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鉴定师-第1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魏晋时期,却是竹简书写过渡到纸帛书的写的重要时期,王羲之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书写大多用绢本书写。

至于这东华观的藏,所收藏的都是东汉至现在的书籍,自然而然以竹简的数量居多。

陈逸拿起书架上所放的一卷竹简,打开一看,是道教四子真经中的南华真经其中一卷,由于竹简书写的空间问题,使得一卷竹简,只能书写少量的文字,与纸张比起来,却是差得很远,放置所占的空间也很大。

不过,这竹简代表着华夏文化的传承,正是这些竹简,将华夏最灿烂辉煌的战国到汉朝的文化,传递了下来。

印刷术发明于唐代,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书籍都是由人用毛笔手工抄写下来的,比起印刷出来的古板字体而言,这些竹简,代表的是不同之人的书法特点。

哪怕其中一些人的书法,比不上一些名家,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有优点所在,观看一番,或许会有收获。

根据陈逸的鉴定,这一卷竹简是三国时期的,距离现在的东晋,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不过书写人,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算起来,也是极有价值了。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能够将这些竹简保存完好,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所以,这密室包括外面所藏的一些竹简,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存在。

这密室之中的竹简比起外面来,数量非常的少,但是每一卷,恐怕都是非常珍贵。

在这一卷竹简中,他也只是得到了二点鉴定点,只是因为三国距离现代非常遥远,可是距离东晋,却不过百余年的时间而已,能够得到两点,恐怕也是因为这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所书写的。

秋月道长放好书籍之后,看到陈逸正在观看竹简,他不由一笑,“在我东华观中,储藏了三四百种各类书籍,约三千卷,其中以晋代数量居多,大部分都是道教经典,有很多都是各个道观的弟子所抄写的,其中不乏有一些名人异士所抄写的,至于三国时期的,约有百卷,而东汉的有数十卷,至于西汉,则只有廖廖数卷而已。”

“能够将如此多的竹简,保存的这般完好,让人叹为观止,许多人认为最有价值的是金银财物,其实他们都错了,最有价值的应该是这些代表着文化的书籍。”陈逸点了点头,有些感叹的说道。

进入一个副本世界中,不仅仅只是跟随别人学东西而已,更可以体会到这个朝代的一些文化风情。

听到陈逸的话语,秋月道长面上带着赞许的点了点头,“陈居士说的不错,这些书籍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了金银财物,可以去赚取,但是没有了这些书籍所形成的文化,我们恐怕就与那些未开化的野人一般无二了。”

“好了,陈居士,先随老道出去在道观中参观一二,之后,这藏书阁随你进入,不过在进入密室之时,还请告知老道。”

陈逸自然是答应了下来,这密室之中的一部分的书籍,他都已经鉴定了下来,哪怕不进入,也可以观看。

随后,他与秋月道长出了密室,然后将石门关上,走出了藏书阁。

看着身后的藏书阁,秋月道长忽然感慨了一声,“陈居士,其实这藏书阁在战乱纷起,一些道观携带书籍并入东华观时,有一件最为遗憾的事情。”

说到这里,秋月道长轻叹了一声,“那就是有一个道观,有幸保存了半卷由我道教始祖老子亲自书写的道德经片段,只不过在战火中,遗失不见,提及这件事情,不得不让人感慨。”

听到秋月道长的话语,陈逸内心也是一震,老子所亲自书写的道德经,哪怕只有半卷,也绝对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确实有些遗憾,如果能够保存下来,那么他现在也可以看到,甚至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机缘,也犹未可知。

“好了,不说了,随老道一块去道观中转转吧。”秋月道长摇了摇头,带着陈逸向着道观前院而去。

陈逸自然能够理解秋月道长的心情,对于道教弟子来说,能够见到道教始祖老子的笔迹,这可以说是莫大的荣幸,甚至比他身为书法家,见到王羲之更加的激动。

来到了道观前院,在秋月道长的带领下,他开始参观着道观的一处处殿堂,其中最大的殿堂,供奉的自然是三清祖师。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饮茶交流

跟随着秋月道长,在道观各处逛了一下,见识了一下这东晋时代的道观是何种模样,一路之上,除了普通百姓之外,也是遇到了许多士族子弟。

在魏晋时期,道教也是分为为上层士族丹鼎道教,和下层民间符水道教,在这个时期,道教也是慢慢的发展成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很多人都信奉老庄玄学。

这东华观与他所见过的三清观比起来,虽然并不怎么宏伟,但是比起道教的韵味来,犹过之而无不及。

在道观中观赏完之后,秋月道长带着陈逸顺着山路,来到了一座修建于山崖边上的亭子之中。

而在亭子外面,则是一片大好山水风光,让人看了,足以心旷神怡。

他们来到这处亭子之时,这里已然有着两名年轻的道士在里面收拾着东西,茶具还有烧水所用的一些炉灶,都是一应俱全。

走进亭子,秋月道长笑着问道:“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吗。”

“观主,按照您的吩咐,都放在这里了。”两位年轻的道士双手合抱,行了一礼。

秋月道长点了点头,朝着他们二人轻轻摆了摆手,“好了,你们二人回观吧,切记不要让他人打扰我与陈居士。”

这两个道士离开之后,秋月道长指着茶桌说道:“陈居士,请。”

陈逸笑了笑,坐在了茶桌的另一面,虽然他的泡茶技术比着这秋月道长要强得多。但是却也不能随意施展出来的,在道观中,他可是客人。不能反客为主。

根据现代的一些研究,在六千多年前,生活在江浙一带的田螺山的先民就开始种植茶树,而田螺山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华夏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种茶和饮茶才开始逐渐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而在西汉的一些书籍中,也曾提到过茶叶的存在。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至于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了普通饮料,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是日益增多,而在唐宋年间。茶的发展。进入了顶峰阶段。

“这是我东华观在山上种植的一些茶叶,名为东华茶,或许比不上宫廷贡品,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在我道家看来,茶能够帮助我们修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可以说修行必备的东西。”在陈逸坐下之后,秋月道长指着茶罐中的茶叶笑着说道。

陈逸轻轻点了点头。对着这茶罐中的茶叶用了一次鉴定术,然后说道:“秋道长,不知我可否拿出来几片观赏一二。”

“哈哈,陈居士大可随意,老道先为你冲泡一壶茶,以表敬意。”秋月道长大笑着摆了摆手。

在陈逸从茶罐中拿出茶叶之时,鉴定信息已然传递到了他的脑海之中,这种秋月道长所说的东华茶,也是一款不错的茶叶,有着独特之处。

特别是在东华观这山清水秀之地,所生长出来的茶叶,自然而然带了一些道韵,不过陈逸并没有打算将这东华茶带出去。

一来能不能带出去是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两晋的茶文化传播广泛,普通百姓也能够喝到,但是这个阶段的茶叶,与宋代茶叶制作的顶峰,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与龙园胜雪相比。

龙园胜雪的价值之所以非常的高,一公斤的顶级龙园胜雪,拍卖价格甚至达到了六千万之巨,原因除了龙园胜雪本身的珍贵之外,便是其名气非常的大,在一些茶叶典籍中,都曾有提到,更是只供于皇帝饮用的茶叶。

随后,陈逸将茶叶放进嘴中咀嚼了一下,确实比起现代的一些茶叶味道要好一些,毕竟这里没有现代社会的污染,有的只是一片片的自然风光。

自从得到泡茶术之后,在现实时间,他极少喝到其他人所喝的茶,朋友之间自不用说,都是知道他泡茶的水平,至于陌生人,有很多也是知道他泡茶的功力。

秋月道长泡茶的技术,虽然比不上他,但是其泡茶时的动作,也是十分的文雅平和,修行之人讲究修心养性,而这写书作画和泡茶,都是能够让心神平静下来。

很快,一壶泡便泡好了,秋月道长将茶倒入杯中之后,用手托住茶杯,递给了陈逸,“陈居士,请用茶。”

陈逸谢过之后,轻轻接过茶杯,看了看茶汤,在橙黄之中,带着浓浓的绿意,而且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