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立国传-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刘务桓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曾华继续说道:“我准备上表朝廷表老将军为安平侯,不管是长安、南郑还是成都,只要老将军想住哪里,我都会安排妥当。而你两位公子就到河朔协助安定那里吧。“
“好的,多谢大将军!”刘务桓看着曾华,满是谢意地拱手道。
此后数日,曾华夜夜宴请刘务桓父子等人,并遍请长安高官名士作陪,并按照刘务桓的意愿,传令将南郑自己的旧居装修一新,赠与刘务桓,让他和刘黑厥带着妻妾随从在那里养老。
这一晚,曾华摆的却是私宴,请的都是一些“老人”。
“姜楠!”曾华看到多日不见的姜楠,不由高兴地叫了起来,上来就扶住他地肩膀,左看右看了好一阵子,这才放过这位心腹。
“疾霆,真是好样地!这次在河朔干得不错!”曾华看着卢震大笑道,“听说现在的你在河朔可以止小儿夜啼。”
“大人……”卢震满脸通红,不知该如何回答。
旁边的谢艾心里感叹万分,为什么北府属下地文官武将,只要是曾华带出来的,那个不对他又敬又服,死心塌地。自己这位主上的确有这种魅力,该正事的时候比谁都精明,私下的时候却是赤诚相待,让你感觉那种兄弟之情在心底涌动。
“大人,你就不要取笑疾霆了,再过几天封赏下来,疾霆就是北府最年轻的将军了。”谢艾为卢震解围道。北府的将军号很尊贵,不像其它地方,阿猫阿狗都可以称将军。
“是啊,这次不是冰台先生运筹帷幄,河朔也不可能如此快就平定。”曾华挽着谢艾说道。
“这是谢某份内之事。”谢艾还是那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谢艾俘虏了刘务桓之后,立即挥师北上,趁热打铁占据河朔。留守的铁弗部马上分了两部分,刘务桓的两个儿子刘悉勿祈和刘卫辰是聪明人,自然愿意听从被俘的父亲书信指令。但是刘务桓的弟弟刘陋头
了。按照铁弗部的风俗习惯,刘陋头是有资格继领位置,他正巴不得刘务桓在河南之地早早归西。因为目前来说,刘陋头掌握了大半的部众,只要刘务桓一挂掉,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铁弗部首领的位置。
当然了,刘陋头不会带兵去跟镇北军硬碰,那是鸡蛋跟石头碰。刘陋头借口避镇北军锋芒。率领数千户部众沿河东去,准备投奔代国或者在河东“故地”重新打出一番天地来。
但是刘陋头这一举动却陷刘务桓甚至整个铁弗部于险地。刘陋头拍拍屁股东逃,留下不多的部众,要是镇北军发现了这一情况,难保不会一怒之下将刘务桓和不多地铁弗部部众全部砍掉脑袋,以前中原“王师”讨伐草原的时候就没少干过这样的事情。
刘悉勿祈立即和奶兄刘刘聘苌快马追了上去,当着部众的面怒斥刘陋头的险恶用心,了解真相的部众纷纷弃刘陋头而去。返回原营地。看到手下的部众越来越少。刘陋头不由大怒。居然带着亲兵准备把自己的这个大侄子一刀砍了。
但是刘悉勿祈和刘聘苌仅率十几人在刘陋头数百亲兵中左砍右杀,横冲直撞,全无对手。本来刘悉勿祈和刘聘苌在铁弗部就以勇武闻名,如此大发神威,这些知根知底地铁弗亲兵怎么敢白白上去送死呢?于是磨洋工,打散手,纷纷向两边闪开。
刘悉勿祈和刘聘苌杀散了三、四十人地刘陋头心腹亲信。拍马就冲到刘陋头地跟前,还没等自己这位叔叔叙一叙叔侄之情,刘悉勿祈一刀就枭了他的首级,然后回去和刘卫辰一起带着铁弗部众尽数降了谢艾。
谢艾听说了这件事,甚是感慨,于是在回长安述职的时候,除了卢震还将刘悉勿祈等人尽数带了回来,让他们见见曾华的面。
这次谢艾回长安是曾华特意要求的。不但谢艾回来了。并州刺史王猛、秦州刺史毛穆之、益州刺史张寿、梁州刺史冯越,还有正在“待罪立功”的甘和张渠、徐当、赵复、姜楠等一干“老人”全部到齐,加上一直留守在长安的朴、柳、段焕和奉令调回地野利循和吐谷浑续直等人。整个长安是热闹非凡。
谢艾和刘家父子是在河朔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后,冒着鹅毛大雪赶回来的。幸好上郡的大道修得七七八八了,所以他们能够在永和七年最后一个月中赶回了长安。
曾华挽着谢艾的手里,心里不知道说什么好。自从自己“有目的”、“有组织”地将王猛和谢艾招揽到自己手下作为左右手之后,曾华觉得越来越有信心去完成自己的宏远目标了。这两位先生都是古人所说的国士,得一个就可以安邦定国了,自己一下子得俩,怎么不叫自己踌躇满志呢?你看这哥俩一出手,不但把并州和朔州完整地打下来了,而且还治理地井井有条。
曾华最后对着众人说道:“叙平此生最庆幸的事就是有这么多先生和兄弟不嫌弃我粗鄙,愿意以性命相随,我此生无憾!”
围坐在曾府大厅三张大圆饭桌边地众人都站起来齐声说道:“能够追随大人才是我等最大地幸事!”
曾华一摆手道:“今天是私宴,没有大人属下之分,我们都是共过生死风雨的一家人,叫着大人属下太生分了!来!”曾华高高地举起一杯温酒道:“大家举起杯来,愿天下早日太平,愿华夏早日光复强盛!”
“干杯!”众人异口同声道。
是夜,众人把酒言欢,把整个曾府喧哗得热闹非凡。温酒喝到一半,众人起哄,嚷嚷着要曾华露一手。曾华也不推辞,马上就来上二胡一曲。曲子旋律优美流畅,娴静委婉,有如水晶一样清澈透亮,又有如皓月一样怡然自得。坐着周围的众人深深地感觉到一种朴实无华,却又温馨欢快地气氛慢慢地包围自己,他们听到了一种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一种对朋友亲人的真挚情感。
曲罢之后,众人还沉迷其中,久久不能自己。最后还是曾华的声音惊醒了大家:“如此难得聚会,又逢年节,怎么能不和曲一首呢!我这首曲子就叫良宵,愿大家和天下百姓的夜夜都是良宵,再无离别和悲伤。”
“好!”众人只能吼一声好字来表白自己此时的感想了。
第三日是正宴,宴请曾华在长安所有的部属,包括杜洪、刘家父子等降将,又是济济一堂。
“宴会之前先说几件正事,要不然酒喝多了再说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曾华先开口道。众人不由都笑了起来。但很快都正坐好,“洗耳恭听”。
“我已经上表朝廷设朔州,分朔方、五原两郡,朔方辖西河套,南至北地郡,治朔方城;五原郡辖东河套,南至上郡,治五原城(今内蒙古包头西)。表谢艾为朔州刺史。姜楠为朔州都督。卢震为河朔郡守。当煎涂为五原郡守。”
“而雍州增设两郡,分别为治灵武的北地郡,治肤施地上郡,表乐常山为北地郡守,侯明为上郡守”
“表梁定为梁州刺史,粲为梁州都督,冯越为益州刺史。冯保安为益州都督
为秦州刺史,徐当为秦州都督,甘为并州刺史,张督。表王猛为雍州刺史领镇北大将军府左司马,毛穆之为镇北大将军府右司马,车胤和朴继续为武昌公左右长史,柳为雍州都督。赵复为弘农郡守。”
听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北府由五州之地变成了六州之地,而且一个乾坤大挪移。这六个州的刺史和都督都全部被移了一个位置。按照北府的制度,州刺史管民政,都督管府兵和民兵,而镇守各地的厢军不归他们管,由镇北大将军直接指挥。只不过在并、朔、秦这三个“边防州”由于战事的需要,曾华给这三位刺史和都督分别加了将军号,授权他们指挥指定的厢军。
“至于刘悉勿祈和刘卫辰两位少将军,我已经上表朝廷分别表你们为绥边将军和屯骑校尉,协助冰台先生治理河朔。”
听曾华把各项任命说完,众人齐声应道:“属下必当全力以赴。”
正事说完,大家便开始畅怀痛饮。
曾华举杯走到张寿和甘面前说道:“你二人开心了吧,尤其是你保山,人家都羡慕成都天府之国,你倒好,一月三封书信,直叫要上前线,现在我让你去凉州吃沙子,看你还叫不叫。”
张寿嘻嘻一笑:“吃沙子就吃沙子,有仗打就行了。在益州,我把南边的羌人打了一个遍,不到一年就全老实了。西边是白马羌,都是自己人。你又不让直奔到宁州,再待个两年我就烂在成都了,你看我这肚子。”说着就拍着自己的小肚,脸上地表情好像不知受了多大地委屈。
“我告诉你百山,你去秦州也没戏,这凉州地张家现在比一只猫还老实。”甘别有用意的说。
听到,张寿这才想起这茬来。毛穆之在秦州镇守两年,这个猛人不但把秦州各郡的羌匈奴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