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勾栏瓦舍之意不知起于何时,有人专门考据说:“瓦子勾肆不知起于何时。顷者京师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门。杭城建炎间驻跸于此,殿岩杨和王因军士多西北人,是以城内外创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今贵家子弟郎君因此游荡,破坏尤甚于汴都也。”

这时也是说这些地方原本不是什么好地方,但经过了战乱的几经兴衰之后,过去的勾栏瓦舍却已经成了一般市井百姓聚集娱乐之所,也是各种表演卖艺的舞台,瓦舍里表演的主要是说话、傀儡戏、皮影戏、杂技等,内容和形式多样,后来发展出宋杂剧。宋杂剧由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和宋代的诸色伎艺综合演变而来,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形成。

当时的除了东青门外菜市桥南的菜市门瓦之外,杭州城还有很多大的瓦舍,数的过来的就不下十几家,城内城外都有,像清冷桥西南瓦、市南坊北中瓦、市西坊大瓦(上瓦、西瓦)、众安桥南北瓦(下瓦)、蒲桥东蒲桥瓦(东瓦)5瓦,其中北瓦最大,有勾栏13个。城外18处。

东郊最多,有便门外北的便门瓦、候潮门外北的候潮门瓦、保安门外东的小堰门瓦、新门外南的新门瓦(四通馆瓦)、崇新门外章家桥南的荐桥门瓦、东青门外菜市桥南的菜市门瓦、艮山门外的艮山门瓦。

城外更有城南嘉会门外的嘉会门瓦、钱湖门外的钱湖门瓦、龙山之麓的龙山瓦;北郊余杭门外的北郭瓦(大通店)、米市桥下的米市桥瓦、王家桥瓦;城西行春桥瓦、赤山瓦等等,这些勾栏瓦舍或大或小,基本上都成了聚会场所,就如同现代城市的小广场一般。

瓦舍之内虽然表演说话、傀儡戏、皮影戏、杂技等等,但最受欢迎的还是说话,宋代的“说话”源于唐代的“俗讲”,元明时称“评话”,今人称“说书”。“话”在唐宋人的口语中含有故事的意思,所以“说话”就是讲故事。唐代“俗讲”多半设在寺庙内,开场有一定日子。到了宋代,“说话”成为专门的职业演出。

宋代的杭州说话十分兴盛,瓦舍里天天开场,茶楼、酒肆里也可以卖座。人数众多的说话人还互相联络,成立行会,组织书会。书会中专门为说话人编写底本的作家称为才人。有的艺人把自己讲唱的故事记录下来,或请才人帮助整理出来,便由口头创作发展为书面文学,即“话本”话本是最早的白话通俗小说。说话可分为小说、说铁骑几儿、说经、讲史四种,称说话四家。

四家又可细分为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八类。灵怪讲妖怪故事,烟粉讲女鬼故事,传奇讲男女爱情故事,朴刀讲格斗故事。铁骑则为战争故事,大都是名将征伐英雄气概等!

但到了年节十五等的日子,如同今天的上元佳节,还会有“商谜”旧用鼓板吹《贺圣朝》,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等等,周围是茶社酒肆,各种小摊贩,也没有组织者,但反相中的花灯如果猜中谜面的话,可免费赠送。

这个地方对萧明和丁建鹏来讲都是十分的陌生的,丁建鹏带着赵伯棕回来已经两个多月,只有赵伯棕对此处非常的熟悉,原来这小子原来没事就和赵福金姐弟两人穿着便装,跑到这种市井之中玩耍,对这些地方想当的熟悉。

所以这里的一切都要听赵伯棕给他们介绍,像什么如今杭城的现在的说书艺人非常的之多,早些年还只是说些《莺莺传》、《钱塘佳梦》、《呼猿洞》、《花和尚》、《武行者》这些书,这次回来竟然有了一些新的书,如《金虏覆灭记》、《岳鄂王大战金兀术》《萧太师打破连环马》等等!

“二位师傅可能不知道,最近比较流行的说书的回目叫做《剑南候走马取黄龙》讲的是大金国的老窝被萧太师攻破的故事,金国皇帝下马投降,端是大快人心,我这次回来来此处听了好几回,几乎都忘了吃饭呢!”赵伯棕津津有味的讲道。

丁建鹏与萧明互视了一眼,萧明摇头苦笑,但丁建鹏似乎很赞许的点点头道:“这也是一个好现象!”

萧明不解疑惑的看着丁建鹏,丁建鹏解释道:“文化的变革起自于单点滴滴,只要把握着舆论的力量,适当的引导,我想目标是很快会实现的。”

萧明默然不语,心里琢磨着丁建鹏的话,那边赵伯棕则继续介绍道:“这一带有一些颇负盛名的名嘴说书人,像蔡和、李公佐、张小四郎、夏达、仓张三、汪保义、王十郎、俞住庵这些人我都熟悉,还有一些说经诨经的名家有长啸和尚、余信庵、陆妙慧、陆妙静等人!”

“原来还有些人专门讲一些《错斩崔宁》、《碾玉观音》、《西山一窟鬼》、《西湖三塔》的传统故事,前几年有两个出名的说书人叫做: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说一些鬼怪探险的段子,最出名的是《曹孟德盗墓奇遇》的书,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其实杭州城内的北瓦讲史最有名。北瓦内有两座勾栏专为讲史设,为名艺人乔万卷、许贡士、张解元所占。此外较有名的讲史人还有戴书生、周进士、张小娘子、邱机山、徐宣教、檀溪子、陈一飞、陆进士、王防御等人!

主要题材有刘项争霸、三国故事、黄巢起义等。又有说新话的,讲当代故事,如大宋抗金故事、水浒英雄故事等。有名的话本有《中兴名将传》、《薛仁贵征辽事略》、《大宋宣和遗事》等。这些却都并不是赵伯棕能够了解的。

三个人说说聊聊,漫步于这种市井茶肆之中,观看者各种花灯,百姓的喜悦的确也是发自内心的,可是三人走到街口的时候,青瓦台方向还是发生了纠纷,乱哄哄的炒作一团,三人不知何故,于是上前观看。

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俘暴乱

萧明三人走上前观看,本来就是大量的观灯的人,这会为了看热闹更是摩肩接踵的,萧明三人站在外圈,就只能看到一排后脑勺,正无计可施间,赵伯棕一拉二人的衣袖,向着一旁的一间酒楼走去。

萧明暗道好主意,只要上了酒楼就可以找一间临街的雅间,一来观灯喝酒,而来也可以看看热闹,三人不如酒楼,这件酒楼不大,但还是有三层高,而雅间是在二楼,萧明跟上来的小二要了一间雅间,然后被小二引到了一间雅室,还不错正好临街。

这间酒楼似乎知道今天会有客人晚上光顾,早早的就将所有能点的烛火灯笼全部点了起来,加上外面一层层的花灯,这种感觉虽处于陋巷,但也感觉似在皇家了!

萧明叫了几个小菜,要了两壶女儿红的米酒,三个人坐下来往窗外观看,却发现圈内有一帮人正在争吵,看穿着打扮好像是歌舞伎,并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男扮女装,宋代的在室外表演杂耍和歌舞的人很少女子,基本上都是男扮女装,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些歌舞伎分作两派正在吵架,中间站这一帮人似乎是老板之类的人,他们只是冷眼旁观,并不参与吵架,可是两帮人吵着吵着突然转换目标,开始对站在一旁的老板发威,指指点点骂口不绝。

宋代一般的乡野集会和红白喜事都会请一些歌舞伎来表演,这些的社会地位低下,所以也没什么人帮他们,大家伙全都抱着看热闹的样子,围着这群人观看,萧明苦笑道:“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看来古已有之啊!”

歌舞伎后来重要的分支就是宋代的杂剧,但由于宋代的诗词很是发达,词曲的作者众多,很多脍炙人口的名曲名段渐渐的从教坊和青楼等处流入民间,这也使得歌舞伎当中的声乐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般的老百姓看到这些人,总以为会听到一段两端的新词曲段,所以这些人一般走到哪里都会被围观,这也成为街头卖艺的一种形式,倒不是萧明所理解的那种,扎堆看热闹的,但外面这样的事情却让三人看的摸不着头脑。

正在议论间,旁边热酒的伙计接口道:“那是那些高丽歌舞伎和大宋的人起了争执,高丽人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看官的打赏钱应该有他们一半才是,宋人当然不愿意,所以就吵了起来!”

赵伯棕问道:“为何旁边的老板不管哪?”

“这种事经常发生,老板一般任由他们争吵,反正高丽人多的很,大不了将他们开革再找就是了!听说现在有女真人讲女孩子卖到教坊,也有歌舞老板买的,非常的便宜!”

伙计的话使得萧明听到之后不禁愣在当口,难道自己对待女真和高丽民族的做法错了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以至于卖儿卖女的的人间惨祸到发生在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