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造过 H 型或 J 型。XP…40K 飞机有光滑尖形机头和装在加厚了的机翼内的散热器。但这种改装究竟获得什么效果却从未见报道。
如果按原计划用 P…60 代替 P…40 的话,那么 1941 年 10 月 28 日定购的并打算租借给中国的 600 架 P…40K 飞机也许是该系列最后一种型别。因为当局担心未经考验的 P…60 会中断生产,所以在 1942 年 6 月 11 日批准用另外 2;000 架 P…40(K、L 和 M 型)来代替原定的 P…60A。P…40K 和 P…40M,具有 P…40D 的机头和加长的机身。1942 年 8 月首次出现的 1;300 架 P…40K 装改进的 V…1710…73 发动机;而英国于 1942 年 11 月采用的 600 架 P…40 M 仍装 V…1710…81 发动机。
1944 年 3 月出现的 P…40N 飞机系列采用轻重量结构、改善了视界的座舱盖和 4 挺机翼机枪。头 400 架(P…40N…1)为高空战斗而卸掉一些装备,成为最快的生产型战鹰飞机。自 P…40N…5 至 P…40N…15 各批共 1;577 架是正常载荷的带 6 挺机枪的飞机,它们都装 P…40M 所装的艾利森 V…1710…81 发动机。从 P…40N…20 至 P…40N…35 共 3;022 架飞机,都装 V…1710…99 发动机,而且是 P…40N 飞机系列中生产的最多的型别。陆航还订购了 1;000 架 V…1710…115 发动机的 P…40N…40 型飞机,但在生产 220 架后就中止了该合同。按租借法案交给英国的有 21 架 P…40K 和 595 架(几乎是全部的)P…40M 飞机,这些飞机都称为小鹰 II。其中有些用于地中海战场,但大部分到了澳大列亚、新西兰和远东英国空军,另外英国还使用 586 架 P…40N 飞机。
1944 年 4 月,对 P…40 作了一次比较根本的改进,改进后的飞机编号为 XP…40Q。这种飞机的特点是:装 1;425 马力 V…1710…121 发动机、四叶螺旋桨、翼尖切平、4 挺布置在机翼内的 12。7 毫米机枪、机翼散热器、较长的机身以及全视界的水泡形座舱盖。虽然有重大改进,但还比不上 P…47 和 P…51,也就没有投入生产。
当疲惫的 P…40 飞机生产线于 1944 年 12 月关闭时,已经完成了 13;738 架。陆军航空队 P…40 的数量在 1944 年 4 月达到最多 2;499 架。“当其它飞机可供使用时,继续以 P…40 装备部队,是优先权处理不当的明显标志。”一些倒霉的大队,在大战结束时还使用这种飞机。
为什么 P…40 生产持续这么久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起先在更先进的飞机可供大量使用以前还采用 P…40 是一个必须的权宜之计。在 1942 年,曾计划用寇蒂斯的工厂来生产较好的飞机。但不知为什么缘故,一种飞机也没有生产出来;P…60 飞机的计划停止了,只有少量的 P…47“雷电”代替P…40。因此 P…40 飞机还得继续生产,当 P…40 的生产最后结束时,这家工厂生产的其它型驱逐机也都停产了,该工厂生产了二战美国太多数的战斗机。
作为第二流战斗机、对许多部队来说却成为唯一选择的 P…40、曾在许多前线作战。战鹰飞机在整个 1942 年和 1943 年间在北非作战;而另一些则在阿拉斯加、澳大利亚、中国、爪哇、夏威夷、新几内亚和新罗门等地上空同日本人交锋。中国和俄国飞行员也飞过这种飞机,虽然斯大林抱怨 P… 40 在对德作战中不像贝尔飞机公司的飞蛇那样有效。然而一些美国飞行员却喜欢这种寇蒂斯飞机的低翼载荷。
作品相关 日本零式战斗机 资料
更新时间:2008…3…9 17:46:24 本章字数:3905
0式战斗机是二战时期日本最出名的战机,几乎成了日军二战战斗机的代称,性能特点是爬升率高,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远,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没有空中对手,说的极端一点0战就是日本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本钱,因为有了0战日本才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
0战于1940 年首次出战时,零战的卓越表现使它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优秀的战斗机。速度,航程,爬升率,机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在一起铸成了一件日本海军手里无敌的战机。1940年8月19日,12架0战从汉口起飞,掩护50架G3M2对重庆进行空袭。这次袭击未能和中国空军接战。9月13日,13架0战在重庆以东空域和27架中国空军的I…15、I…16混和机群遭遇。中国空军27架飞机被全部击落击伤(被击落13架,击伤11架),0战则无一损失。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一共有99架中国飞机被0战击落击毁,而0战仅有两架在地面事故里被焚毁。
当0战在中国出现后,当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的陈纳德曾向美国军方提出警告;可惜这份本可以挽救许多美国飞行员生命的情报却被打入冷宫,结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西方对0战的情况仍然一无所知。在太平洋战争初期,0战对盟军飞行部队造成了空前的灾难,给予了盟军最大的震撼,战争初期日军仅有300架0战,其中250架投入了太平洋战场,就凭借这区区250架0战,日军在开战后几个月时间把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战斗机部队消灭了2/3,当时盟军飞行员架机起飞迎击0战时,无论飞行员还是指挥官都明白,战机飞出去以后8成是回不来了
0战的创造者是三菱重工著名的设计师堀越二郎,他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航空工业科,曾在德国容克斯公司和美国寇蒂斯公司深造,他吸收了世界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在海军的96舰战的设计经验基础上设计出了这种全新飞机。
0式战斗机于1937年开始设计,1939年4月1日由三菱重工业公司首次试飞。由于1939年是日本纪年2600年,因此被称为0式战斗机,简称0战。0战是日本飞机设计的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多个第一,如首次采用全封闭可收放起落架;电热飞行服,机关炮,恒速螺旋桨,超硬铝承力构造,大视界座舱和可抛弃的大型副油箱等设备。0战21型采用了950马力的中岛荣12星型气冷发动机,时速达到了533千米
0战设计期间,三菱公司召开的新战斗机性能取向会上军方代表曾有过争论,一派认为;空战能力主要取决于转弯格斗性能,为了格斗性能必需牺牲航程与速度。而另一派则认为;日本战斗机的格斗性能优越,足够对抗世界任何战机,差的就是速度,新战斗机应该着重解决速度与航程的问题,至于格斗性能可以适当牺牲。一时会上出现了2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谁也无法说服谁,只得休会。然尔出乎意料的是当新战机试飞时,性能竟然同时满足了高速派与格斗机动派的需求。
0战设计成功一个关键因素是日本住友金属公司当时合成了一种超级铝合金,日本称50风金属,这种铝合金比钢还硬,因为有了这种金属0战设计时就采用了很细的飞机框架,并且敢于在上面钻孔减重,此外铆钉尺寸也非常小,在能保证战机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飞机重量,如果没有住友金属的这种铝合金,0战是根本生产不出来的。因为有了超硬铝合金,对飞机主桁梁进行革新,其抗拉强度好,耐疲劳强度更好,而且机体重量极轻,空重(21型)仅1570千克。零式的性能优势最大来源就是轻,特别轻,翼载极小,完全弥补了发动机动力的不足,而且保证了极大的续航力
1942年6月,对于盟军打破0战称霸天空所向无敌的局面来说是个重要日子,当天日本对阿留申群岛进行了攻击,意欲牵制美军,掩护日本对中途岛的袭击。6月3日,小贺忠义兵曹长驾驶一架0战从龙骧号起飞对荷兰港进行袭击,返航途中发现飞机燃料发生泄漏,无法返回母舰,不得不紧急迫降在一个荒岛阿库坦岛的苔原上。松软的苔原陷住了机轮,机身翻倒,折断了小贺的脖子。5星期后,一支美国搜索队发现了这架飞机和倒吊在座椅上死去的小贺。飞机除了燃料箱上被地面机枪击穿两个洞外,几乎完好无损。这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最重要的缴获品。美军立即将飞机装箱运回美国,修复并进行试飞,通过试飞寻找对付0战的办法和针对0战的特点设计新型战斗机。
美军的试飞证明,0战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试飞得到结果如下
1,爬升率和转弯半径极好,能轻易超过F4F野猫和P…40,在低空时用这两种飞机和0战进行缠斗无异于自杀。但如果在高空时,0战优异的垂直机动性能开始恶化,原因是副翼的动作出现呆滞,反应变缓
2,0战的俯冲速度不快,在战斗中如果被0战咬尾,应立即以高速度俯冲并滚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