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刷作坊都给击垮,到时候从辽国赚取大量的利润不说,那些失去饭碗的商家可就够让契丹人头痛的了!这还只是印刷书籍,我大宋物华天宝,能人辈出,我们大宋商人可以用廉价的货物去冲击辽国的市场,到时候他们的商家大量垮台,辽国损失大量的财政税收不说,还要被他们那些倒闭的商家而感到头痛!”  听了王静辉的话后,欧阳修他们不禁感到一阵愕然,在他们眼中,王静辉的想法有些太天马行空了,但有不能不说其中有些道理。  “是有些道理!但……”司马光晚上正坐在书案前写奏章的时候,回忆其白天和王静辉的交谈,不禁感到有些拍案叫绝,虽然他的想法有些上不来台面,但不可否认它非常具有操作性,要比那些只会空口说白话的儒生狂士要强的太多了。  司马光回到家中就立刻准备给英宗皇帝赵曙写奏章,想推荐王静辉入朝为官,以王静辉的所作所为,承担太祖皇帝御览书籍的刊印发行和低价出售书籍就可以让他获得朝廷的封赏了,更何况他免费甚至是付给文人报酬来出版文人佳士的优秀作品,使他获得了文人普遍的好感,这更是让朝廷招揽他了。    
第一第三十章 经济侵略
第三十章 经济侵略  司马光在奏折中提到了王静辉来到汴都后所作的几件事情:承担皇家御览书籍的印刷发行;将昂贵的书价降低下来让文人士子从中得到了实惠;最重要的便是王静辉在诗词方面的造诣,让他更是赞不绝口。  不过尽管王静辉和欧阳修、司马光和苏轼他们提及了一点儿工商业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但很明显司马光对此不是很感兴趣,这些东西在他的眼中说说还是可以的,但能不能干出来就很难说了,再加上他固有的文人对商人的鄙视,司马光在奏折中对王静辉所说的“文化产业”没有提及半个字,但他也从王静辉的话中看出了他的才华,并且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所以才想到提笔给皇帝写奏章来推荐此人入朝为官。尽管如此,司马光的心底对王静辉的“经济理论”还是有了一定的影子,虽然这对于司马光的影响很小,但也终归还是达到了王静辉当初的目的。  “还是做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至于今后历史命运的发展就要看老天的意思了!”王静辉自己独自回家后,在书房中对着燃烧的蜡烛自己一个人出神的想着。他知道今天和欧阳修、司马光他们交谈可以说是和牛弹琴没有什么两样,也知道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他有的是耐心去影响、去等待。  正月二十六这天已经快过正月了,汴都开封过年的气氛还是没有下降多少,还是不时有人登门拜访给王静辉拜年,这中间商人和文人都混杂其中,但两派之间已是泾渭分明:上午是商人的天下,下午是文人的地盘,至于晚上则是根据王静辉接到的请帖来确定到哪家酒楼去招待客人或是接受邀请,这让王静辉有些哭笑不得,但也避免了许多尴尬的事情。  王静辉昨天把商务印书馆的曾掌柜叫来,通过他联系能够与辽国有关系的书商,让他们上午到“翠玉阁”王静辉请客。请客倒是意见非常容易的事情,商务印书馆的东家请客,汴都开封的书商谁敢不来?只不过曾掌柜对王静辉对客人的要求感到十分不解:怎么和辽国有生意往来的书商呢?王静辉对此也没有和曾掌柜做太多的说明,只是说要和这些书商谈生意,曾掌柜对此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没有说什么,转身就去准备请帖了。  其实王静辉是为了那天子酒楼中与欧阳修他们说起用“经济侵略”的办法来扰乱辽国的市场,来给辽国找麻烦的事情。当时王静辉是没有这种想法的,只是顺口说说而已,但事后觉得这样做越想越觉得这样做好处多多。自己的商务印书馆产能过剩,要不是因为先后两次承接了三套皇家御览的巨型书籍,自己的铅活字水力印刷机恐怕就要停工了。  因为商务印书馆的缘故,使得书市上的书籍价格下降了五分之一,这就让汴都开封附近许多规模较小的印刷作坊纷纷破产,大一些的印刷作坊原本就承受这江浙一带印刷业的巨头钱、燕两家的压迫,再加上王静辉的商务印书馆在本地突然崛起导致书价下降,他们也对此有些苦不堪言。虽然这些小印刷作坊的破产只是小范围的,也没有掀起什么浪花,但王静辉从曾掌柜的嘴中偶尔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专门指示过曾掌柜把书籍价格稳定在单价三百文左右,不要继续降价挤压剩下的汴都附近的印刷作坊了,以防止恶性反弹。曾掌柜见东家说得也有些道理,再加上承接皇家御览书籍的印刷不仅利润更高,而且印刷任务繁重,所以就没有顾得上普通书籍印刷这一块市场。现在皇家御览书籍的印刷任务已经完成,曾掌柜也开始再王静辉的耳边不停的抱怨来年的生意怎么做了。  王静辉从“锦湘阁”和欧阳修他们交谈回来后,便琢磨着把这祸水北引,让契丹人去承受这中书籍倾销的风险。江浙一带的大印书商由于距离辽国的运输距离比较远,所以把书籍运到辽国去销售在价格上不是契丹人的对手,但商务印书馆则没有这种隐忧。  “你们辽国的军队不是号称三天便可以到达汴都开封的城墙下吗?那好,我用四天的时间把书籍运到你的上京去贩卖,打垮你的出版业!”王静辉想到这里,嘴角不禁漏出一丝笑容。王静辉曾经偶然读过一篇新闻,说的是关于俄罗斯胶卷的价格非常昂贵,就因为它没有自己的胶卷生产企业,而中国至少还有个乐凯在抵抗外国货,所以中国可以得以使用廉价的胶卷。这篇报道的真实度在王静辉的心中有些怀疑,但至少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如果辽国的印刷业被自己给打垮了,那辽国市面上书籍的价格可就是自己说了算了!  在辽国卖书可不是任何一个书商都能够有这样的资格的,在大宋的地盘上,你可以在汴都开封印刷书籍运到海南岛去卖都可以,只要你能够承担的起其中的风险,而到辽国去卖书那是国际贸易,这些商家都是得到官府的特殊许可的。好在书籍这东西不像铁制品和粮食那么敏感,获得这种“贸易出口”的资格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由于大宋印刷业的中心在江浙一带,距离辽国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远了,做这样的买卖实在是不划算,除非他们能够把印刷书籍的成本降到和商务印书馆一样,否则就是“出口”到辽国,也只能和对方的同行打个平手。  虽然大宋对辽国“出口”书籍利润低下,但并不代表没有人去做,不过就是少罢了。曾掌柜经过仔细挑选,来“翠玉阁”赴王静辉的宴会的书商也不过只有三个,但对于王静辉来说这些就足够了。  三个书商的老板来到翠玉阁后,还很纳闷怎么这个开封第一印书狂人会给自己下帖子请自己来吃饭呢?自己过年的时候可是给他拜过年送过礼,平时没有得罪过他的地方啊?正当他们内心还在嘀咕的时候,王静辉在曾掌柜的陪同下走进了他在翠玉阁提前订下的单间了。  他们相互打过招呼问好后就进入宴席了,在饭桌上讨论问题谈生意这个习惯是中国人的传统,即使这个传统在一千年前的宋朝也不例外。王静辉在酒过三巡后,就直截了当的把自己想把自己商务印书馆要贩书到辽国去卖的想法向三个正在战战兢兢的书商说了。  其中一个姓陈的书商看来是他们推举出来的头儿,陈老板说道:“王老板,向辽国贩卖书籍这也没有什么困难,我们三家也都干过,但我们以前从江浙的钱、燕两家进货先运送到汴都在运往辽国,这中间距离太远,刨除损耗、运费后,可以获得的利润十分微薄,甚至是亏本儿也不稀奇。自从你开了商务印书馆后,书籍的价格是降下来了,这样的进货价格贩运到辽国我们还是可以得利的,但贵店所印刷的书籍大都是《太平御览》那样的皇家御览书籍,《论语》这样的大宗书籍很少,只能在本地范围内出售。不过我们也试着贩运了一百多套《太平御览》到辽国,确实好卖,获利不少,这还是承蒙贵店的照顾!“  王静辉的商务印书馆采用的是铅活字水力印刷机来印刷书籍,但这一消息还不是在外界广为流传,只是有些内行通过其印刷的字体猜到可能是使用活字印刷,但泥活字的印刷效果还很差,所以也就推翻了自己的假设。外界的大部分书商还是以为商务印书馆故意降低价格来冲击市场呢,再加上商务印书馆只是在开业的时候大量出售了一批大宗普及书籍后,以后的出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