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臣-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锦,传陆松觐见。”喝了口搞热茶,嗅着清茶淡淡的芬芳香气。朱厚觉得自己的精神恢复许多。心念一动吩咐起来。
“奴婢遵旨。”
虽然黄锦已经算是皇帝身边的近侍,按理说这种小事只要他随口吩咐。自然会有其他太监帮忙跑一躺,但是黄锦却怕这样做会引起朱厚的反感,只有亲自出马,同时也担心朱厚等着急了,干脆小跑前去。
“皇上,陆松已在外面候旨。”片刻之后,黄锦回到乾清宫,特意在殿外整理好仪表,平定气息,这才进去禀报道。
“传他进来。”察觉黄锦的气息不稳,朱厚明白怎么回事,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吩咐起来。
“卑职参见吾皇万岁。”
身着锦衣卫华服的陆松看起来越发显得威风凛凛,但在朱厚面前却不敢有何造次之处,乖乖的行大礼拜见说道,托朱厚的福,陆松由锦衣卫的总旗升为千户,现在更是在京城锦衣卫镇抚司当差,陆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自然对朱厚忠心耿耿,誓死相报。
“免礼,平身。”
得到皇帝的允许,谢恩之后陆松这才站了起来,恭敬地侍立着,时刻的听候皇帝的吩咐,陆松非常明白,自己身为锦衣卫,只要听从皇帝地意思行事即可。
“朕听闻有人试图行刺当朝首辅杨学士,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举。”朱厚忽然勃然大怒道:“些等行径,朕绝不能容忍,朕要彻查此事。”
“卑职随时听候皇上吩咐。”陆松毫不犹豫跪下说道,心里却感到有些激动,好久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了,真有些怀念当年的感觉啊,但是听到朱厚后面说的话之后,却觉得有些失望之色。
“朕已下令大理寺与顺天府官员负责追查此事。”没有理会陆松的失望之色,朱厚继续说道:“但案犯却一直没有落网,朕忧心贼人会再次行刺杨学士。”
朱厚声音稍停,看了陆松一眼,发现他已经由失望的表情恢复正常,正聚精会神的听着自己的讲述,朱厚心里满意的点头,忽然喝道:“陆松听令。”
“卑职在,请皇上吩咐。”陆松恭敬俯首听命。
“速从锦衣卫中挑选百人,随时保护杨首辅出行。”朱厚威严吩咐道。
“卑职遵旨。”
待陆松告退之后,朱厚脸上露出了笑意,这么一个人情下去,你杨首辅应该知道朕的意思了吧,感到心情变得舒畅地朱厚索性继续批阅起奏折来,桌上厚厚地奏章起码有数百本,不努力可完不成任务啊。
中午时分。经过朱厚的努力,桌上地奏折有所减少,但由于又新增加一批奏折,所以朱厚想把奏折批阅完,恐怕还要费时许久,换成是正德皇帝,这个时候恐怕早就跑到豹宫内逍遥,把奏折丢给司礼监处理,但是朱厚却强忍着劳累坚持批阅下去。
“皇上,午膳时间已到。是否吩咐御膳房传膳上来?”午时一刻,黄锦找了个空隙,向朱厚启禀道。
“传膳。”虽然还没有完成目标,但朱厚可不愿意亏待自己,轻轻的吩咐下去。
传膳之声。此伏彼起,声音越喊越大,经由乾清宫庭院中肃立地太监、乾清门太监一直拐弯抹角地传到御膳房里,然后在御膳房当差的太监一个个犹如送嫁妆的长蛇阵,才从御膳房里鱼贯而出。
数十名太监,穿戴齐整,干干净净。或抬着七八张大小不等的餐桌,或捧着数十个绘着金龙的朱漆食盒,浩浩荡荡地奔乾清宫而来,所经之处,人们一律回避肃静,给送餐队伍让路,最后一名带着白套袖的尝膳太监。把每样饭菜都吃一口,如果有人暗中下毒,他就做替死鬼。尝过之后,再由五六名带白套袖的太监,把餐桌、饭菜送入内去。
酒足饭饱之后,朱厚休息片刻,看着不远处厚厚的奏折,似乎觉得应该再休息一会,反正紧急的奏折已经处理完毕,只留下一些无关大局的小事没有批阅而已。
“黄锦,这两天张侍读在做些什么啊。”诺大地皇宫。想找个人聊聊天也不行。朱厚还真感到寂寞的味道了。
“启禀皇上,奴婢不知。”黄锦躬身回答道。
黄锦说的是实情。他身在皇宫之内,如何能知道紫禁城外面的事情,况且结交外臣可是宫中大忌,黄锦没事当然不会专门去打听张信的情况。
“传张信觐见。”当皇帝地好处就是,只要吩咐下去,自然会有人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不用自己操心。
其实朱厚也不是心血来潮想见见张信,而是有几个问题想询问一下他的意见,满朝文武百官之中,朱厚只信任袁宗皋与张信两人,但朱厚觉得袁宗皋性子有些迂腐,在朝廷之时也只会顺着百官之意,没有自己的主见,朱厚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张信的身上了,而且经过多次的事例证明,张信应该会很好的为自己解决问题地。
在朝廷为官,家庭住址是不可能保密的,所以这次传令太监很快的就找到正在家中休息的张信,传下皇帝的口谕,张信虽然不明白朱厚又有什么事情找自己,但只好与几位好友告别,与传令的太监一起进宫而去。
上次进宫略显匆忙,现在张信终于可以好好观看紫禁城的雄伟气势,以及皇宫中地富丽堂皇,与自己所熟知的一样,金碧辉煌的大殿装饰,大红墙壁加上金灿灿地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让张信看花了眼,过了乾清门,到达乾清宫殿外,传令太监进殿内禀报,张信这才收敛心思,等待朱厚的传唤。
“皇上有旨,宣张信觐见。”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声音,在殿外守立的太监传喝起来,与殿内的遥相呼应,张信按照宫内太监传授的礼节,垂头低视的进入大殿之内,毕恭毕敬的向朱厚行参拜之礼,按惯例地参见起立之后,朱厚令人赐座,然后挥退左右。
“张侍读这两天在忙些什么?”朱厚脸上泛起笑容。
“劳皇上费心,赐予微臣府第,微臣不胜感激。”虽然当时张信已经上表表示感谢,但当着朱厚地面,张信还是再次感谢起来,然后再回答道:“微臣前天与袁侍郎小聚,昨天出门访友。”
“怎么从未听说张侍读在京城有旧?”朱厚好奇询问起来。
“是湖广汉口的熟人,以及往日在州学地同窗好友。”张信拘谨的回答道,可能以后就是因为他们的事情求朱厚,张信干脆提前打个招呼,让朱厚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张侍读有心了。”初得富贵还如此念旧,朱厚觉得很满意,也不再理会张信的家庭琐事。直接说道:“张侍读可知兵部尚书王琼之事?”
“微臣略有耳闻,王尚书因涉嫌结交钱宁、江彬权佞被御史弹劾,现已被捕下狱。”这还是听袁宗皋说的,张信心里直叹自己英明,了解朝廷动态地行为果然没有错。
“经朝中大臣商议,王琼应该按《交结近侍律》论死。”朱厚淡淡说道:“但朕闻王琼颇有才干,在任期间多有功劳,似乎罪不致死。”
朱厚不愿意处死王琼,不仅是因为王琼的才能,更主要的是他能当面反驳杨廷和。在朝中也只有王琼偶尔能与杨廷和相争,可惜王琼运气不好,被人揪住把柄,朱厚想下旨免罪也不行。
“皇上仁慈。”张信奉承几句,然后提议道:“皇上可以令王琼上疏自辩。若真是有功于朝廷社稷,可以免他一死。”后世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请律师为自己打官司脱罪,为什么王琼不可以,如果王琼有些人缘的话,上疏自辩之时,自然会有人为他说话,朱厚就可以便宜行事。那其他朝臣也无话可说。
朱厚满意的点头,觉得张信的办法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随即回首四顾,发瑞没有什么动静之时,轻轻的向张信招手,示意他过来。
“皇上有何吩咐?”张信带着疑惑的心情慢慢靠近朱厚,轻轻地询问道。
“杨首辅上书。要诛杀张永、谷大用、张锐等人,还要招回各地方镇守太监,你觉得朕是否应该同意。”朱厚悄悄问道。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朱厚虽然厌恶宦官之祸,但做上皇帝之后,查翻历代皇帝们的起居录以及皇帝实录,却发现历代皇帝都喜欢作用太监,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朱厚隐隐约约觉得,如果真按照杨廷和的提议做,似乎有些不好,但是哪里有问题。朱厚自己也不清楚。只好询问张信,看看他有什么意见。
“杨学士的本意是好地。皇上应该采纳,但若是一下子把各地的镇守太监招回,似乎有所有不妥,不如缓缓行之。”张信考虑放久,觉得杨廷和这个提议,不管是出于什么样子的目的,但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有好处的,没有理由反对。
“缓缓行之?”朱厚疑惑道。
“镇守各地方的太监何其多也,若是一起招回,虽然不至于闹出乱子,但也难免生出许多事端来,不如慢慢来。”张信微笑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