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首辅轻哼一声,“明人不说暗话,昨日献俘礼上贵东床大出风头。幕后之人非你其谁?”

    刘吉无奈答道:“啊?阁揆有所误会,那与我无关。”

    万安并不相信刘吉的回答,“不是阁下还有何人?还有谁能去做?还有谁能做得到?不愿承认就罢了。”

    刘棉花连连苦笑,“此事乃方应物自己做出来的,具体如何我也不得知。”

    “说笑么?那方清之的儿子怎么会做出这种事?”万安反问道。刘棉花登时满腔悲愤,但又无从辩解,感到自己比窦娥还冤。

    万安颇有玩味的又问道:“此事非经过汪直或者王越不可。我只是想知道,你如何勾结此二人的?不妨说来共闻。”

    刘棉花很苦恼,“我也想知道。。。。。。”万首辅见刘棉花“嘴风甚严”,便不再多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抬头听起别人议论。

    此时东朝房里议论的很热烈,双方有点僵持不下。方应物如果是有职位的官员,那就很好办,在原官职上升一级或者一品就是,这不会有任何争议。

    但问题在于方应物现在是观政进士身份,并无正式官职在身,将来以什么资格做官很不确定。诸公争议更多的不是品级问题,而是资格问题,该不该给庶吉士资格。

    有大臣认为,应该就地提拔为六品官阶,然后随便给他一个相应官职,这就可以了。

    还有大臣认为,连蛮夷之人都喊出了宰辅之才,那朝廷也要表现出一些爱才的样子,应该先奖励一个庶吉士资格才是,然后再说品级问题。

    又有大臣反驳道,翰林院何等清贵,是文华荟萃之地,若能因军功入翰林,岂不贻笑大方?让天下人耻笑?

    然后再次被反驳道,方应物是二甲第八的高位次进士,还是会试第一,比在场诸君大多数人要高出一筹,本身就具备馆选庶吉士资格,入翰林有什么被耻笑的?

    三个阁老中,万安本无所谓,刘珝当然是激烈反对给方应物庶吉士资格。刘棉花出于避嫌一直沉默不语,最后看了看万首辅,见万首辅仍没有表态的意思,便开口道:“此事诸君争论不出结果,故而还是上奏请圣裁!”

    大臣们吵不出结果,那就只能请天子做决断了,如此阁、部、院集议到此结束,衮衮诸公各回各家。

    却说又过了一日,方应物和父亲方清之一起从家门出来,一起去衙门。不过编修方清之去翰林院上衙,而观政进士方应物则去礼部打酱油。

    才出了巷子口,却遇到个在内阁办事跑腿的中书舍人,姓赵,也是浙江人,与方清之算是认识。他见了方家父子,连忙作揖道:“向方编修道喜了!”

    方清之莫名其妙的问道:“喜从何来?”

    赵舍人哈哈大笑,“我并非向你道喜,而是向令郎道喜!我在宫中听说,天子批了令郎选为庶吉士,甚至不用坐馆,直接任翰林院编修,以此酬令郎之功!圣旨不日即下,所以令郎如今也将是方编修了!”

    方清之大为震惊,连方应物也懵住了,这个惊喜有些意外啊。。。。。。做梦都不敢想的。原本他的期待也就是庶吉士资格,然后三年散馆后留翰林院,万万没有想过一步到位。

    天恩如此浩荡,必须肝脑涂地吖!方应物热泪盈眶的站在巷口,仰望苍天举臂高呼。

    ps:

    一瞌睡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



第三百三十七章 风雨欲来

    按照正常程序,想成为士林华选,也就是进翰林院做词臣,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殿试中三鼎甲,直接成为翰林;另一条是以进士身份馆选为庶吉士,学习三年散馆后,优秀者留翰林院。

    庶吉士之间也有区别,二甲进士散馆进了翰林院,可以直接任七品编修职务,三甲进士散馆进翰林院只能担任从七品检讨。

    当然,做庶吉士并不是一定要满三年,也有不少提前任职的特例,比如方清之就是提前结束庶吉士生涯的。

    但是若成为庶吉士后,直接跨过学习阶段并散馆担任翰林词臣的,绝无仅有。方应物若真成了编修,那也堪称是大明第一人了,无怪乎要激动的高呼一声天恩浩荡。

    父子两人都很震惊,一路无言。方清之的震惊在于,他自己三十出头时中进士并馆选为庶吉士,便被视为前途无量,那自家儿子十九岁当编修又是什么?

    就算自家儿子从此什么也不干,单纯熬资历,熬上四十年也能熬出个内阁位置罢?难怪此子最近忽然热衷于强身健体,时常在家念叨“身体是阁命的本钱”,莫非就是打着这个用生命耗死所有入阁对手的主意?

    更别说自家儿子是个非常规的奇才(方清之终于不得不承认了),仿佛处处洞烛先机的样子,二十年之内走完官场道路也不是不可能。难道今后大明朝要出一个不到四十岁的阁老?

    方应物的震惊在于,这汪芷办事办的也太给力了罢?想来想去。他觉得最大的原因肯定出自汪芷这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了。但之前他只是托了汪太监造势。并没有过多的非分之想,谁料到惊喜如此之大。

    天子竟然如此宠信汪芷?想到这里,方应物发现自己居然有点吃味的感觉。这么一个特立独行很有性格的人物,偏偏本质上又是俊俏女儿身,在这清一色的男性(或者前男性)世界里,接触她接触得多了,不知不觉中实在令人有点神迷。。。。。。

    按下父子各自心思不表,却说到了分别时候。方清之叫住自家儿子,警告道:“为父总感到这事其中有几分怪异,事有反常,你不要高兴得太早。”

    方应物没有太在意,父亲之所以谨慎是因为他不太清楚汪芷出力的缘故,所以觉得事情很诡异。

    本朝大佬中,汪芷有两个称得上党羽之人。原三品辽东巡抚陈钺因为汪芷力挺。挤掉热门人选担任了兵部尚书;而王越也因为汪芷力挺,一方面仍然担任左都御史这个极品文官,同时还能提督京营并封威宁伯,成为一位文武双修的奇怪大臣。

    与力挺这两位的难度比起来,汪芷顺手推自己一把,帮自己求得一个编修位置。只是洒洒水的功夫,知道内情就不会感到多么诡异。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早晨,方应物的心情是非常不错的,一直飞进了礼部。此时几项大事都已经完结。礼部顿时恢复了清闲的常态。

    方应物穿过前堂,进入中庭时。便看到有几个部中官员站在大槐树下,惬意自在的闲聊。

    无所事事的方应物便凑上前去,准备加入他们。走得稍近些时,就听到其中有个年长正说着:“诸君可曾听说,从内廷有消息传出,是说天子用人。。。。。。”

    方应物立刻停住了脚步,可以判断得出,他们正在谈论的这个人事消息,必定是关于自己的!一个非三鼎甲进士直接当翰林院编修,那是值得在任何一个衙门当谈资的。

    所以方应物才停步不前,并竖起了耳朵仔细聆听。要给别人充分的空间,自己这当事人若上前去,那岂不打断了他们的谈兴?等他们表示完羡慕妒忌恨,那在上前也不迟,反正方应物坚决不承认,这是自己虚荣心作祟。

    “我也听说了,今次天子用人实在有失圣明,必是被左右奸人蛊惑!”另外一位官员突然很激动的高声道。

    这声调把躲在树后偷听的方应物吓了一跳,然后内容把方应物又吓了一大跳,这是正在批判么?

    又有人喝道:“朝廷官职皆为公器,岂可滥赏?这样下去,如何了得?”

    这舆论风向不对啊,方应物只感到头皮发麻。难道他做庶吉士入翰林不该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么?

    先前发话的人再次鼓动道:“不循正道,必成大患,日后朝政何去何从?吾辈不能一言不发,不能坐视小人当道!”

    方应物感到自己呆不住了,头顶直冒汗,连忙转身就要离开,这情况与他想象的实在不大一样。

    忽然身后人群里有人高叫:“那不是方会元么?何故来了又去?”

    方应物无奈,只得又转回去,对众人拱拱手见礼,但又不知说什么。那最年长者便开口道:“方老弟清名卓著,这次正好与我等一起上书!如何?”

    方应物愕然,请自己联署上书是什么意思?哪有自己弹劾自己的?

    旁边有人很体贴的解释道:“方老弟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如今已经有确切消息,天子要发旨用方士李孜省为右通政、邓常恩为太常寺少卿!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