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传统土豪势力强硬的地区。”
看到李管事在那里愣住了,王静辉笑着说道:“我们可以让这些土豪出血和我们一起共同组建银行!”
“啊?!那他们肯把利息降下来吗?!”
“王安石的青苗法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便是用来平抑现在帝国居高下的借贷利息,这本是一件好事,过王安石太看得起帝国官员的个人操守了。地方土豪向农民借贷的时候尽管利息高,但还贷的时候会念在同族的份上客气些,遇到灾年会主动降低借贷利率;但是帝国的下层官员那可真是……估计这两成的放贷利率到了农民手中的时候也会变成高息,其中各种各样的手段都能够玩的出来,最后倒霉的是农民,背黑锅的是王介甫!”王静辉慢慢说道。
李管事听后点点头,他经商多年,跑的地方也多,对于大宋底层官吏是十分清楚的,“过这和我们成立银行有什么关系呢?大了借青苗钱就可以了吗?”
“嘿嘿!”王静辉冷笑着说道:“借?!朝廷的青苗钱要是借出去哪里能够体现出青苗法的好处?!底层那些日夜想要盼着升官的官吏又如何能够得到王相公的垂青?!”
“难道能够强行摊派?朝廷新法条文中是明确规定了能强行摊派了吗?”李管事是笨蛋,当然能够明白王静辉话中所表达的意思,虽然他嘴上说相信强行摊派,但心中还是非常认可王静辉地说法的,就是自己做到了那个位置,为了求得高速升职。也唯有这么做。
“上有所好,下行甚焉!王介甫做梦也会想到他用来富国富民的青苗法在帝国底层官员手中会变成真正的害民工具,到时候王介甫在提拔几个青苗法实施好的底层官员,哼哼,那可就真的更热闹了!”
“事情会如改之所说地那样演变吧……”李管事在旁边安慰道,事实上连他自己都相信青苗法最后的结局是王静辉所说的那样。
“王介甫的路走通。我就给他打上这个补丁,算是以往他帮忙的报酬,也顺便把银行推行到北方!青苗法说到底就是降低利率,等到地方大豪被王安石的青苗法折腾的差多的时候,珍泉兄就轮到你出面了!”
“改之,有何差遣?!”
“珍泉兄先准备一笔资金留着成立银行所用,现在主要是和那些北方地大家族搞好关系,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自会有所安排。过还请珍泉兄操心的是让在全国的分号掌柜注意那些因为实施青苗法得力官员地家产状况,我有用处!”王静辉冷冷的说道。王静辉相信底层官员就是这么干净,甚至用石头随便仍出去便可以砸到一个贪官,至少他知道那个吕惠卿就是这么干净的人。虽然这家伙还在家中丁忧守孝,过对于史书中这个鼎鼎大的家伙,王静辉可是这么放心,现在吕妌卿的官算大,但他的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吕惠卿和他的两个废物兄弟的贪墨证据,只要时机一到就彻底解决了这个危险地家伙。
正当王静辉和李管事商谈的时候,涅心匆忙的走进来朝王静辉耳语
了几句,王静辉脸色微有些难看。过还是将李管事亲自送到了门口。当王静辉回到书房的时候,涅心将一张小字条递给他——河北诸路今年有旱情,广信军、安肃军和雄州等地都出现了小范围的蝗灾!
王静辉看完后心中禁有些一沉——蝗灾的端倪已经显现了,因为宋辽两国军事对峙地原因,辽国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如果能够证明出现在大宋河北路北端这三个军的蝗虫是从辽国那边飞过来的。那明年这种灾害就会在大宋大规模爆发了。王静辉对此敢耽搁,手持字条立刻乘车进宫面圣。
“明年会有蝗灾?!”皇帝赵顼惊讶的说道。王静辉来入宫面圣基本上是会被放鸽子的,他很顺利的便见到了皇帝赵顼,在神秘的遣退周遭的内侍之后,向赵顼禀报了河北路出现蝗虫的情况,皇帝赵顼闻言色变。
“应该有,可能性非常大!辽国虽然还没有消息传过来,但河北路最北端地几个军州都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蝗灾,这应该是从辽国那边飞过来的。只要再等上几日辽国那边消息传过来后便可以证实!”
皇帝赵顼皱着眉头在亭子中来回走动了几圈说道:“爱卿以为这次蝗灾波及的范围会有多大?!”
皇帝赵顼可以用顾忌旱灾,毕竟用说别的朝代,就是自大宋立国以来这各地发生的旱灾多如牛毛,可是蝗灾却是被当时人们认为皇帝施德政而引动上天对天下的惩罚,况且又在朝廷大举变法的关头,若是往常皇帝只用一道“罪己召”便可以解决,皇帝赵顼能对此高度关注,他更担心的便是因为蝗灾而引发保守派朝臣对王安石变法的大举弹劾,本来就好容易才启动的变法又要胎死腹中,这仅是王安石等变法派中坚所难以接受,就是立志图强的皇帝赵顼也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
“现在还能确定蝗灾的规模,这一切都要等辽国那边返回的情报才能够估算一下,过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的小蝗灾在明年很可能会演变成大规模蝗灾。尤其是今年河北路已经发生了一些小的旱灾,若是旱情继续加重,那明年地蝗灾就更加可收拾!”王静辉躬身严肃的说道。
皇帝赵顼眉头一皱。高声叫到:“来人,请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韩绛、曾公亮入宫!”
王静辉急忙拦道:“圣上,此等机密之事可过于扩散,两府三司那边能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现在情况未明,只需召见王安石、司马光与文彦博即可。朝中之事两位相公相决其他的就好办多了,至于文彦博是必须要到的,这关系到宋辽两国之间的进一步走向!”
皇帝赵顼听后看了看王静辉说道:“爱卿思虑周密,来人召王安石与司马光入宫!”内侍在听到皇帝赵顼地话后,立刻跑出去去宣召司马光、王安石和文彦博去了。
王静辉看到皇帝赵顼紧锁眉头,便安慰道:“圣上用太过烦忧,旱灾蝗灾皆用担心,臣已经在河北诸路与西北陕西四路多积存粮食。高丽南洋这几年又是风调雨顺。粮食收成极好,臣已经嘱咐过大宋皇家海运的船队南北航线皆大量低价收购当地粮食,运送的港口便是胶县,通过驿道可直达河北诸路。可以说每一天大宋的粮食都断的在增加,估计到明春的时候,臣在北方的存粮可达到一百五十万石,用以赈灾则绰绰有余,若是够还有北方各地的广惠仓!”
皇帝赵顼听后果然眉头有所舒展,说道:“幸亏有爱卿未雨绸缪,然朕还真知道该如何是好!过这次爱卿又要多有破费了!”
“圣上励精图治,带头削减皇室用度。臣受圣上眷顾,身为皇室成员自当为圣上分忧解难!赈灾用发愁,但是由此所引发地后果却是难料的,要事先筹划好,难免要栽跟头,仅会造成朝廷内部的内讧。也会给契丹人以可乘之机!”王静辉躬身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说道:“若是真的如爱卿所料,王相那边地变法确实要受到很大的影响,过给契丹人以可乘之机是何解?!”
“若是在大灾发生的同时,契丹人得知内情之后难免要派个使节过来索要土地增加岁贡,我大宋应则在边界上摆上几十万军队,到时候圣上何以应对?朝臣心中又该作何感想?!尽管辽国再走下坡路,但凭借着萧太后时期的积威,还是颇能让我大宋官员顾忌的!臣敢和圣上打赌,到时候多半朝臣会赞成屈契丹人的淫威——尽管辽国没有能力对我大宋发动战争!”王静辉肃容说道。
皇帝赵顼摆摆手说道:“朕认输了!朕与爱卿先后两次打赌都输了。到现在朕还没有付给爱卿赌帐呢,旧账未清怎可又添新帐?!”
皇帝赵顼心情此时已经好了许多,说话间已经轻松了起来,虽然有明年的大灾笼罩在头顶上,但现在自己的妹夫又提前为他准备好了一切,在他地眼中明年的大灾除了粮食歉收之外,会伤及大宋的元气。
“爱卿既然能够想到,必然有解决之法,顺便说出来吧!”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圣上,此事臣倒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并代表别人没有办法,臣的意思是……”正当王静辉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地时候,远处的内侍走了过来,王静辉一看便闭上了嘴巴,过他也远远看到王安石、文彦博和司马光三人都身着官在那边等着,知道两人奉诏进宫了。
王静辉因为自己入宫要和皇帝赵顼商议的是政事,所以身着驸马都尉的官,皇帝赵顼对他的来访已经习惯了,接见的地点又是皇宫御花园,所以身穿的便,此时王安石和司马光奉诏进宫面圣,那再身着便少得有轻视大臣的意思,便让内侍领着王静辉等四个人先到福宁殿等候,他去换上龙袍——虽然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