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进忠闻语一看,果然见箭矢虽然射穿了李定国胸前的银甲,但是箭杆没入并不深,如果内穿丝衣的话,应该很容易拔出来。
说道这儿,李定国咳嗽了一下,忽然拉住马进忠说道:“我虽不碍事,但是于佑明却重伤不醒,于家世代忠良,其父于武烈公战死佛图关,就留下这么一个独子,马督镇无论如何要救活他!”
马进忠闻语,才反应过来,见后面的士卒还抬着几人,一个个都没有动弹,其中一人手掉在外面,鲜血顺着手臂流到手上,又从手指上一滴一滴的掉下来。
“快,抬进城去!”马进忠见此连忙纷纷一句,他后面的亲兵,立刻上前帮忙,抬着伤员进城。
马进忠紧着有高声喊道:“医官!快把医官叫来。”
亲卫听了马上拔马去离去。
马进忠见李定国没有大碍,心中松了口气,让士卒帮助忠义镇清点伤亡自是不提。整个战斗持续不到半个时辰,可是三千忠义镇还是死伤了一千五百余人,伤亡超过五成。
进驻广元的士卒,很快过来报信,城中已经是一座空城,不仅物资被全部运走,就连城中的居民,也被迁移的一干二净,成了一座死城。
不多久,追击金兵的王得仁,也返回了广元,夜晚他的骑兵没能发挥多大的威力,并没有对金军造成多少伤害。
他看着金军点燃了栈道,上面燃起熊熊大火,恨得双眼赤红,一把摘下头盔,狠命摔在地上,懊恼不已。
此番反攻四川,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明军就夺取了整个四川,是一场大胜无疑,但是吴三贵搬空了四川,牵走了大量人口,却让明军比较恶心。
胡国柱临走之前来这么一下,也让明军上下憋了一口恶气,但是栈道被毁,其它几条出川的道路估计也被金军破坏,他们有气撒不出去,心中别提多气。
眼下四川明军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栈道,加上吴三桂搬空了四川府库,而四川正在进行春耕,何腾蛟只能先经营四川,而放弃了征调民夫去修补栈道进攻汉中,四川方面因此逐渐陷入平静。
何腾蛟的报捷文书传入南京,明朝得知四川已经光复,但因为栈道被毁,无法与湖广反面夹击汉中,郝摇旗、王允成四万人马,进攻汉中也并不顺利,王彦随即下教旨,命令郝摇旗退出汉中。
退军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四川方面不能配合,还有一个,便是斥候禀报,清军在洛阳和徐州两地集结,似乎有南下之势。
多尔衮在得到豪格的求援信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了向明朝施加压力,王彦这边国库空虚,手里缺钱,腰杆子直不起来,不想同时对付两国,不得不让湖广明军暂时停止进攻金国。
至此,明军与金国的战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形成三方对持的局面。
战事结束,论功行赏,何腾蛟因为主持剿灭孙可望,收复云南,以及击败豪格收取全川的功绩,被封为中湘王,李定国、马进忠数功并赏,封为国公。
同时王彦利用忠义镇伤亡巨大,自合州一战后,一直没有补充为由,准备推行军队改革事宜,进行军官对调,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掌控。
他将五忠军五镇,整编为大明朝前、后、左、右、中五军,对应五军都督府,成为朝廷直属的中央禁军,确定了五镇在明军的最高地位,每镇设都督一人,左右都督两人,先就从忠义镇开始,准备吃了唐王派系的王得仁部,将他整编进入忠义镇中。
王彦并没有一下在全军推行改革,而是在西南进行一个试点,只动了李定国、马进忠、王得仁三个镇。
他这是进行的一次试探,看看唐鲁的底线在哪里,能不能接受,如果他们默许了王彦对三镇的整编,他再步步蚕食,逐渐实现朝廷对天下兵马的掌控,要是两王反对,他便要根据反对的力度,来做出判断。
眼下虽然唐鲁是高皇帝的血脉,是皇家的人,但是从局面上讲,王彦才是法统所在,因为他是朝廷摄政,他代表的才是中央朝廷,而两王却属于地方割据势力,这种政治地位上的差异,给王彦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名分,反而压住了两大宗藩。
(本章完)
………………………………
第1022章秘密练军
南京城,唐王名下的酒楼内,唐鲁两王再次汇集在一起。
自从宗藩迁太台事件之后,原本敌视的两王,便渐渐走到了一起,对付他们在政治上共同的敌人王彦。
每月两人的密会,已经成为常态。
礼乐崩坏,从嘉靖万历开始,明朝严格的礼教制度,便受到了民间冲击,许多太祖时,明令禁止的东西,都被民间突破。从最开始的吃穿,现在的住行,都在打破规制,破坏规制。
唐王名下这座酒楼,便打破了礼教的规定,高度超过了皇宫,但是这并没有遭受官府的惩罚,因为这种打破规制的情况,在民间很普遍,若真较真起来,明朝的商业便不好发展。
这座酒楼高六层,是中国建筑的传统结构,上面圆顶,然后转八梁子,下面回子楼,符合天圆地方的概念。
唐鲁两王在顶层,这里平时不向客人开放,专门供两王密会。
在“回”子楼中间的“口”上面,有个戏台,上面正“咿咿呀呀”唱着戏,客人们都座在房间中,往中间观看,不会像那些戏楼里一样挤在一起,好像比较高端。
整栋楼内都十分安静,只听到丝竹声和优美婉转的唱词,不似说书唱评处那么喧哗。
唐王一身四爪龙袍,腰间玉带,脚踩云鞋,头戴翼善冠,站在窗边,鲁王与他装扮差不多,因为两人都是刚从内阁出来。
“唐王,王彦这次要吃掉你三万人马,我们要是不做反应,他必然步步紧逼,最后夺了我们的兵权。”
虽然王彦这次要动用的是唐王的兵马,但是唇亡齿寒,一旦开了这个口子,王彦下一步肯定就会动他的人,所以鲁王这次会全力支持唐王。
唐王听了鲁王的话走回桌边,拿起小酒杯喝了一口,“王彦此人,最善于审时度势,行事不急不缓,喜欢慢慢浸透,等你察觉之时,他便已经占了大势矣。”
鲁王脸上一寒,“唐王准备不做反击,默认他吃掉王得仁部?”
“自然要反击!王彦的改革,已经使得天下民不聊生,普通百姓失田失地,而他们士绅豪族,却过着奢靡的日子。”唐王摇头说道:“世家大族,乃王朝之大害,自汉始,到中唐,门阀对于王朝之害一目了然,他们不关心江山社稷,只想着家族传承,却占据王朝的众多资源,为朝廷之毒瘤。隋文帝雄才大略开设科举,唐朝将之光大,为庶族打开上升之阶,使得门阀逐渐衰落,而王彦此时确是在重铸门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不远了!”
鲁王点点头,“眼下世道乌烟瘴气,地方上也人心不稳,通商能富国,但是凡事物极必反,老祖宗轻贱商人是有道理的。如今商人与官绅勾结已成常态,大批百姓失地涌入城中,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万一有什么人煽动,再出个李自成也不是不可能。依着孤来看,百姓就该用土地束缚起来,这样朝廷才能稳固,像现在这样任由百姓流动,朝廷的户籍和路引制度都受到了影响,王彦早晚会自食其果。”
眼下王彦的改革,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说沿海某个村落,原本大家都是打鱼为生,生活水平都以一样,突然之间某个子弟因为随着船队出海,跟着船队劫了别的商船,分了财物一夜暴富。
这个时候,首先村子里族老的地位便受到了挑战,子弟有了钱财未必会听他的,村民有事也不会再找族老,而有其他人见这么容易赚钱,便会效仿。
可是一个社会不可能允许所有人都成功,能成功的只是少数。剩下的绝大多数人,见身边的人突然暴富了,他们也想富有,但是却追求不得,便会形成焦虑。
从一个村落放大到整个国家也是如此,整个社会精致的追逐利益之后,有钱有势成为成功的唯一标准,全部的人都在拼了命的往上爬,然而爬不上去的确是多数,甚至还有众多不想往上爬,就想安静生活的人也被动的被卷入到社会的变革之中。
人们从一个日落而息安稳的农业社会,转变成追求效益和利益的商业社会,礼乐崩坏,便会使得整个社会陷入焦虑,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道。
这对国家和后世而言,或许是一个波澜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