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自己的见解与主子的意愿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他往往服从于自己的政治野心,但又时刻不能放弃自己的“真知灼见”。这就决定了他政治生涯的特点就是不间断的投机,并为悲剧性的人生结局埋下了隐患。
  1935年6月,齐亚诺出任意大利新闻与宣传事务次官不久,即升任新闻与宣传大臣。1936年6月,齐亚诺改任外交大臣。上任之后,完成的第一桩大事是和德国结盟。1936年10月21日,齐亚诺和德国外交部长纽赖特签订一项秘密议定书,宗旨是规定德国和意大利在外交方面的共同政策。柏林一罗马轴心由此形成。但在内心深处,齐亚诺反对与德国签订军事同盟,认为没有理由与纳粹德国生死与共。为此他曾策划拖延同德国缔结军事同盟的达一年之久。但是墨索里尼固执己见,齐亚诺最后还是于1939年5月22日与里宾特洛甫签订德意《钢铁盟约》。
  从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起,齐亚诺就认识到希特勒的扩张给意大利带来的危险以及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因此,他曾先后与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谈判关于避免战争的问题,但都无济于事。从这时起,齐亚诺就坚信德国人“正在拖着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冒险”,因而他极力劝阻墨索里尼不可过早参战,同时积极配合墨索里尼对附近弱小国家发起侵略,以壮大意大利的力量。
  在齐亚诺的劝阻下,墨索里尼暂时放弃了与希特勒共同冒险的计划,集中力量来对付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希腊。齐亚诺极尽孝子之心,替墨索里尼效劳。1939 年4 月,齐亚诺奉墨索里尼的旨意下令武装入侵阿尔巴纪亚。武装占领完成以后,齐亚诺又恩威并用,迫使阿尔巴尼亚选举团的成员同意把阿尔巴尼亚的王冠授与意大利国王,从而完成了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的吞并。此后,齐亚诺又开始策划利用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地方力量和阿尔巴尼亚人内外策应,企图迫使南斯拉夫就范。同时,齐亚诺伙同墨索里尼开始考虑侵略希腊。
  而在国内的政治舞台上,齐亚诺进一步确立了他在政府中的核心的地位。1939 年下半年,墨索里尼计划对法西斯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作一定的调整。齐亚诺向墨索里尼积极进言,施加影响,使墨索里尼接受了他的意图而更换大批党政要员。谋求飞黄腾达的官僚蜂拥而至,通过各种渠道向齐亚诺寻求各自向往的职位。齐亚诺权益朝野,进入其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意大利新内阁因而有”齐亚诺内阁”之称。
  1939 年9 月,希特勒对波兰发动进攻,并很快占领波兰全境。随后,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过时,围绕意大利何时参战的问题,意大利上层集团内部有着尖锐的矛盾。墨索里尼为在战后的分赃中多捞好处而急于参战,上层集团多数支持他的意见,但齐亚诺认为意大利还未做好参战的充分准备,资源缺乏、军备不足、指挥混乱,不应急于加入德国一方参战,否则有使国家、法西斯主义和领袖本人毁灭的危险。齐亚诺最终说服了墨索里尼。以后墨索里尼几度反复,都被齐亚诺挡住。虽然齐亚诺从根本上说是服从墨索里尼的意愿的,但在巩固法西斯政权和扩大侵略的具体方法上,他与墨索里尼开始出现分歧,致使两者的个人感情开始出现裂痕,由此波及齐亚诺的政治地位。
  1940 年上半年,希特勒的战争冒险获得巨大成功。面对希特勒的胜利,墨索里尼再也按耐不住了,终于在6 月11 日下定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向法国宣战。此时,齐亚诺明白一切背离参战的抗议许已成多余,遂一反常态主张参战,并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战斗决心和他对墨索里尼的忠心。他担任驻比萨的轰炸机中队的指挥官,很快就成为“士兵大臣”,受到墨索里尼的高度称赞。6 月下旬,齐亚诺指挥部属向法国出击,给法军以沉重打击。10月,当意大利的侵略魔爪伸向希腊时,齐亚诺又一马当先对希腊的中心城市进行猛烈的狂轰滥炸,使大批无辜的平民惨遭杀害。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发展,三方面的因素促使齐亚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一是做为外交大臣,在辅以军事的频繁外交活动中,齐亚诺深刻领教了德国盟友的傲慢自大和希特勒、里宾特洛甫等人的奸诈,在热情“真诚”的款待下饱受的欺骗和屈辱。二是随着意大利的参战,其军事、政治、经济的混乱及上层集团的分歧日益加深。国王、贵族、大资产阶级及法西斯集团的上层分子也都开始反对墨索里尼的亲德政策,主张脱离德国,与英国、法国媾和。三是战争形势越来越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不利。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变化,苏军开始战略反攻。北非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在阿拉曼战役后转到盟军手中。在这种形势下,齐亚诺反德情绪增长,对墨索里尼的离心倾向也日渐明显。
  墨索里尼感觉到齐亚诺的变化,决定立即动手,于1943 年2 月解除了齐亚诺的外交大臣职务,改任驻罗马教廷大使。1943 年7 月初,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军迅速溃败。同时,盟军开始空袭罗马、那不勒斯等地,面对败局已定的形势,齐亚诺决心与墨索里尼决裂。他认为只有推翻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独裁统治,退出战争,才能挽救意大利。这时,意大利法西斯党内的一些元老也对墨索里尼日益不满。齐亚诺于是伙同包括国王在内的反墨索里尼分子,策划推翻墨索里尼统治的政变,他们要求召开法西斯最高委员会会议,以实现政变目的。1943 年7 月24 日,委员会召开会议。委员们对墨索里尼进行猛烈抨击后通过决议,要求恢复君主立宪制(墨索里尼于1938 年下令取消议会),要求把军队指挥权全部交还国王,齐亚诺对此投赞成票。7 月25日,国王命令逮捕墨索里尼,并免除其全部职务。
  希物勒得知意大利发生政变的消息后气急败坏,立即决定采取报复措施。希特勒首先想到的就是把推翻墨索里尼统治的主谋者齐亚诺抓起来,然后设法营救墨索里尼,在意大利重新恢复法西斯统治。当时意大利国工决定拒绝法西斯政权的显赫人物进入新内阁,并调查包括齐亚诺在内的前政府人员的贪污案。德国人遂提出帮助齐亚诺经德国逃到西班牙,以摆脱困境。齐亚诺轻信了德国人。德国人将齐亚诺骗到德国后,立即将他投入监狱。1943年9 月墨索里尼被德国人营救出来后,建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政府。10 月,齐亚诺被人从德国押回意大利,关进维罗纳监狱。1944 年1 月,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坚决要求下,以叛国罪判处齐亚诺死刑。
  齐亚诺任外交大臣期间,作为墨索里尼的心腹,不仅负责外交工作,也参与党务、内政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对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内政外文及与德国的合作非常熟悉。他把自己掌握的很多有价值的情况记入日记。其中最珍贵、精彩的部分有战争狂人希特勒的狰狞面目,墨索里尼在希特勒胜利面前的嫉妒与尴尬,德意“轴心”之间的互相倾轧与狼狈为奸,意大利法西斯党内部矛盾及意大利实力空虚的事实情况等。齐亚诺写这些日记,本来并未打算原封不动地出版,而是为了晚年写自传积累材料,因而对许多事件不加掩饰,事后也未加修改。因此,日记的真实性总的说来是可靠的,具有根高的参考价值。德国情报部门曾千方百计想得到它,乃至不惜重金收买以免落入英美敌国之手。齐亚诺身陷囹圄之后,他的妻子化装成怀孕的农妇,用细绳把日记吊在裙子里逃出德国占领区,偷越国境到瑞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些重要日记才得以出版,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材料。
  J 法国抵抗运动的旗帜戴高乐
  立志要当军人的少年——军事理论家——六·一八英雄——组织“自由法国运动”——解放苦难深重的祖国——登基入位——政治家生涯
  夏乐·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CharlesAndreJosephMarieDeGaulle,1890~1970),法国军人、作家,著名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自由法国运动”的领袖。
  1890年11月22日,戴高乐出生于法国北方里尔市一个世代殷实的贵族家庭。笃信天主教但思想又比较开明的家庭氛围铸就了戴高乐的性格。少年时期的戴高乐就坚信报效祖国的最好途径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在他14岁的时候,戴高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