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小商人,在关中只能算得上是土佬罢了。难怪都说关中是天府之国,帝都所在,果真是不同凡响,这回咱也算是长了见识。回到大散关时,吕泽不禁在心里自嘲着。
正在吕泽边欣赏关中的富庶景象边赶马群往回走时,却出了点意外。赶着这么多马匹,一路上消耗惊人,因此回去时吕泽自然要选择三川东海道前进。一直过了咸阳都还没有什么事情,但等到了灞上,就有军兵上来询问这些马匹的数量了。
灞上位于骊山的西端,在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军营,那是大秦最为精锐的部队中尉军的大营。骊山和渭水之间,是一个狭窄的通道,因此就成了都城咸阳在东方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尉军在这个通道西端的灞上和东端的鸿门,都设有大营,各驻有五千常备军以卫戍咸阳。
等过了鸿门营,吕泽正准备率领马队渡过戏水时,麻烦来了。一队官兵,大约有一百人左右,前来拦住了马队的去路。
大秦正规部队的能耐刘常满可是见识过的,见他们摆出的阵势,吕泽一行人不由得都吃了一惊。不过毕竟是常年在外行商的老生意人了,吕泽很快镇定下来,催马上前交涉。
询问之下才得知,原来,大秦有律法规定,凡关中之马,一律不得贩往外地!凡各地方前往关中者,入关前先要登记骑从马匹数量,出关时只能再以同样数量出关,违者一律没收!凡从匈奴羌陇之地往关内贩马者,也必须将马以平价卖于关中军方。唯一可以有些例外的,是贩卖者若是前往汉中,可带走自己贩运进来的四分之一;贩卖者前往巴蜀者,可带走自己贩卖的十分之一。
关中乃是秦国的本土,起源之地,虽然秦国灭了关东六国,但其实始皇帝也一直担忧六国再起来造反,所以特别的规定了许多律令政策来巩固关中本土之地。比如迁六国豪杰于关中,和这不准关中马匹往外运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规定之一。不过因为汉中巴蜀归附于秦国时间很长,算得上是秦国的准本土,所以秦始皇帝特别给予了优待。
但这些律令未免有点示天下以怯懦,有损秦始皇帝横扫六合、席卷八方的英雄形象;又示天下以私心,不利于大秦朝廷宣传的天下一统、基业万世的宏伟规划,所以这些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只是在关中悄悄颁布的,吕泽等人远处泗水郡,又从没进过关中行商,当然无从得知。
如今吕泽赶马已经出了鸿门,到达戏水西岸。已经过了大散关、陈仓、杜县、蓝田等关口,完全排除了通过栈道前往汉中巴蜀,通过蓝田前往商县、武关的可能性,再往前走,就直接往东出函谷关而去了,所以这些中尉军才拦路质问。
得知吕泽等原来是因为并不知道律令,这才引起的误会,那中尉军官对此种情形估计见得多了,也没说什么,直接告诉吕泽应该怎么做后,便收队回去了。
然而关中由于常年与胡人买卖,加上关中人养马的也多,所以马匹的价格十分透明,象吕泽这样的,就只能以平价卖给官方牧场。
在栎阳交了官马后,扣除一路上的开销,出入关货物所交纳的关税,吕泽发现,虽说是因为拍卖而多赚了几百匹马,但这一趟的收获,竟然连一千金都不到。
要是在以前,一趟千金已经是不敢想象的厚利了,但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本来多赚了两成,能赚五千金的,最终却变成了九百多金,连预期值的两成都不到!吕泽心里极为不满,但在大秦的律法威胁下,他也不敢怎么样,只好乖乖的把马匹上交给了官马场,领过钱引之后回来了。
由于几年前蒙恬在北方将匈奴打得大败,将河套地区全都夺了过来,所以关中地区匈奴与秦人之间的关卡极严,让刘常满凭冒顿的金箭头前往匈奴之地的念头落了空。陇羌之人又没人识得刘常满制造的大车的好处,刘常满这次不但“汗血宝马”的愿意落了空,更因为关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措施,甚至连一匹普通的种马也没能弄到。
所以不但吕泽心里极为不满,就是刘常满也愤愤不平,在栎阳交过马后,两人都没有直接回去的意思,找了一处旅馆住下,准备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四十三章 奇物计划(下)
更新时间:2008…9…21 0:43:13 本章字数:2608
这个时候已经是四月上旬,大河解冻,待春汛到来后,黄河极易决口,所以游牧民族马上就得朝远处移动,以避春汛了,再去宛城治铁车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想想别的办法。
谁知刚刚住下不久,便有一个不速之客前来,说有一笔富贵要与吕泽分享。
要搁往日,象这种一听就知道是掮客的穷酸家伙,吕泽定是看也不看就赶了出去。不过这次心情不同,便吩咐丁复将他叫上来,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那说客自称姓靳名歙,是栎阳本地人。这次所以来找吕泽游说,就是看中了吕泽对这次贩买的收益极不满意,前来教吕泽一个办法,能获得极大收益,所以说是有一笔富贵要与吕泽分享。
一听他的说词,刘常满就知道自己遇到战国时候极常见的那种说客了。想当年苏秦张仪两人以说客的身份名闻天下,二千年后还被奉为以口才谋得富贵的典范,这靳歙想来就是苏秦张仪诸人的流泽。
不过看起来靳歙的口才,跟苏秦张仪那是差上了十万八千里。虽然他说得口沫四溅,但就算在刘常满眼里,也觉得没什么可信度,更不用说吕泽和韩信这两个观察力更强的人了。
等靳歙很郁闷的结束了自己的游说,走出门去后,韩信这才悄声向吕泽和刘常满说:“两位公子,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靳歙,可不是个简单的说客。我的意思,虽说他说的那桩富贵不可靠,不过此人肯定是个英雄,不如把他请回来,也作个门客的好。”
一段时间以来,韩信已经成功的在众门客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门客中和傅宽并驾齐驱的人物,虽说名义上属于刘常满的直接属下,不过吕泽也一直没拿他当外人看。这会突然听他如此说,吕泽刘常满两人都不由得注目于他。
“两位公子,你们发现没有,这个靳歙虽然落魄,不过他行走之时双腿微微罗圈,腰腿之间极为稳当,这说明他的骑术肯定是极为高明的;再看他手上茧子的位置,说明此人不但弓马之术娴熟,步战也是使用长枪大槊的猛将,我看他的武技,定在我和丁义之上,恐怕和大公子傅宽也在伯仲之间!”
刘常满有些意外的看着韩信。这个韩信,刘常满已经搞清楚了,应该还远远不到后世所传用兵如神的地步,只不过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罢了,这会儿才发现原来他的观察能力也非同一般。想想也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没有极强的观察力,如何能做好大将军呢。
已经走出旅馆的靳歙,在被丁复请回来的时候,也有些意外。自从家道中落以后,他就学着别人在马场周围作掮客,借此养家糊口。不过他并不擅长口舌之事,游说别人时总有些心虚。别的掮客都是那种能假说成真,死说成活的利口,他倒好,说起生意上的事儿来总觉得心气不壮,真事儿从他嘴里出来,怎么听都象假的,活马从他嘴里说出来,让人听着也觉得定是匹半死不活的,如此笨嘴拙舌之下,所以那收益也就可想而知了。
听吕泽问他愿不愿意入自己门下,靳歙想了一想,答应了。虽然入了别人门下,以后就得千里追随,但总比如今全家都跟着挨饿的好。
见靳歙答应,吕泽立刻让丁复取出十金,陪靳歙一起前往他的家中,让靳歙把家里安置好了再来不迟。
仔细询问之后,这个靳歙果然象韩信说的那样,原来是一个武技高强的军官,因作战勇猛,获得了四级爵位。后来因被上官所忌,就找了个理由把他夺爵归田。夺爵之后,因爵位而获得的田地、宅院、奴仆全都没了,家道自然也就跟着中落。
对于这样的人才,吕泽当然舍得下血本。问明他家情况之后,立即取出十金——这可是足够普通人家一生衣食无忧的财富——交给靳歙,让他去安置家小。
“大舅真是越来越有大家气象了。”刘常满见了吕泽的作派后,心里暗暗赞叹道。
待靳歙再次回来之后,几人这才坐下真正说起靳歙提到的事情。
原来,由于关中和陇羌一带接近,陇西的乌孙、月氏,河套的楼烦、白羊等胡人部族都经常与秦人来往。这接触的时间长了,游牧民族也受了许多中原文化的吸引,对于中原各种奇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