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臣-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有人知道的,只不过以前由于太监的权势过大。或者不敢上报或被太监隐瞒起来,或者皇帝本人知道有这事,但是默许太监这样做,种种原因之下,才会导致宫中太监贪污受贿的情况发生。
还有就是宫外官员为了知道皇帝的情况,或者出于私利想求太监帮忙,自然会贿赂宫里的太监,久而久之太监们也习惯成自然,没有好处反而借故刁难官员,这样的风气慢慢地漫延起来。
接触朝政久了,朱厚也明白三五万两银子对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想到每年被太监贪污数十万两银子,朱厚心中的火气也涌上来,觉得对这些人的处置太过轻了,继续吩咐黄锦道:“让刑部加以严惩。”
“遵旨。”黄锦领旨出去,只留下朱厚与张信两人在殿内商议起其他事情来。
“张侍读,杨首辅上疏说,京城内各监局司的匠役人数众多,每月耗费米粮无数,请予以遣散,让其归家还乡。”朱厚和声询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其实这事情根源还是出在正德皇帝身上,刘瑾、钱宁、江彬这些人为了讨好生性爱玩的正德皇帝,建议正德皇帝建造豹房,因为觉得京城工匠人数不足,建筑豹房的地进度太慢,所以特意从各地征集匠役汇集京城。
可能是由于豹房的工程规划太过宏伟,直到正德皇帝驾崩为止还没有完成任务,待朱厚即位之后,虽然把豹房工程停止,但是匠役们还滞留在京城里。
“杨首辅此举,利国利民,臣也赞成。”虽然朝廷大臣可能存在某些缺点,但是不可否认他们还是实干家心存百姓,不像明朝后期的腐儒,只会空谈堂争,根本不懂做实事,每天只顾争名夺利,期望打击政敌,根本不顾民间疾苦。
“朕已经交由廷议,想必朝中的大臣也会同意吧。”朱厚脸色似乎有些差。
“皇上若是有为难之处,不如说与臣知道,臣愿为皇上分忧。”看朱厚心不在焉的模样,谈起国家大事都心神恍惚。张信知道朱厚肯定有心事。
“这是礼部尚书毛澄的奏折,你看看。”朱厚面无表情的把奏折递给张信,但眼睛里却透出茫然以及愤怒之色。
“臣等会议者再,请改称兴献王为叔父者,明大统之尊无二也。然加皇字于叔父之上,则凡为陛下伯、叔诸父皆莫能与之齐矣。加大字于王之上,则天下诸王皆莫得而并之矣。兴献王称号既定,则王妃称号亦随之,天下王妃亦无以同其尊矣。
况陛下养以天下。所以乐其心,不违其志,岂一家一国之养可同日语哉。此孔子所谓事之以礼者。其他推尊之说,称亲之议。似为非礼。推尊之非,莫详于魏明帝之诏。称亲之非,莫详于宋程颐之议。至当之礼,要不出于此。”
张信阅读完之后马上明白这还是关于兴王夫妇地尊号问题,朱厚上次不同意朝臣的意思,命令他们再议,没有想到他们还是坚持已见。非要朱厚继嗣为孝宗之子,以汉定陶王和宋濮议为前例,不能过分追崇所生父母。
群臣地意思非常明确,汉朝地定陶王与宋朝的英宗也是从旁系继任大统,但是两人一样尊崇上任皇帝为父,希望朱厚也与两人一样。
“难道朕真地要更易父母吗?”朱厚黯然说道,明朝的皇帝看起来似乎非常专制,其实不然,因为他们还要受到传统礼教的约束。因为礼是治国的根本,如果连皇帝都不遵从礼地话,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所以当朱厚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符合礼教,是否有传统的支持,是否能让天下人信服时,也只能再三拒绝朝臣的提议。却根本没有把自己要追封兴王为皇帝,兴王妃为太后地意思明说出来,而群臣虽然明白,但是却认为皇帝的想法是不符合礼的,应该予以制止,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礼的威严,社稷的秩序井然。
“皇上可以命他们再议。”张信还是不愿意看着皇帝与大臣们的矛盾激化,希望这件事情再拖下去,怎么说朱厚得以继承皇位。也是由于这些大臣们的扶持。不过张信也知道这只是自己地奢望,根本不可能实现。“除毛澄之处。还有二百名官员上疏,言此事已拖许久,若是再不解决,天下臣民怕是心有疑虑。”朱厚冷笑道,百官联名上奏,其压力可想而知。
顽固不化,一点也不识时务,张信心中暗骂这些官员真是吃饱了没事做,有空多关心人民间百姓生计啊,居然有空管起皇帝的事情来,不过张信也明白,在官员们来看,百姓的生计问题远远没有皇帝的事情重要,只要把皇帝的事情解决,百姓才会顺从教化,天下才会太平,纯粹是本末倒置。
“内阁有什么看法?”张信不抱希望问道,这事八成是杨廷和指使的。
“当然是赞成毛澄之意,也是这事应该尽快解决,免得再生争执。”朱厚怒火中烧,能有什么争执,这话分明是对自己说的。
“请皇上宽心,两日之后臣会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案。”张信知道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办法避开,做臣子的当然要知情识趣,难道还想让皇帝求你不成。
“还是张侍读明白朕心。”朱厚深有感触说道,到最关键时候,平时对自己恭敬惟命是从地官员根本不敢站出来反驳毛澄的决定,放眼满朝文武,也只有张信毫不犹豫的支持自己,最重要的是还有办法解决自己的难题。
张信看着精神重新振奋起来的朱厚,心里却叹气起来,皇帝与权臣地斗争终于要开始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牵扯其中,不过结果已经注定,这斗争没有输赢,只有得失,得到的是权力,失去的也是权力。
谢谢支持,呵呵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萌动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14 本章字数:6739
“子诚,等等。”张信从皇宫中出来之后,正准备打道回府,却被袁宗皋叫住了。
“袁学士。”张信恭敬行礼道,虽然两人交情深厚,但是这众人面前还是要装个样子,免得让人说自己不知礼节。
“到我府中一叙,如何?”袁宗皋轻轻说道。
张信当然没有意见,与袁宗皋走了,这让其他看到这一幕的官员羡慕不已,能与当朝大学士交好,以后的前途无量啊,当知道张信的身份之后,也没有再议论,谁都知道袁宗皋与张信的底细,两人交好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袁宗皋的府邸装饰非常简单,但却处处显露出精致风雅,与袁宗皋的身份相符之余,也和他的简朴个性一样,张信曾经多次前来拜访,所以进府之时,也没有多加客气,当袁宗皋进房更换朝服之时,自己跑到书房内等候。
“子诚,今日你在宫中又做了些什么?”袁宗皋向着便装走入书房,等仆役奉茶退下之后,直接询问道。
“也没有什么,就是按皇上的意思,惩戒几个贪污受贿的内侍。”张信轻描淡写的说道:“你也知道,宫中关系犬牙交错,所以受到牵扯的人也多了点,不过经此一事之后,内侍的问题虽不敢说根绝,但也会改善许多。”
“如此甚好,其实廷臣们也知道,只要有机会,宦官之祸早晚又会重演,所以对你近日来所作所为才会沉默不语。不然凭你一个外官却执掌内帑,早就有人上奏弹劾你了。”袁宗皋笑道:“虽然有几个不识趣的上疏,但也让内阁压下来,不过就算皇上看到这样的奏折,恐怕也当做没有看到的。”
“其实我也明白,只不过圣意难违,待我将内帑疏理一遍之后,我自己会向皇上辞去内帑之职。”张信明白袁宗皋地提醒,内阁现在只是把奏折压下而不是驳回。说明现在自己所做之事符合内阁的需要,不过以后就难说了。
“你心里明白就好,有空多关心朝廷大事,不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内帑上。怎么说你也是翰林院侍读,却每日待在内宫之中,传出去对你的名声不好。”袁宗皋劝道,他也有自己的忧虑,怎么说在内宫之中久留的只有女人和太监,张信不属于这两类人,还是不要待在里面的好。虽然说朱厚还没有立后选妃,但是正德皇帝遗留下的后妃众多,若是传出点什么事情来,恐怕连皇帝也保不住张信。
“谢谢袁先生提醒,以后我会注意的。”其实张信也留意到自己一进入内宫之时,太监宫女的异样目光与提防之意,所以一到内帑,根本不敢随意走动,只有乖乖地带在库房之内。处理各种杂事,这让张信感到非常烦闷。
“子诚。今日皇上可有对你说过些什么?”袁宗皋点头之后。突然询问一个与刚才完全不相关地问题。眼睛直直地盯住张信。
“没有什么啊。”张信眨眼。忽而仿佛醒悟说道:“就是关于滞留在京城匠役地事情。皇上已经决定同意内阁地意见。把久在京城地匠役遣散归家。以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