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10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程。但由于饥饿、疾病和沉重的劳动,在那条长470公里的滇缅铁路筑通时,上万工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根根枕木条条命”或许没有比这更能形容滇缅铁路的艰巨了,而作为总工程师的杜镇远,自然再清楚不过了,而现在,这条刚刚筑成数月的铁路,正在面临着一次新生——改轨,为了与缅甸铁路衔接,滇缅铁路采用了米轨。
    “根据我们同英国方面达成的协议,滇缅铁路将由米轨铁路改为准轨铁路,从而保障运输,整个改轨工程以昆明至中缅边界术达最为简单,因为在设计初期,即已经考虑到轨道将来改建问题,其路基、隧道、桥梁,皆是我国准轨标准,只需重新铺设路轨,即可完成改建……“
    在龚继成这位前滇缅铁路二段总段长解释着滇缅铁路改建的难易时,杜镇远这位滇缅铁路工程局局长,则在一旁趴在地图边,用彩色铅笔将缅甸境内的铁路加以勾勒。黄色的是泥基路轨、蓝色的是碎石路轨、红色的是桥梁……等等,在他的笔记本上,清楚的记录着缅甸境内铁路的状况。
    “缅甸铁路是由英商公司经营,其修建可以说极为低劣,部分路段甚至为普通泥基路轨,以至于在雨季时,经常发生路基损毁、铁路中断的现象,可以说,滇缅铁路,缅甸一段就是整条铁路盲肠,如果不加以改建,恐怕很难实现每年400万吨的运输量。“
    局长的话让副局长王节尧有些感叹的点了点头,然后不无遗憾的说道。
    “当年停战后,中央之所以决意继续修建滇缅铁路,是为了留一条后路,毕竟,相比于日本,咱们的海军力量实在是太过薄弱,一但中日再战,日本海军势必有可能再次封锁我国沿海,这时候,西南国际铁路的重要性就可以显现!”
    或许相比于建设标准是干线标准的西北国际铁路,滇缅铁路的修建标准并不高,但是每一个铁路工程师以及中央军政要员都非常清楚,西南国际铁路比西北铁路更为重要,因为西北国际铁路仅连接对中国怀有野心的苏俄,而西南国际铁路却连接仰光港,虽说使用受英国制肘,但通过外交协调却可以在战时,进口物资可经铁路运往国内,出口物资亦可经铁路运往仰光港,
    “但是,现在日军随时都有可能入侵缅甸,一但日军占领仰光,那么这条国际铁路也就……”
    提及现在东南亚的形势,杜镇远的眉头禁不住一拧,从12月23日,日军开始入侵东南亚各地,其攻势之猛甚至远超过当年抗战军兴之时,不单新加坡等地岌岌可危,在他看来,缅甸亦随时都有可能混陷
    “建勋,现在中央决意同英国共同成立滇缅铁路公司,且对铁路进行改建,你觉得,中央会不会……”
    王节尧瞧着杜镇远用一种刻意压底的声音询问道。也难怪他会这么想,为了争取中国参战、或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三天前,中国被美国列入租借法案受援国名单。随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便通过驻华大使表示向中国提供4。5亿美元的贷款,这笔贷款除去用于加强中**事力量之外,其中1。5亿美元则作为基建贷款用于修建两条铁路,一条滇缅铁路的改建,而另一条铁路则是用于修建一条从迪化至印度卡拉奇港的“国际铁路”,巨额的援助、国际铁路的新建与改建,在王节尧看来,这是中国即将卷入战争的明证。
    “至少现在还不会!”
    杜镇远摇了摇头,他朝着窗外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说道。
    “现在,对于中央而言,中央更希望奉行中立政策,实际上这也是从民17年开始,中央的外交政策核心,从而周旋于英法、德意、苏美之间,一方面力图在战争中,通过适当的投机与冒险维护自身的利益,扩大中国的利益,而在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日本的战争准备!”
    对日本的战争准备,在中国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中国所实施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收复东北、击败日本,即便是在现在,在日本高唱着什么所谓的“亚洲主义”以及“日**荣”,甚至南京还随声附和的时候,也没有人怀疑过。
    “这一次租借法案提供的武器,足足有几亿美元,在南京时,听说其中绝大多数是飞机、战车之类军队急需要新型装备,现在,这些武器,至少能够改善我们的军队装备,从而让日本人对我们有所顾忌,以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若是这样的话,那杜局长,为什么中央还修建这两条国际铁路呢?滇缅铁路如果沦陷的话,一但中日宣战,日本海军则将封锁我国领海,界时日军必然封锁滇缅铁路,而迪化至卡拉奇港的铁路,这条铁路可是……“
    作为一名工程师,在龚继成看来修建迪化至卡拉奇港的铁路,虽说在印度境内拥有世界第二的铁路网,铁路只需要完成从迪化至拉瓦尔品弟之间的空白线路,即可完成铁路的修建,但是,这条真正困难的却是穿越喀喇昆仑山的铁路修筑,沿途数百座海拔数千米的万年雪山将会成为这条铁路最大的困难,也正因如此,这条铁路的初期预算便高达1。3亿美元,而整个工程期间,预计投资将来超过5亿美元。
    “这条铁路,与其说是为了中国,倒不如说是为了苏联!“
    一直在一旁保持着沉默的江国涛,这位毕业于北方高等专科学校土木工程系,曾参与过西北铁路修建的工程师,在一旁打破了沉默。
    “中印铁路,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援助苏联的需要,而目前,远东已经沦陷,盟国不可能通过远东向苏联提供援助,盟国若通过北冰洋向摩尔曼斯克运送援助则更加危险,因为满载军火的船只很容易受到以挪威为基地的德国潜艇和飞机的攻击。从地中海和黑海向乌克兰运送援助的通道同样危险,而且土耳其关闭了达达尼尔海峡,盟国护航队若要强行通过,势必遭到土军的激烈抵抗,很可能还由此召来已经占领希腊和保加利亚的德军干涉。而德国将伊朗视为同种的“雅利安人”,在伊朗被英苏两国占领前,其与德国的合作更是全方面的,且随着德国的进攻,其极有可能攻入高加索,从而与伊朗联合,所以,这条看似最稳妥的运输路线亦是不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可靠的,数来数去,也就只有中国了,所以,美国人才会要求我们修建这条铁路,即可能在未来通过这一铁路向我国提供援助,亦可通过这一铁路向苏联提供援助,当然,德国占领高加索并进攻伊朗、伊拉克的情况下,所以,这条铁路应该是美国的后备方案!”
    江国涛的话,使得众人无不是陷入沉默之中,尽管英美等国对中国给予了各种承诺,但是他们的承诺可靠吗?他们所作的一切,无不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中国的利益,谁又会在乎呢?
    

第一百零五章 庐山谈话
    民31年元旦刚过,一封以“中政会秘书长陈布雷”的向全国各力界名流正式发出的请柬,顿时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说是以中政会秘书长的名义发出,但实际上,却是以蒋汪两的名义发出。而请柬的柬文似极为简单。
    “敬启者:庐山之冬,景候如玉,静灵之求,淡雅如莹。先生积学盛名,世所共仰,汪蒋二公,拟因冬岁畅接光华,奉约高轩,一游牯岭,聆珠玉之谈吐比金石之攻错。幸纡游山之驾,藉闻匡世之言。扫径以俟,欣停何如。”
    又是一次“谈话会”,在这份请柬发出的时候,世人无不是忆起了五年前的那场谈话会作出的决定——抗战!
    而这一次,时值严冬,中央再次发出请柬,却又所为何事?人们自然联想到了当前的局势,显然,这一次谈话会,中国必然将会再次作出一个有关国运的决定,不仅将影响国运,甚至将影响到全世界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注意力投向庐山,投向了这座中国的南岳。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庐山机场,空军以及华航派出的飞机更是不时起降,将社会各界名流、知名人士、地方政要接至庐山。随后各风景点出现了很多胸佩“五老峰”徽章的学者名流,一群群记者跑前跑后,抓紧时机采访,照相机不停地闪动。他们都是应邀前来出席“庐山谈话会”的代表,从全国各地来到庐山,交流对时局的看法,共商国事。
    而每一天,在大小谈话会上,各界名流、知名人士以及地方政要,纷纷就当前的国际、国内局势发表各自的看法。每一天与会者都深知,这里的最终决定,将会影响到这个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