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翠姑过来道:“少爷,饭菜备好了。”
张原还在用饭商氏管事来了,躬身道:“张公子就出考场了吗,我家二老爷让小人来问问张公子八股作得顺利否?”
张原道:“多谢商二兄关心,本次县试还算顺利。”
那商氏管事喜道:“那就好那就好,二老爷和大小姐都挂念着呢,1小人这就回去报喜。”
张原笑道:“报喜还早,等揭晓放榜后我再来会稽拜见商二兄。”
商氏管事道:“还有一事要报知张公子,我家大老爷已从京中派人来,要接大太太和景兰、景徽两位小姐进京,二老爷要送她们到杭州再从坐船走运河入京,就等张公子县试揭榜后就启程。
张原道:“好,我知道了,到时我会来相送。”
商氏管事走后,张原便与穆真真、伊亭、兔亭、武陵去十字街成衣铺缝制新衣,五个人七套衣服,共费四两五钱银子张原那两套春衫最贵,一套是天青sè、一套是柳青sè,都是上好的湖罗绸衫。
傍晚时张原又去西张见族叔祖张鼻霜,将县试的两篇制艺背诵给张汝霜听,张汝霜欣慰道:“县试中这样的佳艺是很少有的不知侯县令会不会拔你为案首,也许他考虑避嫌置你为第二,这也无妨。”
张原又说了待放榜后就要去松江府青浦县为姐夫陆韬祝寿,张汝霜皱眉道:“四月上旬就是府试,你赶得回来?”
张原道:“陆姐夫责诞是三月初七,族孙初九就从青浦返回三月底一定能赶回来的。”
张汝霜点头道:“那好,路上小心谨慎,你还要去求侯县令开具一张路引,虽说现在路引检查不严但有路引就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待明年你有了生员功名那时大明天下就任你游了。”
洪武祖制,里甲百姓离家百里以外就需要向官府申请路引才能出行,而有生员以上功名的就不受这个限制。
县试那天侯县令对张原说是三日后就会发案放榜,但两千五百多名考生的五千余篇八股文三天时间他一个人哪里看得完,起先还两篇都看,后来只看“国有道不”那一篇,若文理不通,第二篇也就懒得看了,直接黜落,再后来只看头篇的破题和承题,当然,侯县令对阅卷还是很认真的,他让孙教谕和朱训导二人把那些被他黜落的考卷再看一遍,不要因他的疏忽而遗漏了人才,如此,直至二月十五日上午才发出案来,共取了四百零八名,差不多就是五取一,县试录取并无名额限定,只要文理通顺就取上,多录取几个没关系,反正又不费县衙一分钱,也就是登记一下名册而已一二月十五这日上午,张原家来了一位远客,名叫陆大有,就是张原姐姐张若曦派来接张原去松江的陆府家人,四十来岁,颇为干练,以前跟随陆韬、张若曦夫fu来过山yin多次,见到张母吕氏,磕头问安,呈上少奶奶张若曦的家书,张母吕氏甚是欢喜,说道:“张原就等县试放榜呢,放了榜他就准备动身了。”
这边正说着县试放榜的事,就听到张定一从竹篱门外一路叫着跑进来:“放榜了,放榜了,介子哥中了,介子哥中了,名字正正中中。”
张原对母亲道:“儿子去看看。”大步奔出,虽说通过县试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现在听到放榜的消息,还是感到〖兴〗奋。
张原问:“定一,我中的是第几名?”
张定一道:“这我不知道,反正是中了,我看到介子哥的名字写在正正中中,就赶紧跑来报喜了,有赏钱是吧?”
张原笑着让武陵给张定一几十文钱,他自己迈开大步向县衙跑去,来到县衙前〖广〗场,就见旌善亭前围了好几百人,不断有人叫着“某某中了,某某中了”人太多,张原挤都挤不过去,便高声问:“张原中了没有?”
“刷”的一下,那些争看县试案榜的人头一齐转过来,认得张原的便大叫起来:“张案首,张案首来了!”
“快让开,让张案首来看看案榜。”
张原听到这些人称呼他张案首,心知侯县令还是不避嫌取了他为案首,自然很是快活,虽说县试只求通过,但谁没有争第一之心?
张原好象有辟水珠一般分开人潮走到旌善亭边,只见一块大木牌上帖着一张大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人名,榜式为圆圈形,呈顺时针方向排列,一圈绕一圈,圆圈正中那个名字写得格外大,正是“张原”二字,这就是癸丑年山yin县试的案首几班吹鼓手闻风而动,其中一班抢到了张原,簇拥着张原吹吹打打就往张原家里去报喜,张原走不脱,无奈地想:“怎么中个县试都要报两次喜啊,下次我绝不放头牌就出来,在考棚里多待一会。
一班吹鼓手簇拥着张原来到东张,这回是真正的报喜,吹吹打打格外卖力,想要多讨赏钱嘛,围观的人把张原家的竹篱门都给挤塌了,这些吹鼓手很会说吉利话,又恭喜道:“吉兆,吉兆,挤破了竹篱门,那就是要改换门庭了,贵府公子要一路高中,秀才、举人、进士,升官发财。”
闹了小半日,张原封了三钱赏银给他们,这才欢喜而去。
张原对母亲道:“一般贫穷人家付这赏钱都付不起啊。”
一边的陆大有笑道:“只要补上了生员功名,就有人送钱送物来,若是中了举人,那更不得了,送田产、寄籍为奴的要挤破门一介子少爷第一次参加科考就是案首,明年的秀才那是必中的了,没听说县案首中不了秀才的,大宗师也得给县令这个面子。”
这陆大有阅历颇广,懂得的还不少。
一家人自是喜气洋洋,雾lu桥畔的鲁云谷闻知消息,立即赶来向张原道喜,西张的几个常给张原读书的清客范珍、吴庭、詹士元等人也纷纷来道喜,张原正准备请这些贺客到十字街酒楼喝酒,张岱、张萼两兄弟来了,先向张原道喜,然后说大父请张原去北院赴宴,鲁云谷、范珍等人便告辞说改日再来叨扰,改日由他们宴请张案首张原跟着张岱、张萼去西张,张萼道:“介子,你还真要一鸣惊人了,县试案首,大兄当初都没有得过。”
张原笑道:“侥幸,侥幸。”
张岱道:“介子的两篇制艺也贴出来了,我方才去看了,的确比我写得好,介子是八股奇才。”
张岱并没有因为族鼻比他强而心怀嫉妒,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张岱是个豁达开朗而又执著深情的人。
张汝霜见到张原,欣然道:“我山yin张氏出过状元,今日又有了县试案首,值得庆贺。”
北院设宴,张汝霜与孙辈饮宴尽欢。
宴罢,张岱、张萼送张原回东张,张萼听说张原过两天就要去松江,便道:“那岂不是要见到董祖常了,介子你可得小心,别让他给打了。”
张原笑道:“董家在华亭,我去青浦,不相干。”
第一百二十二章 鱼水之欢
月sè极好,张原与张岱、张萼兄弟三人立在石拱桥上看桥下的投醪河水,河水清浅,细bo粼粼,映着月光仿佛有无数条小银鱼在游动,让人很想一网撤下去张萼也受到美好月sè的感染,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好月亮,真让人情兴勃然,尽想到鱼水之欢~”手拍桥栏,用他那鸭公嗓子唱道:“1小生到得卧房内,和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张岱、张原都是大笑,张岱道:“如此良宵朗月,三弟却尽想chuáng秭间事,眼界要放宽一些呀。 /”张萼道:“大兄和介子弟都已订婚,只有我孑然一身,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还不苦闷吗!”张岱笑道:“别在这里装穷酸,你若还苦闷的话那天下人都愁死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三叔母不是准备为你与祁氏女郎订亲了吗,就是祁虎子的堂姐、祁奕远的胞妹?”
张萼mo了mo下巴,笑道:“大兄都知道了,我这不是觉得愧对介子吗,才没好意思说。”
张岱奇怪了:“这和介子何关?”
张萼道:“祁虎子要娶商周祛的女儿,介子要娶商周祛的妹妹,你说这不乱了辈份了吗!”
张岱大笑,连声道:“三弟果然苦闷,凭空矮了一辈,哈哈哈。”张萼用肩膀顶了一下张原:“介子你自己说,该怎么补偿我?”
张原笑道:“这个补偿不了一”
张萼道:“那我去劝祁庶子不要娶商周祛之女,反正他还小,哪里懂什么男女情事。”
张原忙道:“这个使不得,我还是想办法补偿你吧。”张萼问:“补偿我什么,《金瓶梅》一百卷?”
张原笑道:“三兄只要留心书肆,百卷本《金瓶梅》很快就能找到的。”张萼问:“既不是《金瓶梅》,那你要送我什么?”
张原道: