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圣州被宋军攻破之后,耶律孟简也上阵抵抗宋军,不过这一次他真的死在了乱军之中。后来他的尸体也被找了出来,在确认是耶律孟简后,被王顺厚葬在奉圣州西边的土丘上。对于这么一个给定西军造成相当大麻烦的对手,王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说是佩服也算不上,毕竟两国交兵各为其主。
宋辽两国百年纠缠结下的恩怨实在是太多了,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受到奴役,王顺也是竭力率领指挥宋军攻城掠地,为了打垮对手而奋斗,这些不过是自己的民族延续一线生机罢了。有时候王顺也在想,对辽国更有几代人仇恨的杨家,到了杨崇岳这一代看来是要作出一个了断了,尤其杨崇岳手握重兵,到时候攻下析津府岂不是血流成河?!
不过这些都不关王顺的事,杨崇岳如何指挥中路军作战是杨崇岳的事情,自己也对继续东进没有了多大的动力,只是沿途攻克了几个比较大的城镇后,在情报局的指点之下来到了一处地势险要的地方埋伏起来,专门等着析津府派来援助奉圣州的军队。不过在埋伏了数天之后,终于确定析津府是不会派人来奉圣州了,桑干河南面的中路军攻势如潮,析津府看来也是岌岌可危,自然是派不出多余的兵力来管奉圣州的死活。
对于析津府王顺并不感兴趣,这样的战功对他来说只能够算是麻烦,绝对不是好事,不过他还是留下了两万定西军和三万从河东路出发的宋军混合五万向析津府继续进发。王顺也写了一封信交给佩澄,让他带领这支军队去会合杨崇岳,并且把这封信带到。他只是将自己的兵力交给杨崇岳来指挥,到时候得了战功杨崇岳也绝对不会少了自己这一份,并且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嫌兵多,这也算是承了自己的人情。
杨崇岳与王韶和种谔不同,他对王顺还是非常接纳的,并且在当年西夏战争中也多有扶持。王顺能够在短时间内连克五城把西夏打得鸡飞狗跳,这如果离开了杨崇岳从旁掩护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况且当年杨崇岳也把自己军中的火器等补给给自己不少,今天这么做也是还了当日一个人情。
与杨崇岳的家族和契丹人的恩怨不同,王顺和他的兄弟们自小接受王静辉的教导,他们的眼光远要比杨家和契丹人恩怨要看得远。王顺这一次带兵出征提前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剩下来的便是把目光投向北方——那里的草原才是自己真正建功立业的地方!   
第一第四百一十章 铁与血
“先生,这已经是朝廷四天来的第五份密旨了,先生难道还不打算北上汴都么?!”赵熙在一旁说道。
“这个时候让我到汴都去干什么?现在不是北方打得很好么,战局对大宋这么有利,你父皇也即将完成太祖太宗的遗志收复燕云,到了北伐功成之日,我自会北上来和辽国使者进行和谈,现在这个时候我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王静辉依然好整以暇将鱼竿甩了出去,平静的湖面上荡起一阵涟漪。
“可是父皇他非常需要先生在汴都!”
“没有什么关系的,你父皇已经当了七年的皇帝,这些小事处理起来不在话下,况且宫中还有太上皇,不会有什么大乱子的……”王静辉转身拍拍赵熙的肩膀,安慰地说道:“你回去写信告诉彦生,让他在适当的时候把北方粮仓中的粮食继续向燕云部队转移,以保证部队的补给不受到干扰,另外也需多调船只向北方运粮……今年虽然是个丰收年,但几十万部队行军作战都是要吃饭的,河北诸路的粮食压力太大会影响到后方的稳定,这些地方的粮食价格不能够再升高了……”
“父皇已经来信了,粮食问题朝廷早已经做好了稳妥的应对,只是希望先生能够尽快动身北上……”
“呵呵,如果可以的话,你不妨给圣上写信,让他把契丹俘虏尽快送往南方一些。这里倒是还有很多道路修建需要大量的劳工……”
“驸马还是不肯北上返回汴都么?!”王安石看见文彦博那张黑脸,便猜到了最后的结果。
文彦博听后有些苦笑地摇摇头,把手中的短信交给王安石说道:“他看来是打算在杭州长住了,若是可能的话,估计到最后和辽国和谈的时候,他也许会回来…”说实话,这和谈的事情离开他还真没有人愿意去的!“
王安石听后看看手中的信件笑着说道:“西湖风景绝佳,小王驸马看来是想在那里住上了,听闻西湖驸马府别院乃是西湖一景……”
文彦博听后脸色更黑了,王安石的话在他的耳朵里听起来怎么都是有些讽刺的感觉。王安石自然看到文彦博的脸色变得差了些,当即转口说道:“公主堤的景色最佳时节在春季,想来那里的景色也败了不少……文相不若请太后手书一信,请公主回宫以缓太后思念之情,这样也算是解了圣上的心结……”
文彦博听后眉头一舒,笑着对王安石说道:“果然是上策……”
当王静辉将手中的信件看完后,便整齐地叠好放在书案上:“看来这次还是躲不过的,浅予,我们还是收拾东西回去吧!另外别忘了给太上皇和太后带上一份南方的特产,这些东西宫里面虽然也不难弄到,不过也是我们一番心意!”
赵浅予走上前去说道:“夫君若是不想回汴都拖上几日又有何妨。想来北方战事进展顺利,几日之后也许就能见出分晓了……”
王静辉轻轻拍了拍赵浅予的小手说道:“打仗这种事情哪里是常人所能够揣度的?不过现在大宋占尽上风,辽国纵有天大的本事,在这次战争上也只能够低头认输了。不过到最后大宋能够在这战场上赢多少,那还需要时间,但是圣上那里却是等不及了,回去看看也好!”
“可是夫君这次已经是打算置身事外的,这么回去后恐怕多有不便……”赵浅予有些忧心的说道。
“我本是一介布衣,圣上和太上皇对我有知遇之恩,几年君臣相得也是难得一种缘分。以往也是我想得太多了,这避居西湖一隅也未必能够过上逍遥日子,倒不如回到汴都把事情做完也不失为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赵浅予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王静辉却轻声说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浅予,有些时候为夫可是亏欠你太多了!”
身处在这个变革时代,有很多事情都让人无法预料,王静辉也想过上逍遥洒脱的生活,但是有些事情一旦陷身进去,自己想要再摆脱出来可就难了。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王静辉和宋朝的种种重大变革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宋朝的统治高层也不会放任他在外面脱离太久。
皇帝赵顼这么频繁的下诏令王静辉回汴都,所考虑的并不是因为忧心北方战事如何。王静辉尽管在朝中知军事,但他的身边并不缺乏参谋人员。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交往,皇帝赵顼似乎感到王静辉在总体策划上是很好的,但一遇到最后具体执行的时候难免犹豫不决——他是个帅才而非将才。况且前线作战部队进展顺利,大宋将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重中之重的中路军杨崇岳部已经跨过桑干河,给辽军予以沉重打击。十万残兵败退到析津府固守起来,眼下正被杨崇岳重兵包围。眼看这燕云之战就要落下帷幕了,而辽国却到现在还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就连对锦州的攻势也是软绵绵的,更不要说是南京析津府了。
王静辉虽然决定北上汴都,但是却又磨磨蹭蹭在路上慢慢的走,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在这具体作战方面他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至少在灭亡西夏的时候,他还想着能够分批肢解西夏然后在慢慢吞掉,结果富弼和种谔一鼓作气将西夏干掉,这就足以说明自己的能力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起推动的作用的。他在路上慢慢地走就是为了等北方战事结束,这样的话他回到汴都后也好参与收拾残局,这种工作对他来说倒是非常的得心应手。
在得到王顺的五万军队后,杨崇岳手中足足掌握了三十万军队,而析津府中只有十万不到的样子,整个辽国燕云守军已经被歼灭三分之二,辽国想要派援军来还要从北方的潢河防线抽调。多少先且不论,就是这路程也够契丹人忙活至少半个月了,这给他攻克析津府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由于析津府的规模限制,辽军不可能将所有的军队全部收缩在城内防守,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后,辽国燕云守军也逐渐开始认识到依托坚固的城墙来防守宋军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还不如出城依靠骑兵和宋军打野战。
燕云辽军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是能够抽调出四万左右的骑兵在附近的山区活动,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佩澄带领的五万军队从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