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乱大唐-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朋友援手,茄子你不知道?就是圆的……这么大……紫皮”狄风客气了一下,就跟眼前人比划着解释茄子。

    这人看着狄风边讲解边比划,不禁哈哈一笑“哈哈~~~某知道了,你说的可是落苏?嗯,某也想起来了,北地叫落苏多为茄子,不过这鲶鱼炖茄子真的味美?”

    “那是自然,这鲶鱼能上岸,也有你的功劳,你要是不嫌弃,一会跟我回去,我做给你吃”狄风见这人打扮气质不凡,料想他的身份应该不一般,多个朋友多条路,狄风起了结交的念头,又问道:“还不知朋友如何称呼?”

    “本……本人,姓赵,赵国珍”

    “哦,在下狄风,相见既是有缘,狄某见阁下也是精通垂纶之道,不知阁下可愿与狄某一起再此垂钓?”狄风说着一指鱼竿“我这还有一套备用的,阁下如有意可以自行去取”。

    “如此甚好,我看你垂钓早已技痒难耐,某就不客气了”赵国珍还真不客气,一边说着,一边过去取了鱼竿,找了个舒服的地方坐了下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狄老弟这鱼钩做的精巧,由小见大,可见狄兄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狄风和赵国珍一边钓鱼一边聊天,从垂钓心得到技法说到了黔州灾害,又从黔州受灾说到了百姓民生,两人越聊越投机,现在已经开始兄弟相称。

    “赵兄过奖了,这只是消磨时光的游戏之物,要说狄某不务正业才是真的。”

    “不务正业我看未必,能者不难,难者不能,这信宁被狄老弟治理的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而你还能有此空闲出来垂钓,可见治理一县在你来说应该如同儿戏般简单,狄兄弟大才,要是给你一州之地治理怕也不是难事吧?”

    “治理一县和治理一州,那可不同,狄某并无大才,但狄某知道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要想治理好一地最关键的就是“凝聚力”;信宁人口不过五千,要想把这些人凝聚起来不难,人心一旦凝聚在一起,信宁之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但一州之地人口众多,想要是人心齐就难了,除非执政者是众望所归否则很难办到;说到众望所归,越是贫瘠之地越容易办到,越是富庶之地越难办到”。

    “此话怎讲?”

    “这贫瘠之地,你只要能带给当地百姓稍稍带来一点好处,百姓就会对你念念不忘,因为他们苦了太久,诉求就变得简单,这简单的诉求无非是能活下去,这个不难办到;而富庶之地,百姓富足,**随着富足的生活也会增大,**一大诉求也就更高,他们的诉求可不是活下去而是如何活的更好,要想满足这些人的诉求难啊!狄某就是借助灾民的诉求简单才凝聚了人心。”

    赵国珍听了狄风的话陷入了沉思;狄风看着赵国珍在品味自己的话,连鱼儿吃钩都忙了提竿,心里暗想“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多了,这个赵国珍好像总往地方治理上带话题,再不知道他的深浅之前,可不能在多说了,现在李治和武则天正在暗战,谁知道这个赵国珍是哪一面的人”。

    狄风想到这里,打断了赵国珍的沉思“赵兄,咱们的收获差不多,不如回去把这些渔获烹制了,你我小酌一杯如何?”

    赵国珍看了看满满的一竹篓鱼,痛快的答道:“甚好!”

    两人结伴走向县衙,一路上赵国珍就像好奇宝宝,看到什么都要问上一问。

    “这些人赶着牲畜要去往何处?”

    “我们信宁大牲畜都是统一管理,县衙出地方和人手,帮百姓饲养这些大牲畜,百姓谁家有需要就可以来养殖中心申请”。这养殖中心是狄风仿照后世的公社建造出来的。

    “使用牲畜不需要钱帛吗?”

    “提供牲畜的人家不需要,贫民只需要缴纳一定的草料即可,没提供牲畜又是中农的才需要缴纳一定的粮食。”

    “那些抱着鸡仔之人出出进进的又是什么所在?”

    “那是养鸡场,鸡仔是免费发放的,到了产蛋的时候,鸡场会去农家回收鸡蛋”。养鸡场是狄风仿照的后世农业合作社的模式。

    “那些可是皂隶?”

    “不那是巡防队员,是百姓自发的义务人士,负责扶危解难”

    “那些……………………”

    赵国珍的问题一直问道了县衙后院才停,他对狄风的奇思妙想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六十九 麻烦

    茄子在信宁还真有,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落苏、紫瓜、矮瓜、昆仑瓜、茄都是都是茄子的称呼,出现这么多的名称狄风觉的,可能是古代的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原因,再加上没有标准的普通话普及,让同一事物在相邻的县甚至是邻村都会有不同的叫法。

    狄风让买菜的商贩把自己挑选的几样蔬菜送到县衙,自己则应了赵国珍的请求带他在信宁城里转了一圈,等回到县衙见田阳明和吴大友、石大力三人都在各自忙碌自己的公务,他也没有去打搅,便带着赵国珍进了后院。

    买菜的小贩很是实在,知道是狄大老爷要吃他的茄子,茄子白送了不说,还放下了一筐其它的蔬菜,说是孝敬大老爷的,要不是老崔头连胡弄带吓唬下小商贩才收了一升糙米,他很可能把自己的全部东西都白送了狄风。

    狄风在信宁百姓心中的地位能到了如此地步,听得赵国珍咂舌不以,不禁说道“狄县令真可称得上是良吏,信宁百姓归心,生活富足,你上任月余就抵得上其他官员数年的治理,赵某这一行真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狄风听了赵国珍的夸赞只是微笑着道了声“赵兄谬赞了!”。

    老崔头现在是狄风铁杆粉丝,自从狄风救灾老崔头就认定狄风是个好官,后来石头跟了狄风现在已经成了县尉,连带着他们村子的人,在附近十里八乡那都是自认高人一等,老崔头更是以石头的叔公自居,出门一见到生人就会自我介绍是狄县令身边的人还要带上一句还是县尉的叔公,现在见到狄风谦虚,他忍不住插嘴道:“哪里是谬赞?大老爷在我们百姓心里就是生身父母,就是天”,说着又对赵国珍吹捧“这位先生,在信宁,别说是送一筐瓜菜,就是大老爷看上了哪家的闺女,那就是恩典,是要敲锣打鼓的送上门来的,如果大老爷赏脸收了,那可就是脸面,是出去说道的资本……”

    说着老崔头叹了口气,懊恼的接着说道:“唉~~~老崔就是没闺女,要是有,早就送到府上来了,可惜了这么一个守在大老爷身边的机会”。

    老崔头的话,让狄风哭笑不得“会不会说话啊,当我是老盯着人家闺女的色¥情狂吗?再说了这老崔头长的茄子脸,脸上榆树皮似的纹理,你要是有闺女我也不敢要啊!”

    害怕老崔头再胡说八道,狄风赶紧把老崔头打发走“去,等下了值就招呼吴县丞、田主簿和石县尉过来吃酒”。

    鲇鱼炖茄子、啤酒茄子因为没有啤酒找好拿醪糟代替了、酱扒茄子、红烧鱼、糖醋鱼、滑溜鱼片……为了今天的渔获,狄风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以茄子和鱼为主的大宴。

    赵国珍是客,田阳明他们还没到,狄风就陪着赵国珍先喝上了;赵国珍不愧是吃货,一上来就每样菜都先尝了一遍,然后就和田阳明第一次吃到狄风做的菜是一样的表情,呆愣了半响才喃喃道:“美味,人间美味啊……狄县令,张某有句唐突之语不得不说,你的先祖莫非是狄牙?”

    “狄牙是谁?”狄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又是姓狄,莫非跟自己真的有渊源,狄风好奇的问道。

    赵国珍一解释,狄风忙否认自己跟狄牙有关系。“怪不得赵国珍说是唐突之语,原来狄牙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人,狄牙也叫易牙,春秋时的名厨,为了讨好齐桓公,把自己的儿子都做成了肉汤献给了齐桓公,厨艺所说名扬天下可这人品实在是恶心人”。

    狄风和赵国珍边聊边喝,等田阳明和吴大友、石头他们三点多“下班”来到的时候,赵国珍已经喝的有了醉意,这三人在一加入,赵国珍彻底喝醉了,他一手搂着狄风,一手搂着田阳明,高呼“两位老弟相见恨晚啊,早识二君何愁明州今日!”

    “阿爹!你怎么在这里?”

    一声娇呼传来,让狄风和田阳明全都站了起来,赵国珍原本正搂着二人的脖子,这一下失去了重心,人刺溜跌倒了案几下面,倒地不起。

    “麻烦了!赵灵儿怎么叫赵国珍阿爹?她爹不是明州刺史赵摩吗?”狄风看着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