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鬼子部队并没有完全西进攻击城墙边缘顽抗的中国部队和阵地上顽抗的残兵,而是参加了追击和反攻,部分中国部队向紫金山阵地上靠拢,日军咬住不放,杜词所在的鬼子部队距离最近。
“啥给给!”
鬼子指挥官一次地嘶吼着,指挥鬼子士兵潮水一样冲击,武士道的精神真是疯狂,大量倒下去,又大量往前扑过去,真是人海战术啊。
不,这些人疯狂不像是人类,所以,杜词以为,鬼子是人妖战术!
他跟着部队突击,不断地开枪射击,可是,压低枪口,子弹自然瞄准的是前面柜子的后脑勺。
当阴谋家真爽啊,杜词轻松地吧勾掉了鬼子好几个。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困顿山脚下
不过,杜词却不敢过于嚣张明显,就算黑暗中,骨子倒毙以后,其身边和侧后的战友也能根据鬼子跌倒的方向,怀疑子弹射击的方向,能注意到自己。
为了安全,他按照日军典型的冲锋战术机动,作不规则的左右摆动,这样,在袭击敌人的时候,可以增加安全性。
还别说,就算黑暗中,前后左右的鬼子那么多,不时飞过去的枪弹划痕,炮弹闪光和战火的焚烧,都能照亮一些情景,视野不开阔,但能见度并不坏。
杜词尽情地狂欢,尽情地屠戮,奔跑中,还故意跌倒,反正前面有一个河沟,他跌进去,然后,举枪射击,好像一个不甘心受伤休息的皇军勇士一样,其实,他在暗算一个有一个的皇军勇士!
皇军勇士被他的子弹,击穿了后脑勺,后心窝,特别是后颈,穿透了颈椎和咽喉,不死也是重伤。
38步枪开枪的后坐力很小,舒适性一流,但是,杜词还是累了。
他不时观察西面的战况,那里,似乎中国部队已经全面崩溃了,少数部队还在顽抗,少数被敌人逼退到了城墙边缘,各种骇人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估计双方在惨烈的白刃战。
杜词一点儿也不担心,他相信中国部队的战斗力!
中国人,只要被逼上梁山,就能从小绵羊变成大老虎!
如果还是之前,懵懵懂懂,给国家打仗,在普通士兵和市民看来,太扯淡了,那是给权贵富豪地主老爷们打仗呢,管他么的,鬼子来了,咱们照样是老百姓,谁当官还不一样?甚至,他们会借助世道的混乱,揭竿而起,报仇雪恨!这就是混乱的旧中国大多数部队战斗力很差的思想根源。现在呢?被杜词带来的残酷的消息逼到了绝路上,人家鬼子是不要俘虏的,不要活人的,你横竖是个死,必须为了自己而战!
被鬼子追得嗷嗷直叫一溃千里的国府军队,一旦到了中国的手里,到了朝鲜战场上,就焕然一新,大败十六国联军,就是证明。
武器不太算什么,军心斗志才是主要的,现在,中国部队在杜词的刺激措施下,已经有了
他几乎将缴获的鬼子单兵身上的一百多发子弹打光了,才趴下来休息,此时,鬼子的主力部队已经覆盖了整个战场,紫金山附近的山脚下战地,中国部队不是被日军全歼,就是被迫逃上了山腰阵地。坚守在紫金山阵地的中国部队教导总队,不愧为精锐,武器好,兵员充足,斗志坚决,牢牢地锁定了双方的对峙线,日军不能前进一步。
无数捷克式机枪的速射火力从黑暗中喷溅出来,扫射切割着日军的部队阵势,日军死伤惨重,夜间,掷弹筒和迫击炮精度都不够,此时,中国部队在山顶上的炮兵,又对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抵抗,这些山炮和轻重多型号迫击炮,将大批炮弹投掷到日军头顶上,炸得日军死伤惨重,凄厉地嚎叫。
日军迅速停止攻击,并且局部撤兵,保证安全。
此时,杜词从那道壕沟里爬出来,暗中偷袭了几个鬼子的尸体,将人家劫财劫色,不,劫财,不劫色,补充了自己的弹药和手雷。
前面有鬼子的战线,后面有兵员,中间开阔地上,鬼子已经撤退了,杜词将脸上抹了很多血迹,等待着机会,他想回到紫金山中国部队。
眼看着西面,都是鬼子的怪叫声,西线部队已经崩溃覆灭,西进的道路是完蛋了!
往东面?太不可能,距离远不说,情况可能更复杂,万一被东面的部队当鬼子击毙了才亏呢。
他可不知道那边是谁在袭扰日军。要是知道是陈毅粟裕两位司令员的话,一定会欣然前往的。
要回归中国部队太不容易了,风险太高,他最担心的不是鬼子怎样,而是中国部队官兵会怎样。
在犹豫中,他决定,等待,等到鬼子彻底安静,他混进鬼子的巡逻队,逐渐接近那边阵地。
不过,等待中,他忽然发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中国紫金山部队从阵地上反击了!
紫金山主阵地,黑暗中,山峰之巅,炮台的巨石后面,几个人用望远镜观察着,议论着,“对,就这么干!反击敌人,策应西线部队,”
说话的是一个壮年军官,别人叫他总队长,桂永清。
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几次大战中,都身先士卒,逃之夭夭,可谓长腿将军,在围歼土肥原师团的兰封战役中,作战不利,出了大洋相等等,不过,在淞沪和南京保卫战开始,还是很卖力的。
现在,他更卖力,因为,唐生智,命令他炮击日军,增援其他部队,一连电话催促了五次,电话线被鬼子炸断,又使用电报三封,声色俱厉。
桂永清不能不努力,因为,今天这一场战役的规模,分明就是南京主力大会战,中国部队局部精锐和大批民兵,在城防东面的战线上,和日军殊死战斗,先展开积极进攻,随后遭到日军疯狂反扑,他桂永清在山顶上看的清楚,鬼子的兵钱塘江潮水一样,铺天盖地,将他的耳朵都震聋了。
战斗空前激烈,他能判断出,日军至少出动了八万以上的兵力攻击,中国城东外围阵地的部队岌岌可危。
他一面指挥战斗,重点是炮击加上阵地守护,让他连呼幸运的是,鬼子对待紫金山阵地,其实是佯攻,牵制性的,第二,鬼子的飞机集群轰炸的重点是南京城各城门,堵截中国援军的出击和城外部队的溃退。第三,鬼子的重炮停滞了!
他不清楚鬼子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不知道,松井石根有自信,觉得用陆军主力突然反击,一定能迅速清除中国部队,还有,为了加快速度,松井决定,舍弃紫金山,牵制即可,围而不攻。
实际战斗中,因为大批附近中国部队被围攻绝望,向紫金山地溃退,才引发了日军的猛攻。
在山顶上,他看得清楚,虽然中国部队被日军的锥子战术迅速突破分割,包围歼灭,可是,抵抗非常激烈,部分军队甚至向日军发起反冲锋。
因为山脉遮挡,杜词看不见,只能猜测,桂永清却看得清楚,而且,唐生智严令他救应,他不能完全抗命。
第二百四十六章 回归之战
现在,有一股中国部队正朝紫金山突击前进,将日军阵势搅乱了,看起来,哪里至少有一个团的部队,他策应一下,没有问题。
不仅是应付长官的命令,桂永清想得更多的是,明天怎么办,必须救助更多的部队,充实自己的兵力,否则,今天晚上覆灭的其他部队,就是自己最终的下场。
“杀!”按照桂永清的吩咐,被迫返回第一条战线,一个撤退过来的三个营的部队,悄悄接近两军对峙线,向日军突然反攻。
这些战术反攻,不算什么,反攻之前,桂永清派遣的军官已经讲了,这是唐生智总司令的命令!紫金山上主要是炮兵和保护炮兵的步兵,不能投入大规模野战!
这样,桂永清很聪明,很轻松地将责任推诿给了新败归来的部队,让他们去卖命。
那些部队官兵连一声的质疑都没有,只是要了点儿弹药就上去了。
大血战,无数人生死,如果结局必然是死的话,中国人向来是不害怕的!
活得太憋屈,太窝囊,太累,生不如死,死是一种解脱,像其他战友一样!
许多官兵想通了,斗志就上来了,反正,退却到这里,他们发现,不过是一个孤岛,迟早要被鬼子消灭的,还不如早死早投胎,不,干死一个鬼子够本!
如果鬼子接受投降多好啊,老子真不想打仗了……
一些士兵将这种怨尤也变成了仇恨和斗志了!
三个营,其实是三个团,两个不同编制的师属部队,就剩下这么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