚訚说,我假装听不见。

  跑出了姚府,就到了玲珑阁。

  阿皓站在门口,仿佛早就知道我会来似的,也有可能他一直在等我。

  “郎君。”阿皓看到我走过来,行礼说。

  “阿皓。”我轻笑,“好久不见。”

  原本想着客套一下,结果听完我这句话,他的眼圈立刻就红了。

  “您回来了……”他说,哽咽到不能自持,重复了一遍,“您终于回来了……”

  “呃,其实我明天就得回去……”我说,“这也是我不和你们相认的原因,因为我怕给你们希望之后,又让你们失望。”

  “不,您别这么说。”阿皓比以前高了一点儿,也稍微胖了一点儿,他声音沙哑,“看到您平安无事,我们就放心了。”

  一种莫名的温暖从心底升腾起来。

  我也忍不住泪目,我原本以为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原来还有人在担心着我。

  “郎君……”阿皓直接哭出了声。

  “别哭啊,我们重逢是件高兴的事儿。”我强颜欢笑,说。

  “嗯……”他应声,抽了下鼻子。

  “说起来,阿担诼穑俊蔽蚁肫鹄戳苏飧雒米樱恢浪投裴谝黄鹆寺穑

  “阿担侨站兔换乩础卑┧担暗肴松恿朔庑藕吐羯砥趸乩矗邓厝チ恕!

  估计是想要跟杜岘一块儿走吧,我也能理解。

  人都是这样,都想和自己在乎的人在一起。

  况且他俩刚刚还经历了“生死离别”。

  “可是我觉得……”阿皓说,“她一个人回去……多少……”

  对了,阿皓当初已经看出来阿担桥恕

  他可能觉得阿担锥嗉佟

  毕竟边界长年战乱,一个女生孤身回家多少有些……

  ——如果他知道她是和杜岘一起的话,就不会这么想了。

  可是我不能说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