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朝廷大员居然就这样逼死了一个有功之臣,传扬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王应熊忽然笑呵呵的说道。
“哈哈,若真是那样,是功还是过,都已经不是你我说的算了,而是天下人说的算,李信就算再怎么嚣张,可是毕竟是朝廷的征北侯,关外的建奴还需要他来收拾呢!有的是恃宠而骄,公报私仇,这样的人,岂能为朝廷大员,为皇上的臣子?”温体仁冷哼哼的说道:“侯大人,你说呢?”
“虽然他的办法能给朝廷带来不少的银子,可是我看,嘿嘿,最后吃苦的还是老百姓,若是这样的人进入朝廷中枢,就算征北侯他们再怎么厉害,朝廷的兵马再多,恐怕也是被那些叛军给拖死,因为满天下的叛军只会是越来越多,想剿灭都是不可能的。”侯恂冷哼哼的说道。
与温体仁等人不同,侯恂自然知道这里面所有的‘因粮’也好,或者是裁撤驿卒也好,所针对的都是一些底层百姓。所谓的纳捐,那才能得到多少。裁撤驿卒以前也是干过,第一个猜测的就是诸如李自成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在社会上都是没有地位的人,但是孔武有力,以前好歹还能弄点吃的,朝廷一旦裁撤驿卒,这些人又将如何安排的呢?无疑,无论是崇祯也好,或者是杨嗣昌也好,都没有做好这个准备,或许侯恂虽然是这么说的,他也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杨嗣昌所提供的策略看上去很完美,可是实际上,只是片面的从老百姓中去拿,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现在的大明朝中的实际问题。朝廷或许在这方面得到了不少的银子,可是同样的,又有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然后为叛军所裹挟,叛军的人数又将继续增加。杨嗣昌的策略就如同往开水里加水,短时间内或许有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
“不知道李信现在知道杨嗣昌为宣府知府后,将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温体仁忽然笑呵呵的说道。
“还能怎样,还不是赶紧回去,免得杨嗣昌在宣府捣乱,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自己了。”王应熊听了之后,闻言一愣,最后哑然失笑道。
城外,李信大军终于筹集了足够的粮草,正准备领军回草原。大帐之中,李信也是身着盔甲,石元直等人等候在一旁。
“主公,帐外有人自称曹三喜有要事求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亲兵大声说道。李信和石元直相互望了一眼,暗自吃惊,李信的大军准备晚上离开京师,免得崇祯等人又出什么幺蛾子,曹三喜作为京师的密探的负责人,这个时候前来就见,必定是有要紧事。
“赶快让他进来。”李信赶紧吩咐道。
半响之后,就见曹三喜神情有些惶急,走了进来,朝李信行礼道:“主公,军师,属下刚刚在温府听到一个消息,说杨嗣昌被封为宣府知府,领兵部侍郎衔了。属下不敢怠慢,赶紧前来禀报主公。”
“杨嗣昌以兵部侍郎领宣府知府?”李信听了之后面色一变,微微有些紧张。
“曹三喜,这个消息是你自己查来的,还是温体仁告诉你的。”与李信不同的是,石元直想的更多,曹三喜传来的消息,无疑是朝廷还没有下的圣旨,那这里面就有些奇怪了,曹三喜是如何知道这些消息的,是温体仁主动透露,或者说是无意中透露的?
“这个?”曹三喜闻言一愣,用不解的眼神望着石元直,他不明白石元直为什么这么说。
“主公,若是温体仁主动透露的话,说明温体仁并不希望杨嗣昌去宣府,此人或许与杨嗣昌有矛盾,这个时候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我们,是希望我们替他好生的教训杨嗣昌一顿。”石元直笑眯眯的说道:“不过,依照属下看来,属下倒是认为这种情况很大,毕竟杨嗣昌得了皇帝信赖,对温体仁也是一个威胁。所以他想教训杨嗣昌也是有可能的。”
第398章 崇祯的意
“主公,听说杨嗣昌在西暖阁向皇帝陛下进献了良策,听说是可以解决朝廷缺粮饷的问题。”曹三喜赶紧将自己从温体仁那里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李信和石元直二人听了之后,相互望了一眼,最后李信点了点头说道:“曹兄弟,多谢你连夜送来的情报,李信待征北军多谢你了。”
“不敢,不敢,这是属下应该做的。”曹三喜脸上露出一丝激动来,说道:“现在天色已晚,属下要回去了,否则城门关闭,容易引起他人怀疑。”
“好,劳烦先生送一下。”李信点了点头,对石元直说道。
曹三喜拜谢之后,在石元直的带领下出了大帐,半响之后,才见石元直回来。
“哼,朝廷的这些大员们还真有意思,相互倾轧到这种地步。”李信听了之后,露出一丝冷笑来,笑呵呵的说道:“杨嗣昌也是倒霉,自己才高八斗,在崇祯皇帝面前露了一下脸,但是到底是年轻人,不知道韬光养晦,活该温体仁这个老狐狸给算计了一把。”
“杨嗣昌此人睚眦必报,今天在校场上被高猛将军生擒活捉了,一旦让他去了宣府,对于我们可是极为不利的。就算是晋商的七大世家,恐怕也很难帮助我们,张家口这一带的晋商们也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对于我们云中的建设,乃至对于我们征北军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想必温体仁也察觉到这件事情,所以才会请我们与他合作,一起对付杨嗣昌。”石元直在一边解释道。
“怎么合作?这个温体仁倒是说的轻巧,自己一点都不出力,就让李信冲锋在前的吗?自己跟在后面捡便宜,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好处。”李信不屑的说道。对付杨嗣昌他是愿意,不管怎么样,杨嗣昌对自己是有威胁的,一旦在宣府内封锁张家口,晋商们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李信的军队之所以如此强大,李信的军费如此之高,靠的就是晋商们不断的朝自己输血,一旦张家口被封锁,草原上的货物就不能送到晋商手中,而中原的一些东西也不可能运到草原,铁器、粮食、茶叶等等战略物资也不能送到李信手中,这对于李信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主公吗,干脆我们就派人杀了这个叫杨嗣昌。”高猛冷哼哼的说道。
“你就知道杀,这个杨嗣昌是崇祯皇帝的宠臣,这次让他去宣府,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他的政绩,而另一方面就是让他训练宣府兵马,好日后重用他,当然,还有一个可能,皇帝陛下恐怕是忌惮我李信了,所以准备让杨嗣昌封锁张家口,制衡我。”李信脑海中瞬间就转过了几个念头。天下重地何等之多,崇祯皇帝要历练杨嗣昌,可以派他到许多的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去宣府,这次让他去宣府,恐怕有一部分是为了防备自己的。
“这个还真有这个可能。”一向腹黑的石元直平日里也不曾重视商业,但是经过李信这么一说,猛的面色大变,失声道:“若真是如温体仁所说的那样,杨嗣昌是一个睚眦必报的角色,而且崇祯皇帝将他安插在宣府,或许真的是冲着我们去的。晋商对我征北军来说,是一条事关生死的命脉,若是被杨嗣昌封锁了张家口,不允许物资出入,我们征北军就等于被人勒紧了喉咙,连呼吸都困难了。”
“所以我很紧张。”李信面色铁青,在大帐内走来走去,说道:“或许皇帝陛下准备削弱我们,或者说是冲着晋商七大世家去的,毕竟我征北军是在这些晋商的帮助下发展的。他崇祯是嫉妒本侯了。”
“皇上是没钱了,所以才会想一些办法来弄钱,主公兵马众多,每个士兵的军饷就能抵到朝廷士兵的两倍甚至还要多,这一切无一不是显示着主公有钱,或者说是晋商有钱,皇上此举就是冲着晋商,冲着主公来的,主公若是是没钱,就算主公想造反,也支撑不了这么多的军队,相反,朝廷若是查抄了晋商七大世家,几千万两银子还是轻松可得。”石元直双目中闪烁着凶光,崇祯此举最大的可能或许就是想将晋商百年所得都纳入自己的腰包之中,不但是对于晋商,更重要的是李信支撑不起。
“先生可有什么办法?”李信有些不满的说道。崇祯这招实在是太狠了,虽然明面上不会找自己的麻烦,可是一旦要对付七大世家,那就是要了自己的性命。除非自己真的造反,火速占据宣府,这样杨嗣昌就算是做了宣府的知府,也是无可奈何的。
“主公现在做好准备了吗?”石元直幽幽的说道。
“现在的天下还是大明朝的天下,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