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德帝看着调查得来的结果皱眉,半晌后才开口说道:“皇叔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冷面玉心的安亲王听到宣德帝的问话,正在放茶杯的手停顿了一下,等着将茶杯放下后,才开口道:“皇上这事滋事重大,虽然那人已经招的可是招出来的东西却未必是真的,目前我国陆军主要预防的就是北疆和东边。如果这事是真,自然是大事不好。可是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么会不合是北国的阴谋,想让我国换将然后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将北关给打下来了!”魏国的北关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山海关,起重要之处不言而喻。要是北关被敌人打下来了,那么整个北边都将赤裸裸的暴露在敌人的铁骑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北疆会派怎么多人去把守的原因。
“因此,臣的建议是暂时一切照旧,暗地里秘密的调查赵家和他招供出来的其他人。”这事一个中庸的建议看似稳妥各方面前考虑进去了,但是有一点缺陷。
那就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万一在还没查清楚之前别人就叛乱了,那该怎么办?
所以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办法。
宣德帝的眼睛闪了闪,并没有开口,显然安亲王过于保守的方法并不和宣德帝的心意,他可是一位热血的帝王。沉默了半晌后,宣德帝才抬头看向毅亲王”三皇兄觉得这事怎么办?”
虽然对于毅亲王的性取向,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徵词,但是毅亲王一没祸车别人二又有了继承人,再加上他能力不错,被宣德帝看重,因此别人说他都只敢私底下嘀咕几句,当面前是一赢笑脸。
毅亲王挑了挑自己修长的指甲,一脸无奈的说道:“既然事情好得坏得都有可能,以臣看,咱们还不如两手准备了!先说说要是振国大将军退下来后,这朝廷上有谁能接他的班呀!”
一击命中呀!有没有?
毅亲王的话,让宣德帝双眼一亮,显然戳中了他心窝子。
打仗虽然一般人都不喜欢,大家都喜欢和平。但是宣德帝骨子里却有不安分的因子,那种冒险、热血、激情的因子不断的影响这宣德帝,让他有一种喜欢打仗的怪癖。
因此当宣德帝知道这一切后,第一个反应竟然不是如此防备赵家,而是如何利用这事和北国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当然前提是最后的结果魏国必须要赢。
内侍御史的头司空曜显然很了解宣德帝的心思,一见宣德帝双眼发亮,立煎就明白了宣德帝的立场,因此在心里思索了一会儿后,有了人选,连忙开口说道:“起禀皇上,如今的兵部尚书和右侍郎都可以接任。
兵部尚书侯大人的祖上就是名将,虽然他没有祖上那样的显赫名声,但是实力也不容小视,先帝当年对齐国用兵的时候,左路领军的将领就是侯大人。
而兵部右侍郎乃是武状元出身,因为之前是平民根本就没有学习过兵法,因此在军队是从底层做起了,对于军队的一切制度都很熟悉。最关键的是,此人的学习能力很强,很多事情只说一次他就能举一反三。在我国对外的战争中,大大小小的立过不少的功劳。
只说此人年纪有点大了,不过年纪大,他显得倒是要比侯大人稳重一些。”
因着魏国的地理位置,虽然大战没有,但是局部的小摩擦,街是不断。尤其是和齐国的小摩擦,那基本上是每年都要发生。
从陆地上的争地盘,到海上的争鱼资源,魏国和齐国基本上每个月都在打仗。当然这个打仗也说不怎么上,因为都是小规模的,说冲突比较合适一些。
也因此有了这么多的冲突,让军人可爽了!没战争军人就没什么价值了,有战争才有军人的价值,因此有极个别的人,就能从中把握机会从而立功。
“恩!“宣德帝肯定的点了点头,这两个人都在宣德帝的人选当中,有个人选接平来的事情就好办了!要不就是和平的方式将振国大将军调离北疆,要不就是用武力的办法直接拿下振国大将军。
虽然赵家还有很多人,旁支主家人数不少,不过最有危险的还是振国大将军,其他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影响力都不如他,擒贼先擒王,只要将振国大将军拿下了,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作为一个还算有点良心的君王,宣德帝并没有一上来就剥夺了他的军权,而是先让人去调查这事,希望这一切都只是北国的一个阴谋。宣德帝不希望在张家之后,又一家有从龙之功的人家,被他下令抄家灭族。
虽然他们都是罪有应得,但是给人的感觉实在是不怎么美妙。
“臣还有一个建议?”就在宣德帝准备散会的时候荣亲王突然插嘴道。
宣德帝挑了挑眉,‘哦,你说!”
“据臣统计,这边防大军好像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没有换了吧!根据以前的惯例,军队每驻扎五年,就要进行小规模的调整,或是对换防守的地方,或是将老兵撤下换国内的新兵。这里面俐是可以做做文章。”荣亲王一脸徵笑的说道。
无论振国大将军有没有谋反之意,这样的军事调诿都是属于惯例,谁也不能说出一个‘不,字来,不然他就是挑战魏国几百年来的传统。派派 桐 整理
而传统这个东西,除非你是超人,不然一般是不可能挑战成功的,而失败的下场很惨。因此用这样和平又让人拒绝不了的方式,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146章 对于未来的迷茫
啰嗦了这么久,好像这事不关司空玲的关系一样,可事实上,这事关系大着了!
丽妃为什么能在后宫这么耀武扬威,有些时候就是连肖皇后都不放在眼里,凭的就是赵家的势。没有那二十万大军,她赵家凭什么让人忌惮的,一旦赵家没了兵权,也就不过是只有一个爵位,谁怕她呀!
也就是说,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么对于肖皇后这一脉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事。虽然德妃和柳淑媛的娘家也不容小视,但是对于皇家来说,兵权才是最有威胁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句话可是至理名言呀!
因为魏国的地理,加上登基的每位皇上都不是迂腐之人,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登基的皇上都有一身很好的武艺,除了以防刺杀外,还用来讨好那些军人。因此魏国的文武之道是并驾齐驱的发展的,并没有像宋朝那么轻武重文也没有入元朝那样轻文重武。
这样的局面虽然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确保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发展,但是从例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文官和武官之间的矛盾却比其他朝代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在军费的问题上,基本上每年都要吵上一驾。
也因此,德妃和丽妃两人之间从来就没有看顺眼过,甚至在对付肖皇后的时候,两人也没有想过联手什么的,因为文武殊途,无论是两人还是其背后的家族都相互看不顺眼,在两家都异常强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结盟的可能。
数数现在宣德帝后宫里的高分位的嫔妃,德妃、丽妃、和昭仪、柳淑媛、伊充仪和密充仪,再加上一个背景比较给力的江容华和原著女主王婉仪。
江容华已经被宣德帝嫌弃了,估摸着就是生下了皇子也没戏唱;伊充仪无子又被毁容了,那是半点前途都没有了,宣德帝是皇上。一个皇上是不会委屈自己去找一个破相的女人的;而和昭仪是外族女人,还是那句话除非魏国一个女人都没有了,不然她是半点机会都没有的;密充仪和王婉仪两人相互对掐着,暂时还影响不到肖皇后。
因此唯一能给肖皇后压力的就是德妃、丽妃和柳淑媛了!至于三年一次大选,后面还有入宫的新嫔妃,这个暂时先不做考虑,要是将这个也考虑进去了,那除非你是机器不然根本就理不清里面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的。
还是那句话,三角关系最稳,若是缺一角或者是多出来一角那就不妙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北国的事情,和司空玲以后的命运那是息息相关的。
大家都知道原主那倒霉的和亲命运,可以说是别人陷害的。可是司空玲一直都没有说得是那件事情的男主角是谁。
谁呀?
有聪明的童鞋就已经猜出来了,就是北国的大皇子。
至于为什么是大皇子,而不是嫡长皇子。一目了然,因为他并不是北国皇后亲生的。
原著中原主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杯具,从头别人算计到底。
虽然有‘立嫡立长’的继承制度在。但是那些非嫡非长登基为皇的帝王也不少,宣德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同样不想当皇上的皇子不是一个好皇子,大皇子占长,他的母族势力也不俗,自然希望能够成功问鼎了!
可是偏偏皇后生下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嫡皇子。这事情就大条了。大皇子想当皇上,那么身为嫡子的嫡皇子不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