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死对头们或许不会对方应物下毒手,但却敢暗害左常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左常顺只是个小人物。害死这样一个没身份的小人物。就像踩死蚂蚁似的,既不坏规矩,也没多大负作用,也不会引起舆情的轩然大波。
小人物参与大争斗就是豪赌,要么一本万利,要么就是粉身碎骨了。。。。。。而左常顺这次就很不幸的丢了性命。本来他如果得到方应物庇护,未来肯定有一个很不错的前途。
项成贤也有点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忍不住猜测道:“你说,是不是万安的手笔?”
“与他脱不了干系。”方应物恨恨的说。“堂堂首辅如此草菅人命,不惜采取暗杀手段,真是疯狂了!”
话说到这里,不知怎的,项成贤忽然又有点同情万安,答话道:“即便疯了,也是被你逼疯的,挺叫人叹息的。”
项大御史仔细想想,一个站在人臣之极的首辅被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步步紧逼,还屡屡受挫脸面无光,换位思考一下,不疯掉才叫奇怪。
方应物不满的瞪了项成贤一眼,“项兄!你这是要帮谁说话?”
项大御史连忙收起泛滥的同情心,又问道:“你说彼辈为什么要加害左先生?”
方应物的目光重新回到传票上来,然后将传票揉成一团,“这不是显而易见么,他们费尽心思设计了这么一条锁链出来,怎么会轻易甘心失败?同时也是恐吓,当然不是恐吓我,而是露出獠牙恐吓别人。”
“到了这个地步,也算是穷途末路了。”项成贤点评道。
方应物所要做的,就是先查明真相,而项成贤听到的消息没有细节,提供不了什么利用价值。方应物想来想去,也只能找东厂帮忙了,查案这种事情也最适合东厂去办。于是方应物传话给何娘子,与汪芷约定次日会面。
却说方应物见到汪芷,听她幽幽叹道:“你我已经有十六天没有见面了。”
方应物擦擦汗道:“这你都心里有数?话说你这记性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好了?最近婚期临近,琐事非常多,脱不开身,你要多多谅解。”其实还有个原因,方应物生怕汪芷又想替万贵妃拉拢自己,那样会很难做,干脆就减少见面了。
汪芷撇撇嘴,皮里阳秋酸里酸气的说:“你也真长本事了,竟然不靠我也不求助于东厂,就把流言蜚语摆平了,可是叫我刮目相看。连万娘娘也意料不到。。。。。。”
见汪芷果然提起万贵妃,方应物迅速打断了话头,插嘴叫道:“其实还是离不得你,这次就要找你求助了!”
汪芷冷哼一声,不满的抱怨道:“你也是读书人,怎的如此厚颜,真当本太监是白用的苦力么!”
方应物叹口气,皱眉道:“不求到你,你阴阳怪气还故作大方;求你帮忙,你又拿腔捏调讨价还价,也忒难侍候!”
以汪太监的小脾气,三十六计中最受不得激将计,当即柳眉倒竖,轻喝道:“你又有什么糟心事情,慢慢说,今晚不许走了,让你说个够!”(未完待续)
大明官 第七百五十章 婚事争端
既然汪太监肯接下查案之事,方应物便不在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东厂查案比他在行多了,远胜于他亲力亲为。如果连东厂都查不出个一二三四,那换谁来也白搭。
不过方应物还有件事情要解决,那就是街道厅的第三次征发传票。即便方应物再看不起对方,这也是正式的官府程序,不能完全无视。
或许有人觉得,掏代役银或者再找个人顶替不就行了,那些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对此方应物只能表示,这样想的真是很傻很天真。
收不收代役银或者替身是街道厅衙门说了算,争斗到了如此地步,难道街道厅会收纳方应物的代役银或者替身?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上次左常顺之所以能顶替方应物,全因为这是都察院“判决”下来的,街道厅纵然不愿意也不能拒绝,不可能公然抗法,只能被动接受。
但这样一个案子和人选,现在还能从哪再找来?更进一步说,现在还有人敢再替方应物服役么?敌人能害死一个,就能害死两个三个,巴结方应物重要,小命更重要。
想来想去,方应物也没想到什么应对主意,只能暂且放下,采取拖延战术了。不过拖延也不是长久之计,仍然存在着被街道厅判定为逃役并上报的风险。
最终方应物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拖延到东厂查案结果出来再做打算,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即便不是最正确的决策,起码也是最稳妥的决策,总比现如今这样盲人摸象为好。
暂且放下左先生被害的案子。方应物又头疼起自己的婚事。说起自己的婚礼,其他琐事还好,吩咐下去就有人来跑腿操持,但当前仍有个最大的问题悬而不决,就是自己和刘棉花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完全不同。
这是九成九的政治婚姻。方应物看重的是“实惠”,而刘棉花图的是“名声”,利益着眼点不同,思路自然不同。
因而方应物想一切从简,能省则省,静悄悄的把事情办了。反正低调的把刘府小姐娶到手就行。闷声发财之外其它都是多余的,至于刘府的名声,能不沾就不沾,能少沾就少沾!
而刘棉花坚持要大操大办,恨不得嫁妆第一抬刚进方家时最后一抬才出刘府。再沿街摆上数里流水席面,就差到处贴榜文昭告京城他刘家与方家结亲。方家的名望如日中天,能蹭几分是几分,即便有可能蹭了也白蹭!
翁婿两人已经谈判三次,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以至于方应物今日不得不再次赶赴刘府,继续为这个问题扯皮。此时方应物甚至有点怀疑,莫非老泰山故意如此拖拉。为的就是等待他方应物耐不住先松口?
“这是老夫最小的儿女,等婚事一成,老夫此生再无大事了。既然最后一次。总得叫老夫好生操办罢?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总要考虑到为人父母的心情。”刘棉花一改前几次谈判策略,企图用亲情打动方应物,抛出了父母心为武器。
方应物也见招拆招,试图重新塑造刘棉花的家庭幸福观,“老泰山错矣!儿女之幸福。不在于嫁妆之丰厚,也不在于婚礼之盛大。而在于琴瑟和谐鸾凤齐鸣。所以老泰山就从了小婿想法罢,毕竟是小婿成亲。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父母插手太多不见得能收获儿女幸福。”
刘棉花继续苦口婆心,搬出世俗风气劝道:“不是老夫定要插手,终究是担心你还年轻不懂事。须知如今世风不同于昔年,老夫好歹也是宰辅,嫁女过于寒酸只怕要被人轻蔑耻笑。若真成了笑柄,你我两家都脸上无光,又是何苦来哉?”
而方应物则信心十足:“老泰山多虑了!你老人家若是简朴了,确实有可能被嘲讽为装模作样沽名钓誉,但贵府千金嫁的是在下,是堂堂正正的方家!
有我方家金字招牌在,谁会嘲笑我们?只会说简朴大方,不会说寒酸小气!正所谓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我方家不媚世俗朴素办事必将成为美谈!”
刘棉花当即吹胡子瞪眼的喝道:“你还想着敢将十指夸针巧?难道我那娇娇女儿嫁给方家,就是要受苦的?你们方家装朴素是你们自己的事,但不许亏待了我女儿!”
老泰山这简直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方应物连忙回应道:“以后的事情自然不会如此,谁会吃饱撑着去窥视别人家内宅?但婚礼乃公开典礼,当然要做给别人看,听小婿之言不会有错!”
刘棉花忍不住叹道:“你这人怎么死硬顽固的像是又臭又硬的石头?何至于一步也不肯相让?连尊老敬老之心都没有吗?”
虽然刘棉花倚老卖老,但方应物不为所动,只陪着笑道:“谁不知道老泰山最擅长得寸进尺之道,小婿如何敢轻易让步?故而不能开这种先例,否则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与其日后互相难堪,还不如在起初就堵住源头。”
翁婿两人唇枪舌剑不亦乐乎,刘老夫人突然闯了进来,怒形于色的斥道:“你们两个都够了!不要拿庙堂算计来讨论我那乖女的婚事!再如此扯皮下去,婚事还能办否?”
刘棉花当着女婿面,遭到夫人呵斥,未免脸上有些不好看,同时又埋怨夫人沉不住气,实在缺少镇静功夫。便轻哼一声,正要发作。
方应物却抢上前一步,行礼道:“都是小婿的错!老泰水说怎样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