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赵顼听后非常高兴的问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王静辉偷眼看看周围君臣的反应,看来他的说辞效果还是不错,就算有几个还是紧皱眉头,但大多数人他的想法还是非常乐观的,心中不禁松了口气,这以“南方换北方”的策略还是瞒成功的,在这个时候适时抛出南方开发计划也有助于分散朝中反对势力对自己在北方扩张厢军的视线。自己建议朝廷在北方扩张厢军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厢军──这些厢军只是临时应旱灾而扩招,手背和额头上是不会刺字的,等待危机过后第一个被裁汰的将会是这些厢军,有耕地就回去继续耕地,没有耕地将会为朝廷厢军屯田或是成为王静辉农田中的农户,再不济也会成为他马上投资在河北所建地各种作坊中的雇工──这是涅心和李管事早就盘算好的事情。
“开发南方是为朝廷之良策。不过南方蛮夷众多,不服朝廷教化者众多,如此大张旗鼓的开发南方,会使得南方诸夷惊惧,难免会给朝廷造成一定的麻烦,还需慎重!”司马光说道。
司马光虽然现在站在王静辉的对立面上。但两人对河北招收厢军地想法是相同的,其分歧便是在于招收多少的问题,司马光考虑问题的方式是先保证现有局面的平稳,然后再考虑从事情上大宋会获得什么样的好处,好处的多寡并不能够影响他的判断,只要是被他认为是破坏现有平稳局面的事情,毫无疑问将会直接面对来自这位名望最重的参知政事地压力──尽管他比王安石官级小了点,但这样的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撑的住的!
“朝廷开发南方与南方异族起冲突那是必然的,就如同现在这些异族不肯接受大宋统治一样!自太祖皇帝平定江南以来,少则一年。多则几年,南方蛮夷总是会发生叛乱行为,虽然这些叛乱规模并不大,从来没有出过一路地范围,朝廷每次进剿都会平定。但朝廷花在这方面的军费合计起来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臣以为南方蛮夷之所以如此频繁爆发叛乱事件,除去一些地方官员横征暴敛所引发之外,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政令难以通达之故。”
“君实相公所说的华夷冲突。其解决的办法便是派遣更多地军队来保障这件事的实行,这些军队除去要严密监视党项俘虏修路、屯田之外,便是要预防和当地蛮夷部落之间冲突。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南方开发的顺利执行。”
“南方瘴疠横行,士兵对这种环境下作战很不适应,尚未交战,十亭便因为疾病、水土不服去了三亭,如此损耗实在太大,圣上还要三思!”司马光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眉头一皱,看看王静辉说道:“爱卿以为如何?!”司马光地话确实起到了作用,但相比开发南方给大宋带来的巨大利益,他还是不忍心放下这块肥肉。更何况这是驸马来掏钱,大宋朝廷基本上除去一些空头支票便就等着坐收开发南方的好处了,任谁也不会轻易放弃。
王静辉沉声说道:“世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够得来,只要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自己的付出,这就可以去做,人尚且如此,国家又何能例外?!开发南方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臣以为整个计划的开始都是从南方几个重要城市周边出发,依托这些城市来为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便修路便开发,这样地过程虽然缓慢,但每前进一寸,我大宋便实实在在的控制了南方一寸土地,这样也可以尽量减少朝廷在这方面的损失。圣上,这绝对是对我大宋利大于弊的事件,还望圣上三思!”
司马光听后皱了皱眉头,刚想张口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虽然是当事大儒,治史名家,不过长久以来的从政经验和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他,那些仅凭“德政广布”便可以使“四夷来朝”的说法,无意于是痴人说梦,不过是那些死读书的书生梦中呓语罢了,说到最后还是两个字──实力!
司马光不愿意做反驳的原因还是在于王静辉和王安石有着很大的不同,与他以前的好友王安石的倔强相比,驸马虽然在有些时候对一些事情有着令他莫名其妙的坚持,但却不是不知道变通,相反他知道王静辉一旦认准的事情,就算此路不通也会想到用别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变通和容忍就是连他自己也钦佩不已。开发南方这种事情,计划规模尽管庞大,但有驸马来坐镇执行要稳妥的多。
“朝廷若是对开发南方不急于求成,臣以为可行!”司马光最后还是退缩了,他非常明白,即便自己阻拦,但仅凭驸马一人之力便可以借着手中十几万俘虏去开发南方,中间的好处实在是令人心动,与其让驸马举步维艰的开发南方,还不如让他在朝廷的保护下慢慢的去干,有这么大一摊子事情等着驸马去做,想必在别的事情上精力会少了许多──他也不想和驸马在朝政上有过多的冲突!
听到司马光的回答后,皇帝赵顼转身看着王安石:“介甫先生以为如何?!”
“臣无异议!”王安石说道。
皇帝赵顼轻拍龙椅站起来说道:“好!就请驸马仔细写出一个章程,朝廷会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条件!”   
第一第三百零五章 新式武器
“陛下圣明!不过开发南方一事事先要做到机密周到,毕竟南方四夷不服朝廷管教已久,消息走漏出去后,难免现在就会激化矛盾,对大宋长治久安不利。以臣的设想,开发南方是分散逐步执行,朝廷心中有这个章程即可,不必为此大张旗鼓的宣传!”王静辉躬身说道。
“朕准奏!以后开发南方一事只限在福宁殿中讨论,事关重大,各位爱卿可严格保守羁縻,违者,朕要重重惩处!”皇帝赵顼严肃大声的说道。
“圣上,那河北招收厢军又该如何?!”司马光问道。
“至于在河北诸路扩招厢军……嗯,就现在代州、真定府两地扩招四万,以后酌情扩招!”皇帝赵顼在思量了一会儿最终决定在司马光和王静辉之间找个平衡,事实上司马光和王静辉都不知道的是,赵顼在接到辽国境内兵力有异常调动的情报之后,便下了密旨给镇守河北的魏国公韩琦,要他也积极调动兵力,在代州、真定府、定州、雄州、河间府、霸州等地进行部署,甚至他还授意韩琦在这种宋辽两国之间弥漫着微妙气氛的时候,在积极的修整城墙!
在宋辽几十年前的襢渊之盟的条款中,有一条非常明确的规定了宋辽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在没有对方允许的情况下,对边境附近地城池进行修整、扩建、新建。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条款。说起来也是限制大宋防御的一条锁链──宋军善守城,而契丹善野战,辽国可以对城池不在乎,但宋军绝对不可以像辽军那样对城墙不当作一回事,城墙的作用就如同马匹对辽军的重要性一样,没有城墙的保护。宋军如何对付辽军地入侵?!但这项条款死死的卡住了宋朝,这也使得辽军在边境打草谷的行为格外猖狂──没有城墙的良好保护,只要大辽愿意,契丹铁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残破不堪的河北诸路边境城防,顺势就可兵临汴都城下!
这几年来,大宋对西夏之间的战争局势一直就处在上风,纵然有些危机时刻,但都可以逢凶化吉如履平地,并且在军事上取得了除却太祖太宗皇帝之外最大的战功,这些都深深的刺激了皇帝赵顼的内心。他敢明目张胆地授意韩琦在河北诸路修整城墙。就是有这种自信心在背后作为支撑。况且就算赵顼对军事上懂得不是很多,但也非常明白自己在收拾西夏的时候,辽国也瞪大了双眼在找机会趁火打劫来要挟大宋,这种事情在大宋立朝百年来没有少发生过,他要在对西夏发动最后的攻击之前把河北诸路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结实,好让他在专心致志的对付西夏地同时,对自己的后院不至于太过操心。
福宁殿议事已经结束了,王静辉取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至少在基本框架上他取得了胜利。听皇帝赵顼的口风他可以判断在自己开发南方和南洋的时候,朝廷还会给他更多地优惠政策,虽然没有细提。但这也让他高兴的很──他纵然富甲天下,但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自己产业上地扩张基本上已经达到极限,以往玻璃刚刚诞生时的暴利经过这几年的推销也在逐步下滑,当然即便利润下滑,玻璃等物的利润依然是数倍之成本,为他的各项事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不过毕竟手头上没有以前这么“宽裕”了,他也不能够老做赔本的买卖,不然无以为继那可就不是让人感到很高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