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反正事情还是赋田的事情,就是把人物改头换面,全部归功于户部尚书孙交身上,就说他忠心正直,在公干地事情,忽然发现赋税一年比一年少。经过核查之后才知道原来是额田少了,立刻上报给皇上知道,皇上当然是把大臣们都招集起来商议这件事情,可是却没有结果。
“朝廷里的大老爷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怎么可能没有主意呢,大哥你是在骗我吧。”小弟显然不相信大哥说的话。
“骗你的是王八。我表哥的二舅地四姐夫的……邻居大伯家的儿子,可是在朝廷里当大官地……仆役,这话绝对没有假。”大哥结结巴巴地说道,有时还趁人不注意,悄悄的从怀里换出一页纸,瞄过之后又迅速塞了回去,然后一脸若无其事地样子继续和小弟聊起来。
“可是这和皇上要加税有什么关系啊?”小弟眨眼问道,脸上非常疑惑。
“这你还不懂,赋税减少。皇上都没有钱养活自己,当然要加税啊。”大哥说这话的时候,脸色非常古怪。若是有人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他口音再也没有乡下的土气,反而是纯粹的官话。
“原来是这样啊。”小弟似乎还没有听懂,一脸困惑之色。
“我还听说,其实朝廷里有一个叫做杨学士的大老爷,官很大,很多人都听他的。”大哥低声说道:“他向皇上做了个主意,不用加税就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可是很多人反对。皇上也没有办法,只好不同意了。”
“不是说很多人都听他的吗?怎么会有人反对啊。”小弟疑惑道。
“我怎么知道。”大哥脸上有些挂不住的感觉,恼羞成怒道:“你还要不要听啊,要听地话就给我闭嘴,再吵我就不说了。”
“别啊,大哥你说,我不说话了。”小弟似乎有些害怕,连忙用手把嘴巴摭起来,大哥这才满意的继续说了下去。
“杨学士大老爷说。田又不会跑,怎么可能会减少了呢,里面一定有隐情,要皇上派人去量一下,看看少的一半田跑去哪了,只要找到那些田,从那些田里征税,就不用再加税了嘛。”大哥得意说道,似乎这个办法就是他想出来地。
“杨学士好见识啊。”小弟赞叹不已。随后疑惑说道:“这么好的主意。朝廷里的大老爷怎么会不同意呢。”
“我哪里知道,吃饱了没有。我们准备回去了。”大哥似乎没有再说下去的兴趣,扯着小弟向伙计结帐之后,迅速消失在街上的人流之中,而这时酒馆内有些无聊的人也开始讨论这件事情来。
一连几天,同样的事情在京城各个大街小巷,商铺酒楼上重复上演,有时候讨论的是两个乡下人,有时候说话的是两个文人学子,有地时候还见两个衙役打扮的人在谈论,就这样京城数十万人,除了还不懂事的孩子之外,谁都知道这件事情,也开始纷纷议论起来,害怕皇帝真的加税之人更是焦虑不已。
事情不可避免的传到官员权贵耳中,心虚的官员权贵自然大骂谣言,而满腔热血正直的官员开始认真考虑起来,纷纷向户部打听这事是否属实,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立即给皇帝写起奏折来。
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但问题是这个谣言却是真实的,与普通百姓相比,京城之中自然有许多见识不凡之人,知道清查天下耕田对朝廷社稷地好处,纷纷在自己的圈子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好友们的赞同支持,而这些人又以读书人居多,其中又不乏是京城各个官学书院或者是国子监的,回去再那么一宣扬,年轻热血、不谙世事诡谲的学子们哪里受得了鼓动,激昂指点之余,甚至上书给朝廷各官署,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
反应京城就因为这件事情沸腾起来,各个阶层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至于前几日关于兴献帝仪注的事已经被人暂时遗忘,这是张信非常乐意见到地情况,在命令手下收敛之时,没有忘记再添加一把火。
接着流言再起,说朝廷里官员之所以不同意杨廷和清查天下田地,就是因为那些官员害怕清查到自己家中时,发现让人自己不法地事实,所以才会反对的,这个流言传出之后,百姓们都觉得十分有道理,当在大街之上看到一个官员时,也忍不住在其背后指点起来,这让心虚地官员脸色铁青,正直清廉的官员哭笑不得。
新的一月,希望各位继续支持订阅,给几张月票,呵呵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 责问
更新时间:2009…7…3 8:37:04 本章字数:7183
而此时候,身为谣言主角的杨廷和却一脸无奈,心中大骂造谣惑众之人,自己什么时候向皇帝提议清量田地了,不过杨慎可不这么认为。
“父亲的提议纯属为国为民,没有半点私心,却不想得到小人污蔑。”杨慎义愤填膺说道:“皇上不应该听信谗言啊。”
杨廷和没有说话,总不能和儿子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做这件事情,外面的都是流言蜚语不可相信,只不过这样有损自己清誉,杨廷和可不愿意破坏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形象,心里对捏造流言之人更加恨得咬牙切齿。
“孩儿准备上书皇上,再议清丈田地之事。”杨慎坚定说道。
“你不怕有人反对?”杨廷和淡淡说道。
“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孩儿不怕任何阻挠。”杨慎兴奋说道:“况且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已经上疏给皇上,孩儿也不甘落后。”
“那去写奏折吧。”杨廷和点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恐怕由不得自己把这件事情抛开不管,不然多年的清名就毁于一旦,况且在杨廷和心里也很重视这件事情。
待杨慎喜悦的回房之后,杨廷和静静的思考起来,额田之事原本没有几人知道的,而且知情之人都明白这事的复杂,以他们的城府,肯定不必泄露出去,从谣言的流传迅速来看,杨廷和知道肯定是有人从中推波助澜,能一夜之间在京城里散布消息的,除了锦衣卫和东厂之外还能有谁,看来这事应该是皇帝授意的。
想到事情是朱厚授意的,杨廷和心里并没有多大的怨意,反而感到一丝喜悦,有这样英明果断的皇帝,对大明社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不用担心因为皇帝昏庸。而宠信奸佞之徒祸国殃民。
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通过这件事情了解到皇帝的决心,连小皇帝都有这个魄力解决这事,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况且天下百姓与朝廷百官都在等自己的动作,自己怎么可以令他们失望。杨廷和微笑起来,也起来回房写起奏折来。
翌日清晨,朝廷官员冒着风雪在午门等候上朝,趁着还没有上殿这段时间,官员们分成若干个小团体,悄悄地议论起来,内容当然是近日来的流言,上朝官员把午门挤得满满的,可是有一个地方却空出一大片来。因为那里站着四个朝廷上的重臣,没有资格的人是不会轻易上前去打扰的。
“诸位学士。近日来可曾听到什么流言蜚语啊。”费宏微笑问道。心里却没有半点喜气。虽然流言地主角是杨廷和。但是却附带着其他几个大学士。谁也没有缺少。还好都是正面形象。不然地话。费宏心里恐怕更加苦恼。
“流言都已经传出直隶。老夫怎么可能没听到。”毛纪沉声说道。杨廷和和蒋冕也笑着点头表示自己清楚。
“想必也有不少官员向皇上汇报此事啦。真可谓直达上听啊。”费宏感叹说道。
“总不能放任流言不管。待会老夫要向皇上进言。请皇上下令顺天府衙。通告安民。不许再提及此事。”蒋冕皱眉说道。什么时候朝廷大事轮到市井小民妄加议论起来了。最好是借机揪出造谣之人严加惩处。
还没有等其他学士对这事发表自己地看法。太和殿内钟声响动。在值勤太监地传唱声中。文武百官列班站好。有条不紊地进入金銮殿内。片刻之后朱厚出现在龙椅之上。百官依礼参见之后。返回自己地位置站好。等待朝议地来临。
“皇上有旨。有本紧奏。无本退朝。”值勤太监例行公事喊唱起来。声音在殿内不停地回荡着。www。。com 书道 首发连殿外地守卫都可以听到。
“启禀皇上。臣有本上奏。”沉默片刻之后,大学士蒋冕站出来行礼道。
“所为何事?”朱厚冷淡说道。心里却十分喜悦,认为蒋冕参奏地肯定是额田之事,这个自己可要好好的处理。
“皇上,近日来京城流言四起,议论之人皆是朝廷重臣,而且对朝廷施政妄加指责,长此下去必将损害朝廷威严,还请皇上下旨张榜,勒令如有谁胆敢妄议者,处以笞刑,再寻出挑起此事之人,予以严罚,惩一儆百。”蒋冕严肃说道。
“有这等事情?”朱厚皱眉说道,心里却有些恼怒蒋冕不时时务,放着正事不理,却在小事上纠缠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