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上城!
这本是天志洲的特色产物,如今却出现在了东华东海的天上,正是那天志洲的诸多墨者,在这里的据点所在。
天上城中,此时却是颇为凝重,也能见到有人在行走,但都是统一着装的兵甲之士,按着队列章法行进,那靴子整齐的落在地上,发出阵阵声响,却也带来了越发沉重的气氛。
在这城中北边的一座楼阁中,如今正有几人围着一张桌子,有着争论。
“为了在北线重新打开局面,天志前后补充了多少人手、机关、资源?甚至连被我天志洲所占据的其他几个部洲,都有仆从军被派遣过来,现在却尽数功亏一篑,这个损失,谁来承担?他遁地能不能承担?”
说话的人,赫然是那天志洲的刁元大墨者,此人在当初的地脉之法分润会上,就曾经出面,也从地脉之法中,得到了不少的利益,这次入侵东华,他们这些掌握了地脉之法的大墨者,也是成为了一个团体,东线的攻势,也是以他们为首。
“如今的情况,已经有些超出掌控了,北线这么一崩溃,我等对大瑞的攻势,已经难以维系了,筹码一次性损失太多了。”这次开口的,是那位颇为瘦削的印三大墨者,“这兵事,就好似对赌,双方为了得胜,都要各展手段,若不能速战速决,就要僵持,那么便要不断的投入筹码,若是最后得胜了,自是能收获许多,可一旦失败了,前面的投入就全部打了水漂,我等如今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局面!”
余下几位,也都纷纷道:“不错,厚甲、观眼,东线的事情多数都是你们负责,这后面要怎么做,你们还是拿出一个章程来吧。”
“为今之计,只能先接受那大瑞宰执的建议,和他见上一面了。”厚甲与观眼这两位大墨者对视一眼,前者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刁元皱起眉头:“可是真要让步?”
“不是让步,而是拖延时间,”观眼大墨者冷冷一笑,“我天志洲之人纵横星空,何曾吃过这么大的亏,岂能善罢甘休,如若传出去,怕是那不少已经臣服的部洲,都要以为我们衰弱了,要起其他心思!”
ps:感谢“走在当下的日子里”的打赏!
感谢“很难很郁闷”投出的月票!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当尽退其兵,再得其技
南江连绵,江水滔滔。
这条河流,乃是大瑞境内水量最大、最为汹涌的江,与北河合称江河,天下闻名,便是那天志洲的人,只要有心在东华,也没有不知道的。
而如今,观眼、厚甲等几名大墨者,正站在江边,等候那江水上的一艘船缓缓靠近。
距离诸多大墨者讨论北线失势,已经过去了三天,三天时间,以天志洲的机关术造诣,日行千里,抵达此处根本花不了多长时间。
只不过,在那东线,双方还在交战之中,战线拉锯,本是敌对之局,这些大墨者甚至还在担忧北线失利,对总体战略所带来的影响,又何故会出现在中土腹地的江边?
哗啦!哗啦!
这个时候,那江水上的船已经靠近了岸边,船身搅动水花,拍打在岸上,发出了阵阵轻响,随后便见一名身穿儒服的男子从船舱中走出,身后跟着两名身材伟岸的侍卫,分列两旁,警惕的盯着岸上的几人。
见了这来人,观眼与厚甲对视一眼,随后也上前去,但并没有行礼,只是道:“难得宰执愿意接受我等的意见,这次见面,想来双方都会满意的。”
“邱某从来都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几位既然愿意离开东海天上城,来到东华土地之上,这便算是诚意的体现了,不管是抱着怎样的心思,都是值得肯定的,既然如此,我又怎么会不答应你们的要求?这里终究是大瑞国土,总不能你们敢来,而邱某却却步的道理。”那船上的男子走下来,脚踏实地,却说出来这么一番话来。
原来,这人正是大瑞宰执。邱言。他与这几名大墨者,约定要见面,双方各有主意,最终约定在这江边。
“这人就是那定国侯邱言?”
观眼与厚甲身后,还有几名大墨者、墨者和墨门弟子,见了邱言之后,便都忍不住打量起来。
邱言这个名字,在从前对他们而言,很是陌生,可自从踏上了东华的这片土地。就时时被人提起,想不记住都不行。
要知道,他们如今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邱言一手造成的!
“听说我天志洲前期在东华布局,将这个部洲的情况,早就搜集的很是清楚,方方面面都细致入微,很少有失实之处。按理说,只要大军抵达,立刻就能势如破竹,可偏偏此人上台之后。革新、革鼎,将局面改变。”
“那在东边与我等交手的道门联军,听说就是此人一手促成,甚至还加以掌控。按照事先搜集的情报,这个部洲的道门,本来并不理会世俗王朝的死活。只要稍加迷惑,就会袖手旁观,让那些道门以为,我等入侵,只是针对世俗王朝,等摆平了王朝,再转过头,将他们一并铲除,这是各个击破的法门,却生生因为这邱言的插手,使得道门和世俗王朝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我等入侵,若非如此,岂能这般复杂?”
“那北线厮杀的大瑞新军,战力非凡,又有诸多兵法、手段,与最初情报上,对大瑞军队的评价截然不同,这里面的根源,就在邱言,是他一手创立的新军,化作种子,分散到诸多军镇,这才造成了局面变化,而那北线的战局,据线人所报,也都是此人一手策划,让亲近自己的将领施行,方才形成如今的局面,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人,北线绝不会溃败,而没有北线溃败,我等又为何要来到这里,用这样近乎耻辱的法子,来拖延时间?”
“听说,那大瑞朝廷中,就是打定主意,通过一条战线的胜利,来逼迫我们不得不从兵家手段,转而向纵横家、名家手段妥协,此人之能,由此可见一斑,若是能将这人做掉,或许今后的局面,就能转变许多了,可是从诸多渠道汇总过来的消息,却反复强调,这人身有修为,不是易与之辈,在没有搞清楚他的境界到底如何前,不能贸然动手,说起来,那几个道门俘虏,对此讳莫如深,很是顾忌,貌似不敢透露这个情报,从这一点来看,此人修为绝对不低,否则不至于让道门这般顾忌。”
“这次过来,表面上是要与这大瑞和谈,但实际上,却是要拖延时间,给西线和南线留出空间,现在的情况,是北线溃败,东线僵持,但西线形势大好,至于那南线,则是隐秘非常,但渗透的格外迅速,局面也不错,只要这两个方向的战线取得绝对优势,那么就能形成围堵之势,对东华大瑞有震慑作用,不用担心会有其他反复了,而现在无论与这邱言有什么约定,只要不入统合意志之誓,到时候直接撕毁即可。”
在这诸多天志墨家之人的念头中,一行人来到了这江边的一座亭子前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路上,无论是天志洲方面,还是邱言身后的两名侍卫,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警惕之色,彼此提防。
天志洲方面自不必多说,为了体现出自己的诚意,来的人都是身份非凡,纵然刁元等几位大墨者还坐镇东海天上城,没有亲自到场,可观眼、厚甲作为东线的领军人物抵达,可称身份尊贵,这也是为了安定邱言之心,隐藏自身的拖延目的,只是这样离开大本营,来到中土敌方,终究算是冒险之举,难免就要时刻警醒。
而邱言这边,两名侍卫,都是五军都督府的供奉出身,真正的修士高手,修为不低,可如今那大瑞上下,哪个不知邱言之能,这抵抗天外入侵,若非有邱言之计,绝对不是如今的局面,可以说是天下安危寄之一身,不能有丝毫闪失,这次他亲自过来交涉,在不少人看来,同样也是亲身涉险,哪个能够放心,自然也要时时留意,两个侍卫不敢有丝毫疏忽。
就在这种奇怪的气氛中,双方彼此谦让,然后由邱言当先而行,来到那亭子里面,请几人入座。
“几位乃是外洲之人,远道而来,虽然算不上是客人,但今日来此,我总归要尽一尽地主之谊,这东华大地,终究是我等做主,既然如此,我也是当仁不让,几位请坐。”他的一番话说出来,没有半点客气的意思,更是隐隐点出关键,使得观眼等人都是面色微变,那沉不住的墨家弟子,都露出怒容。
说起来,这沉重的气氛中,似乎所有人都在留神提防,却唯独邱言一人谈笑自如,并不被诸多因素所牵制、影响。
所以尽管不快,那观眼等人还是走进亭中,要与邱言虚与委蛇,若是现在就撕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