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刘义鼻子一酸,当初从长矛兵统领到火炮营,他确实有说不出的委屈,但现在不是已经过来了吗?收复建康体现了火炮营的价值,体现了他刘义的价值,他刘义定然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些荣耀不正是眼前之人给他的吗?刘义揉了揉鼻子,道:“末将不委屈,为大人效忠,末将非常荣幸。”
“你会名留青史,”张贵扶正刘义,看着他一脸正气、盔甲整齐,笑了笑,道:“你将会创造历史,将会名留青史,甚至比刘将军也不输。”
“嘿嘿,这正是末将的心愿。”刘义笑得有点灿烂,仿佛生死,只不过是他眼前的一个虚幻。
“大人,时间到了,大人就别婆婆妈妈了。”陈大举一个漂亮的鸽子翻身,从高大的战马上落下来,大声道:“再迟的话就要困在济南了,***阿刺罕,动作还是挺快的,眼前先锋已过了大清河。”
“要不是大清河实在不适合水师,马邑将军的战舰都要开进去了,看着他弟弟被撵出来了,他心里实在不好受。”
“哈哈,你小子。”张贵鼻子一酸,看着眼前的郭平、苗再成、姜才、王全节、许文德等人,庄严的行了一个大礼,一字一顿说道:“待得明年春暖花开时,咱们再相逢。”
许文德突然上前,拉住张贵的马缰,道:“大人,请准许末将同行。”
“请准许末将同行。”王全节、苗再成等人也不由大声叫起来。
“不,你们比我更重要。”张贵摇了摇头,道:“诸位应该知道,我张某人的性命就拜托你们了,只有你们守住山东、守住济南,牵制元军的军力,张某人的性命就拜托你们了。”
芝罘港口,这原本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港口,但如今却已成为山东数一数二的港口,无数的战舰铺盖住港口的每一处水域,昏天暗地甚至像是要遮住阳光。
文衡扶着他的老父亲,看着一望无际铺天盖地的战舰不知几何,文老头有些结巴问道:“这、这都是我大宋的战船吗?就算是当年,芝罘也从没有这样的景象啊。”
“爹爹,这都是大宋的战船。”文衡自豪说道,这些功劳他也有一份,他自豪,只是如今面临出征,他却是不知道如何说给父亲知道。
“这里总有几百艘战船吧,爹爹眼睛看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眼里都是战船。”文老头一辈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对目前这种情况的震撼。
“七千二百三十艘,其中还有一千二百余艘战船已先行出征。”不过这话文衡断然是不会跟父亲说清楚,并不是因为什么军事秘密,而是就算他说明白,老父亲也不会明白这一千多艘战船究竟代表的是多少。
“是呢,好几百艘呢?都是好船、都是好船。”文衡也是认真说道,仿佛眼前就是几百艘好船,而不是数千艘。
这些船既有均州水师的战船,又有朱胜率领的将近四千艘战船,若不是因为水师不足,张贵甚至还会把在鄂州缴获的战船用起来。
但即使这样,数千艘战船,看起来那当然是威风凛凛,但要一下子接应五万骑兵、十万战马,还有范天顺率领的两万步卒,其中就包括了刘义、杨不及的一万人,还有牛富率领的三万后军,这数千艘战船怎么看都少得可怜,要不是张贵收拢了江南的渔家充数,这些战船是怎么也开不起来。
“孩儿啊,你一大早把爹爹请来,是否有什么事给爹爹说啊,你从小就是好强,什么事也不跟爹爹明说。”文老头感触了一番,却是说出了文衡的心里话:“这次恐怕不是小事,你有什么事就说吧,爹爹年纪虽大了,但也还能帮忙。”
“爹爹。”文衡鼻子一酸,突然跪下去,呜咽说道:“孩儿不孝,孩儿、孩儿要出征了。”
“你不也是去过几次什么扶桑国吗?还给爹爹带了不少东西,去就去吧,如今有官府照顾爹爹和你母亲亲,你母亲不明事理,就由爹爹去说吧,免得她又念叨你呢。”
“爹爹,你、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孩儿、孩儿一定会回来。”文衡狠狠的磕了几个响头。
“去吧、去吧,达娃、平头、葫芦,你们也去吧,你们家里有老头看着,都不用担心。”。。。
第二百零七章一路向北(7)
第二百零七章一路向北(7)
大清河并不能成为阿刺罕南下的阻碍,宋军水师不过数十支小船,见到大军后灰溜溜的走人了,连必要的交流也没有产生,累得阿刺罕好不郁闷,其实宋军水师也不过是做个样子,更重要的是起到警戒的作用,监视元军的动向和情报,如今已经完成作用,马宣自然有多快就跑的有多快,再说水师那里还有自己的任务呢?
阿刺罕留下十万骑兵驻防江左,率领十万骑兵、十万汉军继续南下,还真让郭平猜对了,阿刺罕身为多年的老将,中书省左丞相,难道不知道骑兵攻城的劣势吗?难道不知道合丹与他是貌合神离吗?他大声说自己只有二十万骑兵,为的是蒙混合丹和宋军,蒙混合丹是不想他急行军与自己争功,蒙混宋军就是想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看到大清河的宋军水师,他就知道这个计划已经破产,但至今尚未接到合丹的消息,看来自己蒙骗合丹的计谋倒是成功。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蒙古将领之间也开始了相互勾心斗角,那年的长子西征,众人同心戮力,杀得西域所有国家的大兵小将抱头乱窜,那些年,自己意气风,蒙古骑兵马刀出鞘,西域臣民望风而逃。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年华不再,想不到的是那些年的情怀也不再。
过了大清河,便可立营,出征前大汗忽必烈虽屡次督促他要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他到底不是一个鲁莽之人,伯颜、阿术战死沙场,元军百万南下大军全军覆没,若不是忽必烈的威信还在,说不定元朝早已垮掉,幸亏北方还有海都叛军、国内乱军四起,大元朝退无可退,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为了保住蒙古的威信,为了保住仅有的自尊,大元朝好不容易凝成一条线应对目前的情况。
百万大军,转眼就没有了,半年的时间、半年的时间,就算是一群羊,百万的羊群,至少也要杀上半年才行,而向来蔺弱的宋军,就是用半年的时间,杀了二十万精锐的蒙古骑兵,杀了将近八十万久经训练的蒙古汉军,或许也有屈膝投降之辈,但那些无耻之人,在自己眼里比死去更加不堪。
自己手中仅有三十万人,若是宋军集中兵力,这三十万能攻下济南吗?能攻下山东吗?所以,阿刺罕不得不谨慎行事,这三十万人已是元朝仅能够抽出的机动兵力了,而合丹更是抽空中原,忽刺出更是把北方能战之兵集中起来,既要防御海都搞乱,又要随时准备接应自己,此时若是宋军北伐,元朝该如何面对,幸好大元朝的威严还在,宋廷刚历战火,相信也没有兵力再次北方,但即使没有宋军北伐,此起彼伏的义军,也让朝廷忙昏了头。
所以,阿刺罕不得不谨慎,若是自己再遇不测,他不知道朝廷还能拿什么来对付那些曾经懦弱的汉人,记住,是曾经懦弱的汉人。
是合丹的二十万蒙古汉军吗?那些乌合之众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已经是一件大功劳。是忽刺出的数十万精锐的蒙古汉军吗?那虎视眈眈的海都,若是忽刺出有所动,北方叛军长驱直入,太原、长安危在旦夕,朝廷危也。
还是拱卫大都,同时准备随时和海都交战的五十万骑兵,这是朝廷的最后根本,五十万久经战火、朝廷最为精锐的骑兵,就算是北方的叛军海都也被打得抱头乱窜,这才是天下雄军,然而当初伯颜率领的二十万蒙古骑兵,还不是一样颠覆在南方。
这些年,南方究竟生了什么事?向来懦弱的如羊一样任凭掠夺的汉人,怎么变成了凶狠的狼,吃人的狼,还是吃人的羊?
阿刺罕看着远处严阵以待的济南,济南周边已成了一片巨大的防线,无数的土墙、沟壑交错在一起,自己救援也算迅了,没想到宋军的动作却更加快,怕是大宋的援兵已到了山东,要不然凭借山东的人力,恐怕不会这么快就把济南变成如斯艰难。
宋军善于守城,听说伯颜当初就是在吕城被宋军阻击,伤亡不小,直到大军全军覆没也没能攻下常州,那就更不用说临安了,若不是范文虎那厮厚颜无耻献了建康,阿刺罕甚至怀疑宋军能否攻下建康。
阿刺罕迟疑了,他按兵不动,在江右立下大营,不求胜利先求不败,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免得像伯颜一般孤军深入,到时不但完成不了丞相交与的任务,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就不值得了,如今自己说得上荣华富贵,他可不想新得手的权势转眼飘逝,虽然他的儿子也是一样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