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杀出,自身却毫发无伤,以一己之力斩杀数百名曹军将士。这等勇武,即使是盟军之中素有不败战神之称的温侯吕布也没有胆量亲自尝试一番,但李利却做到了,而且全身而退。这才是真正的万夫不当之勇,堪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无敌悍帅。
“二公子,盟主现在骑虎难下,还需二公子上前解围呀!”
盟军阵前,曹操和麾下谋士程昱此番就在袁绍军阵之中,曹操与袁绍的次子袁熙并排而立,程昱则是勒马驻足在曹操身后。眼看袁绍在阵前进退两难、骑虎难下,而盟军各路诸侯袖手旁观、没有人愿意出面主动出阵换回袁绍,这个时候别人可以不救袁绍,但曹操却不能置之不理,作壁上观。因为他的复兴大计全都寄托在袁绍身上,若是袁绍出现不测,岂不等于葬送了他的崛起希望。
然而曹操这时却不便自己出面,更不可能派遣曹仁出战李利,从而替袁绍解围。于是曹操扭头看了身后的程昱一眼,示意他出面提醒袁熙,派遣冀州将领出阵解围。
果然,听到程昱的低声提醒后,袁熙骤然惊醒,却下意识地连连摆手:“仲德丈夫莫非有意害我不成?李利恶贼何其凶悍,我岂是恶贼之敌,若是此时出阵恐怕非但不能救回父亲,反而会搭上自身性命!”
很显然,尽管袁熙在其父袁绍面前信誓旦旦地扬言要找李利报仇,一雪前耻,但真正面对李利之时,他却是害怕到了骨子里,根本不敢上前与李利碰面。
“二公子误解在下的意思了。在下是想提醒公子,眼下袁盟主身陷险境,出言在先却被李贼抓住不放,应战呢肯定不是李贼之敌,不应战呢又怕在盟军将士面前大失颜面,声誉受损,因此举棋不定,进退两难。这个时候,公子只需下令让盟主麾下得力战将出战便可,如此既能给盟主一个台阶可下,又能保全盟主的颜面。”程昱低声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袁熙后知后觉地轻轻点头,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轻松神情。
眼见袁熙如此不堪,程昱不禁失望地暗叹一声,既而急声催促:“二公子休要迟疑,必须速做决断。否则,一旦李贼突然出手,只怕盟主便有性命之危,到那时一切都晚了,我等盟军大事休矣!”
“这么严重么?”袁熙惊愕应声,当即扭头对先锋将军韩德下令道:“还请韩老将军速速出战李利,迎回父亲,以解我父之围!”
年纪与袁绍相当的老将韩德应声出列:“老夫领命,这便出战李贼,必定手刃此贼,看他还能如何嚣张!”
“韩老将军且慢!”看到一把年纪的韩德打马上前,程昱顿感大失所望,立即出声叫住韩德,继而对袁熙谏言道:“二公子啊,韩老将军勇猛过人,素有河北‘刀王’之威名,在下之前也有所耳闻。只是此次出阵既要救回盟主又要迎战李贼,在下担心韩老将军分身乏术、力有不逮,还请二公子再派一名将领同去,如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啊!”
“嗯,丈夫所言有理。”袁熙稍作迟疑,当即欣然点头道:“韩猛何在,本将军命你立即出阵,与汝叔父一起迎战李贼!”
“诺,末将领命!”韩猛应声出阵,既而与韩德一起打马疾奔,冲上阵前。
其实,就在袁熙下令身后将领出阵迎战之时,刚刚怔怔失神的冀州军众多将领都惊醒回神了。其中,时刻跟随在袁绍身边的颜良文丑二将已经跃跃欲试地准备上前迎战,却不料袁熙并没有命令他们二人出战,而是将韩德、韩猛叔侄二人派上阵前。
此举让颜良文丑二人大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勒马驻足,静观阵前变化。除了此二人,阵前还有诸多冀州将领也有出战之意,毕竟这种能与西凉李利亲自交手的机会并不多见,正是扬名天下的大好时机,错过今日,只怕终其一生也很难再遇上这等一战成名的好机会了。奈何韩德、韩猛叔侄二人素来与袁熙走得近,隐隐已经投效二公子帐下,成为亲信将领。而其他将领则是分属不同阵营,有的依附于长公子袁谭,有的投靠了三公子袁尚,是以他们对袁熙厚此薄彼的行径极为不满,却又敢怒不敢言,只能坐镇阵前,翘首以待。
与此同时,函谷关城楼上,郭嘉听到自家主公向袁绍挑战之时,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主公行事当真是出人意表,竟然当众向袁绍挑战,而且还不给袁绍留半点退路,一句话就把袁绍老儿逼到死角上,致使其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依我看哪,主公分明是说不过袁绍,于是便出此下策。呵呵呵!”
(……)
第688章 盟军大纛
“奉孝慎言,切莫非议主公的对错。”
听到郭嘉的话后,贾诩轻声提醒一声,随即笑眯眯地说道:“其实奉孝是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你只看到主公似乎是骂不过袁绍,才恼羞成怒地逼袁绍应战,却忽略了主公本身也是能言善辩之人。须知阵前答话不比私下叙谈,一言一行都直接关乎两军士气,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稍有不慎被对方抓住把柄,往往就会大失颜面,继而影响全军士气。”
在贾诩话音稍顿之际,郭嘉插话道:“文和兄的意思是主公故意示弱,佯作辩不过袁绍,继而扮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抓住袁绍的口误逼迫他阵前应战?”
贾诩颔首而笑:“奉孝可曾见过市井小民打架斗殴的场景?”
“当然见过。街市上的小民往往一语不合便大打出手,直到打得一方头破血流、矢口求饶为止,这等市井斗殴之事,我看到的不止一次,可谓是屡见不鲜。文和兄何故有此一问哪?”
“抛开身份和地位不谈,奉孝再看看眼下主公与袁绍之间的情形是不是似曾相识啊?”
“这”郭嘉闻言错愕,既而灵光一闪,恍然大悟道:“咦,还真是如此!主公和袁绍起初还暗藏机锋地互相讥讽,既而撕破脸皮破口大骂,接下来主公佯装辩不过袁绍,便要与袁绍当众厮斗。这一幕还真是与市井斗殴一般无二,话不投机便破口大骂。骂不过别人的时候就大打出手。原来主公的真实意图便在于此啊!”
“正是如此。主公行事向来无轨迹可寻,如天马行空般变幻莫测,越是盛大的场面越是让人捉摸不透。很多我等认为十分棘手的事情到了主公手里往往会变得很简单。就像眼前这般剑拔弩张的场面,任何人面对两军数十万人马恐怕都很难做到镇定自若、应对自如。但主公却视诸侯大军如无物,以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打击盟军士气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举重若轻,王者风范!”贾诩甚为钦佩地赞叹道。
“呃!”郭嘉闻言愕然:“主公这么做是不是有些”
“儿戏?亦或是难登大雅之堂是吗?”。贾诩接声笑道。
“正是。主公贵为骠骑大将军,如此作为,难免落入下乘。事后明眼人自然都能想明白。这样以来,岂不是有损主公声望与威名?”
贾诩含笑摇头:“奉孝此言差矣。主公常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不在乎是大雅还是低俗。关键要看听歌之人是何等身份?面对寻常百姓吟诗作赋,即便是大雅之作,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听懂,远不如乡间小调听着舒服。
眼前这般情景亦是如此。袁绍之所以邀请主公出关叙话。无非是想借着口舌之利打击我军士气。听众便是两军将士。而两军将士之中有多少是读过书、会识字的士族子弟,想必一定不多,甚至是寥寥无几。这些将士与市井之中打架斗殴的小民何异?故而,对他们来说口舌之利根本没有多大作用,也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拳头就不一样了。不管袁绍年纪大小,这是战场上而不是府邸中坐而论道,他既然敢于出阵与主公对话。并且出言挑衅主公决战,那就要有与主公正面厮斗的勇气和心理准备。
而主公呢。表面上佯装骂不过袁绍,继而借着袁绍之前的挑衅口误,逼迫袁绍阵前决斗。这一瞬间的转变,我等都觉得荒诞离奇且太过突然,但两军将士却看得明明白白,并且认为合情合理。
说不过别人就动手打嘛,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懂,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至少两军将士都能理解,而且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可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简单至极的方法,就能让袁绍大失颜面,在诸侯大军之中威望大减。是以,主公此举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任凭袁绍巧舌如簧、舌灿莲花,却终究抵不过市井无赖的斗殴之法。
而袁绍之所以陷入如此难堪的境地,并不是他愚蠢,而是他眼里根本没有普通兵士。他还以为两军对垒是冀州牧大堂呢,面对的都是士族官宦之人、饱学之士,却不知今天的听众都是普普通通的兵士,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