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法?”
两人听了,脸上漏出不屑之色,戴之藩道:“金声桓反正之将,不过是打败几万绿营的土鸡瓦狗,凭运气斩了满达海而已,相公杀伪王耿仲明,贝勒勒克德浑,伪公沈志祥,有复楚赣,救驾之功,如今才是有楚国公的爵位,金声桓凭什么封公爵?”
王彦听了,心里清楚,看来何腾蛟和他自己担心的并没有错,金声桓封公爵,五忠军上下都不愿意看到。
“今大明军中,我五忠一家独大,陛下早以深深忌惮,现在金声桓立了这样的大功,陛下必定扶持,公爵之赏,恐怕铁板钉钉。”王彦沉声道:“虽说金声桓封爵之事,本相可以命人上书阻挠,但如此一来,得罪金声桓不说,还将使其他明军认为朝廷有功不赏,必然大损士气,认为本相嫉贤妒能,五忠军有意打压诸军,到时候金声桓、郑国姓都有可能与我为敌。”
两人听到王彦并不打算阻止朝廷为金声桓封爵,王士琇沉默半响,抱拳说道:“相公,那朝廷打算怎么封赏相公和五忠军上下呢?”
王彦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们在军中,高一功、刘体纯等将,对于此事有什么看法?”
王士琇文人出身,同军中诸将并没多少共同的言语,戴之藩到是与顺系诸将关系不错。
戴之藩听王彦相问,当即说道:“必正与飞虎,这几日听说金声桓有可能封为公爵,同末将交谈之中,似有意让末将劝说相公,向朝廷请封郡王。这点末将也十分赞成。如果陛下封金声桓为公爵,那以相公的功绩就该封王,否则就是赏罚不公。”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得陇望蜀之心,是人之常情,王彦听了戴之藩的话语,心里已经明白,军中诸将的态度。
高一功等人与王彦的关系,毕竟不如扬州系亲近,不好直接找王彦说,所以将意愿透漏给戴之藩,希望通过他来表达意见。
金声桓封为公爵,而诸将立功甚多,却仍然是侯爵,居然比反正之将还低一头,心中自然不服气,只有王彦更近一步,他们才能跟着更进一步。
“这次封赏之事,你们可以转告诸将,让众人安心,本相会全力争取,使朝廷赏罚分明。”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一万书币,断更一天,还有收获,很是感动。感谢悦冻窝芯,fx88,来给爷笑一下,明月照枸杞的打赏。投月票的太多,就不一一细表,非常感谢大家。另《顺朝谋求录》可以先收藏养着看)
………………………………
第602章锁江计,江南来人
王彦在江北大营待了几天,不时接见手下将领,凝聚人心,连楚地诸将也一一召见,整合势力,直到武昌有消息传来,说江南有人过来求见,王彦才乘船返回南岸。
王彦从码头上岸,依然是骑兵护卫着进入城中,沿途百姓纷纷避让,有士子见了便站在街边,长揖行礼,恭敬的等王彦走远,才直起身来继续与身边人交谈。
来到总督衙门外,当值的百户官,急忙迎上来,为他牵住战马,“相公,督师等候多时了。”
王彦点点头,将马鞭丢给身后亲卫,便大步向前府门走去,却迎面看见了武昌知州游友伦,王彦笑道:“游知州莫非也是来迎接本相?”
“相公说笑了。”游友伦躬身一礼,“下官奉命去请满将军,督师与堵抚台在议事堂,下官就不陪相公过去了。”
“游知州自便。”王彦点点头,便大步往总督府内走去。
不多时,他来到堂外,门口侍卫一声禀报,堂内诸人立刻起身来迎,王彦进入堂内,众人重新排号入座,王彦座中堂,何腾蛟座左首,堵胤锡次之。
王彦座定,目光看向两个生面孔,两人都是士人打扮,穿着道服,头上裹着头巾,带着网罩,一人四十出头,样貌精瘦,一人二十左右,面漏激动之色。
堂内算上王彦只有五人,想必确是机密之事,并没有请其他官员参与。
这时堵胤锡站起来,为王彦介绍道:“王相,此二位,便是江南过来的义士,这位是贺王盛,字周谦,崇祯进士,坐师雷跃龙现为朝廷礼部右侍郎,这位是眭本,丹阳诸生,字允立,父眭明永隆武元年就义于松江。”
贺王盛与眭本连忙起身行礼,“参见相公。”
王彦点点头,笑着抬手让两人不必多礼,眭本一个诸生,王彦没有映像,贺王盛到是在邸报上看过。
此人字周兼,号无党,镇江府丹阳县人,崇祯年间天津巡抚贺世寿之子,历官兵部职方主事、太仆寺右少卿,李自成克京师后迎降,任验马寺丞,清军入关后南逃,但被弘光朝定为从贼,将他列入“第二等首先降附宜斩”之人。
满清南侵以后,招贺王盛入朝为官,被他拒绝,而是一直暗中从事复明活动。
历史上,他派遣眭本前往西南联系永历朝廷,邀请孙可望会师长江,但事不机密,为叛徒出卖被清廷抓捕,贺王盛与眭本等近百江南士人牵连其中,被杀被流放者不计其数。
此案为《平一统、贺王盛复明案》,历史上多关注正面战场上李定国、郑成功等武将为复明而做出的努力,却忽略了清廷治下地区的暗中复明运动。
在满清入关的几十年内,抗清起义的战火连天,复明运动潜流又激荡。
几十年间,复明大案迭起,《李化鲸、刘泽清反清案》,《王道士伙党案》,《吴胜兆、顾咸正反清案》,《******复明案》等等,不可计数,斗争可谓前仆后继,每个大案背后都流淌着义士殷红的热血,其中包含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
只可惜,这类大案在清初十分敏感,加上严酷的文字狱,使得他们很少被史籍记载,找不到完整的记录,甚至还被有意加以抹杀。
因此使得世人对这些大案了解极少,当代民族政策又让史学家很少涉猎南明历史,从而使得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根本不被后代知晓,实在令人叹息。
这时待两人坐定,王彦便道:“两位这次来武昌,所谓何事?”
眭本听王彦问话,有些激动的起身作揖道:“回禀相公,晚生与恩师,这次是受牧斋先生之托,特来献策。”
“钱牧斋?”王彦听后正了正身形,当年掌握南京兵权的勋臣赵之龙开城降清,钱谦益作为文坛领袖朝廷大臣也在南京迎降,但其进入清廷后并不受重用,加之门生旧友纷纷投入到抗清事业中去,他辞官归乡后也开始热衷于抗清事业,为义军筹措军粮,屡次被清兵抓进大狱,又屡次被人捞了出来。
眭本再行一礼,说道:“相公,牧斋先生已经联系了鲁王殿下,并派人前往郑国姓处,再加上相公之兵,汇集三家水师,则长江可断,江南可定。”
这时堵胤锡说道:“王相,方才我与何督已经商议了一阵,钱牧斋虽身在虏中,然其心未必不念本朝,我观其规划形势,还是绰有成算。现今鲁监国之兵,应约屯于崇明海外,若我水师东下,再调郑国姓水师北上,三家联手,击败清廷的江南水师不再话下。一旦我们切断长江,江南清兵必然陷入动荡,而且还可斩断满清漕运,使清廷得不到江南的粮饷,而江南亦得不到满清支援。”
江南是清廷赋税的重要来源,虽说清军打哪抢哪,但大部分财务都落入将领的口袋,清廷得运作依然需要银钱,满洲贵族自己不会为清廷的运作来掏钱,兵饷粮饷这些都要满清朝廷来承担,所以江南之地对于满清极为重要。
如果明军切断了漕运,江南的赋税就运不到北京,满清就没有能力在北方制造器械,募兵备战,而江南虽有钱粮,但在明军水师的包围下,人心必然动荡,洪承畴即便花钱募兵,效果也必然没有北方好,还有可能被抗清势力渗透到绿营之中。
“若真能截断长江,只需一年时间,本相整顿楚赣之众,顺江而下,夺取金陵,必然不再话下。”王彦沉思一阵后说道。
“相公也赞成此策!”眭本喜道。
“两方对弈,局势此消彼长,以水师断长江,清廷江北有人无钱,江南有钱无人,必然备战不利,其势必消,而本朝全力于楚赣备战,势必大涨,此一消一涨,清越弱而我越强。待时机成熟,本相督楚赣诸师,建瓴而下,国姓起闽海之众,复福州,出浙江,鲁王舟师扬帆西进,朝廷遥檄三吴忠义,共同奋起,江南焉有不下之理。”王彦笑道:“钱牧斋这个会师长江之策,本相以为十分可行,绝对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