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掉了。黄文斌的资金好像无穷无尽一样,不论是那里的钢铁,只要比市价低,黄文斌就全部吃下来。导致冀省钢材价格一直处在高位,没有下降。黄文斌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资金!这个疑问不但杨木有,没有加入北田公司的钢材商们有,连北田公司的股东们也照样有。
“这次全靠你了。”黄文斌对筹集到这么多资金的第一功臣衷心感谢。
“这么做不会太冒险了吗?”方天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
“不会的。”黄文斌说,“只要钢材的价格持续向上,这么做就一点风险都没有。”
黄文斌采用的方法,说穿了不值一文,就是很多人炒房子用的办法——首先用自己的钱买一套房,然后把房子抵押出去拿到贷款,再买一套房,把第二套房抵押出去,买第三套房,把第三套房抵押出去,再买第四套房,如此循环,只要房市价格上涨,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能买多少房子,就看炒房子的能弄到多少现金付贷款。到最后把房子一卖,就可以获得巨额利润。
炒钢也是一样的,黄文斌首先买了一大批钢材,然后把这些钢材抵押出去,弄到钱就可以再买,新买来这一批钢材拿去抵押,就又弄到新一笔贷款,所以他的资金就好像无穷无尽一样。只不过房产大家都认,去银行就可以办贷款。钢材这么一种生产原料,却不是谁都认的,你要拿去银行做抵押,银行根本就不要。
所以就需要方天和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协助筹款,主要方法就是找那些需要大量用钢材的用户,和他们签合同,把他们需要的各种钢材抵押给他们,从他们手里借出钱来。要是黄文斌不能还钱的话,那些客户就用这些钢材来建设项目,不会亏本。要是黄文斌可以还钱的话,他们可以白白赚一笔利息。怎么看都是赚的,所以很多客户都签了合同,让黄文斌保持钢材控制权的同时,弄到了大量现金去炒钢。这才是黄文斌组建北田公司的主要目的,只有把那帮人全部联合起来,才能抓到这么多客户,才能让客户信任,才能借到这么多钱。
“可是钢价真的能够继续上涨吗?”方天和问,“我查过过去十年的钢价,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以前的最高点了。”
“现在的钢材用量,也超过以前的最高点啊。”黄文斌说,“况且现在还在严厉的查抄小钢铁厂,产量还缩小了呢。”
“只是冀省查抄得厉害,其他省份都是应付差事罢了。”方天和说。
唐书记的威名大家都很了解,可他也不是万能的,坐镇在冀省,就能够保证冀省动真格。可是其他地方他就没办法了,就好像之前他去别的地方查小化工小造纸,冀省的地方政府就敢随便推几个替死鬼来交差。现在到了冀省,别的地方自然也就是推几个替死鬼交差。这些工厂关系到gdp就业税收等等一大堆地方政府最关心的东西,当然是能保就保,至于环保,谁在乎啊。
“冀省钢材价格这么高,外地钢材很快就会大批大批涌过来,钱再多也吃不完,到时候你要怎么办?”方天和问。
“外地钢材价格很快也会升高的。”黄文斌说,这时候他的手机忽然间响了起来,“喂?孙老板吗?”
孙立言的嘴动了动,不知道该怎么说,“黄老板。”
“有什么事吗?”黄文斌问。
“是……是这样的。”孙立言说,“我们北田公司十五个股东开了会。”
“哦?”黄文斌问,十五个股东,自然是除了李为民之外的十五个,“你们商量什么了?”
“就是,就是对公司最近的运营有些,有些那个什么,疑虑,有些疑虑,想要找黄老板问清楚。”孙立言吞了一口口水,北田公司是黄文斌弄起来的,虽然黄文斌没有股份,甚至没有在公司里面担任职务,但谁都知道他才是北田公司的话事人。而且黄文斌带着他们发财,从来没强迫过他们做事,他们十五个股东却背着黄文斌开会商量事情,好像卑鄙小人一样。
“你们都在会所吗?”黄文斌问。
“不是,”孙立言他们哪里敢在会所密谋,“我们现在就过去会所,黄老板你最好赶紧过来一下……我的意思是……不知道黄老板什么时候有空。反正就是……大家说清楚了比较好。”
“好的,我立即过去。”黄文斌关上了电话。
“怎么了?”方天和问。
“没什么,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黄文斌说,“这帮人还真是优柔寡断,我还以为杨木第一次用外地钢冲击市场的时候就忍不住呢,谁知道他们互相串连用了好几天,串联在一起,商量又商量了好几天,商量完了要做决定,开会还足足开了两天,明明都给了他们那么多机会。”
“这次不会有事吧?”方天和问。
“放心好了,”黄文斌说,“也到了要公开这两个消息的时候了。”
黄文斌来到会所,十六个股东都在,李为民坐在一边,狠狠地盯着另外十五个股东,他们脸上都带着尴尬之色,见到黄文斌来了,全都站起来打招呼:“黄老板好。”
“人都到齐了啊。”黄文斌说,“到底是什么事啊?”
“这个……”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有些吞吞吐吐,看着黄文斌脸色没什么异样,顿时就七嘴八舌起来了。
“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一点小事。”
“是啊是啊,没什么的。”
“黄老板赚钱有方,还愿意带着我们大伙儿一起发财,大家都十分佩服,绝对没有坏心眼。”
“是啊是啊,绝对没有坏心眼。”
“只是最近这市场升得太猛,我们大家都那什么,实在是放心不下。”
“是啊是啊,放心不下,想请黄老板给我们大家解惑。”
李为民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不就是想知道黄老板为什么还不出货吗,真是无耻!”
“李老板,话可不是这么说。”孙立言说,“现在大伙儿都是一家人了,黄老板也已经满仓了,还有什么不可说的?”
“告诉了你们,你们泄露了机密怎么办!”李为民说。
“大家都是自己人,怎么会泄露呢?”
“要真能涨,我们都跟着买了,谁会便宜外人。”
“是啊是啊,有消息当然自己赚,谁会便宜外人。”
“李老板你这么说,难道黄老板已经告诉你了?”
李为民憋得脸都红了,“我哪知道!”
别人当然不信,有的说:“李老板你肯定知道。”
有的说:“你有什么好事第一个就找你,石城钢铁厂也是,合作搞房地产也是。”
“那就是一回事来的!”李为民说。
“好了好了。”黄文斌敲了敲桌子,让他们安静下来,“不就是想知道那两个消息吗,我告诉你们也没关系。”
股东们大喜,都说:“谢谢黄老板。”
“黄老板真是大气。”
“我就说嘛,黄老板怎么会瞒着我们。”
黄文斌笑了笑说:“只是,我就算告诉了你们,你们又敢不敢入市呢?”
这个……股东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说自己肯定入市,现在价格已经很高了,之所以还维持着,是因为有黄文斌的买盘在,就算还有什么好消息,继续冲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要是承认了这一点,他们又有什么立场让黄文斌把消息说呢?
“现在你们也许不敢,可是听了这两个消息之后,你们一定会入市的。”黄文斌却没有难为他们,把这两个消息说了出来。
第774章 . 两个消息
(第一更,对不起昨天三更没赶上,今天也还有事。)
“四万亿的具体措施已经出来了。”黄文斌说。
“四万亿?”孙立言等人都疑惑不解。
“四万亿。”黄文斌拿出一份文稿来给他们看,“美国次贷危机发酵,酿成金融危机,横扫全世界,外需不振,只好挖掘内需,保证经济增长。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充分挖掘内需呢?现在看来,中央的意思就是要搞房地产。衣食住行,人人都要房子,是刚需来的。衣食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多,住行比较大块,买房子买汽车不是那么容易,改善的幅度还不够大,只要充分发掘这方面的需求,可以扛着经济往前走好几年,就好像日本美国东南亚等等其他国家一样。”
“这份东西是国家要发布的文件?”李为民问。
“这只是一份草稿而已。”黄文斌说,“正式文件怎么样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