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渣之毫厘,失之千里-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氏惊道,“你要把他送哪儿?”
尔朱凌喝道,“留在这儿等人家来兴师问罪吗?我和尔朱浔的关系愈来愈紧张,五哥又去了,如今我势单力薄,若是再加上一个郑氏,我哪来的胜算?到时候一家人一起死,你就放心了?”
事关紧急,高氏也不管他的语气问题了,想了想道,“不如把启儿送去渤海,那是我的娘家,哥哥叔叔向来喜欢启儿,有他们照顾,我也能放心。”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了。”尔朱凌重重叹了口气。



、二十六。世子

二十六。世子
荥阳郑氏乃北朝八大望族之一,又是上四族,朝中有不少族人担任要职,权势滔天,燕京虽不是祖籍所在,却也根基深厚,此番出了嫡系子弟被杀的大事,自然怒不可遏。驻守燕京的郑绥叔父第一时间通知了远在帝京供职的吏部尚书郑昌元,一封书信,言辞恳切凄厉,道尽愤懑与不平,又将尔朱凌已将长子送到渤海避难之事道明,气得郑昌元一下午揪着书信发抖。
“显达兄少安毋躁。”侍中李延正巧在府中做客,见到桌案上凉了的茶,便端过来给他,“令公子无辜被杀,自然是要讨回公道。只是如今渤海高家也插了手,事关重大,显达兄必需三思而后行了。”
郑昌元急红了眼,“难道我要放过杀子的仇人?渤海高氏是大,我荥阳郑氏难道就是好欺负的?今次不讨回公道,我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李延低声抚慰道,“自然不是要你放过仇人,只是高氏如今在朝中势力扶摇而上,不可小觑,一应事宜都得郑重。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但报不了仇,可能还会祸及家人。岂非得不偿失?”
郑昌元也不是个蠢人,听了他的话,慢慢冷静下来。
李延又道,“显达兄初来帝京,根基未深,本家虽有不少在朝中高就……”他说到这里沉吟一下,“恕我直言,比起高家却还是远远不及。且先不论人情冷暖,族中兄弟是否愿意伸出援手,就是联合起来,也不一定是那高氏众人的对手。”
郑昌元眉头紧锁,头上青筋可见地跳了跳,“那要怎么办?李兄,你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可得给我指条明路。”
郑昌元很清楚,侍中虽与他同为三品大员,却侍从皇帝,日常可随意出入宫廷,隐隐相当于前朝宰相之职,手握实权,又得皇室信任,不是他一个吏部尚书比得的。
李延笑道,“办法也不是没有,就看显达兄有没有这份魄力和决断了。”
“但说无妨!”
李延道,“如今朝中,无非是两大势力。以高皇后为首的渤海高氏和汝阳王元恒为一阵营,与安南王府、于氏分庭抗礼。眼下时局渐渐明晰,又有谁真的能置身事外?你要早做选择,以免两面不讨好。”
郑昌元一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面有踌躇,“我本在荆州任职,入京不过短短半年,这朝中局势也不甚明晰,贸然选择,一个不慎,前途尽毁是小事,要是连累了族人,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显达兄要是等到大势已定时再行抉择,不说落了下乘,现下这紧急的复仇之计,恐怕也不要想了。”
郑元昌被他一语即中心窝,颓然一叹,“难道我只能选择投靠安南王府?”
“显达兄既然仇恨高氏,自然不能自投罗网。”
“这事……”
“这事还是早下决断为好。”见他面有难色,李延叹了句,“我知道你担忧什么,做兄弟的也不能明知道还蒙着坑你。”他从袖中取出一个黄色的卷轴,用黄布包裹着,郑元昌看见这个,忍不住就要跪下来。
李延扶住他四处环顾一圈,在他耳边小声道,“实不相瞒,皇上连夜写了这个,让我捎给世子。这上面是什么,我不知道,上面的意思,更不好揣测。但做兄弟的,怎么也不能看着你入火坑而不提点一二吧?我们这些当官的,说得好听是官,说得难听点,还不是上面的奴才。”
郑昌元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眼看他别了自己就要出府,等不及换了衣服就追上去。两人从后门出去,没有坐府里的小轿,一路步行到了东南的上行街。
这是洛阳有名的花街,狭小的古巷和水上檐廊,清风拂面,晚景萧疏,令人走来,柔肠百结。夕阳收了晚云,黑夜里灯火晦暗地暧昧,风中飘来一股熏人欲醉的香气,渐渐在水边的廊巷里飘地远了,见到前方岸边停靠着一座巨大的龙船,郑昌元疑惑不解——
“我们不是要去见世子吗?”
李延但笑不语,搀了他一起靠近。三层的座船,静静停在岸边,掩映着珠帘和纱幔,看不清船里的情形。
岸边有几个警戒的士兵,一身便装,看到他们也不招呼一声。郑昌元还在诧异,这时船头打起了一盏灯笼,一个身材高大的俊朗男人跳下了甲板,火红的烛火映着他刚毅的面颊,拱手把两人请上了船。
“两位大人请恕罪,为掩人耳目,下官多有怠慢。”
李延和他似乎很熟,笑哈哈打趣了几句,郑昌元只是陪着笑笑,也不好说什么。他认得这个人,刚刚在洛阳上任的中领军郁孤台,虽只是一个三品武将,看着不似那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的封号将军般显赫,却掌管着洛阳城内近乎一半的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权限甚大。据说在蛮金卧底,近日大破蛮金大军,方得以破格擢升。
郁孤台引了他们进入船舱,船夫跳上甲板,掌舵着船只慢慢离了岸。
“世子知道两位大人要来,等了很久了。”船舱里很宽敞,却是极简约的风格,有个同样婉约清秀的蓝衣女子笑着掌着灯,带他们往舱内阁去。
郑昌元看了眼李延,隐隐觉得自己上了贼船。
李延早知他脾性,拉近在他耳边道,“待你见了世子,就知道我全是为着你这个老朋友着想了。”
郑昌元心中一凛,安南王闲散在外,早不问世事,安南世子元熙素来顽劣,府中事务向来归琅琊世子掌管,李延口中的“世子”自然呼之欲出了。
仿佛看出他的不安,李延拍拍他的手,“世子可不是外面传的那样,你见了就知道了。”
这是郑昌元第一次见到元子攸,人人都说琅琊世子出身不高,此刻座上少年不过双十年华,却气度雍容,贵胄天成,少见的端丽姿容,眉目清冽,顾盼神飞,一张雪白的面颊在暧昧昏黄的烛火中仍如西域寒雪般散发着凉薄、庄严,显得有些寂然清远、冷漠寒峭。
李延在旁边一直拉他的衣袖,郑昌元才“啊”地一声回过神来,手忙脚乱跪下去,“下官吏部尚书郑昌元见过世子。”
元子攸挥手示意他起来,道,“开席吧。”
早就准备好的下人动作麻利地把饭菜碗筷端上来,各色珍肴,很多是北地罕见的样式,也不管吃不吃得下,摆了满满一桌。
“郑大人既然来赴宴,那便同一条船上的人,于情于理,子攸都应敬上一杯。”元子攸起身执了酒壶。
郑昌元受宠若惊,失神地望着他雪白透明的手指。
蓝翎在旁边清咳一声,笑道,“知道两位大人要来,世子特地准备了南地的佳肴,趁热吃才是上好。”
郑昌元懵懵懂懂地点头,不敢再看,低头默默吃着李延夹给他的菜。
“郑尚书不在地方上享清福,愿意来京中干这份苦差事,可见是一心为皇上、一心为民的。”元子攸道。
“世子明鉴,只要是对皇上有利,于万民有福的事,哪怕赴汤蹈火,我们也是在所不辞。”李延见他还在发呆,忙笑着答道,一面在底下猛踢他。
郑元昌恍惚回神,忙应和着。
元子攸这时才绽开一丝淡淡的微笑,“如此说来,皇上所忧虑的事情,我们做臣下的,自然要竭尽全力办妥。”
李延附和道,“为了京师安定,我朝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自然的。”
“李侍中的话,正是我心中的意思。如今高氏恃宠而骄,权倾朝野,在内霍乱宫廷,在外排除异己,俨然视北魏江山于他们自家的囊中。这样大逆不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郑昌元斟酌道,“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只是对付高氏且不论,汝阳王在渤海之滨有封地,一举铲除,谈何容易?若不能斩草除根,恐怕日后隐患连连。”
“郑大人说的也有理,只是既然决定了要做,安能有留下活口的道理?”他对转头对郑昌元露出一丝轻笑,神情却是极冷,在他平淡的笑容里,郑昌元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那……依世子之见——”
李延笑着把圣旨交给元子攸,“皇上的意思都在这儿,加上之前的旨意,以世子的智慧和才干,办妥必然不是难事。”
郑昌元不懂他们在讲什么哑谜,正要询问,触及元子攸冷淡的眼睛,把话生生吞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