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艳女-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匪在院子里搜了一遍,以为解放军已经跑了,就抢了家里的一些吃食。这个藏身阁是三角形空间,三方墙就是三间屋的交角处,没有门,是从楼上跳下来。而在楼上去看,却又是一个合理的房屋交合结构,看不到檐外的一个向风口,而屋外的人站在低处,根本就无法看到檐内的行动。在这屋里,随便走到三间屋的任何地方都只认为是一个隔墙,而不可能想到墙里还有空间。每个藏身阁都能容纳近三十人藏身,当年我们阿诺家族挨批斗时,许多妇女就藏在这里。但是,由于长工短工们知道这事,就纷纷抓了出来斗。”
王二菲子一直没问话,只是随阿爸在院里观看。
听介绍,最后才说:“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我以一名中国艺术的身份说这话,中国,需要富裕,需要进步,但有些罪,国家必须承担,必须——。”
阿爸叹了口气说:“边城天高皇帝远,谁说得清?上半年,我的儿汉今就是在乡政府活活被挤下来,只上了一年的国家班!哎,这些地方官,实权在手,谁会挡过他们?”
“这件事我听艳子讲过,但我不这么认为,这情况应该是政界极其普通的一种现象,不必为这事伤坏身体。人是创造生活的,是改造社会的,如果一个人老是去顺应社会,他最终是一名无能之辈;如果一个人是去改造社会环境,他最终是一名生活的强者。红村要我看,是原始的,是落后的寨子,你家让我看来,是先进的,发展中的家园。过去艳子只给我讲过读书结构关系和成败过程对家庭的影响。当时,我误以为您只是一介准彝人,什么都不懂。”
阿爸顿了顿说:“老了,已经不属于知识分子一类人,最多,只能算匠人。”
两代人来回在院门上读彝文,阿爸也有很多认不得。
王二菲子自然只能听翻译,她更不懂。
“带你到香火堂屋去看一副汉语对联,一直都没有懂,看你有没有解开的办法。”阿爸说。
王二菲子跟着阿爸来到香火堂屋,只见香火堂两边的小柱上刻着左联是“家枷门锁”。
右联是“衣依食托”。
横批刻在香火堂上边,牌匾上是“禁愿”。
王二菲子看完,百思不得其解。
阿爸说:“我曾将左右对联的字,进行几次组合来分析其中的含义。
但是,每次都与横批合不上,关键是对联出现在香火堂,就应该有它独到的解释才行。”


、禁中之地

“这是一副绝对上佳的对联,非一般人能悟出来。”
“传这是老祖在清早期,一名家族师爷写的,师爷是汉人。族谱上记载了他写这副对联的时间和雕刻地,就是没有记录含意,阿诺家族分流时,祖上带了到这里来。”
其实,阿爸是在下意识地看王二菲子的水平。
这副对联的确让阿爸思考了几十年,后来不得不去汉国那儿将族谱借来查阅。
在这副对联的旁边,就注释了含义,使他对前辈们的聪明才智更加敬仰。
王二菲子在对联前来回走动思考,后问:“这对联写了有四百多年?”
阿爸说:“整整四百八十四年,而且是写于西府丝纺营部。当时,阿诺家族正是西府湘王彝区豁王的中间人。”
王二菲子又足足思考了十几分钟,然后小心地说:“有了,也许我有了解释,看对不对,这副对联一共有四层含义,奇妙。”
阿爸一惊,心想:“这个小女人,学识不错,已经确定了四层含义,谱书上只有三层记载。”
王二菲子说:“这副对联从文字的框架结构上看,根本不是一副对联。然而,就是这不像对联的对联,才是绝妙的谜语对联。”
“能清楚讲出来吗?”
王二菲子说:“当然要讲,我想,这副对联的第一层含义是求生,这时,就应该‘家在枷下,家在门内,家在锁里,衣在依下,依在食内,食在托中’。这是对求生人渴望有家归属、有衣食温饱的最好注释,在这个时期的阿诺家人,是不可能有许愿献心的地点和时辰。”
阿爸听王二菲子这么一讲,便知道对联的确被一名外人给破解了。
王二菲子又说:“第二层含义是谋生,这时是‘枷家之心,枷门之情,枷锁之困,依衣之怀,依食之恋,依托之微’,这是对创业艰辛的人,深感仕途茫然与孤独进取的感悟;第三层含义是偷生,‘有门保家,有门免枷,有门成门,有门结锁,有食代衣,有食消依,有食进食,有食伴托’,这是创业者对后来守业人的忠告和守业人自身将要有的一种无愁心态;第四层含义是对阿诺家族保持长期兴旺发达的一种祝愿,这第四层含义是整个对联的中心所在,它有气吞山河之大势,又有小家粒食的下细之和气。‘锁家再创家,锁枷放远眼,锁门辨晓日,放锁量他人。托衣更锦图,托依任君居,托食养寒暑,寄托前人心’。横批的‘禁愿’在这个中心所在的第四层含义上,起到了最终合拍的内涵,香火堂——不是随便进出、随便走动、随便发音、有如皇帝的住处——禁中之地。同样,它又反映出了许愿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创造,一切兴旺不是靠许愿就能得到的。‘禁’字在整个对联中起到了上下左右的文字脊梁,没有了‘禁’字,这副对联的价值就将一落千丈。”
阿爸听到这里,止不住拍手称赞。
这比族谱上讲的还要细,自己的显摆,无趣。
这汉文化,或许是应该好好把握。


、不容忍残缺艺术

王二菲子的心一下子开朗了说:“也许还有很多解释,但这得花时间。”
“也许全解释了,它的含义也许就是这四种,而又不失为一种猜谜。”阿爸说。
“走,从天房门出去。”
其实阿爸心里十分明白,王二菲子没一点讲错。
这在很多有点文化的汉人眼里,其实并不难。
经过院坝时,阿爸说:“您看这四大院门旁的石狮、石马、石龙、石凤,还有街檐下的石刻动物,一共刻了一百种飞禽走兽,不过,我对这种传统的雕刻不太感兴趣,我喜欢意象深刻,象征性强的艺术品。”
王二菲子却说:“传统的艺术品位要高些,它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的祖先,都是不容忍残缺艺术。”
阿爸说:“追求完美,固然是好事,但是过于完美的艺术品只能作为一般的观赏品,它不能给人以多种想象,这是艺术品的缺憾,它反而会使艺术品不完美。比如《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它实际上是一幅完整的画,但因下半部分被人截走,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大国宝的损失。然而,我却认为这幅画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影响力,就因为少了下半部分,人们可以从上半部分随意构画心中的下半部分,这种自由构画的心理才是这幅画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王二菲子点头说:“不错,您这种看法我也曾有过。我是一名学现代美学的,对象征品镁高的艺术品,同样喜爱,只不过我现在正在研究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潮,所以才与您讨论了这问题的。”
说话间,两个人已到了天房门。
阿爸指着天房门上的一幅木雕说:“这个木雕画是我对这间院子所有雕刻画中评价最高的,它名叫《盲人斗困兽》,盲人手中只有一根拐杖,而困兽已经张开了大嘴。这个木雕放在天房门上的意义非常深刻,人是胜是败不知道,只让我们后人来想,我认为人是失败者,兽也是失败者,人的失败在于杀死了兽,而兽的失败在于吃掉了人,上苍为创造人类提供了劳动,为兽类提供了自灭。”
王二菲子问:“彝人崇拜图腾,火焰。这个木雕画,族谱上有记载吗?”
“没有一丝记录,只有画名。”
王二菲子走到门外三四米远观察了一阵子后。
“我的看法是,盲人在问路,困兽在守路,这个‘斗’字,是用在一种假设的特殊环境中,这个特殊环境有天堂有地狱,有这扇门的里面,也有外面。可以假设我就是问路的盲人,最终因困兽的存在,使我进不了门,因为困兽可以代表您们家族经历风霜的奋进历程,也可以代表前辈人对世界万物的一种爱戴;另外,我可以假设我就是困兽,因盲人的存在,使我难以下口吃掉该吃的人,这种心肠在所有具有良知的人的心里,都是非常普遍,这就充分显示出您前辈人的博大胸怀;‘斗’字的产生,是人与兽对生存的一种共识,活着不易,只有‘斗’,才有生机。”
阿爸没点头,好像与他想要的结果,差远了点。
最后说还是假意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王二菲子笑了:“只是一名参与破译的人,哪里谈得上,而且我的破译还不一定是阿诺家前辈们的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