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宣统皇帝-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旧货摊早早地摆了出来,假辫子和红顶花翎成了最抢手的东西。 
  戏业场的生意真是财源茂盛,财源滚滚,龙旗做不够卖的。 
  一些商店卖起了马尾巴,买不到假辫子的,便去买马尾巴,一时间北京的马尾巴销售一空。 
  经过半夜的折腾,到了大天亮,还是有人没有抢到、买到龙旗,怎么办。不知是谁别出心裁,在黄纸上画一条龙,高高的挑起来,谁能说这不是龙旗呢? 
  这一招,旋风一样又传遍了北京城。 
  7月1日当大阳升起的时候,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各衙门,各府第,各商店,各旅馆旅社,各家各户,都挂上了龙旗,成了旗帜的海洋。 
  大街小巷的人都是急匆匆地赶路,脑后的马尾巴颤悠着,不知又在寻着什么东西。 
  面茶馆的门前仍然聚了许多人,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只是没有了跳绳的孩子。 
  “怎么今天是改朝换代了吗?” 
  “明知故问,警察不是说了么,宣统皇帝又坐了金銮殿了。” 
  “你们可要知道,今天已经不是民国7月1日了,是宣统9年5月13日。” 
  “中华门又改为大清门了。” 
  “嗨,又到了大清了。” 
  “这些年,什么旗子都准备了,就是没有准备龙旗。” 
  “谁不是呢。八国联军的旗子,哪一国的没有;什么五色旗,就是没有准备龙旗。” 
  “那么你也是抢的吗?” 
  “是画的。” 
  “纸画的龙旗,一捅就破,还能长得了!” 
  “什么!”不知从哪里冒出两个辫子兵,“你敢恶语攻击复辟,造谣惑众!” 
  于是两个大兵把刚才那个说话的拉出来,在大街上你一枪托,我一枪托,你一脚,我一脚地打起来。 
  “兵老爷饶命,饶……命……” 
  又是几脚踹去,这个多嘴的茶客就被当街打死了。 
  “贴上!”两个大兵又拿出大标语,命茶馆老板贴上。面茶馆老板抖抖索索地走过来,接过标语,命人连忙贴上。众人见这标语是: 
  “不准谈论国事。” 
  当天,北京的《晨钟》、《民言》、《国民公报》,都停了刊。 
  紫禁城。毓庆宫。 
  陈宝琛、梁鼎芬和朱益藩三位师傅早早地来到这里,神色庄严。溥仪徒步来到毓庆宫,见三位师傅同时出现,表情又如此的郑重,知道又发生了大事。 
  陈宝琛道:“皇上,张勋一早就来了……” 
  溥仪道:“他又来请安了?” 
  陈师傅道:“不是来请安,是万事俱备,东风劲吹,一切都已妥贴。他是来拥戴皇上复位听政,大清复辟啦!” 
  溥仪内心无比激动:我就要做真的皇上,君临天下了! 
  陈师傅见溥仪发怔,赶紧道:“请皇上务必答应张勋,这是为民请命,天与人归……” 
  溥仪浑身抖动着,面上红光闪射,道:“我要做真皇帝了。” 
  梁鼎芬道:“皇上本来就是真皇帝,只不过被蝥贼篡位,现在复位而已。” 
  “我,我说些什么?” 
  陈师傅道:“皇上用不着和张勋说多少话,答应他就是了。不过不要立刻答应,先推辞,然后再说:‘既然如此,就勉为其难吧!’ 
  溥仪又回到养心殿,坐上宝座,不一会儿,有奏事太监报:张勋到。 
  溥仪此时已觉得张勋万分可爱,并末有一点嫌恶,看他进来,情不自禁地一笑。 
  “臣张勋叩见皇上。” 
  “平身,坐下说话吧。” 
  “臣谢皇上赏坐。” 
  但张勋并没有坐,而是念起了《吁请复辟折》—— 
  “湖自亥武昌兵变,创改共和,纲纪隳颓,志成绝迹,暴民横恣,宵小把持。奖盗魁为伟人,祀死因为烈士。议会倚乱民为后盾,阁员恃私党为护符。以滥借外债为理财,以剥削民脂为裕课,以压抑善良为自治,以推折耆宿为开通。或广布谣言,而号为舆论,或密行输款,而托为外交。无非恃卖国为谋,国之官员,借立法为舞法之具。驯致昌言废孔,立召神恫。名为民国,而不知有民;称为国民,而不知有国。至今日民穷财尽,而国本亦不免动摇。莫非国体不良,遂至此极。推原祸始,实以共和为厉阶,以视君主世及,犹得享数百年或数十年之幸福者,相距何啻天渊。默察时势人情,与其袭共和之虚名,取灭亡之实祸,何如屏除党见,改建一巩固帝国,政令号一。我皇冲龄典学,遵时养晦,国内送经大难,而深宫匕鬯无惊,近日圣学日昭,德音四被。可知天佑清柞,特界我皇上以非常睿智,庶应运而施其拨乱反正之功。勋等枕戈励志,六载于兹,谨于本日合词奏请皇上复辟,以植国本,而固人心。” 
  张勋念完奏折,道:“皇上,当年隆裕太后不忍为了一姓之尊荣,让百姓遭殃,才下诏办了共和。谁知办的民不聊生,国家纷乱不止,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皇上,臣张勋谨以万民意愿请皇上复位。” 
  溥仪道:“我年龄太小,无才无德,当不了如此大任。” 
  张勋道:“皇上谦逊下士,正是德性平明的表现。圣祖皇帝六岁践祚,建立宏伟功业,我皇蒙祖上荫德,德才兼备,正是振兴大清的明主啊。” 
  溥仪忽然道:“那个大总统怎么办呢?给他优待还是怎么着?” 
  张勋道:“黎元洪奏请让他自家退位,皇上准他的奏请就行了。” 
  博仪道:“唔,还是也优待他才好。” 
  张勋道:“皇上真是仁如天厚如地,就如皇上所请吧。” 
  溥仪道:“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 
  溥仪此话一出,康有为、王士珍等五十多人鱼贯而人,张勋便率这些“文武大臣”对皇上行三拜九叩大礼。门外,辫子兵高呼着“万岁!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儿时的记忆只在特定的时候才能浮现脑海,而此时,溥仪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皇帝”。 
  行过三拜九叩的大礼后,朝贺的礼仪完结。博仪刚在东暖阁的炕沿上坐定,奏事处太监便拿来了一堆上谕。这一天之中,他一共下了九道上谕,上谕多为康有为所写。 
  第一道: 
  朕不幸以四龄继承大业。辛亥变起,我孝定景皇后至德深仁,不忍生灵涂炭,毅然付托前阁臣袁世凯设临时政府,推让政权,公诸天下。乃国体自改共和,纷争无己,迭起干戈,强劫暴敛,贿赂公行,岁入增至四万万而仍患不足,外债增至十余万万而有加无已。今者复以党争激成兵祸。据张勋、冯国璋、陆荣廷等以国体动摇,人心思旧,合词奏请复辟以拯生灵;又据瞿鸿褍(礻几)军合词奏请御极听政以顺天心;又据黎元洪奏请奉远大政以惠中国。……不得已准如所请,于宣统九年5月13日临朝听政,与民更始。所有应兴应革诸大端条举于下:(一)钦遵德宗景皇帝谕者,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定为大清帝国善法列国君主立宪政体;(二)皇帝经费仍定为每年四百万元,不得增加;(三)凛遵祖制,亲贵不得干政;(四)融化汉满界域,满蒙官缺已裁者不复,至通婚易姓等事,并看有司条议具奏;(五)凡与各国签订条约,已付债款合同,一律有效;(六)废止印花税;(七)废止新刑法,暂以宣统初年颁布现行刑事为准;(八)革除党派恶习,所有从前政治犯悉予赦免;(九)臣民无论已否剪发,悉听其便。内阁议政大臣张勋。 
  第二道: 
  黎元洪奏称:前因兵变被协,盗窃大位,谬领国事,无济时艰,并历陈改建共和诸弊害,奏恳复临大统以拯生灵,自请待罪有司等话。所奏情词悱恻,出于至诚,从乱既非本怀,归政尤明大义。厥功甚伟,深李朕心,着锡封为一等公以彰殊典,尚其钦承朕命,永荷天麻。 
  第三道: 
  任张勋为政务总长兼议政大臣,梁敦彦为外务部大臣,王士珍为参谋部大臣,张镇芳为度支部大臣,雷震春为陆军大臣,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朱家宝为民政部大臣,詹天祐为邮传部大臣,沈会植为学部大臣,劳乃宣为法部大臣,李盛锋为农商部大臣,桑诺尔布为理藩部大臣。 
  第四道: 
  任张勋、王士珍、陈宝珍、梁敦彦、袁大化,张镇芳为议政大臣。 
  第五道: 
  任万绳栻、胡嗣瑷为内阁阁丞。 
  第六道: 
  任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 
  第七道: 
  任张勋为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