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超级书院-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那个伍长不错,以后必成名将,只可惜还需要好好磨练磨练。”谢信笑着说到。

“哦,以谢院长的眼光,只怕他还真是一名难得的人才,曹某回去定当好好注意!此番,还得谢过谢院长,为曹某再觅一名将才了!

对了,难得在这里和谢院长相遇,不若与曹某返回营地,我等好好叙上一叙?”曹操完全就是打蛇随棍上。

“孟德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如今孟德尚在外出作战之时,况且我等近期的行程也蛮紧的,这次就暂时谢过了。下次若有机会,定当登门造访便是了。”谢信拱手说到。

说完,也不等曹操说些什么,直接转身朝着马车那边走去。

“谢院长……”曹操突然叫了声。

“还有事?”谢信转过身来。

“曹某的地盘扩大了不少,这人才有点跟不上……可否举荐几名人才?若是可以,曹某可以以太尉一职,延请谢院长加入我军。曹某甚至可以保证,庙堂之上,谢院长绝对可以和曹某平起平坐!”曹操最终还是狠下心来说到。

“我很早就说过,这辈子我就是一个书院的院长……我不会出仕,我只想好好把华夏书院,开到华夏的每一个角落……”谢信想了想回答到。

“如今书院林立,教书育人自由大把的人去做。然而以先生之才,真正可以发挥最大限度能力的,应该是庙堂才对!

须知君权至上,一旦君主要查封书院,那就算再好的书院也没辙。身为新型书院的创始人,难道您就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曹操想了想继续说到。

“我的职业,只能是书院院长,因为我已经立下毒誓……所以,很抱歉。”谢信的确有点心动,但还是果断拒绝了。

这年头,大家对神鬼还是很看重的,立了毒誓那自然就是无可改变的事实。

曹操听闻,只能叹了口气说到:“如此,真的是华夏百姓的损失了……”

第315章 登上长城再次顿悟

之后的几天,谢信的身后都有些尾巴。

虽然明面上是通路行商的车队,但谢信他们明白,这是曹操派出来的监视部队,目的就是不让吕布或者谢信投入袁军门下。

只是他们跟了四五天,就借故地方到了,停止了监视。

这个时候谢信就明白了,并州只怕已经完全落入了曹操的手中。而盘踞在并州的、袁熙、袁尚三人,只怕非死即逃了。

死就不说了,可是在逃,他们能够逃到哪里呢?

谢信可以肯定,他们至少没办法回翼州,因为根据听来的消息,公孙胜再次南下,已经把袁谭最后的那么点地盘给拿下了。

袁谭那厮,更是在公孙胜一顿戏弄之后,枭首示众。

“算了,袁家的下场如何,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继续赶路才是。”谢信稍微嘀咕了一下,跟着车队继续前往九原。

转眼,一行人已经来到了长城上。

“这就是长城?好壮观的长龙!”谢莹仿若好奇宝宝,在长城上左看右看。

“作为人造奇观,这也算得上是世界级的存在了吧?”谢信也不由得感慨。

只是转念一想,有点遗憾的说到:“只是建筑它最初的用意,却是有点窝囊。”

可不是?因为当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忙着内战,没空也没心情对匈奴进行攻打,又害怕他们南下劫掠,所以建设了这道壁障,目的就是为了将匈奴兵挡在中原外面。

说穿了,因为匈奴人并不擅长攻城。而有了长城之后,只需要少数兵力,就能够确保匈奴人的打草谷部队寸功不得。节省出来的的那部分兵力,自然也就可以投入到中原争霸战之中。

“匈奴人不事耕种,没有国家没有律法,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在华夏诸侯的眼中,不过是芥藓之疾而已,根本无需多虑。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同根同族的其他路诸侯,才是他们问鼎天下最大的敌人,所以自然把侧重点,都放在对付自己人的那边。”吕布知道谢信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上前解释到。

“若有一天,我们自己打得元气大伤,可用之兵不足十万,还得分散到整个华夏,而北方每个要害之地守军不足数千人;而这些芥藓之疾却经过休养生息,有了百万大军,一举南下,试问我华夏到时候还能够安然无恙否?”谢信淡然的问到。

“华夏亡矣……”南华率先回答到。

“华夏族人不灭,华夏不灭!”吕布肯定的回答到。

“那若到时候的华夏族人,体内不仅流淌着汉人的血,还流淌着大量胡人的血脉,他们算是华夏人,还是蛮夷?而他们建立的政权,是华夏政权,还是蛮夷政权?!”谢信随口问了句。

“华夏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灵魂。习我华夏文化,懂我华夏礼仪,说我华夏语言,写我华夏文字者建立的政权,即为华夏政权,无所谓血脉纯不纯洁之说。然而若是少了一个步骤,那么也就是蛮夷政权了!”南华肯定的回答到。

想唐朝,唐皇李家鲜卑血脉更多,但是谁干说大唐我华夏政权?再入蒙元、满清,为何不说孛儿只斤?元,或者爱新觉罗?清朝呢?须知说起唐、宋、明的时候,可都习惯称之为李唐、赵宋、朱明。

如此是否可以看成,元朝和清朝,其实并非我华夏政权?

那为什么要加入华夏历史里面,想来一个是为了记住耻辱,让子孙后代发愤图强。二来毕竟那两个时期,华夏已经亡国,为了让面子好看点,姑且把那两个国家,也看做是华夏政权,这样才能表现出华夏传承的连贯性吧?

那谢信就郁闷了,他此刻不由得想,若是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学习这两个朝代的历史,是要当华夏历史来学习好?还是外国历史来学习好点?

“在想些什么呢?”公孙瑛骤然出现在他的身后。

“没什么,只是在想,世界那么大,为什么华夏民族要拘泥于一个小小的池塘,而不是在大海里面畅游一番?”谢信抚摸着长城的墙壁说到。

“南方到处都是毒瘴,东边一片大海风lang不断,北方草原荒漠,西方也是黄沙万里。或许我们的先祖不是没有试过,但是显然都潜伏在了这些大自然的威压之下吧?”公孙瑛微笑着说到。

“可如今的江东、扬州、交州一带,以前不也是一片荒芜,到处毒瘴么?路本来是没有的,人走多了,也就有路了。

况且人是具有创造力的,只要我们舍得研究,任何横在我们面前的天灾,就算不能直接治理,我们也是可以想办法避免的嘛!”谢信反驳到。

“只是在君权至上,愚民治民的时代,有哪个君王会舍得花费大工夫,去研究这些问题?

更别说如今正在打仗,军费占据了税赋的七成以上,剩下的钱也就是足够基本的日常行政开销,自然也就没有研究资金了。

最关键的是,若非有华夏书院率先开设研究所,让研究员可以获得足够的地位。那么天下读书人,又有哪个会花费大量的心力,去学习不能当官,或者不能当大官的科学技术?”南华上前笑道。

“华夏如今已经变成一家一族之国,否不是华夏人民之国。或许有一天,当我们让华夏重新变成万民之国时,华夏才能算是真正的华夏吧?”谢信抚摸着墙壁说到。

“回到禅让的那个时代?”吕布笑着问到。

“不,更先进的年代……”谢信淡淡的笑道。

“那是什么年代?”吕布不明白。

“到了那天你就知道了,反正对我们来说,也不是等不到。”谢信笑道。

“也是……”周围众人纷纷点了点头。

当他们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是发现了情况不太对劲。

谢信手抚摸在城墙上,人却是呆在了那里,一动都不动。

“师叔公他……”唐周担心的问到。

“南华爷爷,我爹他……”谢莹也是看向了南华。

“他在入定,或许是之前的那番话,让他领悟了些什么道理了吧?”南华笑着解释到。

的确,谢信在入定。

就在刚才他说了那番话之后,长城仿佛便与他心意相通一般,带着他的神魂超时空的游览着。

其实也不是真正的超时空,而是长城在给谢信看着它长久以来存储起来的记忆,那些守卫长城的将士们的记忆,还有那些饱经胡人肆虐的汉人们的记忆。

“吾王要何时才发兵北伐啊?”

“我华夏民族,难道只能依靠这座城墙来防守,而不能主动出击吗?”

“内战为什么就是不断,南下的胡人到底还有没有人管了?”

“华夏人不打华夏人,我们应该一直向外!”

在一幕幕的记忆中,他看到了华夏人民心中的不甘,看到了他们的渴望。

他明白了,一家一族最多只能给华夏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