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没想到公子也知在下这点虚名,那不过是朋友们胡乱叫的。”吕方闻言连忙谦虚的答道。
“……吕兄弟,小可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公子只管明言,在下洗耳恭听。”
“吕兄弟,以你的本事,若在军中迟早可以出人头地,你又为何非要做这走南闯北的辛苦营生?”
“公子不知,我家哥哥以前也想过投军,只是人生地不熟,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再加上我们这些人拖累……”
“多嘴!”吕方瞪了插嘴的一个兄弟一眼,扭头对李墨说道:“公子莫不是想要招揽吕方?”
“嗯,确有此意。你既然到过梁山,那想必也知道我如今在梁山奉旨练兵。凭你我之间的渊源,我必不会亏待你等,若是你有意,那就留下来帮我如何?”
“……多谢公子抬举,可否容我考虑几日?”吕方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请求李墨让他考虑考虑。
李墨闻言笑道:“自然可以,我这又不是拉壮丁,讲究的就是一个自愿。不过你要是有什么顾虑不妨直接说出来,说不定你心里的顾虑在我这里却不算什么呢。”
“……在下以前只做过贩卖药材的营生,虽有一身武艺,但却也不敢自大的认为是高手,公子有意招揽,在下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只是又担心日后会叫公子失望。”
“哈哈哈……不必担心,不必担心。”李墨听后开心的笑了起来,连连摆手对吕方说道:“吕兄弟,你若是因为身份的原因担心在我这里不受重用,那你可实在是有些顾虑的多余。你既然到过梁山,难道就没听说过那几位大将原本的出身?水军的几位统领原先都是打渔的,而步军马军的众将似乎也没有哪个是出身名门。在我这里,我看重的是个人的本事,却不是那个人的家世。贩药材怎么了?我那还有原本是打渔的,开酒楼的,占山为王的呢。”
吕方在梁山卖药的时候自然也打听过山上那些统领的出身,心里要说没有投靠的心思那是假的,只是当时正主不在,这个心思也只能藏着。而眼下见到了正主,又从正主口中得到了确认,那心里的那点顾虑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得蒙大人看重,吕方日后必定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吕方双膝跪地,向李墨效忠道。
李墨大喜,连忙扶起了吕方,笑着说道:“能得吕兄弟来投,是我的荣幸。吕兄弟,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不必如此生份。你也不必担心日后在我那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会的可以学,咱们有的是机会。”
……
意外的收到了吕方,让李墨心情好了许多,可惜放跑了那对开黑店的夫妇,听那个掌柜的称呼那个妇人为二娘,李墨不由得想到了母夜叉孙二娘,一样是开黑店,一样是喜欢做人肉包子,只是不知道那个婆娘是不是姓孙,李墨也不敢断定。
一把火烧了那家黑店,李墨带着吕方等人一同上路。这回李墨学乖了,轻装简从虽然自在,可也太过危险,这回要是没有吕方碰巧遇上,李墨说不准就死得无声无息。想要自由的风险太大,还是多找一些人随行比较安全,至于自由,少点就少点吧,总好过没了性命要强。
吃一堑,长一智,李墨这回吃了教训,总算是改了以前总是想要单人独骑落个轻松自在的毛病,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一行人到达了京城,吕方向李墨辞行,虽说已经决定日后跟着李墨混了,那家里的事情还需要吕方去处理一下,眼下李墨已经安全到京,吕方接下来自然也就要开始办自己的事情。李墨也没有强留,到了京城,自己的安全自然就有了保障,更何况让吕方去处理一下私事也是正常,总不能因为吕方投靠了自己就不给人家自由吧。
叮嘱吕方把私事料理之后就直接带人去梁山,又从韩家账房那里支取纹银一千两给吕方算是安家费,李墨亲自送吕方等人上路。
“这人是谁?你新收的?”代替妹妹来接李墨的四皇子柴冲好奇的问李墨道。
“要不是这人,胖子你这回就见不到我了。”
“怎么?路上出事了?”
“遇上了一家黑店,差点把命搭进去。不过好在遇上了吕方,这才化险为夷。胖子,我拜托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李墨边走边问胖子道。
“父皇已经同意见你了,不过你要注意点,父皇的身体最近不太好,你最好长话短说,不要浪费时间。”
“嗯,我知道了,那什么时候?”李墨点头问道。
“明日吧,今晚先歇息一夜,养养精神。”
“也好,我也需要时间准备。”
……
次日下午,李墨随着胖子进了皇宫。皇帝是很忙的,上午要上朝处理政务,下午午睡过后能有一段闲暇时间,而李墨要说的事情暂时又不能公开,也就只有这个时间能跟皇帝说道说道。
皇宫对李墨来说也不算太陌生,终归不是头回来,也不会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一惊一乍,不过等见到皇帝身边的徐和父女的时候,李墨还是被吓了一跳。
第172章 试探
李墨并没有因为多了两个旁听的人就说话有所保留,既然能让圣上留下这徐和父女,那就说明自己以前对圣上所说的养马计划这二人是已经知晓的。
徐慧娘听完了李墨的亲口讲述之后内心触动很大,当初听父亲徐和转述了李墨的养马计划时,徐慧娘还不信这种大事会是她认为的那个有点小聪明的人想出来的,但等这次亲耳听到以后,徐慧娘不得不承认,这李墨的确不是只有一点小聪明。
开疆拓土尚在其次,关键是为朝堂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移民海岛缓解大周日益紧张的地少人多的问题才是主要。眼下的大周有游民百万之众,为了避免这些游民造成朝局震荡,朝廷只能将这些人编入厢军,只是这厢军里的条件那就不好说了,只能算是不至于被饿死。现在李墨提出了向耽罗岛移民这个请求,既然可以移民耽罗岛,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移民其他岛屿,海上岛屿无数,百万厢军的安置似乎也不再是令朝廷头疼的难题。
当今圣上与徐和小声交流着意见,一旁的徐慧娘斜眼看了坐在对面的李墨一眼,忍不住出声问道:“李墨,既然你建议移民海岛,那移民海岛的百姓你准备如何管理?”
“徐小姐问错人了吧?官员的任命是朝廷的事情,与我何干?”李墨翻了个白眼答道。在回京城之前李墨就跟吕将、薛皋商议过此事,移民海岛虽然是好事,可也容易遭人诟病,一旦被人构陷有意列土封疆,这种事有嘴也说不清。虽然李墨并未想过造反,但却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与其费心去解释,倒不如把一切摆在阳光下,我不沾手,你总不能说我心怀不轨了吧。百姓移民海岛需要官员治理,而这官员的任命李墨干脆不闻不问,由朝廷任命,自己只管紧抓海军的建设即可。
“那你就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徐慧娘不死心的追问道。
“我自从奉旨去梁山练兵,身边除了两个协助处理杂务的读书人,剩下的都是一些大老粗,徐小姐问我有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可有点强人所难。再说了,朝中能人无数,想必找两个治理一县之能的人是大有人在,我又何必费那个心。”李墨一摊手对徐慧娘说道。
徐慧娘见李墨的确没有合适的人选,心里不由暗松口气,她还真担心李墨会跟圣上推荐岛上的县官,毕竟这也容易落人话柄,引起圣上的猜忌。而见李墨如此识时务,徐慧娘也就不必去为李墨操心了。
正如徐慧娘心中所想,与徐和说话的圣上此时的确安心不少。当皇帝的都多疑,最怕的就是有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岛屿孤悬海外,一旦有人起了不臣之心,他还真不容易处理。毕竟大海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只要海军强悍,一时半会儿就奈何不得。
因为对李墨的放心,圣上同意了李墨再次扩充海军的建议,同时答应会下旨从江浙一带征集一批商船和工匠交予李墨。这样一来,李墨就可以集中人手建造战船。李墨的战船日后是要在海上纵横的,船上的多项技术目前来说还是秘密,李墨可不想这时候就泄露。
当今圣上也没在意李墨这点小心思,立功就要赏,只是眼下他又不好大张旗鼓的赏赐李墨,横竖也不是什么大事,也就遂了李墨的愿。
事情谈完了,李墨被徐慧娘给送出了宫,徐和则被圣上留下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