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间,朱影龙做了很多事情,首先是派人去南京准备将李香接到京城呢,可去的人却空车而回,媚香楼年前遭了一场大火,老鸨和手下的那些姑娘都不知所踪,据说大部分因为卖身契烧了,不再做皮肉生意,从良的从良,继续在蹲火坑的蹲火坑,至于老鸨收养的那十几个小丫头,谁也不知道她们去哪儿了,可能被人拐卖了,朱影龙接到这个消息只能长叹一声,可能是因为自己来到这个时空,恐怕连后世闻名的那个“秦淮八艳”也不会再出现了,人没有接到,朱影龙无限惆怅,心中叹息人事无常,除了下令暗影继续暗中察访,此事也渐渐忘却。
转眼到了五月,熊兆琏果然不负朱影龙所望,在没有他的帮助下已经升上总旗的位置,黄道周这几个月的暗中活动也有了不少收获,联络了不少不得志、受阉党排挤且正直年轻的中下16K小说网手机站wap。16K。C'N层官员,计有刑科给事中钱嘉义、工部主事钱元愨、礼科给事中毛士龙、太仆寺卿郑宗周、工科给事中黄承吴、户科给事中刘一良、刑科给事中刘懋、翰林院编修、经筵日讲官钱谦益、户部管理薪饷的右侍郎周士朴、还有几位御史,人虽然少了点,但都基本符合朱影龙的要求,但他们还不知道幕后的是信王,他们只是把黄道周当作召集人,为了安全起见,朱影龙暂时并不打算告诉他们这个秘密。
现在六部之中,刑部已经在掌握之中,自己也管这上直卫,自保的能力已经有了,朱影龙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跟魏忠贤硬斗,天启帝年后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吐过几次血了,这些都被魏忠贤强行封锁了消息,朱影龙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因为魏忠贤再怎么瞒也瞒不过张皇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张嫣年后对朱影龙冷淡了许多,基本上很少召集他入宫。
五城兵马司虽然只是掌管京城捕盗及疏理街道沟渠等事的小衙门,仅属正六品衙门,但因直属了京师兵部,也是一个可以通天的重要部门,所以老丈人还是需要拉拢一下的,但一想起他跟客巴巴的关系,朱影龙内心就感到一阵不舒服,如果不是自己现在提督上直卫,恐怕还真的要去好好拉拢一下这位城南兵马指挥史周奎周大人了,现在听说他跟客巴巴的儿子候国兴打的火热,朱影龙也懒的去管了,至少他现在不会出什么大事。
经过重组后的暗影收集和传递情报比以前更加高效,迅捷,虽然朱影龙不知道宁锦再次大战的具体日子,但辽东的情报已经源源不断的传了过来,皇太极调动军马频繁,粮草军需都在齐集,尤其从朝鲜掠夺了不少好处,皇太极一举稳定了他的汗位,看来他发动攻明就这几天了,不知道这一次袁崇焕能不能抵挡住皇太极携胜利气焰之锐?
第八卷:孤注一掷 第十一章:宁锦再捷(二)
 更新时间:2008…9…3 16:52:46 本章字数:6673
果然,天启七年五月六日,皇太极率军西征,其中从征朝鲜的大军中选出精兵两万,先于七八两日渡过辽河,而哨马已至闾阳驿,兵锋直逼锦州。
早在在后金侵朝战争刚结束,朝廷正加强对辽西的戒备,和谈陷入僵持,不得不防,朝鲜沦陷,更是加重了这个担忧,增定大帅,命杜文焕驻宁远,尤世禄驻锦州,侯世禄驻前屯,左辅加总兵衔驻大凌河,满桂驻关门,节制以上四镇及燕河、建昌四路,赐尚方剑,以重事权。当后金兵渡辽河的警报传来,朝廷迅即调整各将防地,重新部署兵力:命满桂移镇前屯,原驻此地的侯世禄同三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宣府,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镇关城,这时,总兵赵率教尚在锦州负责筑城,责令他与副将左辅、朱梅、监军太监纪用等“婴城固守”。袁崇焕奉命驻宁远,居中调度,战守兼筹,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WWW。16K。CN(16K。C'N。文。學網这些将领大多久历战阵,作战勇敢,经验丰富。
早在天启七年二月,朝廷为集中指挥,将王之臣调回京师,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以备帷幄之中,不时筹策”,而关内外兵马尽属袁崇焕调度,监军太监刘应坤随军,便宜行事。在袁崇焕的指挥下,驻防前线诸猛将发挥了重大作用。为迎战后金兵,朝廷调发十二万兵马,其中四万守山海关、八万守关外,而以六万分守前屯、宁远、中后、中右四城。在这四城中,又以宁远最为重要。
袁崇焕没有宁远一步,直接指挥该城三万五千兵马,全操战守事宜,并随时支援锦州。
山海关城及各隘口驻军四万,兼守关与出援关外各城的任务,兵力甚为不足。兵部尚书王之臣建议,从临近各镇抽调兵马速援山海关。天启帝发布命令:从昌平调一万,以总兵李嘉训为将;从天津调五千,以副将钱中选为将;从保定调五千,以总兵王继为将。接着,又从宣府、大同两处各挑选五千兵马,随带军器火药,星夜前赴山海,以听督臣调度。同时,自山西以至河南、山东及直隶地方,凡有兵马处所,俱要拣选,秣厉裹粮,整搠用备缓急,随时听调。截止五月二十九日,各镇援辽官兵共三万余,已云集关门,战守皆备。总计以上关内外守军与援军,共达十五万以上,均为精兵宿将,而关外精兵尽在前线。兵器甲技、马匹、火药,无数战士精巧工坚,迅速发前线。
远在北京的朱影龙也对即将发生的宁锦大战极为关注,熊瑚更是将根据前线送来的抵报,还在王府中搞了一个小型的沙盘,拉着朱影龙陪她玩战术推演。
袁崇焕吸取宁远之战的经验,仍然采取以固守为主的作战方针。
五月十一日,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后金辫子兵大约六万左右在皇太极的率领下进抵锦州城外,四面扎营,将锦州包围起来。这时,明总兵赵率教驻锦州,负责筑城,朝廷刚下达新的任命,令尤世禄代赵率教守锦州,副总兵左辅为前锋官驻大凌河。还没等他们上任,后金兵已包围了锦州。大凌河、右屯等城此时尚未修好,无坚可恃,当后金兵将至时,左辅等人都撤入锦州固守,沿边小堡也都“归并”到临近大城,会同关门镇臣节节防御,实行坚壁清野,凡河西粮石俱搬运至锦州。有草之处,派人乘风纵火焚烧,使后金兵野无可掠以自困。
皇太极攻打锦州的意图非常明显,他最担心的就是明宁锦防线一经巩固,后金难以向西进兵,更无法直闯山海关。所以他不顾八旗将士从朝鲜到辽西的数千里连续行军作战,迫不及待地又挥兵西进宁锦,企图一举打破辽西防线。实现他随时可以南下的战略构想,他一方面包围锦州,一方面别遣一军越过锦州而西,逼近宁远,其目的是断绝明援锦兵马,而以主力专攻锦州。
后金兵抵锦州城外,总兵赵率教等慑于后金兵来势凶猛,为延缓时间等待援兵,立即派出二名将官缒城而下,到后金营谈判讲和。皇太极很想锦州不战而降,自然不放过这个好机会。他以礼接待来使,并给赵率教写了一封信,劝其投降,或者以礼议和,他都接受。信带回城后,迟迟不见答复。
第二天,即五月十二日,皇太极下令发起攻击。兵分两路,各抬拽车梯挨牌,直冲城下,以马步兵轮番交攻城的西、北两面。赵率教、左辅、朱梅与太监纪用都身披甲胄,亲冒矢石,力督各营将领,拼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城上城下死伤无数,血肉横飞,后金兵冒死冲击,城西角眼看被突破,赵率教急令三面守城将士增援,好不容易打退了后金兵的猛烈攻击。战斗从早晨辰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戌时,城墙下,夷尸填塞满道,到晚上亥时,后金兵悄悄出动,拖拉战死者尸体,堆积在原朝廷筑城班军用以烧制砖石的窑里,点火烧毁。深夜时,皇太极下令退兵五里,在城西南扎营。次日凌晨,以骑兵围城,环城而行,却不敢靠近城垣。他还想诱明兵投降,三次派遣使者前去说降,都被赵率教拒之城外,赵率教站立城上,对城下的后金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WWW。16K。CN(16K。C!N。文。學網使者道:“城可以攻,但不可以游说!”
皇太极听了之后恼羞成怒,传令攻城。除了增加伤亡,后金兵毫无所得!进攻被迫停了下来,皇太极再写劝降信,用箭射到城里,连写数次信,城里毫无反应。于是,后金兵又发起攻城,一连数日,仍无任何进展。
后金专力围攻锦州,料明兵必来救援,然后诱其野战,以便发挥它骑射长技,一举歼灭明兵的有生力量。但袁崇焕早就明白皇太极的意图,认为如发兵援锦“正堕其计”,他给朝廷的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