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扬帆大明-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这样,朱显波越发感到时光的紧迫。
改革势在必行,黄种人要超越白人、黑人和其他人种,就在未来几十年和百年内。
不求给后人留下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给后人留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超越白人的实力。
在朱显波回京后一个月,新的俸禄表总算出炉,从无品、九品到朝中一品大员,俸禄度有所增加,其中七品到四品官员之间的俸禄增加幅度最高。平均每个官员的俸禄一次性增加百分之十五,并规定今后五年内,如果各项政绩达标,每年还能获得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俸禄增加。
朱显波知道改革需要人来做,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无疑是最最重要的,只要国库还有盈余,给这些公务员们家电薪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老百姓的生活这几年提高得也很快。
不是所有的基层官员、办事员都靠贿赂,这样的涨薪幅度应该大大缓解一些基层公务员的生活窘态,也能提高他们对朝廷的认可度。
当然下一步,朱显波要做的事情,或许会让文武百官们想不到,但是有一条是千古不变的,利益面前,能驱动一切力量。
可能有些官员还趋于保守,但这么多次,这么多年一来,朱显波对于他们的待遇只在提高,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将来就算有反对意见,也不至于十分激烈。这一招,虽然很粗暴,但是很实用啊,很快也得到了证明。只要国库有银元,考百姓才不来操心官员是不是加薪了,是不是多了很多收入,他们更关心朝廷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
涨薪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讨论新年的预算,和对于修建链接各行省的大道和海军开支的问题。
第413章 平稳过渡
第七部 称霸五洲'第413章 平稳过渡
………………………………
对于皇上每次回京之后都会有新动作,朝中文武百官也早已习惯。加上回京以后,朱朝阳就从朱显bō那里领到了任务,各部尚书也大致了解到皇上记下来要干什么。
对于继续修建链接各行省之间的大道,在京的官员们基本上和地方官员达成了以一致,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官道对于沿途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然也有人看到了修建大道对于朝廷掌控地方的微妙作用。
而对于海军预算,大部分人只是提倡例行节约,毕竟目前国库收入有一般分就是靠海外贸易所的,没有海军的强大,这些收入在以前是不能的。
但是在bō斯和澳洲的援助问题上,朝中官员还是暴lù;了他们的局限xì;ng。
毕竟bō斯是异族,澳洲就更加无利可图。
“朕亲自去过这两个地方,bō斯地处亚欧大陆之间,如果大明能和bō斯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今后bō斯就会成为大明与欧洲人争斗的最前线。而且印度大陆还有莫卧儿在,奥朗则布也不是善类。因此扶持bō斯十分必要。可能我们会损失一些银两,但可能得到的是当地民众和官员的拥护。
将来发生战事,说不定大明还能实现就地征兵,补给。这样的买卖一定不会亏。而且我们投资的大部分区域只是停留在沿海贸易港口附近,发展了当地经济,对我们的饿贸易量也会增加。
澳洲则是一块待开发的地区,这块大陆的跨度很大,和大明能够形成互补,将来我们甚至可以在那里设置行省,遇到灾害年份,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民众,一个建设好的澳洲无疑是最好的去处。当然还有一个值得大明投资的问题就是,澳洲的锑矿资源可能比大明大明本土还要丰富。
在这些利益面前,朕相信诸位一定会有思考。总之大力发展海军是既定目标,但对于本土以外的援助肯定还是要有选择xì;ng的,目前看来bō斯和澳洲是值得的,不过朕今天不想就定下啦援助额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朕希望礼部、户部和兵部都派员参加两地的考察,回国后拟定一个长期的援助方案出来。”
对于这样的决定,文武百官也不好反对,皇上说他自己去过,觉得很有必要,还要继续派人去考察,必要不必要还是等回来的人再说。
“另外,鉴于目前大明控制的海域不断增加,朕决定成立专mé;n的海外通商贸易部,独立于先前各部委。→郑泰担任尚书一职,下设三个贸易队,分别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代表朝廷从事贸易活动。
贸易队的规模每支贸易队不得低于一万料的排水量,贸易船只可以先行使用以前的贸易队船只,新型的贸易商船安排在广州生产,每船配备一mé;n武装大炮和十杆步枪。每个舰队配锦衣卫五名、监察御史台御史三名。
今后贸易队的数量和编制由海贸部拟定。务必发挥资金和船只优势,增加朝廷收入。真正的靠海养海的目的能不能实现,贸易队的成绩只得期待。”
对于成立专mé;n的贸易部mé;n,其实朱显bō早就跟这些警官们打过招呼,成立东印度公司当初的想法就是利用公司模式大力发展该区域的贸易,如今南亚海域基本平定,组建三支差不多分量的贸易队,相当于国家投资三个公司运作。
当然组建一个新的部mé;n和选出三个贸易队的指挥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朱显bō让大家感到了意外,因为每一个舰队的总指挥都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久经海là;ng的海军将才,而是朱朝阳推荐的三名大太监。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朱显bō意识到,虽然历朝历代有无数阉党luà;n政,但是总体上,其实阉党对于皇室的忠诚度最高。因为他们没有家族背景的支持,要依附皇权之上,因此阉党可能会luà;n政,但是绝对不会反政,这也许就是先祖们信任郑和的原因所在吧。
对于这样一个安排,郑泰心中其实也深感安慰,等于郑氏对明廷的效忠得到了认可。自己贵为一部长官,自然要更加努力替君分忧。
当然朱显bō也不担心这些太监的控制能力,在后宫这个大染缸出来的人才,对付几个渔民和海军将士还是绰绰有余的,只有郑泰能够摆平他那些部下,三支、五支贸易队都会陆续建立起来。
当然朱显bō最主要的不是担心这些贸易队赚不到钱,而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清一sè;的外行领导内行,刚开始是会有问题,但是随着队伍的磨合,这样的队伍内部集体腐化的可能xì;ng也许是最低的。
尤其是三个指挥官,他们需要的财富远没有普通的家族人家出身的官员需要的多。喂饱一头羊比一头象,剩下的东西肯定有区别。
当然朱显bō还有另外一个意图,就是希望文武百官们知道政局的平衡xì;ng。不管你什么流派,也不管改革进行到哪一步,皇室维持权力的均衡贯穿始终。
而朱朝阳在文武百官中的地位又得到了巩固,当然今后宫中的宫nv和太监们看他的颜sè;可能都会两样了。
安排好外贸部的事情,朱显bō又将工商司从户部独立,成立专mé;n类似于工商税务一体化的专业部mé;n,专mé;n负责管辖本土各类工矿企业和贸易船队的登记、管理和缴税事宜。
总之一切都以发展经济和完善制度为基础。
一个月后工商部也正式成立,肩负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和赋税的征收工作。
安排好预算和两个新建部mé;n的人事的人事工走后,朱显bō又开始加大各部mé;n的工作督查。
张蕾也从庐山返回,中途还转到去了趟华山,一无所获。
回京京城的张蕾找朱显bōjiāo了几顿公粮算是暂时安静下来。
而让朱显bō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少,西伯利亚的边界线上经常会遭到俄罗斯人的sāo扰。很显然,在没有了大明这个劲敌的威胁之后,沙皇对于东部领土的控制还不是不够强悍。
好在镇守西伯利亚的是吴三桂,朱显bō给他的核心任务就是沿贝加尔湖发展城市群落,将农田和城镇连篇,构成一条防御线。在此之西,派出巡逻不多和那些企图捣luà;n的俄罗斯刁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只要不让他们在边境线长期定居,西伯利亚就是安全的。
大致上各部政务督促一轮之后,朱显bō继续找来朱朝阳。
“明年开始实行严格的轮换制度,包括各行省布政使和总兵,最低四年一次大轮换。不允许同一官员在相邻的两个省份连任。”朱显bō不是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而是不想给臣子们犯错误的机会。“对于那些总督,比如新疆和西伯利亚等特殊省份,采取特殊办法。”
“父皇,儿臣以为三大舰队指挥应该和当地港口的行政长官分离,舰队支单纯负责攻伐和海上巡防,港口的管理和建设应该jiāo给文官去做。”
“嗯,这个可以考虑,只是战时节制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