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传奇-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白以文职而未穿军装。
李月跳下马,“太白兄过得还好吗?”
“不好!”
“为何?”李月愕然。
“在军中少有酒喝。”
“我们并没有禁酒,李先生何故告我黑状?”李月后面的吴昊也笑着大声地抗议。
“大家都不喝,我一个人自然也不好意思喝了。”
李月笑笑拍拍他,“以后太白兄喝酒的机会就多了,达夫兄来了吗?”
“我在这里!”李月回头,只见高适正匆匆走来。
“抱歉将军,处理几桩案子,来晚了!”
“不妨,既然大家都到了,我们就开会吧!”
“将军先吃晚饭吧!吃完饭再开会。”
“好吧!简单点!”
吴昊一招手,几个勤务兵就把饭菜端了上来,一人一份。
众人很快地就吃好了饭,这时天已经快黑了,李月命在大帐中点起巨烛,召开了军事会议。
李月先将目前的形势和他们的任务告诉了大家,然后说道:“吐蕃军无论是去大大勃律还是沙洲都是远途奔袭,对于这样的作战,后勤保障是第一重要的,吐蕃目前最重要的后勤基地在洪济、大漠门一带,但从时间上推算,它委托南诏从内地大规模购买的粮食应还在逻些(今拉萨),如果哥舒翰占领洪济、大漠门,掐断吐蕃军的后勤供应,那赤松德赞必然会在逻些到沙洲的途中再建一个或数个后勤点。铁骑军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不能随我前往沙洲,所以我就把扫荡吐蕃军后勤的任务交给你们。”李月见众人一齐站起,神情肃然,便笑着摆摆手,“其实完全可以让朝廷派军去做的,但我想用实战练练兵,你们明白吗?”
“属下们明白!”
“好!我命令铁骑军分为两部,吴昊将军和张杰将军为一部,率五千人,主要负责青海湖以西;方剑将军和高适将军为一部,也率五千人,主要负责青海湖以东,李白先生任天祝县令,率二千人留守天祝,各位要广派斥候,随时和我联系。”
“末将尊命!”
“太白兄,留守天祝可是副重担,我如果是吐蕃主帅,必会派一支奇兵佯攻凤翔府,再偷袭凉州,迫使哥舒翰回兵,如果是这样,我们天祝县就在其必经之路上,太白兄可知?”
李白沉默一会儿又突然问道:“倘若真是这样,我该如何应对?”
“如果真是那样,我送太白兄六个字‘高筑墙、不迎战’他们志不在此,自然不会久留。不过太白兄请放心,哥舒翰也是名将,应该也有所准备,而且这只是最坏的猜测,很可能不会发生。”
“那我就祝诸位旗开得胜!”李白肃然说道。
李月再开完军事会议后,立刻赶回了军中,歇息一晚后,领众军继续北行。
再往北,便开始出现茫茫的戈壁,李月率领二万军队,延绵数里,昼夜行军奔往沙洲(今敦煌一带)
诗云: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飕。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过了凉州后,绿色渐渐稀少,昼夜温差加大,对于行军的军队来说无论精神还是体力压力都很大,为了保持战斗力,李月有搞起了拉力行军时的那种竞赛方式,不过彩头却小得多,5…10两银子。
但就是这样效果也非常好,众军们找到了一种乐趣,大大降低了行军之苦。这天驻营后,有一军士来报,门口来了一百多骑,点名要见将军。李月一楞,全副武装带领一千亲兵出军营查看,只见在营门处,果然有一百多骑,正静静地立在那里,李月上前,见对方为首的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年近七旬,生得高大威猛,不怒自威,如果细看就会发现这位老将军竟然是名胡人,李月心中一动,上前行一军礼:“末将李月见过哥舒将军!”
那老将军一楞,“我和李将军是初见,李将军如何认识我?”
李月微微一笑道:“除了哥舒翰,天下哪里还有如此威猛的老将!”
那老将军心中受用,不禁拈须笑道:“我是哥舒翰,我也久闻李月将军破阿布思的事迹,本不相信,哪有以千人破二万军自己不伤一卒的,今日一见,才相信是真!”
“何以见得?”
“我虽只领百骑,可贵军却如临大敌,丝毫没有半点轻视,包括将军你,也顶盔贯甲引军来看,所以有精兵如此,必有良将。”
“大帅过誉了,不知大帅亲来,有何指教?”
“确实有事商!”
“那大帅营内请!”
“李将军请!”
注一:封常清在天宝十二年的大勃律之战和播仙镇之战,史书上已失载,笔者就根据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件和诗人岑参的诗为线索,勾画出吐蕃的战略意图和两国的战争场景,也由同一时间发生的哥舒翰攻打吐蕃的洪济、大漠门、收九曲部落之战役而推测大唐的战略意图。此三战后,大唐终于获得了对吐蕃战略上的优势。
第四十四章 西征二
二人坐定,哥舒翰喝了口水,徐徐说道:“听说让我出军取九曲,是李将军的主意?”
“正是!”
“李将军果然把大局看得很透,这招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十分高明,吐蕃命尚结息为主帅,他人却在播仙,可见吐蕃的战略意图是攻大勃律为饵,调唐军西进,然后集中主力进攻沙洲,沙洲才是它们想要的,占领沙洲也就扼断了北庭和安西二都府的补给线,如此数十年后,整个大唐的西域都归吐蕃和大食了。所以我认为这一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大唐和吐蕃的国运。本来李将军在东、封将军在西两线作战,胜负也是五五间,但李将军却奏请皇上让我取九曲,说明李将军看到了吐蕃的软肋,那就是后勤补给。这下,我认为胜负在七三之间,封将军的西线我不担心,可我却担心李将军的东线啊!”
李月想想问道:“那尚结息何许人?”
哥舒翰笑着点点头:“孺子可教也!尚结息约四十岁,出道近十年,是吐蕃新赞普赤松德赞的心腹,此人为赤松德赞的登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军事天才,不知李将军准备怎样进行这次战役?”
“战场之道瞬须万变,总之只随机应变便是!”
“话虽有理,但应对的大策略应该有吧!”
“正奇相辅,以拖待决!”
“哦!李将军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这次来就是担心李将军过多用奇计,那尚结息十分狡猾,也擅长偷袭,只有以正道相对,才有取胜之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李将军必有奇兵扰他的后背,我既然能想到,尚结息必然也想得到,所以李将军在布兵时考虑一定要周详!”
李月忙离席谢道:“哥舒将军金玉之言,李月当铭肺腑!我也有一些建议供哥舒将军参考!”
“李将军不用客气,请尽管说来!”
“我也担心,当九曲战役打响后,吐蕃出奇兵或攻凤翔府或袭凉州,逼大帅回军,大帅要当心啊!”
“我早就想到了,所以留了二万军队守凉州。”
李月叹口气道:“我其实不是担心将军,而是东面,”说到这里李月指指东方,“如果吐蕃虚张声势,难保那帮文官不催促皇上把将军调回。”
哥舒翰顿时愕然,“那将军有何良计?”
“我有什么办法,将军只要派兵扼住吐蕃东进之路就是了。”说到这里李月欲言又止。
哥舒翰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出李月有心事。他慢慢说道:“我从军已近五十年了,见过的人事世故数不胜数,李月小友有话请尽管说。”
“哥舒将军,此战结束后,请将军多练民团和乡勇,替我河西的百姓多做点事吧!”
“李将军何出此言?”
“倘若有一天,东面有人谋反,朝廷安能不抽河西军去应对,那时西域留下的空白,将军说吐蕃能不心动吗?多练民兵,让他们自保吧!”
哥舒翰想了想,脸色顿时变得异常严峻,他离位向李月半跪而谢,“李将军所虑之事极可能发生,我哥舒翰先替河西的百姓谢谢将军了。”
李月忙将哥舒翰扶起,“将军不必多礼!我们都是为了大唐百姓。”
次日,李月拔营西行,二十日后离沙洲还有二百里,这里已经是一片荒漠了,这时李月突然看见前方有两骑飞奔而来,李月喝令全军暂停,颜杲卿领着数骑迎了上去,片刻,颜杲卿来回报:“沙洲已被围了月余,二骑是来求救的斥候。”
“请二人前来,我有话要问。”
二名斥候立刻被带到李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