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可是又有一些东返保护运输线,扫荡所谓的抗日武装和地区,我们保卫战以来,第一阶段,三战三捷,重创日军,消灭敌人一万余人,俘虏敌人王牌师团长谷寿夫,第二阶段,城东外面阵地守军,和敌人殊死战斗,全军覆没,也消耗日军不下一万余人,第三阶段,我军消灭敌人炮兵部队和所有弹药储备,顺利策应了紫金山阵地部队的突围,在城东门诱敌深入,痛击之,先后消灭敌人接近两万,第四阶段,在城内巷战,消耗敌人至少两万,这样我军已经消耗敌人六万多人了!我的计划是,最少再消耗敌人六万人,这样,敌人最精锐的,多么年培植训练的老兵,最珍贵的军事资源,都可能被消耗掉!日军必败无疑!”
杜词还讲述了自己在最后阶段防守南京,巷战的要领,现在的兵员情况,物资情况,弹药情况。这些,是唐生智刚才提供的,反正中国部队的弹药并不匮乏!
杜词讲完,已经三十分钟过去了,所有的人都安静的倾听着,没有丝毫急躁,就是唐生智都肃然起敬。
讲完以后,杜词挥手,“诸位可以迅撤退了,我马上要在这里召开新的军事会议,主要是留守部队军官的会议,请诸位不相关的赶紧撤离,不必扰乱我!”
“慢!”一个人从主席台的后面站起来,声音很洪亮,而且儒雅,让大家的眼光全部被吸引了。
唐生智很惊讶:“萧市长?你也有话要讲?”
萧山令点点头,随即走上前去,夺取了杜词的麦克风:“诸位将官,我刚才听了杜词将军的讲话,非常震撼,非常激动,因为,我原以为,南京保卫战已经结束了,即将陷入日军的四面合围中,所以是沟壑死地,绝地,可是刚才听杜词将军的分析才知道,大战方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南京城的城垣和废墟,可以顶二十万大军!我军果真如杜词将军所言,能以南京吸引住敌人主力,精锐部队转到外围扰乱,侧击,包围,断绝敌人的交通辎重线,那么,被包围而陷入绝地的是敌人而不是我们!我军正规军在野战中,尽量不要和敌人硬碰硬,但是,要强有力地扰乱敌人,说得真好,让我茅塞顿开,我相信杜词将军的策略是可行的,所以,我决定,永远不撤退,继续留守在南京城里,和南京城共存亡,和杜词将军共进退!”
太意外了,在撤退名单中的萧山令市长居然主动留下来战斗?
所有与会军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唐生智赶紧劝说萧山令,“萧市长啊,这是委座的命令啊,你必须撤退的。”
萧山令说:“没关系,我可以给委座报,我是南京的市长,我不守城反而逃跑了,让别人顶缸?我不能这样,这要是在前清,地方大员丢失城垣逃走也是要砍头的!”
很快,唐生智和萧山令进行了磋商,由唐生智宣布,改任萧山令为南京城善后总司令,全权负责,杜词为副司令。
与会军官热烈鼓掌,好多需要撤退的中央军军官激动地站起来,感慨,甚至要求留下来参战,有的人都感动哭了。
很快,唐生智带着需要撤退的中央军军官们离开了,接着,他们就带着部队离开,萧山令和杜词立刻接管了会场。
在杜词的建议下,按照此前的划分,南京城按照区域分为五个战区,基本上是方位,东南西北四个战区,中央一个预备战区,每一个战区相对独立作战,保守一定的街区。每一个战区的下面再划分一定的分区,每一个分区都有若干强有力的支撑点。
杜词向军官们强调了战斗的原则,还指出了宣传的原则。
第二百九十六章 战术反击
?杜词讲述了针对敌人一些特殊武器的防范措施,比如毒气,比如飞机轰炸,比如集团冲锋,比如夜间偷袭等等。
杜词还介绍了火焰喷射器的威力,他担心鬼子利用这样的武器,他还向唐生智建议,马上给委员长汇报,要求兵工厂研制。
所有军官都不敢大意,认真记录着,有人还提出疑问,杜词当场解答。
杜词提议,每一个战区都抽调一部分聪明伶俐的军官过来参加战术培训,迅速变成军事骨干,回去指导具体部队。
杜词还建议,由新四军的张云逸支队长担任整个南京防御战的参谋长,因为新四军善于游击战,南京的战斗,就是城市游击战。
会议以后,军官返回前线,杜词也返回了自己所在的战区,城东门的一带的一片街垒和废墟建筑群。
南京撤出了中央军以后,各种杂牌军和保安团编制,新四军张云逸支队,各种民兵,全部混编,那些中央军中的民兵也全部充实到留守的部队中。
按照杜词的要求,萧山令司令迅速组建了战地宣传团,迅速培训,迅速出发,向各个战区和分区宣传中国必胜日军必败的道理,宣传保卫战以来的辉煌战绩,宣传中国部队反包围敌人,外线作战的战略思想,更宣传日军残暴,虐杀中国周围百姓的剧情,强调守军决死战斗,宁可牺牲,也不能当俘虏。
配合战斗宣传,南京城的所有官兵,都配备了光荣弹,一旦可能被敌人俘虏,就拉响手榴弹,自杀和杀死敌人。
各种事情,都不是杜词喜欢的,可是,他不得不通过电话和萧山令市长保持着密切联系,进行战术指导。
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前沿战斗在继续,两军在街垒和废墟上反复战斗,不过,都是血拼,完全用人命来堆砌,很难有进展,日军没有重炮,连迫击炮和掷弹筒榴弹都很少了,完全依靠步枪射击,手雷投掷,完全不占优势。日军优越的狙击能力,被障碍物和近战对峙战的形式克制了。
中国部队有大量的手枪,属于驳壳枪类型,中央军撤退的时候,杜词要求他们留下所有手枪和子弹,加强了巷战部队。
手枪轻盈便捷,驳壳枪一扫一梭子,威力堪比冲锋枪,让鬼子非常头痛。
杜词再次使用了威力巨大的臼炮,汽油桶,没良心炮!
一般不使用,因为炸药非常珍贵,要长期守卫南京城,是不随便浪费的,但是,有时候也必须用上去!
杜词决定以“重炮”的使用为核心,来一场战术突击,他观察到日军飞机轰炸以后,已经大部分离去了,再次归来需要一个小时,这是一个空档期,所以,他马上利用了机会。
下令将隐藏的汽油桶都埋设到一定的位置,做好各种处理,这是在很宽大战壕里的,在处置的时候,鬼子看不见,等摆置好了,杜词观察一番,马上下令反击。
中国部队迅速聚集了一百多人,杜词亲自带领,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亲自带领,是难以动员大家的。
“手榴弹!”杜词喊着,亲自投出了一颗手榴弹。
战士们也一起投掷,纷纷朝着鬼子投过去,不管有没有敌人,都投!
其实通过多次战斗,杜词已经掌握了日军规律,日军在五十米的范围,构筑有坚固的阵地,或者利用改造了中国守军遗留的工事,还有各种火力点。
日军的火力点和监控的士兵瞭望哨兵,也在中国部队的标记之内,在投弹的时候,几挺轻机枪对着敌人的火力点和瞭望哨预先打击,手榴弹呼啦啦扔过去,近的三、四十米,远的六十,七十多米,像杜词就是七十多米的高手。
这是普通型号的杀伤性手榴弹,因为把柄,可以投掷更远。
杜词对士兵进行了挑选。
第一轮投掷以后,远的炸到了鬼子头上,近的在鬼子跟前爆炸,形成了烟尘弹幕。
投掷以后,杜词带领大家立刻冲锋,猛烈冲锋。
冲锋的时候,是猫着腰的,跑出十几步,就拧开第二个手榴弹,拉弦以后,朝敌人投掷第二颗。
投掷以后,急速奔跑,不再管敌人是否射击。
这些战术,都是进攻前杜词教授给大家多次重复记忆了的。
这一次的投射,大部分投射到了鬼子第一线五十米的防线战壕里。
掩护的机枪猛烈朝敌人射击。
日军阵地,懊恼的中队长正在战壕里休息,此前的进攻,已经消耗掉他整个中队的一半,刚才日军飞机轰炸的时候,他们出来偷袭,又被打退了,死了八个人,受伤两个。
中队长正在等待上级的消息,等待米团的供应,他们饿了。
日军防线上,在五十米的战壕内,有的人在监控,有的人在努力劳动,比如战壕,该死的中国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