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10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支金国铁骑,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关宁军的特点,不出手时,怂包的很,喜欢保存实力,但要是出手了,那就是雷霆一击,猛得很,拿出了一路狂追李自成的架势。

    不过两军毕竟隔着两百步的距离,金军骑兵没有燧发枪兵,不拉近距离,还真打不到他们,但就这么追着,俄军火枪骑兵也没有重新装填的机会。

    而就在这时,摆脱追击的哥萨克,在远处稍微重整了一下队形,便由第六旅军官舍列麦捷夫接过指挥权,又迂回过来,斜着向金军冲击,要拦截金军对火枪骑兵的追击,为他们争取装填弹药的机会。

    刚才的撞击中,哥萨克死了不少人,主将都被阵斩,但是却没有溃败,而是很快重组阵型,再次冲锋。

    能有这样的素质,确实强过了蒙古骑兵,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则是军队组织化的改变。

    明军和金军也在强调,军队基础单位的高度组织化,提升中下层军官的作用,使得军队败而不溃,能够反复作战。

    吴三桂马上就明白过来,俄军是想要一队骑兵缠斗牵制,一队远处打黑枪,他当即下令,“让吴国柱,迎击!”

    吴三桂身边的士卒,仰头吹响银号,他身后不远处,一名穿着山纹甲,头戴凤翅盔,披着拉风的大红披风的吴国柱,顿时一拔马疆,改变了方向。

    他身后的军官见他一动,也纷纷拔缰,让战马脱离大队,近万骑兵与主队分开,向冲来的哥萨克迎击上去。

    这时溃败的布哈拉人,逃了老远之后,回头一看,金军骑兵稳住了右翼,并且占据了上风,领军哈布达勒亲王随即吹响了集合的号角,收拢了五六千骑兵,从新杀回战场。

    这样一来,右翼的联军接近四万骑,是俄军的两倍,俄军右翼开始被动起来。

    左翼,俄军骑兵与联军相当。

    虽然哥萨克骁勇善战,但是两万希瓦骑兵,却很一般,他们打了一可平手,双方的骑兵从旷野上,打到北面的沙漠中,战线绵延数十里,骑兵打得建制混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成数十股,每股从几百人到数千人,在极为广阔的战场上缠斗着。

    这时发现情况不对的莫罗佐夫元帅,已经登上了竖起的望车,观察整个战场。

    面对突然杀出的金军,俄军上下都大为震惊,纷纷收起了轻视之心,提起十二分精神,来打完这场战争。

    “元帅阁下,右翼兵团的佐洛塔连科将军阵亡,舍列麦捷夫将军接过指挥,但敌军兵力太强,右翼被敌人压制了。”

    俄军的传令兵,连续不断的传回新的消息,莫罗佐夫元帅与将领听了,脸上都一阵愕然。

    莫罗佐夫原本的计划是中路突入,右翼精兵先突破右翼敌军,然后包抄敌军的中路和左路,但现在的情况是,他给予厚望的右翼反而被敌军压制住了。

    这样一来,俄军原来的计划,就行不通了。

    “元帅阁下,如果敌军还有援兵过来,那情况就更糟了!”一名将军提醒道。

    这让莫罗佐夫元帅心头一凛,突然杀来的三万敌骑,已经让战场的局势发生变化,要是敌人的援兵再来,那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当下莫罗佐夫不在迟疑,喊道:“布拉金斯基,你率五个步军旅,增援伊万克夫,尽快攻下恒逻斯城,击穿敌人的中路。”

    现在联军依然是个大螃蟹,两翼的骑兵是螃蟹的大钳子,随着三万金军骑兵的加入,联军骑兵接近七万人,已经超过了俄军五万骑兵,莫罗佐夫元帅见无法折断联军的左右两支大钳子,那么就只有在钳子向他夹来之前,先击溃蟹身,占据恒逻斯城。

    等俄军步军占据恒逻斯城,两翼的骑兵就不必护卫,俄军将重新掌握主动。

    莫罗佐夫不愧是俄军元帅,既然没法子在左右两翼取得突破,那他就扩大俄军在中路的优势,击溃联军的步军。

    命令传达下去,五个步兵旅还是向恒逻斯城推进,剩下一万俄军步军,则从新开始布阵,将线列阵型,变成了一个十字阵型,五个旅的步军,前后左右各一个旅,中间也是一个旅。

    俄军这样变阵,自然是怕右翼被联军突破,步军遭受骑兵的突袭。

    完成这样的布置,俄军立于战旗之下,莫罗佐夫神色冷峻地目视战场,游牧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是属于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时代。

    这时城内五个旅的俄国步军,在最初的伤亡和慌乱之后,已经开始转变了阵型,在玉兹士卒的三面攻击中,依然没有被赶出城去,反而逐渐扳回了劣势。

    这时又有五个旅发动进攻,他们还没完全进城,只有两个旅进入城中,城内的局势就失去平衡。

    僧格很快就陷入了苦战,玉兹人只能苦苦支撑,被杀得向东城溃退,随着俄军中路增兵,联军被不断挤压,城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战斗又持续了半个时辰,整个城中的玉兹人已经被赶到东面,俄军再加一把劲,就能攻下城池。

    但就在此时,东面通往恒逻斯城的道路上,再次黄尘滚滚,近万金国步军骑着马匹,拖着火炮,从扬尘中冲出。

    他们急速奔驰到东城外,马上的步军纷纷下马,士卒迅速列队,各部千总将口哨一吹,金军士卒便端起火铳,从东门杀入城中······

    (今天有事,少更了些字,也慢了一些,感谢残剑破奴的1000,承影如梦的打赏。)

    (本章完)


………………………………

第1297章胜局以定

    孙可望镇守西域,马匹充足,他手中的一万步军,按着明朝龙骑兵的样式,都备了战马代步,并且配备了二十门野战火炮,由四匹健马拉着飞奔。

    这一万人可以说是孙可望的老底,等同于他的私军,几乎有什么好东西都往他们身上使。

    虽然金国朝廷并没有给孙可望多少东西,但是在攻灭叶尔羌后,孙可望从这个百余年的汗国内,抄出了大批的财产和物资,而他自然不会全交给金国朝廷,大部分都被他据为己有。

    在灭掉叶尔羌后,他又得到了大批的工匠,所以装备不比吴三桂的精骑差。

    他们装备了五千支自生火铳,不过其中有一半,是孙可望用重金贿赂兵相韩朝宣和工相孔闻褾,这两年来陆续从关中运到西域的。

    三个营的金军步军,加上一个司的炮队,因为骑术不及骑兵精湛,所以迟了近一个多时辰,才赶来战场。

    孙可望已经听到东城的铳响,知道罗刹人已然攻入城中,所以没有犹豫,让刚到的步军,直接加入战斗。

    城内,在俄军火枪手的压制下,周围没有敢于冲击矛阵的玉兹人,俄军士卒挺着长矛,向东城脚下突进,而就在这时,忽然大队的金军冲入城中。

    金军每队十三人,六名自生火铳手站在右侧,列三排,每排两人,配有腰刀和铳刺,必要时可以近战。

    左边是七人,为首的是持刀盾的队正小旗官,装备盾牌、苗刀,背插三角小旗,根据营号不同背旗的颜色会不同。

    小旗后面是两名长枪手,再后面是两杆抬枪,由四名金军操作。

    这个阵形是由明军的鸳鸯阵演变过来,基本是参考戚家军和《纪效新书》来编练,他保留了机动和灵活性,同时又顺应时代,加强了小队的火力。

    增强军队的火力,几乎已经成了明军和金军的共识,不过明军主要是加强了火炮的配备,但金军却增加了抬抢。

    两国选择不同的路子,则是根据他们的国情和财力决定的。

    明军装备了大量的速射青铜炮,金国财力不够,也不像明朝货币改革之后,五德号开始发铜币和纸张铜钞,国内铜锭充足,可以大量铸造铜炮,金国少铜,民间铜钱还不够用,便没有那么多铜来铸炮,也铸不起。

    为了应对明朝军队强大的火力配备,金国也不是一味的参考明朝,他们自身也想了增加金军火力和射程的办法。

    铸炮根不上,金国便盯上了对火铳的改造,除了仿造明朝的自生铳之外,金国的目光落在明朝的“九头鸟”和“杨鹰铳”这类大鸟铳身上。

    像九头鸟这类大鸟铳,原本重二十多斤,用药一两二钱,大弹一个,小弹若干。

    大铳距离敌远时,发大弹,距离敌近时发散弹。

    这种对于明朝而言,威力不上不下的大铳,并不受军队的追捧。毕竟明朝有大炮可以一炮解决问题,并不太需要这种大铳,但对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