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以伪军为先导,担任炮灰冲锋,后看是日军的步兵,少数骑兵在侧后方担任警戒,日军的机枪和机关炮已经架设起来。
杜词观察着,现在,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被动危险的突击冲锋变成了阵地防御,处于有利的地位了。
刚才他们的前进,做出一种逃跑的迹象,目的是造成敌人的错觉,举兵围攻,现在,毫无疑问成功了。
如果日军才去其他方向同样的方式隐蔽拦截,杜词部队才真正的困难,进退维谷,进,会遭到敌人猛烈杀伤,退,无可退。等着鬼子用飞机轰炸,用炮兵轰炸吧。
如果是现代战争,暴露和包围即意味着死亡,杜词才不会这样做呢。
当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杜词操作一挺轻机枪进入了战斗状态。
两名队员奋力挖掘,将周围的单兵坑挖通,成为一条战壕,这里因为凭借着一道河沟,这样做是相当容易的。
无论江南还是华北,农耕地带总是被无数沟壑分割,随便利用这些沟壑,可以作为工事使用。
开始,杜词部队毫无动静,隐蔽着,再隐蔽着。
不多,当日军前面的伪军步兵列队以后,杜词突然射击。
他一个人的射击,使用轻机枪。
敌人很狡猾,伪军步兵距离300多米,后面日军士兵400多米,日军的机枪火力点和机关炮阵地更远一些。
现在,杜词开始狙杀的不是敌人的伪军炮灰,也不是敌人的步兵,而是敌人的火力点。
日军的火力点有机枪,机关炮,迫击炮和掷弹筒,其中,掷弹筒的类型杜词知道,是早期的类型,射程有限,比机枪差远了。
但是迫击炮的最远射程在一千多米,这是很危险的,还有机关炮。
今天是杜词第一次遇见敌人的机关炮,有三门,机关炮是二战时期的小型火炮,因为子弹口径超过二十毫米,被称为炮,要是从连续获火力上看,称为超大口径机枪才对。
这种机关炮的未来发展类型,就是榴弹发射器,比如中国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使用榴弹,连续射击,可以像机关枪一样扫射,最远上千米,最佳射程是600米左右敌人的步兵群,威力极大,火力极猛烈。
如果说掷弹筒是百米距离的火力的话,迫击炮是更远程的步兵火力,但是,机关炮打击效果更厉害些,可以走直射,可以超速进行,这是无与伦比的。
一些机关炮可以作为高射武器对付低空的飞机。
不利的方面是,机关炮笨拙,沉重,零部件很多,地盘底座要是拆卸一回,非常费力,运输也困难。
现在,刘金红和他的部队战士,对机关炮偶尔听说过,是杜词说过的,可是,实际看上,他们对机关炮毫无概念。
杜词的轻机枪对准敌人的机关炮开始狙杀了。
瞄准,测距,然后是计算,这是杜词非常天赋的一点,长期的专业训练,把他训练成了一个绝佳的专业大师,用望远镜随便一看,比照着周围的参照物,几能轻易计算出来。
距离,是射击瞄准和角度的重要指标,综合空气温度,风力。
哒哒哒,一个试射,射击以后,杜词亲自使用望远镜观测效果。
正在他标记为一号的敌人机关炮后面,进入操作程序的敌人炮兵小组,被他击中了一个,仰面朝天摔倒,翻滚,估计不行了吧?
杜词马上丢掉望远镜,继续狙杀,哒哒哒,一号日军机关炮的其他小组成员,又被击毙了一个,击伤了一个,这回是一名队员担任观察,用手指比划出来的。
杜词信心倍增,马上调整射角,对准二号敌人机关炮人员进行射击,这次就不那么客气了,哒哒哒哒哒哒,一直三连点射,一直打出三梭子,才改变方向,对敌人三号机关炮扫射。
一阵猛烈射击以后,这边的观察员拼命变换着手指,最后是疯狂树立大拇指。
杜词丢掉轻机枪,让副射手装填弹药,自己观察。
二号和三号敌人机关炮周围,没有一个敌人还能站立或者蹲着了,浑身是血,倒毙在地上抽搐。
几个周围的敌人士兵,急忙隐蔽去抢救这些伤员,也被机枪子弹搁倒了好几个。
杜词冷笑了一声,他孩子用一次火力急袭,就消灭了日军进攻所依赖的最大支援火力。死亡的是鬼子专业机关炮小组成员,那些都是精华。
杜词观察以后,立刻调转方向,让副射手安装完子弹,稍微转移射击阵地,依靠一棵大树,对日军的迫击炮兵进行狙杀。
太远的距离,步枪成功率不高,但是,机枪的扫射,就有些恐怖了。
第六百一十章 一个人的火力游戏
??哒哒哒,哒哒哒!
杜词好像玩弄着打字机的游戏,一次次盯着鬼子的迫击炮手所在的位置射击,虽然距离有五百多米,还是精确击中了。在他的狙击下,鬼子迫击炮兵稀里哗啦倒下了一片。
日军最强的战斗核心是火力优势,其次是单兵素质,游击队员在这方面没有丝毫优势,唯一能逆转的就是火力问题。
“将军,喏!”观察手负责将望远镜递给杜词观察。
有时候,观察手按照跟杜词约定的手势进行指示,现在,直接给他望远镜,就是告一段落了。
杜词观察了一下,没有接望远镜,随即休整方向,翻滚一下,转移了方向,继续朝鬼子方面的炮兵阵地上射击。
紧接着,所有队员都隐蔽了,只有杜词一个人在惬意地翻滚着,狙杀着,抱着机枪,只有当子弹打光了以后,他才稍作停顿,自己安装子弹。
有队员负责,将子弹扔到合适的位置。
这是一个人的战争,这边,杜词一个人,那边,鬼子一大群人,当杜词的机枪火力频繁凑效以后,鬼子开始疯狂报复,各种步枪机枪子弹都朝着这里射击。
杜词现在连看都不看,就是出击的时候,稍微等待一下,回忆和计算着,机枪一旦抬出去射击,就是一梭子。
两分钟以后,日军停止了射击,步枪停止了,机枪也停止了,等杜词将望远镜拿着偷偷观察的时候,发现敌人的机枪手和机关炮手,迫击炮手,都被自己清空了,除了被打死的鬼子以外,没死儿的也跑得老远,趴在地上。
可以说,鬼子最具威力的火力支援点,全部被杜词率先打掉了。
杜词偷看的时候,咻咻,鬼子步枪手狙击,从杜词身边飞过的子弹,发出令人悚然的回音。
杜词冷笑一声,继续使用机枪扫射,这一次,瞄准的是敌人的步兵人群。
鬼子尚未发动进攻,估计指挥官已经发现了不妙,正在迟疑,杜词的机枪朝着敌人二线位置的鬼子步兵扫射,哒哒哒,哒哒哒,死亡的声音响彻在大地上。
扫了几梭子,杜词开始休息,丢掉机枪,大口大口地喘息着,“所有人,没有我的命令了,不许乱出去观察,小心敌人的狙击手,哦,敌人没有狙击手,但是,有神枪手,很厉害的。”
等了一会儿,听到日伪军发出一阵阵呐喊,杜词依然阻止队员们战斗。
倾听着声音,杜词等待着,同时,悄然将望远镜伸出去观察,又迅速退回来,给机枪重新装满子弹,开始偷袭。
机枪不是架起来的,而是抱着的。
扫射了几下,杜词休息,望远镜观察,然后安心等待:“传我的命令,继续等待,手榴弹什么的准备好,还有机枪,统统做好准备。”
等待伪军突击到大约六十米的距离,杜词转身将机枪架出去:“打!”
十几名队员用四挺机枪朝敌人猛烈扫射,其他队员也用步枪最快的速度射击。
所有队员,都注意隐蔽自己。
日式歪把子机枪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四挺机枪完全可以形成交叉火力了。关于机枪阵地和火力的运用,杜词是专家,早就指导机枪手们作好了。
交叉火力朝日伪军阵地上扫射,发挥了火力的最大效率,好像两条暴风雨的切线,将日伪军的蛋糕切开,扫平。又好像刀耕火种的时刻,无情地火焰将原野上的敌人扫光了。
日伪军尽管冲锋速度很快,还能战斗中避弹动作,小组的集成效果也很好,品字形状,互相掩护,单兵素质杠杠的,但是,还是被打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
十几秒钟时间,日伪军死伤惨重,冲锋失败,不得不倒退回去。
一句话,日伪军的冲锋不是战斗冲锋,而是作死冲锋,因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