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江相-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诸位的奏折都准备好了吗?”杨廷和对魏水的示好显然是十分的满意,这样的失火事件,发生在绝不该失火的时候,简直是太好了,“这一次,必定要逼的陛下死心不可!”

    就在当晚,朝臣们的奏折堆满了朱厚熜的书房。朝臣们无一例外的,都提到了清宁宫失火,是祖宗显灵,神灵降罪,是因为朱厚熜固执己见,不顾礼法,要给兴献帝、兴王后上‘皇’字尊号的缘故,惹恼了上苍。

    书房内,朱厚熜暴怒的将奏折挥在地上,紧咬着牙关,恶狠狠地说道:“去,马上去,请魏先生进宫!”

 240 ·局中寻胜

    “不就是意外失火么,这种事情,不追究人为,反而臆测天道……陛下,这不是内阁占据了上风的表现。”魏水入宫,见到朱厚熜后的第一句话,就这么说道。

    朱厚熜本想率先和魏水倾诉,却无奈被他抢了先。此时又听他这么说话,立时便由无奈变为了欣喜,脸上的表情也愉悦起来,“魏先生,你具体说一说。明明是内阁向朕发难,而且朕还全无还手之力,为什么能够说内阁没有占据上风呢?”

    魏水早在安排人故意放火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跟朱厚熜的说辞,此时,立马回答道:“陛下,事情其实很简单,道理也很容易就能够想明白的。内阁如果占据了上风,必然会在朝堂政务之上卡陛下的脖子,万万不会拿神鬼来说事。反倒是他们黔驴技穷,这个时候,才有可能用这些捕风捉影、有的没的,来跟陛下拉扯,以求能够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么看来,岂不是内阁并没有占据上风啊?”

    朱厚熜听罢,顿时便觉得魏水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急急地接着问道:“魏先生,那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现如今他们都以神鬼说事,说朕是因为要给朕的亲生父母上尊号的事情,被上天震怒降罪,魏先生觉得呢?确实如此吗?”

    听了这话,魏水立马嗤之以鼻,“陛下,仅仅是些捕风捉影之事,那岂能当真啊!内阁这种雕虫小技,他们会用,我们就不能用了吗?他说清宁宫着火是因为陛下妄加尊号,那陛下还可以反过来就说着清宁宫着火,分明就是内阁不尊君父,罔顾人伦,让陛下难以对父母尽孝!因此上天才会震怒,才会降下火来。”

    “可是……”朱厚熜有些犹豫道,“魏先生,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岂不就是朕与内阁拉锯扯皮,岂不就在这个问题上无休无止的纠结下去了吗?”

    “陛下误会了,草民既然说了,当然是已有对策。”魏水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对朱厚熜说道,“拉锯扯皮能避则避,而且,就算是拉锯扯皮,那也是陛下占着上风。毕竟,陛下下旨要给兴献帝、兴王后家尊号之时,上天并未降怒。反而是内阁封驳了陛下的圣旨之后,看陛下对内阁的手段无力回击,上天这才降下火来,烧掉了地位重要的清宁宫。这岂不就是铁证?上天因何而发火,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朱厚熜听罢,眼睛一亮,拍手笑道:“这下就好了,内阁那些老臣们,总是拿这些事情来聒噪朕。从前是万不得已,将魏先生你关在狱中。这下好了,你已然出狱,朕会革去你的罪籍,还要给你封官!到时候,你就可以……”

    “陛下。”魏水及时打断了朱厚熜的话,“听草民一言。现在的状态,是陛下与内阁妥协的结果,切不可因小失大。草民并无做官的心思,只想让自己,让身边的人都能过得舒服一点而已。陛下不需要为草民的身份费神,反倒是现如今的事情,陛下需要妥善应对啊!”

    朱厚熜听罢,顿觉魏水是一心为自己着想。想想魏水素来都是从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内阁的老臣们反倒不顾自己的脸面,频频让自己难堪。朱厚熜不禁觉得,与其让那些老臣们占据着高位,却不能够胜任,还莫不如将魏水这样的人推成首辅,那该有多痛快啊?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罢了。

    大明一朝,非进士不选翰林,非翰林不入台阁。魏水一个罪籍的百姓,别说进士,就连童生都不是,又怎么可能入得了阁,选得了翰林呢?

    在心中喟叹一声可惜,朱厚熜打起精神来,对魏水问道:“那不知魏先生有何高见?朕到底应该如何应对,还请魏先生直言无妨。”

    魏水假作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陛下如今只需要做这么几件事情,第一,下诏书承认错误……”

    “认错?!”朱厚熜不禁疑惑道,“魏先生,你不是刚刚还在说,这都是内阁的问题吗?为什么要朕认错?”

    “陛下,草民平生最喜欢下象棋,虽然下的不好,但却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说: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又比如说: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这两句话,显现出的意思,正是陛下如今的处境。陛下看似得势,但依旧属于他强己弱的态势,陛下既然不能一下子掐住内个的七寸,就不妨兼守待敌,静静地积攒实力。而此时微微得势,舍弃一些小小的利益,而换回对方的失误,这不是绝佳的好事吗?”

    朱厚熜反应极快,这么一说他便明白过来,“所以说,魏先生,你要朕先认错,就是要摆出态势来。朕已经认错了,内阁就该做出大度的态势来。如果再穷追不舍,就是他们不对了!”

    “陛下天资聪慧,思虑得很对。”魏水小小的恭维了一下,接着说道,“陛下认错只不过是第一步。虽然天降怒火并非是陛下的错,但是这一条,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因为这话说出去,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平白的降低了身价不说,还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好处。认错过后,第二步,内阁不是说这都是陛下想要给兴献帝、兴王后加‘皇’字尊号的失误导致的吗?可以,就姑且默认。陛下只需要告诉内阁,尊号,可以不加了。但对于称呼之事,不是要更改,而是需要明确称呼。”

    “明确称呼?”朱厚熜不太明白。

    魏水当即解释道:“陛下,您想啊,现如今,朝堂之中,史籍之上,陛下对于孝宗皇帝,对于兴献帝、兴王后的称呼可是没有定论的。既然内阁揪住不放,那我们不妨打个障眼法。姑且称呼孝宗皇帝为皇考……”

    “这怎么行?!”朱厚熜未等魏水说完,便立马跳出来否决,“朕若如此,不就是承认了内阁的说法了吗?”

 241 ·皇建有极

    魏水早就知道,朱厚熜会是这样的反应,此时见到,也不立马跟他解释。而是等朱厚熜把脾气发泄过了,这才对他解释道:“陛下,承认孝宗皇帝是您的皇考这并非是承认您是过继给他的,比方说,《五经正义》之中,孔颖达对于《礼记·祭法》中的‘曰皇考庙’一句,有疏写道,‘曰皇考庙者,曾祖也’。又比方说,孔颖达在对于《诗·周颂·雝》中‘假哉皇考,绥予孝子’一句,有疏写道,‘考者,盛德之名,可以通其父祖……此与《闵予小子》非曾祖,亦云皇考者,以其散文取尊君之义,故父祖皆得称之’。既然说,皇考一词,即为尊君之义,既可以说是曾祖,也可以说是祖父,亦或是父亲,那么,为什么不能代表伯父呢?陛下对于孝宗皇帝十分感佩,就用皇考一词表达尊君之义,又有何不可呢?”

    朱厚熜虽然觉得魏水这些话说得有点儿像是歪理,但又不自觉的想要同意他的说法。可同意他的说法吧,他又不太乐意,因为皇考这个称呼,他只想用在兴献帝的身上,不想给什么受人敬重的伯父使用。

    而且,话说这么多,也是魏水自己的意思。

    “魏先生,朕设若如此,天下又有谁知道朕的心意呢?更何况如若这样是为了蒙过内阁而采用的障眼法,那就说明不可以将释义广告天下。这样的话,要有多少人会误解朕的意思?魏先生,这种局面,你有想过吗?”

    朱厚熜黑着脸问道,魏水从容不迫的应对。

    他说:“这种场面,草民当然有考虑到,也正是考虑到了,所以才叫陛下这样去做。”

    朱厚熜听得困惑不明,忍不住问道:“魏先生,既然如此,你说说你的看法吧。到底为什么这样做,总要给朕一个满意地交代才行。”

    魏水说道:“陛下,您只是听了草民所说的前一部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困惑。实际上,草民所想要说的,并非如此简单。陛下要承认孝宗皇帝是皇考的同时,必须要加上这么一句,此后,称呼兴献帝、兴王后为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