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情医女VS火爆将军-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焦七欣喜地大声道:“你们看!”
众人顺着他的手回头往身后一看,只见一个樵夫打扮的老人正背着一捆柴慢慢地走上来。
“我来问问他!”刘盈说着便往那个老人跑过去。
老人已经须发皆白了,看上去有些年纪,背着那么大一捆柴似乎很吃力。刘盈看着,不禁有些同情,便对他说:“老爷爷,我帮你背柴吧!”
老人看了他一眼,笑了,问:“你还这么小怎么能背得动这么重的柴?”
刘盈一边把他背上的柴往下拉,一边回答:“一捆背不动我可以分着背,大不了分成两捆背两次,总能帮你背回去的。”
老人笑着抚了抚他的头,将柴放到脚边,坐下来休息。这时张良等人也慢慢地走近了,老人抬眼打量了他们几眼问道:“各位赶路人上山是要干嘛啊?”
张良作揖回答:“老丈,我们上山是要找寻四位贤人,你一定常在商山打柴吧,不知听说过他们没有?”
老人想了想问:“莫非你们也是要来找商山四皓的?”
“正是!”张良眼中兴奋之色一闪,“不知老丈知道他们的行踪吗?”
“你们找他们干嘛啊?听说他们很难找到的。”老人问。
“我想找他们来当我的老师!”刘盈抢着说。
“他们有什么好啊?我一年到头在山中打柴,短不了有人来问我,我不知道你们找他们干什么。”老人不解地问。
“他们是最最贤明的人,我想让他们教我道理,让我长大了也成为贤明的人!”刘盈答道。
“什么贤明不贤明的,老夫只知道一日不打柴就一日没钱买米,没有米吃就得饿死了!”老人喃喃道。
“如果老丈知道商山四皓的住处,或是在哪看见过他们,就请告知我们。”张良客气地请求。
“老夫不知道。”老人回答。
“既然他不知道,我们就继续赶路吧?”萧鸿飞问张良。
刘盈却说:“你们等一下。我答应过老爷爷要帮他把柴送回家的,等我送回去了,咱们再去找吧?”
老人微微一笑说:“你找我定是来问路的吧?现在我帮不上你们的忙了,你还要帮我吗?”
“当然了,我答应过你就一定要做到。您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帮你把柴背回去。”
焦七连忙上前拿过柴来道:“少爷,我来帮你把他的柴送回家吧?”
“不用。”刘盈推开焦七的手,“我答应过要做的事就一定自己做。”他说着开始动手将柴分成两捆。
老人抚着白须看了刘盈一会,微微笑道:“也好,我们一人背一半,你就帮我送回家吧。”说完背起分好的一捆柴当先而行。
众人见太子如此执着也不好多说,只得默默跟随在他们身后。
一路上老人和刘盈有说有笑,曲曲折折走了很长的山路,等到了老人的住处时,天都已经开始擦黑了。
“既然诸位为了帮我耽误了这么多时间,今晚就在寒舍住下吧。老夫虽然穷,但房子倒还大,诸位不嫌弃的话就请别推辞了。”老人对他们说道。
一片灌木丛围绕着几间草庐,在这山坳之中倒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老人推开院门,对他们说:“家里还有几位老兄弟跟我一起住,我这就叫他们来见见客人!”他说着朝院中大叫一声。
  
   第一百三十六章 贤者的条件 '本章字数:2065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27 19:00:00。0'
 
 草庐之中顿时响起了悠悠的歌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伴随着这歌声,三个眉须雪白的老者缓缓地从草庐中走出,站在了张良一行人的面前。
张良心中一喜,躬身行了个大礼道:“向闻商山四皓乃当今世上之大贤之人,今日一见果然是仙风道骨啊!在下张良,这厢有礼了!”
张良此话一出,让其他几人惊讶无比,他们不及多想,连忙向着三位老者行了个礼。
其中一位老者微微一笑,对背柴的老者说:“我道周兄今日怎么带客人来了,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留侯啊!”
背柴的老者正是?里先生周术,他微微一笑回答:“若不是太子殿下好心帮我背柴,我恐怕这会还在路上走呢。”
其他三人听周术这么一说,立刻整了整须发,跟周术一起恭敬跪拜道:“八旬老者叩见太子殿下!”
刘盈又惊又喜,连忙扶起他们问:“你们就是商山四皓?”
“那是世人给的虚名而已。”周术回答。
“那太好了!我终于找到你们了!”刘盈一蹦老高,对着四人恭敬下跪道:“四位师父,请受徒儿一拜!”
周术连忙扶起太子来答:“请莫如此,老朽们承受不起。”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盈儿拜你们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刘盈高兴道。还是孩子的他,只顾自己高兴,完全没有体会周术话中的深意。
但是张良体会到了,他对刘盈说:“赶了一天路,太子爷劳累了,让焦七先带太子去休息一会吧。拜师的事,明日再说。”
焦七领会了张良的意思,领着太子跟随夏黄公崔广往里屋走去。刘盈纵是意犹未尽,却也不得不跟着去了。
待太子进了里屋,众人坐下,一一介绍了姓名。张良率先开口:“听周先生话中的意思,四位大贤似乎并不愿意下山辅佐太子啊。”
东园公唐秉微微一笑回答:“老朽们在这山中生活得久了,早已不能适应山下的生活了。况且太子有留侯这样好的良臣辅佐,还需要我们干嘛?”
“四位大贤大概有所不知,现在太子最需要的就是你们的辅佐!”张良说。
“此是为何?我们已是八旬老者,能做什么?”绮里季吴实问道。
“四位大贤深居山中可能不知,当今皇上有心改立太子。相信大贤们也知道,前秦就是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国家动荡民不聊生,这立太子乃是关系国家稳定的大事,如何可以轻言废立呢。或许大贤们不在乎谁以后会当皇帝,但是你们肯定不愿意让本已太平的国家又重新陷入动荡之中吧?”张良进一步劝说他们。
他的这席话不无道理,让四位老者不禁有些迟疑起来。的确,他们不在乎改朝换代,但是不能看着百姓遭殃。
“可是,如果我们下山就能改变皇上改立的心意吗?”夏黄公崔广不禁问道。
“当今皇上就极其仰慕四位的贤德,曾几次寻访都被你们避而不见,如果你们能下山辅佐太子,皇上看见自己都不曾请动的贤人愿意来辅佐太子,必定会觉得太子已得人心,就必然会打消废长立幼之心。”张良回答。
四位老者抚须思考了一会,唐秉道:“这样吧,留侯,你们暂且在此住一晚,让我们考虑考虑,明日给你答复如何?”
张良略一思索点头答道:“也好。”
次日一早,大家在院中会面。
唐秉对张良说:“昨晚我们考虑了一晚,有了决定。”
张良忙问:“决定为何?”
周术回答:“我们可以考虑下山辅佐太子,但是你们必须帮我们办一件事。”
“什么事?”
“留侯可听说过黟山?”
听周术说出这个名字,华素问心中不禁一震,那不是殷显智住的地方吗?他曾经跟她说过,此时的黄山还不叫黄山,叫黟山。
华素问心中正想着,只听耳边张良说道:“是扬州的黟山?”
“正是。黟山之上居住着一位圣贤之人,他上通天文地理,下知时局政事,据说还能通晓现在未来之事,非常之神通。我们四人也是辗转听说,一直不能拜会。而且据说此人极其之淡泊,鲜少下山与人交往,如果你们能请得他下山来与我四人见上一见,我们就同意下山辅佐太子。”周术说道。
“这……”张良迟疑起来,他们口中的圣人他从未有所耳闻,只怕没有那个面子请得动。
然而一边的华素问却越听越惊异,听这四人的描述,好像说的圣贤便是殷显智。在黄山住的那段时间,她还没有听说过有别的贤人在此隐居。况且上通天文地理,还能知晓未来之事,不是他又会是谁?
“如果留侯不能请来此贤,那我等四人也就不会下山了。”唐秉补充道。
“在下只怕与此贤素不相识,请不动他啊。”张良终于说出心中顾虑。
“那就要看您的了,如果您能请动他,那就证明太子确实得人心,我们自然追随。”唐秉微微一笑说。
“那好,我们试试吧。”张良勉强说道。
回到众人住处,张良却犯起了难:“此去黟山路途遥远,我怕长途跋涉太子禁不起颠簸啊。况且那个人找不找得到还不一定,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能请得动。”
然而华素问却笑了:“我去请吧。”
张良意外地看了她一眼问:“你能请来?”自古女人不被重视,让一个女人去请一个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