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我国可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德国一定的帮助,但是相比于日本,我国却是无意对外扩张的,这就令我国于战略上与德国产生分歧……”
“娘西匹!”
猛的骂了一声,蒋介石轻轻地拍桌子道:
“好哇!帝国主义列强皆是一路之丘!”
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后,蒋介石又立刻苦着脸道:
“目标世界各列强,法国业已沦陷战败,已为昨日黄花,英国败于大陆,困于英伦三岛,唯能苦撑待变,且其传统殖民主义观点甚重,不能为我国所依持,苏俄于我国更是虎视眈眈,断不能信任,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不欲干涉外部事物,虽罗氏有心相助于我国,然却不能为我国之助力……”
分析着国际局势,蒋介石沉吟着说道。
“为今之世界列强,唯有德国能予我国助力,亦唯有德国对我国不抱政治与领土野心,因此……”他猛一拾头,看着王宠惠说道。“因此,我国务必需要确保德国站于我国一方,而非为倭寇之盟友,若德国为倭寇之盟友,那么对我国未来对倭作战,必将造成影响,这样,立即让朱家骅访问德国,全力游说德国方面!阻止日德结盟!”
“单是这样还是不够的!”
在王宠惠告辞之后,联系到先前王宠惠的分析,身处办公室之中的蒋介石来回踱着步子,从民十七年德国对中国的冷淡,两国关系的降温,使得他清楚的意识到,国际外交根本就是实用主义,当时若非“夏季攻势”扭转了战局,德国又岂会重启中德外交,而现在,德国同样也是出于实用主义,而这个实用主义的核心则是扩张,则是对外侵略……
“娘西匹……”
轻骂一声,蒋介石知道,这恰恰是中国所不能给予德国的保证,以中国的实力,保持中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德国显然不需要一个中立的盟友,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配合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的盟友。
“敬之,谈谈你的看法!”
面对刚刚坐下的何应钦,由陈布雷将情况加以讲述之后,蒋介石便开口询问道。
“委员长,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正如委员长所说,德国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能够在东方进攻苏俄,他们亦需要一个在必要时进攻南洋,进攻印度,从而彻底瓦解英国殖民帝国的盟友,而日本的“南下”呼声以及扩张**,无疑是德国所需要的……”
作为**参谋总长,何应钦自然从军事的角度加以分析,在他看来,这正是日德结盟的关键所在。
“那么,现在,我们如何能够阻止德日结盟呢?”
委员长突然指出的问题,让何应钦为之一哑,然后他慢吞吞地说道。
“委员长,现在的问题在于,德国对日本有所需,而日本亦对德国有所求,两者都欲行以扩张,德国已于欧败法国于前,攻英国于后,整个南洋之大门已经向日本展开,因此……”
就在何应钦慢吞吞的说着废话的时候,作为军政部部长的陈诚,却在一旁突然开口说道。“既然德国人需要的是扩张,那么……”
话声猛的一扬,陈诚的双目微微一敛,用坚定的口气说道。
“那咱们就进攻它!就占领它!打下一个地方给他们看看!”
什么!
陈诚的话让蒋介石、何应钦以及作着记录的陈布雷无不是为之一惊,而何应钦更是惊讶的看着陈诚,然后大声说道o。
“陈部长,进攻谁?占领谁?以咱们中国的国力,又能去招惹谁!再则,万一要是站错了队,那可就是陷国家于万劫不复!”
相比于何应钦的惊讶甚至惊慌,陈诚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看着委员长说道。
“委员长,反正德国需要的无非就是态度,相比于日本,我国攻苏俄于先,又有蒙古领土之争,而日本虽与苏俄存冲突之诱因,但苏俄一味妥协下,日暂时亦无意招惹苏俄,因此,他日我国进攻苏俄之可能大于日本,那么再就是南洋,日本的对南洋之扩张**体现于日本之国策、之声音,以及其趁火打劫之心,但假若我国能陷于南洋,不仅可让德国发现我国扩张之**,又可令日本看到我国欲陷南洋之可能,因此,我认为,不如在合适的地方,打上一仗……”
陈诚的回答让蒋介石整个人陷入思索之后,而在他思索之时,却见陈诚站起身来走到墙边的地图下,抓起一根小棍子,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
“目前法国业已战败,可以说,法国已经无力插手亚洲事物,因此,收回法国强租我国之广州湾之时机业已成熟,若是委员长同意,可以派遣一个攻击军于广州湾租借地实施军事示威,迫使法方交还广州湾!”
随后陈诚又将手中的指挥棒指向另一个方向。
“再就是云南边界线问题,既然我国现在已采用尹明德建议线作为缅北边界主张线,那么,即可以采取一定之行动,迫使英国作出让步,至于,英国让不让关系,关键是……”冷冷一笑,陈诚特意补充道。“关键要让德国方面明白,咱们早晚会在南洋和英国大打出手,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有麦克马洪线,校长,于学生看来,现在咱们只需要挑起了冲突,让德国人看到冲突,这也就足够了!”
陈诚的声音落下时,何应钦却在一旁惊声说道。
“委员长,万万不可,现在虽说英国陷入欧战而无力东顾,但是其……”
不待何应钦说完,却听到“啪”一声响,只见蒋介石用力的拍了下桌上,然后目光中闪出一道激动之色,恨恨说道。
“我看就这么办,打!实在不行,就在缅甸和英国佬打一仗看看,让龙云作好准备,必要时我们可以派几个攻击军到云南协助他!”
第四百零一章 难择
黄昏时分,一片由远及近、嗡嗡嘤嘤、清越绵长的鸽哨声从空中传来,正在院中散着步的管明棠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抬起头,看着天上那群画着弧线的翅膀,一群群的鸽子在淡蓝色的天空中盘绕。秋高气爽,这才是北平的秋色。但此时,管明棠却全没有一丝心情去欣赏北平的秋色,此时,他的心间反倒被浓浓的愁云所笼罩。
“哎!”
一声长叹在管明棠的嗓音迸发出来,这时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的杨永泰则继续慢吞吞的说道。
“军政部已经命令广州绥靖公署调动第32军向广州湾租借地一带推进,同时励志社等组织亦开始着手策划对应之民众行动……”接着,他又继续念道。“除此之外,军政部又电令向云南的军划拨100万元军费,另划拨步机枪2000支,弹药l00万发,迫击炮l50门——另又命令驻贵州、湖南、江西、湖北以及桂军第军向云南、四川方向移防……”
“咱们这个委员长啊!”
想到蒋介石作出的决定,管明棠又无奈的叹口气。
“在中国,论及政治,地方上从来都不是蒋先生的对手!”
深知主任这声叹息所指为何的杨永泰连忙开口说道。
“不是他们不是委员长的对手!”
摇摇头,管明棠将视线从天空转向院中的中式园林,然后慢声细语的说道:
“他们之所以不是委员长的对手,是因为,他们没有占着大义之名,而委员长,却是以中央之名,行以中央之权,再据以大义之名,自然的,其它各方也就在政治上不是他的对手了!”
身处这个时代,尤其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政治旋窝之中,使得管明棠对于这个时代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早已不再像过去那般,对人物的看法感观完全受到历史资料的影响,就像在历史资料上,提及蒋介石的政治无非就是“票子加位子”,说道他是靠着“票子加位子”击败了各路军阀,降伏了各方诸侯。
而身处这个旋窝中的现实却清楚的告诉管明棠,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论票子,蒋不是最多的,论位子,他能给出的位子也不见得是最高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名义——南京作为中央的名义,早已得到了全国的公认。
无论是北平国民政府也好,武汉国民政府也罢,广州国民政府也行,最终,无不是灰溜溜的自摘下门牌,或是投降或是合流,正是有了这个公认的“名义”,才让蒋在政治斗争中一直牢牢的占据着上风。
就像现在,自己的这个北平绥靖公署,在与中央的暗中角逐中,除非铁了心撕破脸皮,决心打一仗,否则最终只能选择妥协,因为中央有中央的名义,有公认的中央之权威,若是不妥协,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这一次,怕是龙云要失守云南了!”
感叹一声,管明棠可以想象得出,一但中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