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汉帝-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给选光拉!”艾那笑道。
陈有庆说道:“其实啊,我还真不在乎我以后能不能投胎到一个好人家,我就希望这一仗我能给儿子打出个家业来。少爷啊,你知道我们这些做包衣的,虽然比平民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一点,但是和你们这些八旗子弟不能比啊,差距太大了。”
“我呢,就希望我死之后,朝廷给我儿子一个千总,哦不不不,给个把总的位子就行了!我这儿子啊,头脑聪明,也有功夫底子,他只要能有机会当官,那肯定就能混出来,以后也能给我这个当爹的一个交代了。”
张怀德见陈有庆开始交代后事了,也触景伤情的叹着气说道:“我倒是没有你那么大的想法,我就希望我这宝贝儿子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还要入军?唉,算了吧,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我不想打了,我也不想让我儿子打仗了,要是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我儿子好好读书,考取个功名吧。”
听着张怀德的话,陈有庆也有些惋惜的说道:“唉,老张你别说你的那个宝贝儿子了,你一提起我大侄子我就难受。你说这孩子,多聪明的人啊,才多大的人就考取了秀才功名,本来这举人也是十拿九稳的,可这孩子就是不学好!”
“这当年康熙爷都不让搞大炮了,他没事你说天天盯着那火枪火炮的,那一门心思的有用吗?打仗的时候,朝廷谁看你这个本事啊,这孩子,我都觉得可惜了,你说他要是好好念书,就凭他那脑子,这现在都该准备考进士了吧?”
这事情是张怀德心里的一根刺,平日里他是只字不提的,也不允许别人提,这个时候被陈有庆**裸的说了出来,张怀德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正在张怀德想要指着陈有庆大骂的时候,却看见陈世青已经抓住了陈有庆的双肩。
“啥玩意?你再说清楚点,张叔的儿子,专门喜欢鼓捣火枪火炮?”陈世青一副饿狼扑食的模样说道。
陈有庆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好好忽然间这么激动做什么呢?
“是,是的,这个少爷你不是知道的吗?你和张玉豪那小子天天混在一起,就爱看他鼓捣枪炮的,小时候你也是最喜欢跟着他去放鞭炮放烟花,这怎么忽然之间,问起这个问题了?”
陈世青打着哈哈说道:“这不是一时间忘记了吗,那你说说张玉豪他鼓捣枪炮的本事怎么样?”
“你还真别说,他这方面是真有点本事,不但是会设计,会造,还会改进。就说咱们这次大军出征的火器营吧,火枪的改进就有他的一份功劳,皇上还因此赏赐了他一百两银子呢,呵呵,我有时候也在想,还不如让我儿子和这小子一样鼓捣枪炮算了。”
“打仗这个事情,哪里有谱啊,还是在后面好好的过安生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舒服啊!”陈有庆感慨着说道,当了一辈子兵,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当兵。
“好个屁啊!你说咱们大清的军中什么时候会给工匠过好日子了?这也就是咱们大人帮忙疏通,看在咱们大人的面子上,才让我那儿子不至于和一般工匠一样受苦,不然的话,这小子现在不知道要给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呢。”
“他火枪火炮的造的再好有什么用啊,功劳也落不到他的头上,只会记在前线将士的身上,这小子,好好的功名就这么不要了。不当官也就算了,好歹他也和我一样混个武官在城里巡街也好啊,非要去当个工匠吃苦受罪的,这不是自讨没趣嘛!”张怀德感慨着说道。
三十二章 一线曙光
陈世青这个时候也觉得乾隆他娘的真是太抠门了,改进军队的武器装备,这是多大的贡献啊,你作为一个皇帝,堂堂一国之君亲自发赏钱也就给这么点,未免是太抠门了吧?这且不说一百两银子,也就是民工跑堂的两年的薪水,关键是乾隆作为皇帝,他随便赏赐个东西给太监跑腿的人,那也价值数百两银子,他下江南找小姐的时候,不管高低档次的,一甩手绝对不下五百两啊。、QunabEN、
这大手笔,这阔气,到处彰显着乾隆作为全球首富的家底,配合着乾隆好大喜功,好面子的心理,那真是恰到好处。怎么一到了关键的地方,他就哑火了,对于一个有重大科技进步贡献的人才,就给那么点钱,比他找小姐给的消费还少好几倍呢。
“唉!不说了,反正也回不去了,既然无论如何都要死在这里,那么我也不多说了,还是想着点有用的东西吧!”陈有庆摇头叹息道。
陈世青宽慰着说道:“你们都是把总,按照大清的惯例,战死沙场的军官,别说没立下大功,就算是病死在出征的路上,儿子也是可以至少混一个把总出身的。陈叔,别担心了,你跟着我杀了这么多的缅甸人,你儿子是肯定可以当上千总了!”
“知秋这孩子,还是挺有福气的啊,呵呵,要是我爹当年能给我留下一个千总的位置,我又怎么会受这么多的苦呢?”陈有庆感慨着说道,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儿子总算是不用再吃苦了,也算是自己没有白死。
陈世青听的有点晕乎,清朝人口增长速度迅猛,也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怎么他们都只有一个儿子呢?
其实,这确实是陈世青暂时不可能了解到的信息,那就是清朝整个朝代旗人的增长速度都是非常慢的。主要是受困于旗人的出兵率太高,几乎的人人都要打仗,夫妻两地分离严重,加上只能住在京城里,住处有限,多生孩子也没地方养活,所以他们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在同期汉族增长速度之下。
几百年下来,满洲人也就是增长了几倍的人口而已,主要的人口增长还是在东北。在龙兴之地,清朝施行了移旗垦荒政策,出于开发东北的需要,也出于满洲人口增长的需求,所以东北的满洲人增速还真是挺可观的,这也是给大清王朝留足了后路。
当初,如果隆裕皇太后接受满蒙王公的意见,选择退回满洲,满蒙就此独立的话,中国是极有可能要陷入分裂状态的。因为,在长期以来,东北的满洲人增长迅速,汉人却被限制出关,只有发配犯事的汉人奴隶的时候,才会把一些汉人送到关外,交给关外的披甲战士为做奴隶。
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句经典的清宫剧台词,实际就是当时汉人出关,入东北几乎唯一的方式,做奴隶。
后来八旗兵战斗力锐减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人口增长速度太慢,有点人口全给搞出去打仗了,出兵率太高。甚至,为了补充八旗人口,康熙当时把锡伯族,赫哲族,甚至韩国棒子都给划入了八旗人口之内,让大家全都成功奔小康,从山林野人瞬间成为了帝国的一等公民。
就是这样,也解决不了八旗人口太少的问题,关键他原本的制度有漏洞,因此最后的腐朽是不可避免的。后来什么八旗兵虽然数字账面上有二十万大军,实际上就几万人能打仗的,还大部分要守卫京城,清朝末年倚赖的八旗兵,基本上都是东北的盛京八旗军和蒙古王公的军队了。
“艾那,你呢,你入伍打仗是为了什么,想过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吗?如果这次你侥幸不死的话,你会做些什么呢?”陈世青问道。
艾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羞涩的说道:“我不如两位爷和大人有那么好的身家,我家里穷,我是小儿子,就更分不到什么东西了。我如果能够活着回去的话,我就想朝廷奖励战功分给我几亩地,让我能好好的孝敬老娘,娶个媳妇,生下个一儿一女,那就成了!别的事情吧,我也不敢多想!”
张怀德和陈有庆都很喜欢艾那朴实的风格,听着艾那的话,都不由得笑了,论年龄,艾那和他们的儿子差不多。在他们两个人看来,这就是两代人的对话,既然是两代人的对话,那么他们对艾那当然就更多了一丝的怜爱。
陈世青笑着拍了拍艾那的肩膀,说道:“你小子的价值怎么能是几亩田地可以衡量的呢?你放心,只要我和你都能活着回去,我赏你两百亩田地都不成问题,媳妇可以有,至少两个!儿女必须生,玩命生,就先照两个儿子三个女儿的比例生吧!”
艾那哈哈的笑道:“大人,你对我可真好!可是,我不需要那么多的女人,我们穷人家的孩子习惯了,就娶一个踏实能过日子的女人回家就行了。要是给我个千金大小姐,我哪里伺候的起啊,再说了,两个女人,你说我晚上跟谁睡好啊,不行不行,一个就够了,两个女人我哪里招架的住,太麻烦了,麻烦死了。”
“哈哈哈哈!”
清军将士们顿时是一阵的哄笑声,艾那的话把他们都给逗乐了。
本来大家都是在城墙上三五成群的坐着的,听着陈世青这边聊得比较开心,所以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