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小蝴蝶-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浙江方面已经分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消极等待的派系,这个派系的绅缙对方家军已经不抱希望,他们自我改造,只求共合军打过来后,可以求个全家平安富裕生活,另一只则是方家军的死党,他们打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口号,将宝压在方家军身上,这一派已经将自身的利益绑在了方家军身上。他们的族内弟子多在方家军的体系内任职,这些宗族势力舍不得在方家军身上的投资,同时万分不能接受共和的土地政策。

    共和已经做好南北两线开战的准备,在共合军的预计中北方元军会最先挑起头,然后四方势力围攻,但是挑起战争的是方家军。

    公元1355年四月,方家军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向苏南发动进攻,现在全天下都知道苏南名义上是元军的控制地,实际上是共和的禁脔。共和给了苏南三年的自我改造时间。方家军这时候打着驱逐鞑虏的口号向苏南进攻完全挑战共和。其实上方家军还有抢地盘的心思,方国珍想到共和现在已经四面楚歌了估计没有精力来顾得上苏南了。趁着共和即将忙活,先把苏南这个肥地给占了。

    方家军以为共和会向方家军妥协,为了北方战时先回稳住自己。可惜想的不错,却估错了共和的势力,共合军早就准备好两线作战的方案。两个军十万人的集团部队已经将刀口对准了方家军,现在借口都不用找了。

    方家军这个投机者的心态给他们重大损失。方家军先是算计苏南,而且看到共和战局不利还想向鞍山工业区挺进,要不然他们那个反元的口号后为啥还要带着一个“陈纲立纪,救济斯民”。整顿纲纪这个词可以立刻转变成对共和千古未有的破坏纲纪行为的檄文。方家军五万军队进入苏南迎头碰上共合军的一个军五万人。在炮火的打击下,方家军这几年战无不胜的大方阵,还没接触就崩盘了,步兵装备着远胜方家军的火枪没有发挥战役性的效果,战争就基本结束了。

    这一战不仅敲碎了方家军的最后一点妄图翻盘的资本,而且给苏南带来了巨大的震慑,在他们看来来势汹汹,军阵整齐的方家军可谓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军,但是就是这样一支部队面对共和军的打击撑不住一个照面,原本以为共和遭受四面打击将遇到一个困难时期,苏南的一些宗族还有一点小心思。现在都老实对自己进行改造。这是在面对不可反抗力量下,所有人都会选择的一种表现。

    方家军偷鸡不成反亏掉了老本,而此时另一个军则直接向方家军的核心地带,浙江挺进,这个军和在苏南解决方家军的那个军是南下攻击集团,他们以泰山压顶之势向方家军推过来,方家军虽然还有三万军队,但是在进攻苏南的军队快速全军覆灭,并且那些溃兵将共和南下的力量夸张性的描述这些军都没有继续作战的心思。

    此时浙江各方已经确定方家军大势已去,各种带路党出现。这些带路党都是按照共和的要求自主改造的宗族,他们为了不被共合军迁怒,或者是为了在新朝面前留一个好印象,纷纷指引着入浙的共合军前进。

    共合军对这些势力也不是十分放心,但是需要稳定暂时对他们没有进行公审,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分田地的势力就不在那么客气了。反正这次南下的人多,可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社会改造。

    方家军的首脑方国珍不愿意就这么跪了,带领剩余的十来个师团向南方逃窜,这只力量走的十分仓皇,只带上了必要的弹药粮草,留下自己经营多年的老巢给共合军接受,方家军这几年培养的产业工人一朝全部落入共和的手中。方国珍不是没想过在逃走时将自己的老巢破坏掉,但是他不敢。他害怕自己毁了浙江,会惹共合军生气,共合军啥都没得到会不惜一切代价对自己穷追猛打,最后逮住公审。所以方国珍决定割肉,让共和这只大老虎忙着吃肉,没工夫管他。

    方国珍的策略是正确的,拿下了浙江这个地盘,面对这大量产业工人,以及这个粮食产地,南下共合军停住脚步小心翼翼的将这块肥肉含在嘴中,确保万无一失的消化掉。

    方国珍带着军队南下马上和陈友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本陈友定按照这次的会盟决心向江西的共和军发动进攻,但是没想到北边的方家军这么快就倒了,而且更糟糕的是方国珍这个家伙在兵败后急需一块根据地。于是他瞄上了陈友定的地盘,方家军新败但是方家军上下抱着一个心态,打不过共合军难道还打不过陈友定,为了有一块地方落脚,方家军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而且此时陈友定还是元朝势力,不打你打谁,方家军的突然袭击迅速占领的陈友定的老巢福清。陈友定大骂方国珍背信弃义,欺软怕硬。于是带着军队和方家军厮杀起来。这么一来天下势力对共和一起进攻的约定在南边已经破产。

    共和在南边开打的同时。共和北线的两个集团军动了,听到南线开打后的三个小时后,在阜阳一线又两个军10万人组成集团军在陆海的指挥下向沿着铁路向北线急行军。同时火车带着补给跟随部队前进。原本程攀想着改造一个火车给它包上钢板装上机枪大炮变成铁甲列车。后来想想算了又不是突破火力强大的步兵阵地。就北方元军那个火力杀鸡焉用牛刀。大军快速前进,一天之内就控制了宿州煤矿产地。而此时北元正在等着天下别的势力打第一枪,自己好跟进。可惜他们情报来的慢,南线共合军已经准备揍方家军了。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共合军已经牢牢的战据了北皖。准备向山东挺进。而另一个十万人次的集团军则在何成的带领下从信阳渡过淮河北上,向河南扑去。中原战役打响了。

种田在元末 第一百零八章 向北

    更新时间:2014…02…26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省份,这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原。在中国任何一政权占据了河南方才有资格称得上是正统。河南的人口众多早在战前这里拥有九百万人,这几年的战争下来人口有所下降,人口依然在六百万以上。

    战乱对这个富庶的地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自耕农完全消失,存在下来的都是结寨自保的大地主势力,这些势力在过去一直在红巾军和元军两边摇摆,在红巾军大势已去的时候纷纷落井下石。当然现在河南已经是这些势力的地盘,原先河南的元朝的元军早已被消灭,现在的元军实际上是元朝迫不得已出现的民军,其性质和晚清时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样的。其上层为了儒家宣扬的君臣大义而战,在这里必须说的是那些儒生已经将孔子的华夷之辨玩坏了。红巾军的以战养战的发展对这些地主利益有着损害,所以这些地主们就开始宣扬夷狄入华夏则为华夏,元朝皇帝为华夏之君,按照君臣大义,为天子平定天下。反正这些人在北中国垄断文字,孔子的那几句话他想怎么调教就怎么调教。这跟后世媒体随意剪辑视频采访是同一种手段。

    红巾军破坏了北方中国当政者拉拢地方大户的潜规则,红巾军由农民崛起,这些农民一旦翻身,对这些过去看来高高在上,现在面对自己大军无比柔弱的地主老财们没有清醒的认识,红巾军没有了解整个华北地主阶级联合起来具有多大的力量。在战争后期这些地主出人的出钱为元军剿灭北方红巾军出了大力。

    现在河南的形式立刻不一样了,河南的土豪们面对的是一只比红巾军厉害百倍的群体,首先这只军队识字率达到百分之七十,有着自己的思想,在程攀所谓正统大道,人人生来平等,反对地主阶级剥削的思想武装下,河南地主们那些玩弄圣人遗言的文字游戏没有任何说服力。而且自己都没有信心反驳共和的理论。最大的体现就是严禁共和的书籍扩散,同时时刻关注着佃户们的动向。

    思想上的威胁还是轻的。河南畏惧共和的最大原因是共和无需地方绅缙的配合就能管理半个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河南士林知道这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在这种模式下地方宗族势力是无用的,红巾军在北方闹来闹去,最根本的却无法解决治下民众的吃饭问题只能靠以战养战拖着。一旦遭受失败就会立刻一蹶不振。但是共和不同,共和的治下民众各行其职。工厂中出产钢铁,大片农田中长满粮食,共和有能力解决河南大众的吃饭问题,能组织河南人生产。世界与你为敌不可怕,可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