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军制中,入军籍要在额头、手背上刺字,寻常方法根本无法抹去,只有用内部特殊的密药才能够消除,这也是防范逃兵的重要手段,王静辉读过《水浒》,书中宋江就是要千方百计的抹去额头上刺字,而仁宗时代的狄武襄因为立下绝世军功,所以仁宗皇帝想要给他抹去刺字,狄青大义拒绝了也堪称一代佳话。
王静辉建议加强训练是为了恐吓敌国,但反对刺字是为了稳住司马光地心,虽然韩琦表示会让老百姓去边,韩琦活着的时候还可以保证,若是韩琦死了,后面的继任能否做到这一点王静辉实在是犯嘀咕。手背上一旦刺字就是入军籍,到时候有战争发生的时候难免要拉上去当兵,这对百姓的安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况且韩琦这招几乎是把治下百姓一网打尽,几乎每一户都有人要参加军事训练,司马光担心的人心稳实在是非常有必要。
大宋熙宁二年八月,文彦博举荐无心成为大宋特种兵部队的教头,枢密院打算成立一支规模在一千五百人的特种部队地札子也得到了皇帝赵项的批,特种兵部队的筹建正是开始。
无心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他现在已经是大宋禁军中的一高级军官能再做王静辉身边的书童了,王静辉对此也是非常高兴,毕竟这是他所培养的书童第一个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当然为了顾忌朝中看自己顺眼的御史台,同时也为了无心将来的前程,无心就能继续住在驸马府,他还特意在汴都城中给无心买了一座大的院落,送给无心当作庆祝。其他十一个师弟师妹好好的在无心的新住处疯狂大醉了一把,心中对于自己以后的境遇也感到前途光明。他们从一群无人关心四处流浪的孤儿,变成现在衣食无忧,并且还有前途,这能让他们心生感慨,管怎么样。这些都是师傅给他们的,没有王静辉他们地命运到现在还很难说,心中都充满了感激。
王静辉并是把无心推出去就管了,他把心中对于特种部队的理解都详细告诉了无心,并且抽出时间写了一本书,书中从特种部队的训练到作战都有着详细的说明,过要是让一个真正的后世特种兵看到这本书的话,那非要笑掉大牙可,但这已经是王静辉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无心虽然作为特种兵部队的教头。但在此时是极为特殊的,毕竟这样组建这样地部队在大宋还是头一遭,还真没有人干过。尽管首位皇宫的御内直班在某种程度上和特种兵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御内直班是专门负责保护皇帝的,恐怕自太祖太宗北征之后。御内直班已经有至少七十年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了,这和今后战斗在敌人后方的特种兵部队有着很大地差别。枢密院对此也是没有底气,过既然是驸马提出来的,再加上无心是驸马的高徒。又在保安城之战中立下功勋,所以枢密院将选拔训练特种兵的任务全部都交给了无心。
王静辉虽然对特种作战,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地特种作战所知多,但是他写出来的书无疑为无心指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这对无心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了。考虑到特种兵部队将来作战环境十分杂,无心组建特种兵部队第一件事选择教头就让枢密院地人大跌眼镜——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极为特殊的人——最优秀的猎户、渔夫还有精通党项与契丹文字的教员。
无心的要求在枢密院看来是极可理解的,为此文彦博还专门召见了无心,在详尽的解释后,文彦博终于被无心说了——主要还是被无心背后的驸马所说。特种兵部队成员的选拔相对起来则是简单地多,大宋百万禁军,其中最精锐的几十万部队就驻扎在汴都开封周围方圆千里以内,汴都卫部队更是精锐中的精锐,这第一批一千五百人的特种兵额将会在开封卫部队中选拔出来。身体素质更是没有任何问题。
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兵员素质优秀,有的优秀者甚至和无心相比相上下,这就使得无心按照设想中的练兵要容易的多,经过短暂的高强度训练之后,无心就将特种部队分成了三个部分,在猎户、渔夫地带领下,分别前往同的环境下生活训练,教会这些特种兵成员如何在各种情况下生存,而且还要至少会讲契丹话。
尽管这些特种兵的素质非常优秀。但要想达到王静辉的要求,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派上用场了。过王静辉心中也并着急,他原本就没有打算把特种部队用在西夏身上,最主要的用途便是辽国和西南那些时常作乱的南夷,当然还有王韶新收的熙河地区的吐蕃诸部。
毕竟特种兵执行的任务多是没有可靠后方补给支持的地方,人生地熟的说,就是吃的也没有保障。因为对外大宋几年之后最主要的敌人便是辽国,渗透到后方之后,契丹话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连对方说得什么都知道,那会要闹出大笑话的。至于猎户和渔夫要教会这些特种兵的是一些具体的求生技能,如何对付野兽、那些东西能够吃,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就在无心主持特种兵部队组建的时候,经过一个月的商讨,王静辉终于拿出了一份长达五万字的札子——《关于组建大宋情报局札子》。皇帝赵顼手里拿着这份厚厚的奏章,真是知道该如何说才好——他早就知道王静辉和朝中几个最有影响力的大臣频繁接触就是为了对大宋的情报机构进行改革,但没有想到到最后驸马居然送上来的奏章有这么厚,这可能是他掌握这个庞大帝国后所接收臣子上奏奏章中最厚实的一本。
皇帝赵顼特意腾出了一天的时间,单独让王静辉伴驾来审批这份奏章,如果在阅读奏章的时候有什么明白的地方,随时让驸马从旁解释这也是对王静辉这一个月以来在这份奏章上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地一种肯定。
“爱卿,是否有必要如此变动。这样做是是动作太大了一些了?!”皇帝赵顼合上札子慢慢说道。
王静辉的这份《关于组建大宋情报局札子》内容上承袭了以往驸马奏章的“特色”,非常详细,从最初的情报人员选拔到整体大宋情报网络的构建,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有的环节上还给出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详加说明其优缺点,让人一目了然,过皇帝赵顼知道王静辉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因为和他接触的大臣中对一些问题都有着同的看法,僵持下地结果便成了这份札子中同的方案。全部都列出来就是等皇帝赵顼来自己选择。这份苦心实在是让皇帝赵顼有些动容,可见驸马对情报工作的重视。
“圣上,自治平三年大宋开始秘密向辽国和西夏派遣间之后,大量的情报都返回到枢密院,原本即便是臣也没有想到这几年大宋的情报网络会发展地如此之快。现在显而易见,枢密院已经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了,最佳的解决办法便是把情报工作单独从枢密院系统中剥离出来,重新组建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王静辉慢慢的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对于大宋情报工作地落后,甚至是一些大臣抱怨枢密院效率低下,他也是时常有所耳闻,过现在也没有到单独组建一个部门的地步吧。原本他的设想过就是微变动一下就足够了,没有想到驸马的动作这么大,过显然驸马地举措已经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
“圣上认为现在还足以组建一个单独的情报机构,但在臣看来却是如此!单单从这几年情报系统的发展来看,枢密院已经跟上形势的发展了,而且一旦出现纰漏,由枢密院来承担这项责任也未免太公平,恐怕难以众,毕竟枢密院是大宋最高的军事机构。而密探们返回来的情报远远止军事方面的,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只要是敌国的任何方面地情报都是我大宋所需要的!臣可以想象如果要是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那未来的几年要想处理如此多的情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势在必行,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如现在就动手大好一个基础,这样也能够尽量减少其中的损失!”王静辉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摆摆手笑着说道:“朕是辩过爱卿的!知彼知己的道理朕也明白,朕也会对这个情报局吝啬。情报局所有支出都会从国库中调拨,如果有空缺地话也可以从朕的内库中调拨,过看了爱卿的奏章,这情报局可真是个用钱的部门啊!”
“圣上,情报机构若是能够带回有价值的情报,即便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从古到今,情报的获得总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若是悉心经营,总会物超所值!其实情报机构也并非总是花钱,如果经营得当,还可以有一定的收入,虽然是很高,但也算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