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阶辞-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绮素垂目不语。
“阿母怎么会知道我喜欢和小秋玩?”太子忽然沉思。
绮素心想,以太子这藏不住事的性子,皇后要是瞧不出来才奇怪,却只是摇摇头,表示不知。
“奇了怪了,”太子喃喃,“难道有人告密不成?”
绮素见太子眼光瞧向自己,断然道:“我没有告诉中宫。”
太子有些难堪,搔搔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怀疑谁都不会怀疑素素你啊。”他自觉没了趣,起身道:“不早了。我,我回东宫了。”
绮素看着太子逃一样的出门,幽幽一声叹息,也不知是为了太子,还是为了自己。


、省亲

显德十四年元月十二,已近上元佳节。
都中唯有上元节前后三日解除夜禁,故而这几天西京城内极为热闹。道观佛寺燃灯相庆,供佛释道,京中更是处处灯如白昼,鼓乐喧天,角牴、百戏杂陈,可说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庆典。
皇后收养绮素以后,特许绮素每年于上元节前出宫,与生母苏氏团聚,共度佳节。
绮素出宫的车驾并不显眼,却十分精致。她隔着帘子打量着西京的街市。京都本就人口众多,又逢节庆,街道上更是行人如织,喜气洋洋。
车驾直入京兆尹苏牧府邸。苏牧并其二子苏仁、苏仪早已等候多时。绮素下车,先拜舅舅苏牧,再与两位表兄苏仁、苏仪见礼。父子三人都慌忙扶起了绮素。
苏牧对绮素道:“阿引已经等你很久了,快去吧。”
绮素点头,向内庭走去。一出了舅舅和表兄的视线,绮素就飞奔起来。一入内院,绮素便被守在门口的苏引拥入怀中:“我的孩子!”
绮素偎依在熟悉的怀抱中,禁不住泪如泉涌:“阿娘!”
母女俩抱头痛哭,直至苏牧之妻王氏赶来,才把两人分开。王氏看着她们的样子,不由笑道:“孩子回来是好事,哭什么?”
苏引听她这话有理,慢慢收了泪,牵着绮素的手进房叙话。
没过多久,苏牧遣仆来告,家宴齐备。苏引便领着绮素到了厅上,一家人和乐同食。席间,绮素得知两位表兄入选三卫番上数年,资格已满,欲在来年参加本部简试。两个表姐已经出嫁,还有三位年幼的表妹在室,现由姑母苏引教习文墨女红。
宴罢,绮素将从宫中带来的礼物分发众人。苏家人也有回赠。因太子总要绮素每年出宫时给他带几样好玩的东西,所以苏家人的回礼多为玩物。之后苏引携绮素回房,关好门窗,才细细打量女儿。
绮素入宫数年,长高不少。她在宫中颇得优待,早不复当年的黄瘦。苏引看着女儿乌发如云,面色红润,皮肤白晳,十分欣慰:“气色一年比一年好,要不怎么说宫里养人呢?”
绮素依在母亲怀里,只是笑。
苏引摩娑着绮素的脸,轻声问:“在里面过得好吗?”
绮素点头:“好。至尊和中宫都待我极好。”
“没人欺负你?”
“我是皇后养女,谁能欺负?”
“太子呢?我总听人议论太子顽劣,不堪大任。”
绮素低头绕着自己裙上所系丝绦,小声道:“太子虽然淘气了些,却是个很好的人。”
苏引沉默了一会,道:“都说晋王贤孝,太子目下处境恐怕甚为微妙。”
绮素一怔,过了一会道:“太子乃皇后之子,至尊总不致废嫡立庶。”
苏引摇头:“立贤不立嫡并非没有先例。便是今上,若不是那年当机立断,只怕也……”
她自知失言,急忙止住话头。
绮素却不愿放过这话题,追问道:“今上当年如何?”
苏引不答。
绮素牵着苏引衣袖,恳切道:“阿娘,阿爹左迁振州是否也与当年事有关?每次我问起,阿娘都顾左右而言他。若不涉及皇权之争,阿娘何以晦莫如深?”
苏引转开身子,绮素却不容她回避,与她一同转过来,含泪道:“阿娘,告诉我吧。”
“罢罢罢,”苏引长叹一声,“我就知道总有一天瞒不过你。”
苏引再次检查门窗,确认门窗都已紧闭后,引绮素入内室。母女俩在榻上坐定,苏引才道:“你说得没错,你父亲遭贬,正因涉及皇族恩怨。”
绮素有些紧张的倾听母亲叙述,生怕漏掉一个字。
苏引续道:“我想你也知道,先皇后为狄人可汗之女。因当年中原余乱未平而北狄势大,太宗不得不为太子迎娶狄女以安北狄。那位太子便是如今的上皇。上皇素来勇武,更兼年轻气盛。堂堂中原上国皇储竟娶蛮女为妻,上皇心里自然不平,并始终将这门亲事视为奇耻大辱。因而先皇后并不受宠,只在为妃时生下一子,便是今上。
“上皇虽将今上立为太子,但因太子为狄人血脉,始终心有顾忌。且上皇在位时思平狄患,总担心太子为狄女之子,将来有所制肘,渐渐起了易储的心思。庶子之中,上皇最喜三子蜀王和六子吴王。蜀王英武,类于上皇;吴王文采出众,也得上皇爱重。不过太子向无过失,轻易废之难以服众,所以一直拖到昭武二十五年以后,上皇才明确表示有废太子之意。
“上皇连年征战,民间颇有怨言。太子多次上疏,请上皇罢兵止战。太子生性稳重,沉默寡言,本不得上皇欢心,屡次上书更让太子失爱于上皇。昭武二十三年,皇太孙在西戎战亡,再次使上皇父子生隙。终于太子在昭武二十八年发动兵变,逼上皇禅位。
“上皇见京都为太子所制,大势已去,只得退位,迁居西内。今上刚登皇帝位,便有人密告吴、蜀二王心怀不轨,意图谋反。今上立将二王收押,命你阿爹主审此案。你阿爹素来刚正,再三审理仍坚持二王未有反迹。今上对你阿爹甚为恼怒。恰在此时朝中有人密奏你阿爹勾结逆党,今上一怒之下,将你阿爹贬至振州为官……”
“那蜀王与吴王后来怎样?”绮素问。
苏引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手背置于身侧香炉上试了试火气,从香筒内取出香箸,打开炉盖拨弄了几下炉灰。盖好香炉后,她才淡漠道:“二王并其子孙于显德二年伏诛,妻女罚没宫中为婢。”
绮素不寒而栗。宫中皆赞皇帝仁孝,上皇有疾必亲侍汤药。去岁大败北狄,皇帝大宴群臣,太上皇亲自舞蹈为贺,在宫内引为佳话。却原来,父慈子孝的表象下隐藏着这样血淋淋的事实。不知那对父子彼此相对时又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绮素,”苏引的呼唤让绮素回过神,“明敏如你阿爹,在皇权之争中尚且不能全身而退。我与你阿爹只你一女,让你入宫已是无可奈何之事。如今我不求富贵,只望你一生平安。答应我,千万远离事非,不可犯险。”
绮素抬眼,见母亲鬓边已有丝缕白发,眼角也生出细纹,不由心中一恸,郑重答言:“是,女儿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本节提到的三卫和番上:这是唐代门荫的一种。苏牧所任京兆尹为从三品,所以他的两个儿子可以得到从七品下的官职。入选三卫是门荫的一种通径。三卫的职责一般是为皇帝啊亲王啊站岗什么的,叫做番上。
官二代啊!羡慕嫉妒恨啊!有木有!


、上元

三天以后便是上元节,西京盛饰灯影,特许夜行。都中无论贵贱、男女,皆以观灯为乐。绮素与三位表妹共乘犊车,在两位表兄及家仆陪伴下出门看灯。
这年安福门外所设灯轮高达二十余丈,通明如昼。官府又妙选长安、万年两县少女千人,戴花冠,衣罗绮,香施粉黛,于灯下踏歌,可谓远超历年之盛景。
苏府奴仆早已占得佳位。绮素于犊车内隔帘相望,见外面佳人盛饰,士庶混杂,其乐融融。都中的贵人们也多携家眷出游,是以人来车往。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苏府相识,因此苏仁、苏仪不住的与人见礼寒喧。
绮素初时和表妹们一样观看歌舞,后来渐渐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两位表兄酬答来往的人身上。毫无疑问,迎来送往的人都是京中的贵戚子弟,虽然相貌有别,但那翩然的仪态却是如出一辙。
“你是……”苏仪一声轻呼引起了绮素的注意。
因犊车遮挡,苏仪面前的人并不在绮素的视线之内。但表兄那样惊讶,想必是身份不凡之人。绮素不免好奇,凝神倾听他们的谈话。
透过纱幕,绮素瞧见大表兄苏仁严肃的看了弟弟一眼,显然在谴责他的不得体,然后他下马一揖,微笑道:“郎君何以至此?”
“宴饮早散,便出来观灯。”来人语音典雅而温和。
这声音听在绮素耳里却是大为震惊——这是晋王的声音。
上元节宫中自有宴饮,灯下赋诗,君臣同乐。听晋王的意思,似乎宫中宴饮已罢,所以他才有暇外出观灯。
“此处嘈杂,说话不便,不若在下觅一清静处,再与郎君畅谈一番?”苏仁道。
“正当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