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嘀咕:就这两根生铁筒,能放炮打鬼子?
不管它,反正有比没有强。王政委同炮主人交涉了一番后,几个民兵用绳子一套,几根扁担一扛,将这两个黑家伙抬到了小当乡乡公所。
谢乡长喊来两个木匠,连夜做了两个炮架,然后将黑黑的炮筒架上去。嘿,还蛮像那么回事,挺威风的。
当夜,有人擦炮筒,有人收集火药、铁砂,天快亮的时候,不知谁又牵了头大黄牛来,往炮车上一套,鞭子一甩,炮车便吱吱咕咕地拉到了岔庙据点前。
包围炮楼子的民兵们一看大家伙真的来了,情绪像火一样噌地燃烧起来,他们也不知这炮能不能管用,扯开喉咙,对着炮楼子大喊起来:
“喂,炮楼上的听着,我们攻城的大家伙来了,快投降吧,快点投降,还能留一条小命,如果还不投降,我们就不客气了,到时候这大炮一响,炮楼子上了天,想投降也来不及了……”
炮楼上沉默了一阵,那个像疯狗一样跳来蹦去的伪军又出现了,嘻皮笑脸地说:“哈哈,小八子,有大家伙了,不会说梦话吧,行啊,快放两炮给大爷听听,让大爷也开开眼……”
炮楼上的鬼子和伪军们看不到我们的牛拉炮车,还以为我们是空口吹大牛哩!如果他们看见我们的炮车,那一定会更乐。谁会相信这两根黑乎乎的疙瘩筒能放出响声来呢!
民兵马季伦跑到炮车前,说:“这些狗日的不投降,就让他们吃点苦头,装药……”等装好了药,马季伦对大伙说:“好了,你们都散开,我来点火!”
马季伦开始摆动着炮车,仔细地瞄准,然后用火绳引着药捻,对着炮楼上大声喊:“龟、龟……龟孙子,尝一口俺这大铁炮吧!”
话音未落,只见火光一闪,“轰隆”一声,好似平地起了个炸雷,震得大伙耳朵嗡嗡直响,眼前黑烟滚滚。
等烟雾消散了,大伙才发现,对面那高高的炮楼子被轰掉了一个角。
这一炮给大伙增加了信心,马季伦便连着放了四炮,这四炮都结结实实地砸在炮楼上,炮楼上的机枪哑了,鬼子和伪军被压死炸死大半,剩下几个受了伤的,嗷嗷哭叫着当了俘虏。
从此以后,小当乡民兵大队的威名就在这一带传开了。谁都知道,这个大队里有两门大炮,攻个炮楼子啥的根本不费劲。
当然,民兵大队的壮大不仅仅是靠几门土炮,还有新四军的帮助和支持。比如沈竹修就是主力部队派来的,他在部队里原来是排长,战斗经验丰富,点子也多,枪法更是没说的,那真是百步灭灯,还是飞毛腿,跑起来一阵风,大家都送他外号“火车头”。
不久,民兵大队又在汤沟搞到一门土炮,这家伙比前两尊都大,炮身足有一丈多长,炮筒底那一节,比挑水用的大水桶还要粗。有了三尊土炮,民兵大队也跟着改名叫土炮大队,附近十里八乡的队伍只要打炮楼,给他们说一声,他们就会把大炮拉上去,轰轰几炮,就能把炮楼子连底端掉。
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政委龙光英同志是从新四军10旅下来的老红军,文武双全。他对土炮大队的成长特别关心,常常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专门给大队的民兵上课,讲军事知识,讲党的政策。他常说:“一个革命战士不懂得党的政策,连个半吊子也算不上。”他在军事上也很内行,指示大队不能满足于土炮土办法,要想办法把土炮改造成性能好、威力大的大炮,让它们在战斗中发挥更大的威力。
根据县委龙书记的指示,民兵大队决定改装大炮,自造炮弹。
别看马季伦老实巴交,可他的计谋还真不少,听说要改装大炮,便建议去请金胖子,他说:“金胖子懂,有手艺……”
金胖子是个铜匠,在当地造枪造炮有些名气,不论啥样的难活他都能做。他家住伪化区,本人在沈小街子据点干活,摸清情况后,大家决定去争取他。
第二天一早,沈队长就派人到他家去接头,看到金家的日子过得很苦,他母亲和老婆都想搬到根据地来住,图个安宁。民兵们就趁此机会帮他们搬了家,给他们安置了住处,还经常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也向他们灌输一些革命道理。有一回金大娘病重,民兵派了专人去照顾,金胖子回家探望时,沈队长又请他吃饭,劝他留下。在母亲和妻子的劝说下,金胖子终于答应为民兵大队工作了。
他认识本行的许多铜匠,一招呼,来了七八个,沈队长为他们腾出房子,还建了个土工厂。每天,他们在工厂里化铜铸铁,打铁锻钢。村子里终日叮叮当当响成一片,俨然像一座小兵工厂。
时间不久,他们就造出了第一批土炮用的炮弹,这种炮弹前漆红,后漆绿,试了几炮,果然威力很大,和大炮弹差不多,可携带方便多了。
与此同时,赵木匠又进一步改装了炮车,给大炮套上了红布炮衣,显得十分神气。大队一出发,嗬,队旗在前,八九条大牛拉着炮车,沿途的老百姓都争着观看,惊讶地说:“乖乖,了不得,新四军连这么大的炮都有了。”
在沈修竹同志的带领下,大家日夜苦练操炮本领,接连不断地攻克碉堡岗楼,把日伪军打得魂飞魄散。
胜利也鼓舞了全大队的士气,大家纷纷要求去配合主力部队打大仗。龙政委高兴地说:“好啊,你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了,等着吧,有任务会叫你的。”
一天,大队的同志们正在王集地区埋雷设伏,龙政委来了急信,让土炮大队连夜出动,支援主力部队攻打刊山北赵圩子。大家一听,都蹦起高来,太好了,要和主力部队一块打仗了。
大队连夜出发,到达赵圩子的时候,正是早晨,在这儿打仗的是新四军第7旅第20团。他们早就在路边等着了,一见民兵的大炮,就七手八脚帮着推进早已设置好的阵地。
马季伦和其他民兵炮手站在炮阵地上,顺着主力部队领导介绍的方向看去,只见正前方就是鬼子的炮楼,心里早就憋着的那股想在大部队面前露一手的情绪,一下子便显露在脸上。大家立即动手,准备投入战斗。只见马季伦用一块三角尖木头在眼前比量了几下,调整了炮口,便点上了火,这一炮打出去,如同长了眼睛一样,炮弹不偏不倚,正从炮楼子的炮眼里钻了进去,把岗楼子爆了个满膛花。
里面的敌人被这天雷劈顶般的一炮给炸昏了,等新四军冲上去缴枪时,他们有的还摇摇晃晃地没醒呢!
“好样的,真不赖,不愧是神炮小老虎!”20团政委夸赞说。
就从这天起,人们不再叫他们土炮队,而叫他们神炮“小老虎”了。
战斗结束后,20团的政委当场给了土炮队嘉奖,还奖给马季伦一件新四军的棉军衣,喜得他当场就穿到身上,拍拍打打地合不拢嘴,好像路也不会走了,一边摇晃,一边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是半个新四军的兵了……”
中午,部队杀了猪,做了香喷喷的大米饭慰劳土炮大队。从此后,他们经常配合主力部队攻城拔寨,最后还帮助主力部队攻下过淮阴城呢!
海防船上的山炮连
1941年,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处于极其艰难的时期。为保护炮兵连的安全,10月,1师决定将山炮连和师后勤机关一起搬上海防船,躲避敌人的突然袭击,也便于我军的机动作战,同时,不至于将这几门宝贵的山炮丢给敌人。
从此,炮兵连便随船在海上生活和训练,多次参加了海防斗争。
1942年2月的一天,我1师海防船正在海上进行训练,突然发现远处有几个黑点向船队悄悄迫近。
原来,这是海匪陆兆林的船队,他们听说海上有一支新四军的后勤船队到处游动,其成员主要是机关干部,没什么战斗力,因此想来捞个便宜。
我后勤机关首长汪主任从望远镜中发现敌人后,马上命令船队作好战斗准备,同时,让山炮连装弹上膛,准备用山炮还击敌人。
陆兆林原本是海上一伙打家劫舍的海匪,见日本鬼子兵强势大,便投靠了日本人。
船队越来越近,陆兆林看看已进入射程之内,便指挥船上的小炮向新四军的船队发了几炮,想先抖抖威风。这几炮虽然没有命中目标,但掀起的水浪有十多米高。如同他原来预想的那样,新四军的船队静悄悄的,没有还击。
“哈哈,一定是被我们的船队和大炮吓傻了。”陆兆林指挥船队迅速向新四军的船队靠近,还隔着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