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心知肚明,他沉默了,就算赵有恭没有指出什么,可是他猜出了郑皇后得到皇后之位怕是手段有些不光彩。如果郑皇后与自己母亲关系一直未变,又怎么会这么多年来都没有看过母亲,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韦氏真的是孤单无助。

  所以赵有恭的话不无道理,他又接着问了一句:“那你刚才所言,这又是什么意思?”

  赵有恭低声道:“临行前,我瞧见皇后看你的眼神有很大的不对劲,要是没有猜错的话,怕是皇后会说些什么话,那个时候太子势必将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赵构一愣,瞪大着眼睛望着赵有恭,见他面色凝重,便知道他说的这些是认真的。但是赵构想来,郑皇后理应不会如此做,还是有些怀疑,最后赵有恭让他亲自去拜会姨母便知道自己说的话是真是假。

  赵构不可能真的会去打扰母亲,就算他不相信郑皇后是这样的人,不过还是防着点比较好。若是没有任何防备,那么真的死的都不知怎么死的。即便太子目前不能与自己争锋相对,不过还是要注意的好。

  “皇兄,您心软了!”待众人离去后,宋徽宗赵佶独自一人留在书房中,不知何时赵似从身后出现,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一切以大局为重啊!”

  宋徽宗苦笑一声:“十三弟,他是朕的长子。即便是为了大局着想,朕又岂能真的治他的罪呢!”

  赵似沉默了,要是他在赵佶的位置,兴许他也做不到,犹如昔日赵有恭差点犯下弥天大错,他依然不忍心直接将独子杀了。宁可舍去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住赵有恭。

  此时,赵似无奈的叹息一声,因为他经历过,所以他懂得赵佶的心里,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皇兄,这样一来计划怕是打乱了!”

  宋徽宗淡淡一笑道:“计划一直都是如此,只是未想到他居然也参与进去。现在还是按照计划去走的,不过稍微有些晚了些,希望能赶得上才好。”

  赵似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是否可以着手准备了?”

  “准备吧!”宋徽宗郑重的点点头,喃喃自语一声:“时候到了,要是再什么都不做的话,怕是为时已晚了。”

  现在赵构的心思全神贯注地放在大宋与金国的结盟上,还有辽国的局势。赵构并未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早已经派人前去金国、辽国打探消息。至于辽国国内的局势越来不越乐观,相反金国却是蒸蒸日上。

  大宋国内局势相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宋徽宗不再是昔日的形象出现广大百姓心中,而是以一个明君的姿态出现。不仅仅彻底改了以前的旧习,还以百姓为重,博爱、仁慈等诸多良好的一面,不再是那个昏庸无能,只知吟诗作画、金银玉石的宋徽宗。

  大宋正在蔓延着与之前不同的风气,以前做官为得是升官发财,现在却是为民请命。若是有作奸犯科者,一律杀之,要是有人检举也可以得到封赏,要是无中生有,那就付出惩罚,这些都是赵构推行的,首先便是整顿大宋吏治问题。

  如今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至少,百姓不再厌恶做官,做官也不再居高临下看待百姓,当真是上下一片和谐。不过,接下来朝中也面临新的挑战,而这个挑战正是来自于结盟。

  赵构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他一直想要亲眼看看金国人到底如何,为何历史上的金国直接将大宋王朝整个摧毁掉。

  “难道朝中无一人敢去吗?”宋徽宗怒气冲冲的吼道。

  众人俯首作揖,纷纷躬着身子,不敢抬起头。其实,宋徽宗动怒,完全是因为他将与金国结盟共同对抗辽国的事情拿出来议论。毕竟,赵佶也直接说了,结盟时可能有危险。

  众人也都明白,大宋与金国结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毕竟,辽国不可能坐视不理,势必会派人前来阻止。正因如此,朝中大臣无一人敢上前拍着胸脯说完成这个任务。

  若是稍有不慎,直接客死异乡,这让他们都有很多顾忌。原本也有人想要前往,奈何听到路程遥远,要远赴金国边境,而且还是水路,这让众人又迟疑了。如此一来,朝中大臣竟然没有一人敢答应下去,说是圆满的完成这项任务。各位不好意思,小孩子出了一点事情,昨天一直在医院,所以未来得及更新,不过欠下的章节,到时候给大家补上~~?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反对之声

  宋徽宗横眉冷对,扫视众人一眼,怒气冲冲,他着实失望之极。洋洋大宋居然无一人敢接受此任务,众人都低下头,不敢抬起头。身为皇上的赵佶焉能不恼怒,此时他都有将所有人都治罪的想法。

  其实众人如此想,也实属正常。毕竟,宋徽宗说的话,让众人都望而却步了,只因他要求此次和谈不仅仅是和谈,而是谈判。并且,谈判的内容围绕燕云十六州为核心,务必收回才行。

  若是在大宋境内还好点,可惜赵佶也没具体说出哪里,这让众人有些害怕。若是在金国境内,有没有命回来还真是一个问题,这让众人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尤其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情。

  燕云十六州一直以来都是历代皇帝的心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时机。现在机会摆在面前,只需要有人前去承担,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只是目前的情况,宋徽宗有些心寒了。

  “启奏皇上,臣愿意前往!”

  宋徽宗惊喜的撇过头,沉声道:“你愿意前往?”

  “臣自从归顺大宋以来,尚未有任何作为!”那人恭敬地回道,“臣一直心中有愧,故而臣愿意前往。并且,臣已经不是第一次出使金国,对金国的局势尚且了解一些;再说了,臣乃是燕云十六州居民,理应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

  “李大人真乃忠臣也!”宋徽宗大声称赞,他没想到李良嗣居然主动请缨,这让他非常的意外,也非常的开心。

  李良嗣原名马植,乃是燕云十六州的居民,曾经跟随童贯多次出使金国。童贯见他踏实上进,便将他带回中原,又为他改名。但是李良嗣没有跟随童贯同流合污,哪怕是童贯提拔,依然保持本心。

  “那爱卿以为此次和谈该如何?”宋徽宗大喜过望,直接问了一句。

  李良嗣恭敬地回道:“女真人恨极了辽人,若是与女真人结盟,势必让金主看见大宋的诚意;臣以为可以安排在登莱的海上,与女真人谈判,相约共同攻打辽国,方可完成皇上大业!”

  “朕准了!”宋徽宗开怀大笑的说道,“汝乃是大大的忠臣,朕封你为秘书丞,赐姓‘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良嗣恭敬地回道。

  赵构风轻云淡,微笑的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是父皇与李良嗣唱的双簧。实际上,赵构许久之前便已经知道了是在登州、莱州的海上与金国谈判。即便这次在朝堂上拿出来议论,也不过是借口罢了。

  此外,赵构也知道这个建议正是李良嗣提出来的,故而自己的父皇先前便派出使者前往金国,将地址悉数告知,就连时间也约好了。这些群臣不知,赵构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正因如此,赵构才没有毛遂自荐的上前请命,因为这出戏还没有唱完,需要继续演下去才行。有些事情不能太过于强求,强求的不见得是好,一切只能顺其自然。

  “赵大人乃是此次出使之人其中之一,还有何人愿意前往?”宋徽宗目不转睛的扫视一眼群臣,众人再次低下头,还是不敢答应。

  “启禀皇上,臣有话要说!”太宰郑居中站出身来,郑重地说道:“澶渊之盟至今已有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虽然汉唐皆有和亲之策,然我朝却不必如此,此乃大宋安边之策更好!”

  “如今四方没有战争,却要贸然毁掉澶渊之盟的誓约,恐怕天怒人怨也!再说了,真的打起来也不知道谁胜谁负。若是胜利了,也是长久之战,到时国库必定匮乏;若是败了,那后果更加严重。”

  “回想当初,太宗英明神武,文治武功皆是鼎盛,然而两次征战辽国,皆已失败而告终,最后太宗亦不敢再提征讨辽国之事。如今,皇上却想要与女真结盟,共同商讨征讨辽军,为何又要再起开端!”

  赵构知道这出戏的高潮部分来了,因为他一直都知道朝中有很多反对,只是没有提及过。再说了,皇上今日提及此事,众人以为是玩笑话,不曾当真,又有危险,种种原因聚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